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英国打工权限,留学生边学边赚

puppy

来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想过一边学习,一边找份兼职赚点零花钱,顺便体验下当地生活?但一想到复杂的签证规定、每周工作时长限制,还有怎么申请NINo,是不是又有点头大?别担心,这篇攻略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手把手教你搞懂自己的打工权限,从申请“工卡”NINo到找工作的靠谱渠道,再到写一份地道的CV,所有干货都打包好了。让你不仅能安心赚钱,还能为自己的履历添上宝贵一笔,真正融入英国。快来看看,解锁你的打工新技能吧!

打工前必读的“黄金法则”

1. 检查你的签证/BRP卡: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你的工作权限,比如“Work 20 hrs max in term time”。这是铁律,千万别超!

2. 搞清楚“学期内”和“假期”:这俩时间段的工作时长限制完全不同。假期是指学校官方公布的假期(圣诞、复活节、暑假),而不是你没课的时候。

3. 不能从事的工作类型:大部分学生签证禁止自雇(self-employment)、从事商业活动、或者成为职业运动员/艺人。开网店、做代购都属于自雇范畴,要特别小心。

4. 诚信第一:找工作时不要虚报工作许可时长,被发现后果很严重,可能会影响签证。

刚来英国那年秋天,我隔壁住着一个叫 Leo 的爱丁堡大学学长。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逛王子街,他看上了一件价格不菲的 Barbour 外套,犹豫了半天。我以为他要放弃了,结果他轻描淡写地说:“没事,下周末在咖啡店加两天班就赚回来了。”

那一刻,我除了羡慕,心里更多的是一连串的问号:留学生真的可以这么自由地打工吗?每周能工作多久?需要办什么手续?会不会影响学习?看着他潇洒刷卡的样子,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在英国打工这件事儿给研究透。毕竟,谁不想靠自己的努力,把生活过得更潇洒一点,顺便还能体验一把真实的英国职场呢?

如果你也和当时的我一样,揣着一颗想打工赚钱、又有点忐忑不安的心,那这篇攻略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别担心复杂的规定,我们一步步拆解,让你从小白变身打工达人!

你的签证,说了算!先搞懂自己的“打工权限”

聊打工,第一件事绝对不是冲出去投简历,而是坐下来,拿出你的BRP卡(Biometric Residence Permit)或者查看你的电子签证(Digital Status),仔仔细细看上面的工作规定。这就像游戏开始前,你必须先读懂规则,不然很可能“game over”。

对于大部分持有学生签证(Student Visa)在英国读本科或以上学位课程的同学来说,你的工作权限通常是这样的:

学期期间(Term-time):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

学校官方假期(Official Vacation):可以全职工作(Full-time),通常是每周35-40小时。

这里有两个大坑,大家千万要避开!

第一个坑是“学期”的定义。很多人以为“我这周没课,就是假期了”。大错特错!“学期”是由你的大学官方校历(Academic Calendar)决定的。比如,你的课程在12月10号就结束了,但学校的官方秋季学期截止日期是12月18号,那么在10号到18号之间,你依然只能每周工作20小时。只有当官方假期开始后,你才能开启“全职打工人”模式。想查自己的学期和假期时间?直接去学校官网搜“Academic Calendar”或“Term Dates”就能找到。

第二个坑是“20小时”的计算。这个20小时,指的是你在所有工作(无论是有薪还是无薪的志愿者工作)加起来的总时长。举个例子,你在学校图书馆兼职10小时,又在星巴克打工15小时,加起来就是25小时,这就已经违反规定了。英国政府对这个抓得非常严,一旦被发现,轻则罚款,重则可能导致你的签证被取消,得不偿失。

我的朋友 Sarah 就曾遇到过一个棘手的情况。她在曼彻斯特的一家餐厅打工,老板希望她在圣诞节前夕的考试周多排几个班,因为那时候特别忙。老板说:“没关系,就多几个小时,没人会查的。”但 Sarah 想起了我们之前讨论过的规定,还是婉拒了。她说,为了一两百镑的收入,冒着影响学业和签证的风险,实在不值得。这种清醒的认知,是每个留学生打工人都必须具备的。

另外,还有一些工作是学生签证明令禁止的,比如:

  • 自雇(Self-employed):这意味着你不能自己注册公司,不能成为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接活,甚至包括做代购、在网上开店等。这些行为在英国都被视为“从事商业活动”。
  • 成为职业运动员或演艺人员。
  • 从事某些特定的永久性全职工作。

所以,在接受一份工作前,一定要确认工作性质。如果不确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咨询学校的国际学生支持办公室(International Student Support Office),他们会给你最权威的解答。

NINo:你的英国“工卡”,怎么搞定?

