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天花板!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puppy

还在纠结留学去哪儿?你是不是也想找一个学习氛围浓、生活成本又亲民,周末还能到处逛吃探索的宝藏地方?这篇文章要聊的这个城市,简直就是留学生的“理想型”!这里不光有顶尖名校,更重要的是,生活节奏超舒服,美食遍地开花,实习和工作机会也特别给力。很多学长学姐都感慨,来了就真不想走了,感觉像是找到了第二个家。想知道这个让无数人心动的神仙地方到底是哪儿吗?快来文章里找答案吧!

小编悄悄话:开启留学新篇章前,先看看这几句
心态最重要:留学不只是为了那张文凭,更是为了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别把自己逼得太紧,允许自己迷路,允许自己犯错,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预算是个技术活:出发前把学费、生活费、杂七杂八的费用列个清单,心里有个底。但也别太抠,该体验的别省,毕竟青春无价嘛!
语言不是拦路虎:口语不好没关系,敢说才是王道。把每次跟人聊天都当成免费的口语课,进步会快到让你自己都惊讶。
主动才有故事:别总待在舒适圈里。多参加学校活动,多认识新朋友,多去探索城市的犄角旮旯。你未来的珍贵回忆,就藏在这些“多”里面。

“妈,我在这边挺好的,真的!” 微信视频里,学姐Sarah正努力向爸妈证明自己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镜头扫过她身后小而温馨的公寓,墙上贴着几张爵士音乐节的海报,书桌上摆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和刚出炉的Bagel。

“你看,这是我上周和同学去皇家山顶拍的,整个城市风景超棒!哦对了,下周末我们约好去老港那边听露天音乐会,听说还有烟火……” Sarah说得眉飞色舞,完全没有爸妈预想中那种想家想到掉眼泪的场景。电话那头的妈妈愣了一下,半开玩笑地问:“你这哪是去留学,简直是去度假了,还记不记得回家啊?”

Sarah哈哈大笑:“妈,我跟你说,我们好多同学都在讨论毕业后留在这边工作呢,这里机会多,生活又舒服,真有点不想走了。”

挂了电话,我脑海里一直回响着Sarah那句“真有点不想走了”。这不就是每个留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吗?我们远渡重洋,不仅仅是为了求学,更是为了寻找一个能让我们成长、生活,甚至愿意称之为“第二个家”的地方。

没错,今天我要聊的,就是这座让Sarah和无数留学生“乐不思蜀”的神仙城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Montreal)!它可能不像纽约、伦敦那样时刻占据着留学话题的C位,但它就像一个深藏不露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它的好,就再也挪不开眼。

学术殿堂,但没有“内卷”的窒息感

聊留学,学校肯定是绕不开的第一关。蒙特利尔在这方面绝对是“王炸”级别的存在。这里最响当当的招牌,当属被誉为“北方哈佛”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麦吉尔有多牛?随便甩点数据你就知道了。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里,麦吉尔大学位列全球第29位,是妥妥的世界顶尖名校。从这里走出了12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47位罗德学者,连加拿大现任总理特鲁多也是它的校友。能在这里读书,学术氛围和教学质量自然是没得说。

但最神奇的是,身处这样的顶尖学府,你却很少能感受到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内卷”压力。我的朋友Leo就在麦吉尔读工程,他告诉我,这里的学习强度很大,但教授们更鼓励的是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而不是无休止的竞争。他说:“有一次我们小组项目遇到瓶颈,愁得头发都快掉了。发邮件给教授求助,没想到他秒回,还约我们去他办公室,一边喝咖啡一边帮我们梳理思路,聊了快两个小时。那种感觉,你不是在面对一个权威,而是一个真心想帮助你成长的引路人。”

