英国留学,治好了我多年的干饭瘾

puppy

嘿,准备来英国的“干饭人”请注意!如果你也听说过英国是“美食荒漠”,那这篇文章你可得看仔细了。来这儿之前,我还是个顿顿不能少的干饭王,结果面对着一言难尽的炸鱼薯条、灵魂被抽空的冷三明治,还有万物皆可水煮的料理方式,我那引以为傲的干饭瘾,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但别慌!这篇可不是纯吐槽,它是我用“血泪”换来的英国美食生存宝典:从中超扫货秘籍,到如何把小厨房变成朋友们的深夜食堂,再到帮你精准避雷、发掘那些藏在街角的宝藏餐厅。快来看看,如何在这里治好你的“英国胃”,喂饱你的中国心!

英国美食生存宝典 · 核心速览
英国“美食荒漠”是真的吗? —— 半真半假,对“中国胃”来说是挑战,但也是解锁新技能的机遇。
留学生如何应对? —— 三板斧:扫荡中超、自己动手、精准探店。
中超必买清单 —— 灵魂调料(老干妈、生抽、火锅底料)、速食英雄(螺蛳粉、速冻水饺)、家乡特供(五常大米、挂面、豆腐)。
厨房小白怎么办? —— 从国民菜“番茄炒蛋”练起,小红书和B站是你的线上厨艺导师。
外卖App怎么选? —— Deliveroo选择多,Uber Eats覆盖广,Just Eat接地气。
探店避雷指南 —— 别信“左宗棠鸡”,紧跟同胞的脚步,Google评分4.5分以上再考虑。

嘿,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一个曾经能就着白米饭吃掉一整瓶老干妈的纯种“干饭人”。今天想跟你们聊个扎心又实在的话题:在英国,怎么才能好好吃顿饭?

还记得我刚到曼城的第一周,时差颠倒,拖着两个30公斤的行李箱,在陌生的宿舍里醒来。肚子饿得咕咕叫,心里盘算着,怎么也得尝尝传说中的英国“国菜”吧?于是我满怀期待地走进楼下一家看起来很有情调的Pub,指着菜单上最显眼的“Classic Fish & Chips”豪迈地点了单。

当那盘巨大的、散发着浓浓油炸气味的“国菜”端上来时,我傻眼了。一块比我脸还大的炸鱼,下面铺着一望无际的粗薯条,旁边挤着一坨绿色的、看不出原材料的糊状物。我深吸一口气,叉起一块鱼肉,嗯,没有味道。再尝尝薯条,软趴趴的,还是没有味道。我默默地把桌上的盐和醋都撒了一遍,才勉强咽了下去。那一刻,我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第一次对未来三年的留学生活,产生了一丝恐慌。我那引以为傲的干饭瘾,好像从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康复治疗”。

如果你也即将踏上这片“美食荒漠”,别慌。这篇文章,就是我用无数顿冷三明治和水煮胡萝卜换来的生存指南,帮你绕开那些坑,喂饱你的中国心。

“美食荒漠”初体验: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坑

咱们先来盘盘,英国的日常饮食到底有多“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我那顿“初恋”——炸鱼薯条。它在英国的地位,约等于我们的兰州拉面,遍布大街小巷。但品质嘛,真的非常看运气。好的店能做到外酥里嫩,但大部分,尤其是在游客区或者普通小镇,你吃到的很可能就是油腻、寡淡的代名词。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国菜”,在我们看来,可能还不如楼下小卖部的炸鸡柳来得有滋有味。

接下来是留学生的午餐标配——冷三明治。英国各大超市,Tesco, Sainsbury's, Boots,都有著名的“Meal Deal”(套餐优惠),通常是3-4镑,包含一个三明治/沙拉、一包薯片/零食和一瓶饮料。根据YouGov在2023年的调查,Tesco的Meal Deal是全英最受欢迎的。这听起来很划算,对吧?但当你连续吃一个星期,你会发现,那些夹着冰冷芝士、几片火腿、或者一坨蛋黄酱金枪鱼的三明治,正在慢慢抽走你对食物的热情。那种从里到外都冷冰冰的感觉,真的能让你的“中国胃”感到一丝凄凉。

