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澳门,每天都像活在电影里

puppy

嘿,你有没有想过,在澳门留学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真的就像每天都活在自带电影滤镜的世界里。上一秒还穿梭在色彩斑斓的葡式小巷,感觉自己是王家卫电影的主角;下一秒转角就遇见了纸醉金迷的现代酒店,仿佛置身好莱坞大片。这里不只有游客打卡的喧嚣,更有我们留学生专属的、充满烟火气的日常。从下课后去官也街觅食一份热乎的猪扒包,到发现那些隐藏在老城区、性价比超高的宝藏小店,每一步都是探索。这篇文章会带你看看,当游客散去,一个真实的、又酷又浪漫的澳门是如何成为我们留学生的独家记忆的。

澳门留学行前须知
签证与证件:确认你的“逗留的特别许可”(学生签)办理流程。落地后第一时间办理澳门身份证(蓝卡),这是你在澳门生活的通行证。
货币:澳门元(MOP)是官方货币,但港币(HKD)基本1:1通用,很多商家也收人民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建议办一张本地银行卡,存取澳门元更方便。
住宿:学校宿舍是最优选,尤其大一。如果选择校外租房,一定要提前在网上看房,找靠谱中介,谨防“黑心房东”。澳门的租金不便宜,合租是常态。
交通:公交车是王道!办一张学生版“澳门通”,每次乘车只要1.5澳门元。澳门很小,很多地方走路就能到,一双舒服的鞋子比什么都重要。
语言: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葡萄牙语。日常交流主要是粤语和普通话。学几句简单的粤语,比如“唔该”(谢谢/麻烦了)、“早晨”(早上好),能帮你更快融入。

我到现在还记得,刚来澳门的第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坐着公交车,漫无目的地在老城区闲逛。

那是个有点潮湿的下午,太阳躲在云层后面,把天空染成一种温柔的灰蓝色。我从新马路下车,一头扎进那些迷宫一样的小巷里。空气中混杂着炭烧杏仁饼的甜香和远处飘来的、若有若无的香火味。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的唐楼被刷成了明亮的柠檬黄、薄荷绿,阳台上伸出的三角梅开得正艳。

我拐进一个更窄的巷子,抬头看到一扇墨绿色的百叶窗,窗边挂着一串正在晾晒的腊肉。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王家卫的电影镜头里。《花样年华》里的苏丽珍,会不会就住在这样一扇窗的后面?

可当我从巷子的另一头走出来,眼前豁然开朗,马路对面就是金碧辉煌的新葡京酒店,它那莲花般的造型在阴天里也依旧闪耀。巨大的LED屏幕上播放着酷炫的广告,路上跑着最新款的豪车。这一下,我又感觉自己被拽进了《007:大破天幕杀机》的片场。

就是那个下午,我突然明白了在澳门留学意味着什么。它不只是换个地方读书那么简单。它意味着,你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风格混搭的电影片场里。你的日常,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充满了戏剧性的转场和意想不到的惊喜。这篇文章,就是想带你看看,当游客散去,一个真实的、又酷又浪漫的澳门,是如何成为我们留学生的独家记忆的。

你的大学,可能在一个“岛”上

我们先聊聊上学这件事。如果你来澳门大学(UM)读书,那你绝对会体验到一种独一无二的“跨境上学”感。

澳门大学的校区很特别,它不在澳门本岛,也不在氹仔,而是在隔壁珠海的横琴岛上。虽然地理上属于内地,但校区实行的是澳门的法律。所以每天上学,我们都要通过一条专门的海底隧道,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结界。这种奇妙的地理位置,让澳大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微型社会。

校园大得惊人,面积有1.09平方公里,是原来旧校区的20倍。根据澳大最新的数据,这里有超过13,500名学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生和来自内地的交换生。校园里绿树成荫,湖泊点缀,建筑风格现代又大气,完全没有澳门老城区那种拥挤感。

最酷的是,澳大实行的是“书院制”。这跟《哈利波特》里的学院有点像。你会被分到不同的书院,比如满珍纪念书院、蔡继有书院等等。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宿舍、食堂、活动室,还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高桌晚宴、分享会、运动比赛。这让你感觉不只是住在一个宿舍楼里,而是真正属于一个有归属感的集体。我的朋友阿杰,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交换生,他说书院生活是他留学期间最宝贵的经历。他在这里认识了一群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国家的朋友,大家一起熬夜赶due,一起在书院的公共厨房煮火锅,感觉就像有了一个在澳门的“家”。