除了麦吉尔,蒙特利尔还有法语教学界的翘楚——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é de Montréal),以及在商科、艺术和计算机领域非常有特色的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这几所大学风格各异,但都共享着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学术精神。在这里,学习是一种探索,而不是一场竞赛。城市的慢节奏和浓厚的艺术气息,仿佛给紧张的学术生活注入了一剂舒缓剂,让你能更好地平衡学业与人生。

钱包友好型选手,生活品质不打折

我知道,钱,是每个留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这也是蒙特利尔最“圈粉”的优点之一——它真的太亲民了!在一众北美大城市里,蒙特利尔的生活成本简直是一股清流。

我们用数据说话。根据全球生活成本数据库Numbeo在2024年的统计,蒙特利尔的租房成本堪称“感人”。市中心一居室的平均月租金大约在1600加元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在多伦多,同样条件的公寓,你需要掏出大概2600加元;在温哥华,这个数字更是飙升到2700加元以上。这意味着,在蒙特利尔,你每个月光是在房租上就能省下将近一半的钱!

在康考迪亚读传媒的学妹Tina就给我算过一笔账:她和室友在市中心附近合租一个两室一厅,每个人每月房租只要800加元。蒙特利尔的公共交通系统STM月票不到100加元,学生还有折扣。自己做饭的话,每周去Jean-Talon市场采购新鲜的蔬菜水果,一个月伙食费也就400加元左右。七七八八加起来,她每个月的基本生活开销能控制在1500加元以内。“省下来的钱,我可以去看一场演唱会,可以去学个法语课,或者干脆存起来假期去周边旅行。这种感觉太爽了,不用为了生计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有余力去享受生活。”

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品质。相反,蒙特利尔的生活质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这里有北美最完善的公共交通之一,包括覆盖广泛的地铁和公交系统。夏天,你可以随时租一辆BIXI共享单车,在城市里自由穿梭。冬天,庞大的“地下城”(RESO)连接了商场、地铁站和办公楼,让你足不出户就能逛街、吃饭、看电影,完美避开严寒。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幸福感,只有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

北美小巴黎,艺术和美食的“双重暴击”

如果说学术和生活成本是蒙特利尔的“硬实力”,那它独特的城市魅力就是让人彻底沦陷的“软实力”。这里是北美大陆上最像欧洲的城市,被亲切地称为“北美小巴黎”。

走在蒙特利尔老城(Old Montreal)的石板路上,看着身旁古老的教堂和欧式建筑,耳边传来马车清脆的蹄声,你真的会恍惚间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巴黎的某个街角。但转个弯,进入市中心,又是另一番景象:高楼林立,现代艺术装置随处可见,充满了北美大都市的活力。

这座城市仿佛就是一个巨大的艺术馆。Plateau Mont-Royal街区五彩斑斓的房子和遍布墙壁的巨幅涂鸦,是每个文艺青年必打卡的拍照圣地。每年夏天,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个盛大的派对现场。蒙特利尔国际爵士音乐节、Just for Laughs喜剧节、Osheaga音乐节……各种世界级的活动轮番上演,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户外演出。你可以搬个小板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在星空下享受音乐和艺术的熏陶。

当然,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一个城市好不好,“好不好吃”占了50%的决定权。在这一点上,蒙特利尔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这里的美食文化,是法式精致和北美豪放的完美结合。

你一定要尝尝这里的“灵魂三件套”:

Poutine(肉汁奶酪薯条):别以为它只是简单的薯条,这可是魁北克的“省菜”!酥脆的薯条,淋上滚烫的肉汁(Gravy),再撒上一大把嘎吱作响的新鲜奶酪块(Cheese Curds)。La Banquise餐厅24小时营业,提供几十种不同口味的Poutine,是无数学生深夜赶完due后的“续命神餐”。

Montreal Smoked Meat(蒙特利尔熏肉):和纽约的Pastrami齐名,但风味独具。最有名的当属Schwartz's Deli,这家百年老店门口永远排着长队。厚切的熏肉夹在黑麦面包里,配上黄芥末和酸黄瓜,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满口都是幸福感。

