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前“灵魂三问” |
|---|
| 1. 咱俩领证了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是法律上承认的合法夫妻。还没领证的小情侣们,可以先收藏这篇文章,把正事儿办了再来看哦! |
| 2. 我的“小金库”够硬气吗? 作为在日本的“担保人”,你的经济能力是入管局考察的重中之重。奖学金、兼职收入、银行存款……都得亮出来。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存款余额至少有个150万日元以上会比较有底气。 |
| 3. 我们的爱情故事,有证据吗? 别害羞,你们从相识到相恋的点点滴滴,都是最有力的证明。聊天记录、合照、通话详单……准备得越充分,签证官越能感受到你们感情的真实性,通过率也会up up! |
“喂,你那边几点了?今天上课累不累呀?”
深夜11点,刚从研究室回到自己6叠小屋的你,熟练地拨通了视频电话。屏幕那头,是那个熟悉又让你日思夜想的脸庞。看着TA在国内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而你只能捧着一碗便利店的泡面,那种思念和孤独感瞬间涌上心头。
来日本留学快一年了,从一开始的新鲜感到现在的逐渐习惯,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另一半的思念。樱花开了,想和TA一起在目黑川散步;夏日祭的花火大会,想和TA穿着浴衣捞金鱼;枫叶红了,想和TA在京都的古寺里留下合影……这些美好的画面,在脑海里演练了无数遍,却始终隔着一个太平洋的距离。
是不是受够了这种“云恋爱”?别再让时间和距离消耗你们的感情了!其实,把你的爱人接到身边,一起在日本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一张小小的“家族滞在”签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配偶签证),就能让你们告别异国恋。今天,这篇超详细的保姆级攻略,就是来帮你把梦想照进现实的!
第一关:我到底有没有资格申请?
在开始准备一堆复杂的材料之前,咱们得先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谁有资格申请?这就像打游戏,你得先确认自己是不是那个“天选之子”。
简单来说,申请配偶签证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在日本的你(扶养者),另一个是在国内的TA(申请人)。入管局主要考察的就是你——这位留学生,有没有能力在日本“养活”你的另一半。
这里的“养活”,主要看两点:
1. 你的在留资格:你必须持有“留学”签证,并且签证有效期要足够长(一般来说,至少还剩半年以上会比较稳妥)。如果你签证马上要到期了,建议先去更新自己的签证,再着手准备配偶的申请。
2. 你的经济能力:这是整个申请过程中的绝对C位,也是很多学生党最头疼的地方。入管局需要确信,你的配偶过来后,你们俩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不会给日本社会添麻烦。那么,到底需要多少钱才算“有保障”呢?
虽然官方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标准,但根据无数前辈的经验,以及一些行政书士的建议,年收入在250万-300万日元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区间。当然,作为学生,这个收入标准会相对放宽。但你的银行账户里,最好能有150万-200万日元以上的存款证明(預金残高証明書)。这笔钱就像你的“定心丸”,直接向签证官展示你的经济实力。
真实案例分享:我的学长小林,在东京读硕士,他申请的时候年收入并不高,主要靠每月14万日元的JASSO奖学金和便利店打工的8万日元。但他为了这次申请,提前半年就开始存钱,最后开出了220万日元的存款证明,并且附上了详细的奖学金证明和打工的工资流水。材料递交后,一个半月就顺利拿到了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COE)。所以你看,钱不是唯一标准,但一份漂亮的存款证明绝对是强有力的加分项!
第二关:让人头秃的材料清单,我们帮你捋直了!
搞定了资格问题,接下来就是最让人头秃的部分——准备材料。这一步非常考验你的耐心和细心,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申请被拒。别怕,我们已经帮你把清单分门别类整理好了,照着准备就行!
所有材料都需要提供原件,如果不能提供原件,则需要提交复印件。所有非日语的文件,都需要附上日文翻译件(翻译者签名即可,不强制要求专业翻译)。
【日本这边(你)需要准备的材料】
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交付申请书:在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简称“入管局”)官网下载。这是核心文件,一定要认真填写,不能涂改。
照片(4cm×3cm):申请前3个月内拍摄的白底免冠照,贴在申请书上。
返信用信封:准备一个定形信封,贴好404日元(简易书留)的邮票,写上自己的地址和姓名。这是入管局给你寄结果用的。
你的身份证明文件:护照和在留卡的正反面复印件。
职业和收入证明文件(经济能力证明,重中之重!):
在学证明书:向学校申请。
奖学金受给证明书:如果有的话,这是非常有利的证明。
银行存款证明(預金残高証明書):去银行开具,金额多多益善。
课税/纳税证明书(課税証明書・納税証明書):如果你打工超过一定额度,并且有交税记录,就去你住的区役所或市役所开具。这是证明你对日本社会有贡献的凭证。
打工的工资证明(給与明細書):最近3-6个月的工资条复印件。
身元保证书:在入管局官网下载。一般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保证人就可以。填好信息,签名盖章。
质问书:在入管局官网下载。这份文件需要详细说明你们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的全过程,包括认识的时间、地点、介绍人(如果有的话)、交往经过、联系频率、双方语言沟通方式、是否见过父母等。一定要真实、详细、饱含感情地填写,让签证官相信你们的婚姻是真实的。
【国内那边(你的配偶)需要准备的材料】
结婚证明文件:在国内公证处办理的“结婚公证书”,并附上日文翻译。
配偶的护照复印件:信息页要清晰。
【证明你们“真爱无敌”的辅助材料】
这是向签证官展示你们感情真实性的部分,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多准备一些,准没错!