搞懂了工作权限,下一步就是申请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简称NINo。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国的“社保号”或者美国的“社安号”。它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号码,用来记录你的税务和国民保险贡献。在英国,只要你工作有收入,就必须要有NINo。

没有NINo可以找工作吗?答案是可以的!你可以在找工作的同时申请NINo。很多雇主都理解留学生刚来英国,需要时间办理。你只需要在入职时向雇主证明你已经提交了申请即可。但一旦拿到号码,就要立刻提供给雇主,否则你可能会被扣缴较高的“紧急税”(Emergency Tax)。

那么,这个神奇的号码怎么申请呢?过程比你想象的要简单,现在基本全程都可以在线搞定。

第一步:访问官网,开始在线申请。

直接在谷歌搜索“Apply for a 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找到GOV.UK的官方链接。千万别点那些看起来像中介的付费网站,NINo申请是完全免费的!

第二步:填写个人信息。

网站会引导你填写一系列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生日、国籍、住址,以及你的签证信息。这里需要你手头有护照和BRP卡,以便准确填写上面的信息。

第三步:身份验证。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系统通常会要求你通过手机App或者邮寄材料的方式来验证身份。用App会快很多,你需要根据提示下载一个叫“ID Check”的官方应用,然后用手机扫描你的BRP卡和你的脸。听起来有点像国内银行的实名认证,操作起来不难。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手机不兼容)无法使用App,你也可以选择邮寄材料。系统会生成一个表格,你需要打印出来,连同护照和BRP卡的复印件一起寄到指定的地址。记得一定要用可以追踪的邮寄服务(like Royal Mail Signed For),毕竟是重要证件。

第四步:耐心等待。

提交申请后,就是等待了。官网说处理时间可能长达16周,但根据大多数同学的经验,通常在4-8周内就能收到一封信,上面写着你的NINo。我当时是线上申请的,大概6周就收到了。这封信非常重要,一定要妥善保管。你的NINo是终身有效的,以后无论你在英国读书还是工作,都用这一个号。

记住,尽早申请!最好是在你安顿下来,有了固定地址之后就开始着手办理。这样等你找到心仪的工作时,就可以无缝衔接,顺利入职了。

钱的事儿,必须整明白:工资、税和养老金

打工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赚钱。那么在英国打工,你能赚多少?到手的钱又是怎么算的呢?

首先是最低工资(National Minimum Wage)。英国有法律保障劳动者的最低收入,雇主支付的薪水必须高于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按年龄划分的,并且每年4月份都可能调整。根据2024年4月起的最新标准:

  • 21岁及以上:每小时 £11.44(这个也叫 National Living Wage)
  • 18-20岁:每小时 £8.60

这意味着,如果你已经21岁了,在任何地方打工,无论是餐厅服务员还是超市收银员,你的时薪都不能低于£11.44。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利,如果在找工作时发现有雇主给的薪水低于这个标准,那他绝对是违法的,要果断拒绝。

接下来是税(Income Tax)。好消息是,大部分留学生兼职的收入,可能根本不需要交税。英国有一个叫做“个人免税额”(Personal Allowance)的东西,在2024-2025财年,这个额度是£12,570。也就是说,你一年总收入不超过这个数,就一分钱的个人所得税都不用交。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每周工作20小时,时薪£11.44,一年上学39周,假期全职工作13周(每周40小时)。你的年收入大约是:(20 * 11.44 * 39) + (40 * 11.44 * 13) = £8923.2 + £5948.8 = £14872。这个数字超过了免税额,所以超出的部分(£14872 - £12570 = £2302)需要按20%的税率缴税。但如果你只是学期内打工,或者假期不打全职工,年收入很大概率会在£12,570以下。

最后是国民保险(National Insurance)。这个和税不一样,只要你的周薪超过一个门槛(2024-2025财年是£242/周),就要开始缴纳。它会从你的工资里自动扣除,用来支持英国的公共医疗(NHS)、失业救济等社会福利。虽然我们留学生可能短期内用不上这些福利,但这是法律规定。

总的来说,你拿到的工资单(Payslip)上会清晰地列出你的总收入、扣了多少税、扣了多少国民保险,最后到手多少钱。一定要养成看工资单的习惯,确保自己的权益没受损。

去哪儿找工作?靠谱渠道大盘点

万事俱备,只欠一份工作了!那么,在英国,学生党们一般都通过哪些渠道找兼职呢?

1. 校内工作:最安全、最方便的选择

每个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Careers Service)网站和学生会(Students' Union)网站,都会定期发布校内外的兼职信息。校内工作简直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比如:

  • 图书馆助理:整理书籍、在前台帮忙,环境安静,还能顺便看书。
  • 学生大使(Student Ambassador):在学校开放日接待来访的学生和家长,或者参与一些推广活动。时薪通常不错,比如在利兹大学,学生大使的时薪能达到£12以上。
  • 学生会商店/咖啡馆/酒吧的店员:工作时间灵活,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
  • IT服务支持:如果你懂点电脑技术,可以去学校的IT helpdesk帮忙。

校内工作最大的好处是,雇主就是学校,他们非常清楚学生签证的工作限制,会严格按照规定给你排班,绝对不会让你超时工作。而且工作地点就在校园里,省去了通勤的麻烦。

2. 连锁品牌官网:机会多,流程规范

像星巴克(Starbucks)、Costa、Pret A Manger这样的咖啡店,或者Zara、H&M、Primark这样的快时尚零售店,以及Tesco、Sainsbury's等大型连锁超市,都是招聘学生兼职的大户。你可以直接去他们的官方网站,找到“Careers”或“Jobs”页面,搜索你所在城市的职位。

