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当白衣天使,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但先别急着冲动!现实里的韩国护理职场,可不全是浪漫剧情哦。从让人头秃的“国试”(국시)备考,到亲身经历传说中严格到窒息的“前后辈文化”,再到每天在敬语和专业术语间切换的头脑风暴,每一步都是挑战。当然啦,除了让人想“原地辞职”的崩溃瞬间,也有被患者和家属治愈的暖心时刻。真实的薪资待遇到底怎么样?语言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上岗?这篇超实在的经验分享,把学姐踩过的坑和挖到的宝都给你扒出来了,正在迷茫的你一定要看!

核心避坑指南
语言关:不只是日常对话,敬语+海量医学术语才是真·地狱模式。TOPIK 6级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国考关:通过率看着高得吓人(96%以上),但那是筛选后的人去考。备考过程堪比“高四”,精神压力巨大。
文化关:传说中的“前后辈文化”和“태움”(燃烧文化)真实存在,尤其在前一两年。心理建设一定要提前做好。
薪资关:起薪确实可观,尤其在“BIG 5”医院。但别光看数字,要结合工作强度和三班倒的辛苦来衡量性价比。

在韩国当白衣天使,是种什么体验?

“同学,12床的할아버지(爷爷)血压又飙到180了,你快去处理一下!”

我正手忙脚乱地给新入院的患者扎IV(静脉注射),耳边的内线电话里传来前辈护士急促的声音。我赶紧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东西就往12床跑。那位爷爷是个出了名的“ grumpy old man”,因为脑梗后遗症,脾气特别暴躁,谁照顾他都要挨几句骂。

“어르신, 혈압이 너무 높아서 약 드셔야 해요.(老人家,您的血压太高了,需要吃药了。)”我一边用最高级别的敬语,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药递过去。

爷爷眼睛一瞪,直接把药打翻在地。“不吃!你们这些小丫头片子懂什么!”

我的脑袋“嗡”地一下就大了,委屈和无助瞬间涌上心头。就在这时,我的直属前辈,一个平时严厉到让我有点怕的姐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身后。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蹲下身,把散落的药丸一颗颗捡起来。然后她走到爷爷床边,用比我还温柔的语气说:“아버님(爸爸), 之前您不是还说,等病好了要回家抱抱小孙子吗?不按时吃药,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呀?”

神奇的是,前一秒还像炸了毛的狮子的爷爷,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乖乖地张开了嘴。前辈利落地喂完药,又帮他掖好被角,然后才转身对我,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一句淡淡的:“愣着干嘛?去把地扫了。还有,下次记得先共情,再说病情。”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在韩国当护士,跟《机智的医生生活》里演的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没有那么多温馨的BGM,有的是高压、是挑战,是需要你瞬间切换语言模式、快速做出专业判断的真实战场。很多学弟学妹看韩剧,觉得医生护士这个职业光鲜亮丽,就一头热地想来韩国读护理。但先别急着冲动!现实里的韩国护理职场,可不全是浪漫剧情哦。

让人头秃的“国试”大山

想在韩国当上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 RN),第一道坎,也是最硬的一道坎,就是被称为“国试”(국시)的韩国护士国家资格考试(간호사 국가시험)。

你可能会去查数据,然后惊奇地发现:“哇,通过率好高啊!”没错,就拿2024年初的第64届考试来说,报考人数24,196名,合格人数23,359名,合格率高达96.5%。看起来是不是跟白送一样?

千万别被这个数字骗了!这个通过率,是针对那些已经熬过了四年地狱般大学生活,并且在毕业前通过了无数次校内模拟考,被学校“允许”去参加考试的学生们的。真正的淘汰,在备考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韩国大学的护理专业,从大三开始就进入了疯狂模式。课程多到爆炸,实习累到虚脱。到了大四,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国试。那一年,感觉自己又上了一次高三,不,是“高四”。学校的图书馆、外面的“读书室”(독서실),永远都坐满了我们这些顶着黑眼圈刷题的“准护士”。

国考总共考8个科目,包括成人护理、母性护理、儿童护理、精神护理、地区社会护理等等,总共295道题。对我们留学生来说,这简直是双重折磨。首先,那些医学名词本身就够头疼了。比如“心肌梗死”,韩语是“심근경색증”,发音和英语、中文都差十万八千里。你不仅要记住这个词,还要理解它背后所有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其次,考试题目里的韩语语法和长句,有时候会绕到让你怀疑人生。一道题目的题干可能就有三四行,等你读完,可能已经忘了前面在说什么。

我记得备考那几个月,每天睁眼就是做题,闭眼就是梦到自己在考场。买来的习题集堆起来比人都高。当时我们流行一个说法,把市面上所有出版社的国考题库都刷三遍以上,才能有底气走进考场。有个一起备考的中国同学,因为压力太大,加上水土不服,考前一个月突然得了带状疱疹,疼得整晚睡不着,最后只能含泪放弃,等下一年再考。在韩国,国考一年只有一次,失败一次,就意味着要多等整整365天。这种感觉,谁经历谁知道。

“前辈,我错了!”——躲不开的前后辈文化

好不容易考过了国试,拿到了执照,你以为好日子来了吗?不,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欢迎来到韩国职场的特色体验项目——严格到窒息的“前后辈文化”(선배-후배 문화)。

