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上岸首选,这几家美国大厂太香了

puppy

还在为毕业找工作头秃吗?一边是海投没回音,一边又担心H1B抽签没着落,留学生的“上岸之路”真的太难了!别急,这篇干货就是来给你雪中送炭的!我们帮你盘点了那几家对留学生最友好的神仙大厂,不光薪资福利没得说,关键是Sponsor政策给力,文化包容,能让你安心搞事业,是真正的“梦中情司”。想知道除了大家挤破头的FLAG之外,还有哪些闷声发大财的宝藏公司吗?快点进来看看,帮你精准避坑,早日拿到心仪的Offer!

留学生求职避坑指南
简历关:别再一份简历海投啦!针对每个公司的JD(职位描述)修改关键词,让你的简历在ATS系统里脱颖而出。
面试关:刷题!刷题!刷题!但别死刷。多做几遍Mock Interview(模拟面试),找学长学姐或者朋友帮你练,锻炼你的沟通和临场反应能力。
身份关:面试时大方承认需要Sponsorship。提前了解公司的Sponsor政策,别等到拿了Offer才发现对方不给办H1B,白白浪费时间和感情。
心态关:找工作是场持久战,被拒是家常便饭。放平心态,每次失败都是为下一次成功积累经验。记住,你超棒的!

“Leo,你又在刷求职网站啊?”

凌晨一点,室友从外面嗨完回来,看到Leo还顶着两个黑眼圈,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职位列表发呆。毕业季的焦虑,像图书馆里闷热的空气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

Leo,一个TOP30学校的CS硕士,成绩全A,项目经历也不少。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海投了上百份简历,收到的面试邀请寥寥无几。好不容易进了几家公司的终面,最后都卡在了“是否需要Sponsorship”这个问题上。OPT的时间滴答作响,H1B抽签那堪比中彩票的概率,让他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太难了,感觉自己像个没人要的孤儿。”Leo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关掉了网页。他的故事,是成千上万留学生的缩影。我们拼尽全力来到这里,读最难的专业,熬最深的夜,难道最后只能打包回国吗?

别怕,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你的救心丸!除了人人都知道的FLAG (Facebook/Meta, Linkedin, Apple, Google),其实还有很多对留学生超级友好、政策给力、薪资又香的神仙大厂。它们就像是闷声发大财的“宝藏男孩”,懂得都懂。学姐这就帮你扒一扒,看看哪些公司才是我们留学生的“梦中情司”!

亚马逊 (Amazon):上岸狂魔,H1B界的“定海神针”

提到对留学生友好,亚马逊绝对是绕不开的一座大山。它简直就是招聘界的“永动机”,常年都在招人,而且是海量地招。

为什么说它是“定海神针”?看数据就知道了。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H1B申请数据,在2023财年,亚马逊递交的LCA(劳动条件申请,H1B的第一步)数量常年霸占榜首,动辄就是几万份。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它一家公司就消化了大量需要Sponsor的国际学生,简直是应届生的“上岸基地”。

我身边有个朋友,去年毕业时面了十几家公司,最后只有亚麻给了Offer。虽然他当时也觉得亚麻的文化可能有点“卷”,但HR的一句话让他瞬间安心:“别担心身份问题,我们有专门的移民律师团队,Day 1就开始给你办绿卡。”对于一个被身份问题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留学生来说,这简直是天籁之音。

当然,亚麻的工作强度和PIP(绩效提升计划)文化也是出了名的。但换个角度想,对于刚毕业的我们来说,这里绝对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你能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业界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大规模的系统,这份履历拿出去,以后跳槽去哪家公司都是金字招牌。薪资方面也很有竞争力,求职网站Levels.fyi上的数据显示,一个SDE I(初级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总包(Total Compensation)轻松可以达到18万美金以上,这对于毕业生来说,绝对是第一桶金的最佳选择。

简单来说,如果你急需一个稳定的身份和一份不错的薪水作为起点,亚麻绝对是闭着眼睛都可以投的选项。先上岸,再谈理想,没毛病!

微软 (Microsoft):温和的巨人,WLB的天花板

如果说亚马逊是雷厉风行的“霸道总裁”,那微软就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作为老牌科技巨头,微软对国际人才的渴望和包容是刻在骨子里的。

微软的H1B Sponsor数量同样稳居全美前三,每年都会递交上万份申请。和亚麻不同的是,微软的文化以“Work-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著称。你很少会听到微软的员工抱怨996,大家更推崇高效工作,然后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认识一位在Azure(微软云)工作的学长,他说在微软最棒的体验就是“被当做一个人来尊重”。组里的经理会非常关心你的个人成长,鼓励你学习新东西,甚至支持你内部转岗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公司内部的华人社群也非常活跃,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你在异国他乡也能找到归属感。

在Glassdoor上,微软的员工满意度常年高居前列。很多人评价说,这里的同事关系非常融洽,大家乐于分享,很少有恶性竞争。对于刚踏入职场的留学生来说,这种友善、包容的环境能帮助我们更快地适应和成长。

薪资方面,微软给应届生的包裹也相当可观。一个L59(相当于初级工程师)的TC大概在16-18万美金左右,虽然可能比某些新兴公司略低,但考虑到它的稳定性和超棒的福利(比如超长的假期、丰厚的医疗保险),性价比简直爆表。如果你追求的是一份稳定、舒心,又能保证身份解决的工作,微软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英特尔 (Intel):硬件党的春天,老牌大厂的底蕴

是不是感觉大部分的岗位都被CS占领了?学EE(电气工程)、CE(计算机工程)的同学别慌,你们的春天在这里——英特尔!