当然,这个“结界”也有它的“副作用”。因为校园太大、太方便,很多同学可能一个星期都不出校门。学校的食堂选择超多,从中式小炒到西式简餐,一顿饭大概花费30-50澳门元,比外面便宜不少。校园里还有超市、邮局、银行、诊所,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电影院。这种便利有时候会让人变“宅”。但只要你愿意,坐上公交车穿过海底隧道,十分钟后,一个光怪陆离的澳门就在你眼前展开。

下课后的“文艺片”时间:在葡式小巷里找自己

当一天的课程结束,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跳上公交车,去氹仔旧城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官也街”那一带晃悠。

这里是澳门最“文艺片”的地方。游客们通常是冲着那些著名的手信店和餐厅来的,比如大利来记的猪扒包(现在一个大概50澳门元左右),或者莫义记的榴莲雪糕。但对我们留学生来说,当傍晚时分,旅行团散去,这里才真正展露出它迷人的本来面目。

我们会避开主街的喧嚣,钻进旁边那些色彩斑斓的小巷。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那几栋薄荷绿的葡式建筑,是绝佳的拍照背景板。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坐在前面的石凳上,看来来往往的人,聊着不着边际的天。这几栋建于1921年的建筑,曾是高级官员的官邸,现在则成了我们感受澳门慢生活的好去处。

觅食,是我们探索这些小巷的最大动力。我们不去游客排长队的地方,而是去发掘那些本地人才知道的宝藏小店。比如在消防局前地附近,有一家叫“喜莲咖啡”的茶餐厅,他们的牛尾汤通粉是宿醉后的最佳解药,一份大概也就40多澳门元。还有藏在巷子深处的一家糖水铺,老板是个和蔼的阿婆,一碗热乎乎的芝麻糊只要十几块钱,能温暖一整个冬天的晚上。

这种探索的过程,就像在玩一个寻宝游戏。每发现一家性价比超高的小店,都会在留学生的朋友圈里迅速传开。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用这种方式,慢慢拼凑出一张属于我们自己的“澳门美食地图”。

除了氹仔,另一个能让你瞬间穿越的地方是路环。从学校坐公交车大概半小时就能到。路环是澳门的“后花园”,安静、闲适,时间在这里仿佛都变慢了。安德鲁饼店的总店就在这里,一个刚出炉的葡挞(目前是10澳门元一个),配上路环海边咸咸的风,就是最完美的下午茶。圣方济各圣堂前地那个小小的黄色教堂,是韩剧《宫》的取景地。坐在这里的露天咖啡馆,看着渔船慢慢驶过,你会暂时忘记所有关于论文和考试的烦恼。

转角的“好莱坞”大片:纸醉金迷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澳门不止有文艺和怀旧的一面。当你从氹仔的葡式小巷走出来,穿过一条马路,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路氹金光大道(Cotai Strip)。

这里就是澳门的好莱坞片场。威尼斯人、巴黎人、伦敦人、永利皇宫……这些酒店的名字就充满了想象。夜晚降临,整个区域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巨大的建筑物外墙上演着光影秀,永利皇宫门前的表演湖每隔15分钟就有一场壮观的音乐喷泉表演,完全免费。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真的被那种奢华和气派震撼到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种地方消费一定很高,不适合我们这些穷学生。其实不然,只要你懂得怎么“玩”,这里也能成为我们的游乐场。

首先,这些豪华酒店里的商场,是我们“蹭空调”和window shopping的好地方。威尼斯人的大运河购物中心,头顶是巨大的人造天幕,永远是蓝天白云,贡多拉船夫唱着歌剧从你身边划过,让你感觉自己真的在水城威尼斯。巴黎人酒店,直接把一座缩小版的埃菲尔铁塔搬了过来,晚上铁塔的灯光秀也非常值得一看(登塔需要门票,但在下面看是免费的)。

其次,这里的“娱乐”不只有赌场。很多酒店都有世界顶级的表演秀,比如新濠天地的《水舞间》(虽然目前暂停,但类似的顶级秀会不断更新)。学生票或者提前预定通常会有折扣。关注一些本地的票务网站,有时能抢到几十块钱的演唱会或展览门票。

最重要的,是发掘这里的平价美食。别被那些米其林餐厅吓到。几乎每个大酒店的商场里,都有类似“大食代”的美食广场。在这里,你可以用60-100澳门元的价格,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从麻辣香锅到日式拉面,应有尽有。澳门银河的“亚洲美食坊”就是我们的一个据点,选择多,价格也相对亲民。

