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韩语?照样玩转韩国留学!

puppy

是不是超想去韩国留学,但一想到自己是韩语小白就瞬间劝退?别担心,这都不是事儿!如今在韩国,就算你只会一句“阿尼哈塞哟”,照样能活得有滋有味。很多大学都有全英文授课项目,上课沟通完全没障碍。生活上就更简单了,揣个翻译App,无论是点餐、问路还是购物,都能轻松搞定。而且韩国的年轻人英语普及度很高,你总能找到热心帮忙的小伙伴。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保姆级攻略,手把手教你从选校到生活小技巧,让你不靠韩语也能在韩国玩得风生水起!

韩语小白生存核心要点
学校申请:主攻英文授课项目(GKS/UIC/GSIS等),官网都有英文页面,信息透明。
必备App:Papago(翻译神器)、Naver Map/Kakao Map(地图导航)、Kakao T(打车)、배달의민족(外卖)。
日常沟通:大城市年轻人英语普及度高,大胆开口问。身体语言+翻译App=天下无敌。
心态建设:别怕!你不是一个人。韩国国际生超20万,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还记得我刚拿到韩国大学offer时的心情吗?一半是K-pop演唱会我来了的狂喜,一半是“我只会一句阿尼哈塞哟咋办”的惊恐。我妈更是忧心忡忡,天天给我发“韩国点餐必备100句”的链接,仿佛我下一秒就要在异国他他乡饿死街头。出发前夜,我甚至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对着地铁售票机抓耳挠腮,最后被卡在闸机口,后面排队的大妈用我听不懂的韩语指着我,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结果呢?来了之后发现,我之前的所有担心,基本上都是自己吓自己。揣着个手机,我照样在首尔的大街小巷横着走。点部队锅、买化妆品、甚至跟房屋中介大叔砍价,都办得妥妥帖帖。所以,如果你也正因为语言问题对韩国留学望而却SHY,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相信我,只要你敢来,就有的是办法让你活得风生水起!

学校里,英语才是你的“官方语言”

咱们留学的首要任务是啥?当然是学习!你可能最担心的就是上课听不懂。其实,这反而是最不需要担心的部分。为了跟上全球化的浪潮,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韩国的大学早就卷起来了,开设了海量的全英文授课项目。

就拿韩国最顶尖的“SKY”大学来说吧。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的安德伍德国际学院(UIC)简直是为国际生量身打造的,从人文社科到理工科,所有课程都是纯英文教学,教授也大多是海外名校背景,课堂氛围跟在欧美大学没啥两样。我有个学姐就在UIC读的亚洲研究,她说班里同学来自十几个国家,每天做小组作业都像在开小联合国会议,英语口语想不溜都难。

还有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它们的国际学部(GSIS -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也是出了名的英文项目大户。根据首尔大学官网2023年的数据,其GSIS提供了超过100门全英文课程,涵盖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你只要雅思或托福成绩达标,学术背景够硬,根本不用愁韩语成绩。

理工科的同学就更不用担心了。像KAIST(韩国科学技术院)和POSTECH(浦项科技大学)这种研究型大学,英语几乎就是工作语言。实验室里的论文、报告、学术会议,清一色都是英文。我认识一个在KAIST读博的哥们儿,他说他导师的韩语还没他的英语标准呢,日常交流全靠English。韩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在韩外国留学生总数已经突破了20万人,这么庞大的群体,大学的配套服务早就跟上了。每个学校的官网都有详尽的英文版,从申请流程到课程介绍,一目了然。你只需要点点鼠标,就能找到属于你的那片天。

所以,别再被“韩语不好=无法学习”的思维定势困住了。在学术的象牙塔里,英语才是你的通行证。

生活中,手机就是你的“万能翻译官”

搞定了学习,咱们再来聊聊生活。出了校门,面对满大街的韩文招牌和菜单,确实会有点懵。但别忘了,我们是活在21世纪的智能人类!你的手机,就是你在韩国最强大的生存工具。

首先,请立刻、马上,在你的手机里下载一个叫“Papago”的App。记住,是Papago,不是Google Translate!这是韩国本土互联网巨头Naver开发的神器,对韩语的翻译精准度简直吊打其他所有同类软件。它的几个功能,你必须掌握:

1. 拍照翻译:这是我的最爱。去餐厅吃饭,对着韩文菜单“咔嚓”一拍,几秒钟之内,所有的菜名都会变成中文,清清楚楚。什么“猪骨土豆汤”“铁板辣炒鸡排”,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指着邻桌的菜,尴尬地跟老板说“this one, this one”了。

2. 语音对话:需要跟房东大叔沟通水管坏了?或者在药店买药?打开语音对话模式,你说中文,它翻译成韩语播放出来;对方说韩语,它再翻译成中文给你看。虽然偶尔会有点小小的语法错误,但沟通核心意思绝对没问题。

3. 文本翻译: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复制粘贴网上的信息、朋友发来的韩文消息,都靠它。