照片:挑选10-15张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合影,从恋爱初期到结婚典礼,再到日常生活的照片。可以打印在A4纸上,旁边简单标注一下时间、地点和事件。比如“2022年5月,第一次一起去海边旅行”、“2023年1月,双方父母见面聚餐”。
通讯记录:截取部分微信、LINE等聊天记录的关键页面(比如表白、求婚、讨论未来生活的片段),或者国际长途的通话记录清单。这能证明你们在异国期间也保持着密切联系。
书信或明信片:如果你们有手写信件的习惯,复印几份,这种复古又真诚的方式特别加分。
理由书(强烈建议!):虽然不是必须材料,但写一封情真意切的理由书,绝对是加分项。用你的语言,诚恳地告诉签证官:1. 你们的爱情故事;2. 为什么希望配偶来日本一起生活(比如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学业和生活的挑战);3. 你们对未来的规划。这封信能让冷冰冰的材料变得有温度。
过来人踩过的坑:朋友小A申请时,觉得结婚证就够了,只随便放了两张婚纱照。结果被入管局要求追加材料,让他提供更多能证明交往过程的证据,一来一回耽误了一个多月。所以,千万不要在证明关系真实性上偷懒!
第三关:手把手带你走流程,告别抓瞎
材料准备齐全,就可以开始走流程了。整个过程可以分为“日本国内”和“中国国内”两个战场。
Step 1:在日本递交COE申请
你带着所有准备好的材料,去你所在地管辖的地方出入国在留管理局递交申请。比如,住在东京就去东京出入国在留管理局。这一步是为了申请“在留资格认定证明书”(Certificate of Eligibility, 简称COE),这个COE就相当于一张“入场券”,证明你的配偶有资格来日本长期居住。
Step 2:漫长的等待期
递交之后,就是等待审查结果。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到3个月。根据日本法务省2023年公布的数据,大约85%的“家族滞在”COE申请能在3个月内审理完毕。这段时间会比较煎熬,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并保持电话畅通,因为入管局可能会打电话给你进行事实核查。
Step 3:收到COE,寄回国
如果审查通过,入管局就会把你当初提交的那个贴好邮票的信封,装着热乎乎的COE原件寄给你。收到后,第一时间用国际快递(比如EMS)把它寄给国内的配偶。记住,COE的有效期只有3个月,所以要抓紧时间进行下一步。
Step 4:在国内申请签证
你的配偶收到COE原件后,就可以向其户口所在地管辖的日本驻华大使馆或总领事馆指定的代办机构递交签证申请了。除了COE原件,还需要护照、签证申请表、照片等基本材料。因为已经有了COE,这步基本就是走个流程,通常5-7个工作日就能出签。
Step 5:订机票,准备团聚!
拿到签证,就可以买机票飞往日本啦!你的配偶在入境日本时,机场海关会把COE收走,并发放正式的在留卡。从这一刻起,你们就正式结束异国恋,开启在日本的二人世界了!
过来人的终极建议:
我知道,准备这些材料的过程很繁琐,等待的日子也很磨人。你可能会因为一个文件要去区役所跑好几趟,可能会因为翻译一个词查半天词典,甚至可能会在某个瞬间想过“要不算了吧,太麻烦了”。
但请你千万别放弃。每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就想想那个在视频里对你说“多穿点,别着凉”的人,想想你们在机场重逢时那个期待已久的拥抱。你现在填的每一张表格,开的每一份证明,都是在为你们的未来铺路。
这张签证,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承载的是你们跨越山海的爱与承诺。它意味着你们可以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吃到一家好吃拉面的喜悦,还是考试前互相加油打气的鼓励。它意味着,从此以后,你在这个国度不再是一个人奋斗。
加油吧,勇敢的留学生!愿你们的爱情,都能早日战胜距离,迎来最美的团聚。那一天,当你在成田或关西机场的到达口,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时,你会发现,之前所有的一切辛苦,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