我们常常会这样安排一个周末:下午在老城区感受慢生活,吃一顿地道的茶餐厅;晚上则坐着酒店的免费穿梭巴士(这是个省钱小技巧,几乎所有大酒店都有往返于关闸、码头和市区的免费巴士),来到路氹,看一场免费的喷泉秀,再在美食广场解决晚餐。这种从文艺片到商业大片的无缝切换,真的太澳门了。

“纪录片”时间:关于钱的那些事儿

好了,电影滤镜先关一下,我们来聊点实在的,就是钱。在澳门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来算一笔账。澳门的生活成本,比起内地一线城市要高一些,但和香港、新加坡比起来,又相对友好。

住宿是最大头。如果你能申请到学校宿舍,那恭喜你,这是最省钱省心的方式。以澳门大学为例,一个学年(10个月)的住宿费大概在15,000到25,000澳门元不等,具体看你住的是双人间还是单人间。平均下来,每个月大概是1,500到2,500澳门元。但宿舍名额非常紧张,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很多人需要到校外租房。

校外租房的价格就高多了。在氹仔市区,也就是学校附近,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普遍在12,000澳门元以上。如果和两三个朋友合租,每个人分摊下来,月租也要4,000到6,000澳门元。这笔开销不小,所以找个好室友至关重要。

吃饭是第二大开销。如果你主要在学校食堂吃,那花费可以控制得很好。一顿饭30-50澳门元,一天三顿算下来大概120澳门元。一个月就是3,600澳门元左右。但我们总会想出去改善伙食,吃个茶餐厅,喝杯奶茶。在外面普通餐厅吃一顿,人均大概在60-100澳门元。所以,一个月在吃饭上的花费,比较合理的预算应该在4,000到5,000澳门元。

交通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绝对是澳门生活的一大幸福点。只要你办了学生版的“澳门通”,坐公交车每次只要1.5澳门元,而且澳门很小,去哪里都不会太远。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选择步行,顺便还能探索一下城市。每个月的交通费,可能也就100澳门元左右。

其他杂费,比如买生活用品、娱乐、偶尔购物,这个就因人而异了。但总体算下来,一个在澳门的留学生,如果住宿舍,每个月的总花费大概在5,000到7,000澳门元(约合人民币4,500到6,300元)之间。如果校外租房,那就要准备8,000到12,000澳门元了。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低,但澳门也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如,很多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根据澳门的法律,持有学生签证的非本地学生是可以在校内合法工作的,比如在图书馆、办公室做助理,时薪大概在50-70澳门元。这不仅能补贴生活,也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机会。

你的“角色”:在多元文化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澳门留学,你不仅是一个学生,更像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大使。这里的社会构成非常有趣,充满了各种文化的碰撞。

走在街上,你会听到粤语、普通话、葡萄牙语、英语,还有各种东南亚语言交织在一起。你的同学可能来自葡萄牙,老师可能来自美国,食堂打饭的阿姨讲着一口地道的粤语,而楼下便利店的店员可能是来自菲律宾的姐姐。这种多元的环境,让你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包容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澳门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国际性盛事,这些都是我们留学生生活里盛大的节日。比如11月的澳门格兰治大赛车,整个城市都变成了赛道,引擎的轰鸣声让人热血沸腾。我们虽然买不起昂贵的门票,但可以和本地人一样,在赛道旁的天桥上,感受赛车从脚下呼啸而过的刺激。还有澳门国际美食节、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文荟澳……这些活动通常都有对学生友好的票价,或者干脆就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它们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世界顶级的艺术和文化。

这种文化的交融,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社交里。和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一起做group project,你会发现大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完全不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周末约上几个不同国籍的朋友,一起去黑沙海滩烧烤,分享各自国家的美食和故事,那种感觉真的非常棒。

在澳门,你永远不会感到自己是个“外人”,因为这里大部分人某种程度上都是“外来者”。这座城市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接纳了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你可以在这里安心地做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交自己想交的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

所以,别再只把澳门当成一个旅游中转站了。

来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你会发现,那些印在明信片上的风景,会变成你每天上学路过的日常。那些游客需要排队几小时才能吃到的美食,可能就在你宿舍楼下。你会拥有自己私藏的看日落的秘密地点,也会认识一家茶餐厅的老板,他会记得你“冻柠茶,少甜”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别怕迷路。在澳门,每一次迷路,都可能是一场新电影的开场。拐错一个弯,你可能会发现一个藏着百年历史的庙宇;多走几步路,你可能会遇到一家让你惊艳的街边小吃。

就把自己当成主角,去尽情地探索、体验、感受吧。这部名为《留学澳门》的电影,导演是你,编剧是你,主演也是你。祝你,拍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精彩大片。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21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