Montreal-style Bagels(蒙特利尔风格贝果):这里的贝果和我们常见的美式贝果不同,它在烘烤前会先在蜂蜜水里煮一下,所以口感更甜、更密实。最有名的两家店St-Viateur和Fairmount Bagel常年“神仙打架”,都是24小时营业的。刚出炉的贝果,撒上满满的芝麻,热乎乎地咬上一口,那种纯粹的麦香和甘甜,简单又治愈。

除了这些本地特色,蒙特利尔还是一个移民城市,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无论是唐人街的正宗粤菜,还是小意大利的家庭式披萨,或是Mile End区的各种新潮咖啡馆和餐厅,总有一款能满足你的味蕾。在这里留学,你的“逛吃”清单可能会长到毕业都打卡不完。

未来可期,这里不只是“中转站”

留学生活再美好,终究要面临毕业后的选择:是走,还是留?很多城市对于留学生来说,更像是一个“中转站”。但在蒙特利尔,你会发现,这里完全有潜力成为你职业生涯的起点。

近年来,蒙特利尔已经悄然崛起为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AI)研究中心。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Yoshua Bengio就在这里创立了Mila研究所,吸引了Google、Facebook(Meta)、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在此设立AI实验室。对于学计算机、数据科学的同学来说,这意味着什么?顶级的研究资源、海量的实习机会,以及和行业大牛肩并肩工作的可能性。

除了AI,蒙特利尔在游戏产业也是“大佬”级别的存在。全球最大的游戏开发商之一育碧(Ubisoft)最大的工作室就在这里,诞生了《刺客信条》等一系列现象级游戏。此外,EA、Warner Bros. Games等也都在此设有分部。整个城市的游戏产业链非常成熟,从开发、美术到测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航空航天、生物制药、视觉特效等行业也都是蒙特利尔的强项。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更重要的是,魁北克省政府对于留住人才一直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他们推出的PEQ(Programme de l’expérience québécoise)经验类移民项目,曾经是全加拿大对留学生最友好的移民政策之一。虽然政策时有调整,但总体导向依然是欢迎有魁省学习和工作经验的国际学生申请永居。这意味着,只要你在这里顺利毕业,找到一份符合要求的工作,并具备一定的法语能力,留下来的机会就比在其他省份大得多。

我的学长Kevin,就是在麦吉尔读完计算机硕士后,通过校招进入了蒙特利尔的一家AI初创公司。工作一年后,他顺利通过PEQ项目拿到了枫叶卡。“我当初选择蒙特利尔,一半是因为麦吉尔,一半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就业和移民前景。现在看来,这个选择真的太对了。我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也爱上了这座城市的生活。能在这里扎根,感觉特别踏实。”

你看,蒙特利尔提供给你的,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留学回忆,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聊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对这座城市心动了?当然,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这里的冬天确实漫长又寒冷,还有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法语环境。

但我想说,千万别被这些吓到。冬天的蒙特利尔有它独特的魅力,你可以去滑冰、看冰雕、参加热闹的“不眠之夜”(Nuit Blanche)艺术节,你会发现寒冷也变得有趣起来。至于法语,它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障碍。在大学和市中心,英语是完全通行的。但如果你愿意敞开心扉,学上几句简单的“Bonjour”“Merci”,你会发现当地人会回报你最热情的微笑,你也能更深地融入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选择一个留学城市,就像是选择一个未来几年的生活伴侣。它不一定要最有名、最华丽,但一定要最适合你。蒙特利尔就是这样一个“伴侣”,它学术顶尖却不冰冷,生活实惠却不廉价,浪漫文艺又充满机遇。

也许明年这个时候,你就是那个在皇家山顶俯瞰全城灯火,一边吃着Poutine,一边用带着法式口音的英语和朋友们谈天说地的人。你可能会给家里打去一通和Sarah一样的视频电话,笑着告诉他们:“别担心,我在这里,找到了另一个家。”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82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