作为芯片界的鼻祖,英特尔对硬件人才的渴求是无与伦比的。它也是H1B申请大户,常年位列榜单前十。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大量的岗位机会和极高的Sponsor成功率。

之前有个学弟,专业是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毕业时发现很多软件大厂的岗位都和他不匹配。他当时很焦虑,觉得自己选错了方向。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把目标锁定在英特尔、高通这类硬件公司。果不其然,他很快就拿到了英特尔的Offer,职位是芯片设计工程师。

他说,在英特尔工作,你能真正感受到“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你设计的每一个微小电路,都可能出现在未来数以亿计的电脑和设备中,这种成就感是写几行代码无法比拟的。而且,英特尔作为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公司,技术沉淀非常深厚,内部有非常完善的培训体系,对新人的成长极其友好。

虽然这几年英特尔面临一些挑战,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研发投入和行业地位依然是顶尖的。薪资上,一个硬件工程师的起薪可能在12-15万美金之间,虽然不如顶尖软件公司,但在硬件领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水平了。更重要的是,它为你提供了一个稳定且专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如果你是硬件相关专业的留学生,请务必把英特尔放在你的申请列表首位!

甲骨文 (Oracle):强势复苏的“云”玩家,OCI部门超缺人

很多人对Oracle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卖数据库的“传统”公司。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近年来,凭借其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 业务的强势崛起,甲骨文正在重新成为科技界不容忽视的力量,并且开启了“疯狂招人”模式。

为了和AWS、Azure、GCP竞争,OCI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大举扩张,而扩张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尤其是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就给我们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根据H1B数据统计,Oracle每年的Sponsor数量都非常稳定,排在全美前十五名左右。尤其是在OCI部门,因为业务发展太快,HC(招聘名额)非常多,对Sponsorship也格外开放。

我朋友圈里就有一位去年上岸OCI的同学,他分享说OCI的面试风格非常务实,注重候选人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有些公司那么“套路化”。进去之后,发现团队氛围很像一个创业公司,节奏快,挑战多,能学到很多东西。最关键的是,公司给的薪资待遇非常有诚意,一个IC2(中级工程师,但很多优秀应届生也能拿到)的包裹能给到18万美金甚至更高,完全不输一线大厂。

如果你错过了前几年云计算的风口,那么加入正在高速发展的OCI,无疑是搭上了一班快车。对于想在云计算领域深耕的同学来说,Oracle绝对是一个被低估的宝藏公司。别再用老眼光看它了,赶紧去投简历吧!

赛富时 (Salesforce):文化最好的公司?快乐工作不是梦

想找一家工作开心、福利爆表、文化还特别包容的公司吗?那你一定要了解一下Salesforce!这家公司常年被评为“全球最佳雇主”之一,它的“Ohana”(夏威夷语,意为“家庭”)文化深入人心。

Salesforce对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视是出了名的。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员工资源组(ERG),比如针对亚裔的Asiange、针对女性的Salesforce Women's Network等,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留学生来说,这种温暖的企业文化真的太重要了。

在Sponsorship方面,Salesforce也相当给力,每年的H1B申请数量都排在很靠前的位置。他们有非常成熟的移民法律支持团队,会帮你把身份问题处理得妥妥帖帖。

我听一个在Salesforce工作的朋友说,公司最让他感动的是对员工福祉的真正关心。比如,公司提供非常慷慨的志愿者假期(VTO),鼓励员工去做义工回馈社会;还有健康补贴,可以用来健身、冥想,甚至是买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在这里工作,你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螺丝钉,更是一个被珍视的家庭成员。

薪资方面,Salesforce也绝对是第一梯队。一个AMTS(初级技术成员)的薪资总包可以达到17万美金以上。能在一家氛围好、福利棒、薪水高、还稳定Sponsor的公司工作,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梦中情司”吗?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大家的是,求职的道路千万条,不要只盯着那几家最热门的公司挤得头破血流。多去了解,多去尝试,你会发现很多很棒的机会就隐藏在你的认知之外。

找工作就像一场闯关游戏,被小怪兽打败几次没关系,重要的是捡起装备,调整策略,继续往前冲。你的价值,不会因为几封拒信而被定义。这条路很难,但请相信,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熬过的每一个夜晚,最终都会在拿到心仪Offer的那一刻,变成最灿烂的星光。

别再焦虑了,从现在开始,打开你的简历,把今天提到的这些宝藏公司加进你的申请列表里。主动出击,下一个上岸的,就是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205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