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尔豪斯大学申请,别只盯着GPA! |
|---|
高分只是入场券:戴尔豪斯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和商科,录取平均分远高于官网最低要求。90分以上是“标配”,但不是“必胜牌”。 |
你的故事比数字更动人:个人陈述(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是你的个人舞台。招生官想看的是你对专业的热情从何而来,你如何通过行动探索这份热情。 |
课外活动在精不在多:一年参加20个社团,不如在一个领域深耕两年。长期坚持的志愿者活动、一个独立完成的小项目,更能体现你的毅力和领导力。 |
展现你的“戴尔豪斯气质”:戴尔豪斯大学位于哈利法克斯,一个海洋城市,强调社区、创新和实践。你的申请材料如果能体现这些特质,会更容易引起共鸣。 |
嘿,各位在lxs.net潜水备战申请季的小伙伴们!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的两个学弟,小A和小B,为了戴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卷得天昏地暗。小A是那种典型的“学霸”,高三所有科目平均分稳在95%,刷题刷到飞起,觉得手握这样的成绩单,戴尔豪斯简直是囊中之物。小B呢,成绩也不差,均分92%左右,但他没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书本上,他是学校编程社的社长,周末会去社区教小朋友们玩Scratch图形化编程,还和几个朋友一起鼓捣了一个二手教科书交易的微信小程序。
发榜那天,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95分的小A收到了拒信,而92分的小B,却顺利拿到了戴尔豪斯的Offer。小A百思不得其解,给我发微信语音的时候都快哭了:“为什么?我的分比他高啊!”
为什么?这正是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如果你还以为申请加拿大的大学,尤其像戴尔豪斯这样有声望的学校,仅仅是一场分数的比拼,那可就太天真啦!招生官们可不是只会看数字的机器人,他们更像是“寻宝猎人”,想从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里,找到那个闪闪发光、独一无二的你。
高分只是“敲门砖”,而不是“万能钥匙”
我们先来打破一个迷思:GPA是不是不重要了?当然不是!一个漂亮的GPA是你学术能力的直接证明,是申请的基石。没有一个像样的分数,你的申请材料可能在第一轮筛选就被刷掉了。但这块“敲门砖”到底要多硬呢?
让我们来看点实际数据。根据戴尔豪斯大学近两年的录取情况,像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商科(Commerce)、健康科学(Health Sciences)这些热门专业,官网写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可能在80%到85%之间。但真实情况是,由于申请人数暴增,实际录取的学生平均分早就被推高到了一个惊人的水平。比如,2023年秋季入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被录取的学生平均分普遍在92%以上,有些甚至达到了96%。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更焦虑了?别急!这个数据恰恰说明了问题的关键:当大家的成绩都挤在90-95%这个区间时,分数的边际效应就在递减。一个93分的学生和一个94分的学生,在招生官眼里,学术能力上几乎没有差别。这时候,什么能让你脱颖而出?答案就是分数之外的那些东西。
戴尔豪斯大学的招生理念,和很多北美名校一样,正在向“全面评估”(Holistic Review)转变。他们要招的不是一群只会考试的“学霸”,而是一个能够为戴尔豪斯社区带来活力、拥有不同才能和背景的多元化群体。他们希望看到,你不仅能在课堂上取得好成绩,还能在实验室里提出新奇的想法,在社团活动中展现领导力,在社区服务中体现同理心。
所以,当你的分数达到了那个“入围线”,真正的比赛才刚刚开始。你的申请材料,就是你向招生官展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唯一机会。
个人陈述:让你从一堆A+中“跳”出来
如果说成绩单是你的骨架,那么个人陈述(或者很多专业要求的补充申请材料)就是你的血肉和灵魂。这是整个申请材料里,唯一一个你可以用自己的声音,直接和招生官对话的地方。
还记得开头提到的学弟小B吗?他的个人陈述就写得非常精彩。他没有空洞地喊口号说“我热爱计算机”,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他写到自己注意到很多学弟学妹因为买新教科书太贵而烦恼,而高年级的旧书又没地方处理,于是萌生了做个小程序方便大家交易的想法。他描述了自己如何自学JavaScript框架,如何跟朋友分工合作,如何因为一个bug熬了好几个通宵,以及当第一个用户通过小程序成功买到书时,他内心的那种成就感。
这篇短文里有什么?有发现问题的眼睛,有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有团队协作精神,有对技术改变生活的热情,还有服务社区的意识。这些品质,是再高的GPA也无法体现的。招生官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了一个积极、主动、有想法、并且能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年轻人。这不正是戴尔豪斯计算机科学专业想要的学生吗?
那么,如何写出一份能打动人的个人陈述呢?
第一步,拒绝模板,讲你自己的故事。
招生官每年要看成千上万份文书,那些“我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我的爷爷生病了”之类的模板故事,他们早就看腻了。你的故事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但一定要真实、具体。或许你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就源于小时候在海边捡到的一个奇特的贝壳;或许你想学会计,是因为帮家里的小卖部记账时发现了其中的乐趣。这些充满个人色彩的小事,远比宏大的叙事更有力量。
举个例子:申请戴尔豪斯海洋生物学专业的莉莉。
莉莉的成绩不算顶尖,大概89%左右。但她从高一开始就在当地的水族馆做志愿者,负责清理水母的展缸。在她的文书里,她没有说自己多么热爱海洋,而是生动地描述了水母那看似柔软却有力的搏动,描述了她如何通过查阅资料,向兽医建议调整水流速度,从而降低了水母的死亡率。她还提到了戴尔豪斯大学位于哈利法克斯的地理优势,以及她对该校著名的海洋研究项目的向往。这篇文章,既展现了她的热情、细心和探索精神,又表明了她对戴尔豪斯做了充分的研究,知道自己为什么想来这里。这样的申请者,学校怎么会不爱呢?