还有一种烹饪哲学,叫“万物皆可水煮”。英国人处理蔬菜的方式,常常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西兰花、胡萝卜、青豆,一股脑扔进水里煮到烂熟,捞出来直接放盘子里,不加任何调料。那种软绵绵、毫无生气的口感,对于吃惯了清炒、爆炒、干煸的我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宿舍的英国小哥,曾经一脸骄傲地告诉我,他最拿手的菜是“Boiled Potatoes”,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当然,还有像Jacket Potato(烤土豆配各种浇头,最常见的是金枪鱼蛋黄酱和焗豆)、各种派(Pie,咸味的肉馅饼)等等。它们能填饱肚子,但很难给你带来“美食”的享受。这片土地上的食物,更注重功能性——提供热量,而不是带来味蕾的欢愉。所以,当你的味蕾开始抗议时,自救就成了唯一出路。

自救第一步:把中超搬回家,重建味蕾舒适区

在英国,能拯救你灵魂的,不是教堂,而是中超。第一次踏进中超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那熟悉的酱油香、方便面味,货架上亲切的中文包装,瞬间让你感觉回到了国内。这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快乐老家”。

英国的中超系统非常发达。大城市基本都有实体店,比如伦敦、曼城的SeeWoo(泗和行),伯明翰、格拉斯哥的Wing Yip(荣业行)。就算你住在“村”里,也有强大的线上中超可以拯救你,比如Starry Mart、Wai Yee Hong等,基本能做到次日达。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intel在2022年的报告,英国消费者对世界美食和便利食品的需求激增,这其中,我们留学生绝对是主力军。

那么,去中超到底该买些什么?这是一份浓缩版的“留学生保命清单”:

1. 灵魂调料区:这是重中之重!有了它们,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 老干妈:不解释,永远的神。拌饭、拌面、炒菜,没它不行。
  • 生抽、老抽、蚝油、陈醋、料酒:中餐的基础,缺一不可。李锦记、海天这些牌子都能买到。
  • 火锅底料:海底捞、小龙坎、德庄……有了它,你就能在阴冷的英国冬夜,组织一场让所有朋友都热泪盈眶的火锅局。
  • 各种酱料:郫县豆瓣酱(做麻婆豆腐、回锅肉)、芝麻酱(拌凉菜、火锅蘸料)、沙茶酱等。

2. 速食英雄区:这是你在赶due周的救星。

  • 方便面:康师傅、统一、汤达人、出前一丁、辛拉面……种类比国内还全。
  • 螺蛳粉:好欢螺、螺霸王这些牌子都有,是你对抗思乡之情的终极武器,当然,煮之前最好和室友打声招呼。
  • 速冻水饺/汤圆:思念、三全等牌子,想家的时候煮一碗,瞬间治愈。

3. “中国胃”特供区:

  • 大米:千万别在Tesco买那种长粒的“Basmati rice”,口感不对。中超有正宗的东北大米或泰国香米,那才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 面条:各种挂面、手擀面、刀削面,用来做阳春面、炸酱面,幸福感爆棚。
  • 蔬菜和豆制品:这里能买到本地超市没有的上海青、空心菜、冬瓜、莲藕,还有各种豆腐、豆皮、腐竹。

每次从中超满载而归,把冰箱和储藏柜塞得满满当当,那种安全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你的厨房,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属于你了。

厨房进化论:从“炸厨房”到朋友们的“深夜食堂”

我知道,很多同学在国内是“厨房小白”,别说做饭,可能连刀都没握过。但在英国,学做饭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它不仅省钱,更是一种社交方式和精神慰藉。