除了翻译,地图也至关重要。在国内用习惯了百度地图或高德,到了韩国你会发现Google Maps基本处于半残废状态,很多地方定位不准,也查不到公交路线。这是因为韩国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向谷歌开放详细的地图数据。所以,你的手机里必须有Naver Map或者Kakao Map。这两个App就像韩国的“百度地图”,路线规划精准到分钟,告诉你坐几路公交、在哪个门上车、还有几站到。我刚来的时候,就是靠着Naver Map的步行导航,一个人把弘大、明洞、景福宫逛了个遍,一次都没迷路过。

还有外卖,韩国的外卖文化简直是懒人福音。主流App是“배달의민족”(外卖的民族,简称Baemin)和“Yogiyo”。虽然界面是韩语,但别怕,几乎所有菜品都有图片。你完全可以“看图说话”,找到想吃的,然后把自己家的地址(提前找韩国朋友或房东要一个标准韩文版,存在备忘录里)复制粘贴进去,在线支付,然后就坐等美食上门吧!

有了这些App傍身,你就像带了个24小时在线的贴身助理,生活中的90%的语言障碍都能被技术夷为平地。

别害羞,韩国年轻人比你想象中更愿意说英语

科技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候,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和一句简单的“Excuse me”。很多人对韩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只会说韩语”的阶段,这其实是个误解。尤其是在首尔、釜山这样的大城市,年轻一代的英语水平远超你的想象。

根据全球著名的语言培训机构EF发布的《2023年全球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韩国的英语熟练度排在全球第49位,属于“中等熟练度”水平。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在街上随便抓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问路,他们有很大概率能听懂你的问题,并用英语给你指出方向。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有一次我要去一个比较偏僻的美术馆,在地铁里换乘时彻底迷失了方向。我当时急得满头大汗,看到旁边一个戴着耳机的韩国小哥,就硬着头皮上去问:“Excuse me, do you know how to get to this place?” 我把手机上的地址给他看。他愣了一下,摘下耳机,很努力地用英语单词加手势给我解释,看我还是有点懵,他干脆说:“Follow me, I will show you.” 然后直接把我带到了正确的站台口,确认我不会再走错才离开。

在大学校园里就更不用说了,国际交流处、图书馆、甚至是食堂,你总能找到会说英语的工作人员或学生。韩国的学生其实非常渴望有练习英语口语的环境。我参加过学校的语言交换社团(Language Exchange Club),每周和韩国同学见一次面,我教他们中文,他们帮我纠正韩语发音。结果我的韩语没太大长进,倒是交了一大帮韩国朋友,周末一起去吃烤肉、逛汉江公园,他们成了我了解韩国地道文化的最佳向导。

所以,千万别因为怕自己的英语有口音、或者怕对方听不懂就选择闭嘴。大胆地去问、去交流。一个友善的眼神,加上你手机里翻译好的关键词,足以开启一段美好的对话。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很多时候是超越语言的。

从零开始,也能拥有精彩的社交圈

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你可能还会担心:不说韩语,我是不是会很孤独,交不到朋友?答案是:完全不会!

你的第一站,就是学校里的国际学生组织。几乎每所韩国大学都有类似ISN(International Student Network)的组织,他们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比如迎新派对、城市观光、文化体验等等。这些活动就是为你这种国际生准备的,大家来自世界各地,通用语言自然是英语。在这里,你能迅速找到组织,认识和你一样初来乍到的同伴。

走出校园,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像Meetup这样的兴趣社交App在韩国非常流行。你可以在上面找到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从徒步、瑜伽、电影欣赏到编程学习,应有尽有。搜索关键词“English”或者“Foreigner”,就能找到大量以外国人为主或英韩双语进行的活动。我有个朋友就是通过Meetup上的一个周末徒步小组,认识了现在的好朋友们,有美国人、法国人,也有韩国人。他们一起爬遍了首尔周边的名山,留下了超多珍贵的照片和回忆。

Facebook上也有很多以外国人为主的社群,比如“Seoul Expats”或“Internationals in Seoul”之类的小组。这些组里每天都有人分享生活信息、组织线下聚会、转让二手物品。无论你是想找个搭子去看演唱会,还是想找人一起打羽毛球,都可以在上面发帖试试看。

当然,我也强烈建议你学几句最最基本的“生存韩语”。这并不是为了让你去进行什么深度对话,而是一种礼貌和尊重,能瞬间拉近你和当地人的距离。当你对着便利店的阿姨说一句发音蹩脚的“감사합니다 (康桑密达 - 谢谢)”,她回馈给你的笑容绝对比你直接说“Thank you”要灿烂得多。当你学会用“이거 얼마예요? (一过 奥尔玛耶哟 - 这个多少钱?)”去问价,你已经成功地融入了韩国的市井生活。

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沟通,是连接。哪怕你只会三五句,也勇敢地用起来。这会让你在韩国的留学体验,从“生存模式”一键切换到“生活模式”。

所以你看,来韩国留学,语言真的不是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它更像一个你可选的“副本任务”,完成了,你的体验会更丰富;暂时完不成,也完全不影响你通关主线剧情。

真正困住你的,从来不是那门口口声声的“我不会韩语”,而是你心里那个叫做“害怕”的小怪兽。打败它,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正在等着你。别犹豫了,赶紧收拾行李吧,首尔的炸鸡和啤酒,可不会一直等你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243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