第二步,展现你的思考和成长,而不仅仅是罗列成就。
“我参加了机器人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这句话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招生官更想知道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挑战?你是如何解决的?你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你和团队成员是如何合作的?
把“我获得了第一名”变成“在准备机器人比赛时,我们的机器人在最后调试阶段电机突然烧毁。距离比赛只有48小时,我们团队内部甚至出现了互相指责的声音。我主动站出来,建议大家先冷静下来,分头行动:一部分人紧急采购新零件,一部分人重新检查电路设计,而我负责修改代码以适应新电机的参数。最终,我们不仅按时完成了修复,还因为这次危机,团队变得空前团结。这次经历让我明白,领导力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在危机中凝聚人心。”
看到了吗?后者的描述,让你从一个获奖者,变成了一个有解决问题能力、有领导力、懂得反思的成熟个体。
课外活动:深度和影响力远比数量重要
很多同学在填写活动列表时,恨不得把从小到大参加过的所有事情都写上去,从钢琴三级到社区植树,满满当当一大页,觉得这样就能证明自己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大错特错!
招生官看重的,从来不是你参加了多少活动,而是你在这些活动中投入了多深,以及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个真实的案例:申请戴尔豪斯商学院的迈克。
迈克的活动列表上只有三项:
高中辩论队长(3年)
在一家本地咖啡馆兼职(2年)
为慈善机构组织的年度长跑活动做志愿者协调员(2年)
看起来是不是很单薄?但我们来看看他如何描述这些活动。
在辩论队,他不仅自己是最佳辩手,作为队长,他还建立了一套“老带新”的培训体系,帮助新队员快速成长,使得学校的辩论队在他任期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社团变成了区域冠军。这体现了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在咖啡馆兼职,他不仅仅是做咖啡和收银。他观察到早高峰时段顾客排队时间过长,于是向店长建议优化点单流程,并设计了手机预点单的宣传海报,有效缩短了顾客等待时间。这展现了他的观察力、主动性和商业思维。
在长跑活动中,他负责协调超过50名志愿者。他用Excel表格制定了详细的岗位排班和职责说明,并在活动前组织了两次培训,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活动当天虽然下起了雨,但由于准备充分,所有环节都有条不紊。这证明了他的项目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这三项活动,每一项都展现了商学院高度看重的核心素质。相比之下,一个列了15项“打酱油”式活动的申请者,反而显得没有重点,缺乏毅力。
所以,请你现在就拿出你的活动列表,问自己几个问题:
哪项活动是你坚持时间最长的?
在哪项活动中,你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从一个参与者变成了一个组织者或领导者?
你的参与,是否给这个组织或社区带来了积极的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
把这些能回答“是”的活动放在最前面,并深入挖掘其中的故事和细节。记住,戴尔豪斯大学有超过400个学生社团和各种社区参与项目,比如著名的“IMPACT Awards”,就是为了表彰那些在校园和社区做出杰出贡献的学生。他们希望招收的,是未来能够活跃在这些平台上的“潜力股”。你的活动经历,就是你潜力的最好证明。
选课和推荐信:别忽视这些“助攻手”
除了成绩单和文书,申请材料里还有两个经常被忽视,但却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部分:你的高中选课记录和推荐信。
你的选课,暴露了你的“野心”。
申请戴尔豪斯的工程学院,你只修了最基础的12年级物理和微积分预备课。而另一个和你分数差不多的申请者,却选修了AP物理、AP微积分BC,还额外上了一门计算机编程课。在招生官看来,后者明显对这个领域有更强的学术好奇心和挑战精神。
在规划你的高三课程时,不要只想着“什么课容易拿高分”。在保证GPA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你未来专业方向相关、且有一定挑战性的课程。这不仅能让你提前适应大学的学习强度,更是在无声地告诉招生官:“我准备好了,我对这个专业是认真的。”
一封好的推荐信,是来自第三方的“官方认证”。
推荐信的力量在于,它能从一个权威的、客观的视角,证实你在个人陈述里塑造的形象。找谁写推荐信至关重要。不要只盯着官衔,比如找校长写,但他可能一年都跟你说不上两句话。最好的推荐人,是那个真正了解你的老师。
也许是你的数学老师,他不仅知道你成绩好,还记得你在课堂上提出过一个非常规的解题思路;也许是你的英语老师,她看过你写的关于社会问题的文章,并被你的思辨能力所打动;也许是你的社团指导老师,他见证了你如何从一个害羞的成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导者。
在邀请老师写推荐信时,一定要提前、礼貌地预约时间,并主动为他们提供“素材包”:你的个人陈述草稿、你的活动列表、你希望他们重点突出你哪方面的特质。这不仅是尊重老师,也能帮助他们写出一封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信。
好了,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让你对申请戴尔豪斯大学这件事,有了一点新的看法?
申请大学,从来都不是一场冷冰冰的分数排位赛。它更像是一次自我探索和表达的旅程。招生官想认识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只会学习的机器人,而是一个有热情、有故事、有优点也有缺点,但一直在努力成长的活生生的人。
所以,别再只盯着成绩单上的那个数字焦虑了。花点时间,好好回想一下,在过去这几年里,是什么事情让你眼睛发亮?是什么挑战让你彻夜难眠,最后又让你收获满满?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今天独一无二的你?
把这些故事找出来,擦亮它们,然后自信地讲给戴尔豪斯听。相信我,你的真诚和独特,远比小数点后的那几位数字,更有可能为你赢得一张通往哈利法克斯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