别怕,没人天生就是大厨。你的厨艺之路,可以从最简单的菜开始。

  • 番茄炒蛋:这道菜被誉为“中国留学生的校菜”,简单、下饭、零失败。
  • 老干妈炒一切:把老干妈当成万能公式。老干妈炒饭、老干妈炒土豆丝、老干妈炒鸡丁……只要你敢想,就没有老干妈驾驭不了的食材。
  • 电饭煲料理:电饭煲绝对是留学生神器。除了煮饭,还能煲粥、煲汤、做可乐鸡翅,甚至还能做蛋糕。网上有无数的电饭煲懒人食谱,够你学一整个学期。

去哪里学?B站、小红书、YouTube是你最好的老师。“美食作家王刚”、“小高姐的美食”这些频道,讲解清晰,步骤详细,跟着做,成功率很高。我当年就是看着王刚师傅的视频,学会了我的第一道硬菜——水煮肉片。

当你慢慢上手后,你会发现做饭的乐趣远不止于填饱肚子。它会成为你和朋友之间最棒的社交活动。根据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2022年的一项调查,高达45%的国际学生时常感到孤独。而食物和社群,是驱散孤独最好的良药。

周末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包顿饺子,或者开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最近的学业和生活,窗外可能是连绵的阴雨,但屋子里却温暖又热闹。你的小厨房,就这样变成了朋友们的“深夜食堂”,慰藉着彼此的胃和心灵。这种经历,会成为你留学记忆里最温暖的一部分。

出门觅食:精准避雷与宝藏发掘

虽然自己做饭很香,但总有懒得动或者想尝鲜的时候。在英国下馆子,就像寻宝,需要一双慧眼。

首先,要学会辨别“伪中餐”。很多挂着“Chinese Restaurant”牌子的店,其实是做给本地人吃的“西化中餐”,菜单上全是Sweet and Sour Chicken(甜酸鸡)、Chow Mein(炒面,但通常很油腻)、Crispy Duck(脆皮鸭配薄饼)。这些菜偶尔吃吃还行,但绝对不是家乡的味道。

怎么找到地道的好吃的?

1. 善用工具:Google Maps和小红书是你的左右手。在Google Maps上搜“Sichuan food”、“Hot Pot”等具体菜系,然后筛选评分4.5以上的。重点看评论区的照片,如果菜品看起来很正宗,评论里有很多中文,那这家店大概率靠谱。小红书更是留学生的“觅食圣经”,上面的推荐和排雷笔记非常真实,参考价值极高。

2. 跟着同胞走: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法则。如果你在一家餐厅门口看到很多中国学生在排队,或者餐厅里坐满了中国面孔,别犹豫,进去吧,味道基本不会差。

3.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英国虽然本土美食乏善可陈,但它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熔炉,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而且水平相当高。千万别只盯着中餐。

  • 印度菜:咖喱在英国被戏称为“新国菜”。去伯明翰的“Balti Triangle”或者伦敦的Brick Lane尝尝正宗的印度咖喱,绝对会颠覆你的认知。
  • 土耳其菜:Kebab(土耳其烤肉)是英国最美味、最靠谱的快餐之一,完胜麦当劳肯德基。
  • 其他亚洲菜:越南河粉(Pho)、泰国绿咖喱、马来西亚叻沙……在英国的大城市,你能找到非常地道的东南亚餐厅。

至于外卖App,主流的是Deliveroo、Uber Eats和Just Eat。根据Statista在2023年的数据,Just Eat的市场份额最大,但通常以平价快餐为主。Deliveroo合作的餐厅质量更高,有很多独立精品餐厅。Uber Eats则介于两者之间,覆盖范围很广。可以都下载下来,比比价格和优惠再下单。

说到底,在英国留学,吃饭这件事,是一场从无奈到享受的修行。它逼着你走出舒适区,拿起锅铲,学会照顾自己。它也让你在一次次的“踩雷”和“寻宝”中,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国家,结识了新的朋友。

所以,别再害怕那片所谓的“美食荒漠”了。你的中国胃,饿不着的。实在想家了,就给自己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螺蛳粉,那酸爽上头的味道,是不是瞬间就给了你对抗全世界的勇气?

欢迎来到英国,祝你干饭愉快,也祝你的厨艺……一日千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06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