这类工作的好处是流程非常正规,从申请、面试到入职培训、发薪,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作为大公司,他们会严格遵守劳动法,你的工资、假期等权益都有保障。

3. 专业招聘网站:信息量巨大

英国有很多类似国内“智联招聘”的网站,是找工作的主流渠道。比较有名的有:

  • Indeed / Reed.co.uk:综合性的招聘网站,信息量最大,职位种类也最多。你可以设置关键词,比如“part-time student”、“weekend retail”,再筛选城市,每天都能刷到新机会。
  • StudentJob.co.uk:专门面向学生的招聘网站,上面的职位更贴合学生的需求,比如实习、短期兼职、假期工等。
  • Caterer.com:如果你想找餐饮、酒店服务类的工作,这个网站是业内最专业的。

4. 扫街“Walk-in”:最直接、最传统的方式

别笑,这个方法虽然老派,但对于零售业和服务业来说,有时候异常有效。尤其是在市中心(High Street)的商业区,很多店铺会在缺人手的时候直接在门口贴一张“Staff Wanted”或“We're Hiring”的告示。你可以打印十几份自己的简历(CV),穿着得体,直接走进店里,礼貌地询问经理是否在招人,并递上你的简历。

我的同学 Kiki 就是这样找到工作的。她在约克市中心逛街时,看到一家Lush(岚舒)门口贴着招聘启事,就鼓起勇气进去问了问。店长看她热情开朗,当场就跟她聊了十几分钟,第二天就通知她去面试,最后顺利拿到了offer。这种方式不仅能展现你的主动性,还能给雇主留下一个非常直观的第一印象。

CV和Cover Letter:你的敲门砖,要地道!

找到了心仪的职位,接下来就要准备申请材料了。在英国,最核心的两个文件就是CV(简历)和Cover Letter(求职信)。国内的简历模板和习惯,在这里可能完全不适用,所以我们需要“入乡随俗”。

关于CV,记住几个“英国特色”:

  • 不要放照片:为了避免招聘中的相貌歧视,英国的CV上是绝对不放个人照片的。
  • 不要写个人隐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籍贯这些信息,统统不需要写。
  • 长度控制在一页:对于学生兼职来说,一页A4纸的长度是黄金标准。除非你有非常丰富且相关的工作经验,否则尽量不要超过一页。招聘经理每天看上百份简历,没人有耐心读长篇大论。
  • 用行动动词(Action Verbs):描述你的工作经历时,多用“Managed”、“Organised”、“Assisted”、“Achieved”这样的动词开头,显得专业有力。

一份标准的学生兼职CV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1. Contact Details:你的名字、电话、邮箱、住址(写到城市和邮编即可)、LinkedIn链接(如果有)。
  2. Personal Statement(可选):用两三句话概括你是谁,你有什么关键技能,以及你为什么想申请这个职位。对于学生来说,可以突出你的学习能力、责任心和热情。
  3. Education:把你正在读的大学和专业写在最前面,然后是高中信息。
  4. Work Experience:这是核心部分。即使你没有正式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写上做过的志愿者、参加过的社团活动等。重点是,不要只写你做了什么,要写出你的成果和学到了什么。

举个例子,同样是在学生会组织过活动:

普通写法:“Helped organise a student event.”

加分写法:“Successfully co-organised a cultural festival for 200+ students, managing the event budget and coordinating with 5 different student societies to ensure a smooth execution.”

高下立判,对不对?

关于Cover Letter,记住它不是CV的复述。

Cover Letter是你向雇主展示你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的机会。你需要针对每一个申请的职位,写一封独一无二的求职信。在信里,你要解释:

  • 你是从哪里看到这个招聘信息的。
  • 你为什么对这个职位/这家公司感兴趣。
  • 结合招聘要求,挑出你CV里最相关的2-3个经历或技能,进行详细说明,证明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写Cover Letter的关键在于“量身定制”。花15分钟时间,去公司官网了解一下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然后在信里提一下,会显得你特别有诚意。

如果你对自己的CV和Cover Letter没信心,别忘了学校的Careers Service!他们通常会提供免费的修改服务(CV Clinic),带上你的草稿去预约一个位置,那里的老师会给你非常专业的建议。

写到最后,想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

在英国打工,赚到的钱可能刚够支付你一次欧洲旅行,或者买下一台心心念念的相机。但它能带给你的,远不止这些。它是你练习口语、摆脱“哑巴英语”的绝佳战场;是你结识当地朋友、真正融入英国文化的桥梁;更是你提前体验职场、为未来履历添上宝贵一笔的通行证。

当你第一次用自己赚来的英鎊,在冬夜里买一杯暖暖的热巧克力,当你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一起在pub里开怀大笑,当你在毕业时发现自己的简历比别人多了几分底气,你会发现,当初那个勇敢迈出第一步的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别怕,大胆去试。你的英国故事,正因为这些独特的经历,才会变得更加闪闪发光。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80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