在医院里,这种等级制度被执行得淋漓尽致。护士站里,你的座位、你的说话顺序、你吃饭的时间,都可能由你的“辈分”决定。新人(신규)入职,通常会被分配一个“Preceptor”(프리셉터),也就是带教前辈。这位前辈,将成为你入职初期“神”一般的存在。她教你的一切,你都必须像海绵一样吸收,并且绝对不能质疑。

当然,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护理是一个事关人命的职业,不允许有半点差错。前辈的严格,很多时候是为了帮你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保护你,也保护病人。她们会手把手教你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告诉你哪个医生有什么样的特殊要求,哪个病人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忌。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文化有时会演变成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甚至是被社会广泛讨论的“태움”(Taeum)文化。“태움”的字面意思是“燃烧”,引申为“把灵魂都燃尽为止的欺负”。这是一种职场霸凌,前辈会用极其严苛甚至刻薄的方式对待新人,美其名曰“为了你好”。

根据韩国保健医疗产业劳动组合(보건의료노조)近几年的调查数据,超过40%的新人护士会在入职第一年内考虑辞职,而“태움”等职场人际关系问题是导致高离职率的首要原因。我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我同期入职的一个朋友,分到了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她的带教前辈是出了名的“魔头”。有一次,她因为太紧张,给病人抽血时找血管慢了一点,前辈当着病人和家属的面,直接把她推开,用极大的声音说:“这点事都做不好,大学四年学了什么?”朋友当时脸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只能低着头不停地说“죄송합니다(对不起)”。下班后,她被前辈叫到更衣室,“训话”了一个多小时。那天晚上,她哭着给我打电话,说感觉自己就像个一无是处的垃圾。

我自己也经历过。刚开始独立值班的时候,因为对电子医嘱系统不熟,一个医嘱执行晚了五分钟。交班的时候,护士长当着所有人的面点名批评,说我“责任心不强”。那天我真的委屈到想立刻递辞职信。但后来冷静下来想想,在医院,晚五分钟,可能真的会影响一个病人的治疗进程。这种文化虽然残酷,但也像一个高压锅,能逼着你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大脑CPU烧了!敬语和专业术语的双重暴击

作为一个外国人,在韩国医院工作,语言是每天都要面对的终极BOSS。

你以为TOPIK考了6级就万事大吉了?太天真了!在医院里,你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语言环境。你需要根据对象,像变色龙一样瞬间切换你的语言模式。

面对患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你必须使用最高级别的敬语。比如“吃饭”这个词,跟朋友说用“밥 먹어”,对长辈要说“진지 드세요”,对病人我们则常用“식사 하세요”。一个简单的动作,可以有好几种说法,用错了就是不尊重。

面对你的前辈护士,要用尊敬的“해요체”,并且句尾永远要带着疑问,比如“선배님, 이거 이렇게 하는 거 맞아요?(前辈,这个这样做对吗?)”。哪怕你心里很确定,也要以请教的姿态去沟通。

面对医生,又是另一套说法。虽然医生和护士是同事,但医生在医院的地位通常更高,你需要用尊敬但专业的语气和他们沟通,汇报病情要简洁、准确、有条理。

而当你自己也熬成了前辈,带新人的时候,你又要切换成平语或者稍微正式一点的“해요체”。每天就在这几种语言模式里反复横跳,大脑的CPU真的会烧掉。

这还只是日常沟通。更可怕的是专业术语。韩国的医学术语是一个大杂烩,融合了英语、德语、日语汉字词和纯韩语。比如我们常说的“生命体征”,英语是Vital Signs,但在医院里,大家脱口而出的却是“바이탈 사인”。“静脉注射”是IV,韩国人就说“아이브이”。查房叫“라운딩”(Rounding),禁食叫“NPO”(拉丁语Nil Per Os的缩写),但在医嘱里你会看到韩语“금식”。

最刺激的莫过于紧急情况。有一次我值夜班,一个病人突然心脏骤停,我们立即启动了“Code Blue”(코드 블루)紧急预案。医生、麻醉师、各路人马瞬间冲进病房。医生一边做心肺复苏,一边大喊指令:“에피네프린 원 앰플 IV push!(肾上腺素一支,静推!)”“리도카인 준비!(准备利多卡因!)”……那些平时在书上看到的药名,在那一刻全都变成了最紧急的口令。我当时负责记录,手都在抖,生怕听错一个词,记错一个剂量。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真实的薪资单,和那些“原地回血”的瞬间

说了这么多苦,那到底图什么呢?图钱,和图那些能让你瞬间“原地回血”的暖心时刻。

先说最实际的——薪资。韩国护士的薪资待遇,在所有大学毕业生中,绝对是处于中上水平的。尤其是在首尔那几家顶尖的大学附属医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IG 5”(首尔大学医院、延世大学医疗院、三星首尔医院、首尔峨山医院、首尔圣母医院),新人护士的年薪(包含各种津贴和加班费)通常能达到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以上。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当然,高薪背后是高强度的工作。你的工资条上,会清晰地列出基本工资(기본급)、夜班津贴(나이트 수당)、加班津贴(오버타임 수당)、节假日津贴等等。这意味着你的高薪,很多都是靠“拿命换钱”,通过无数个颠倒黑白的夜班和拖着疲惫身体的加班换来的。

除了钱,真正支撑人走下去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我永远记得一个因为癌症晚期住院的阿姨。她非常乐观,总是笑呵呵的,即使化疗的副作用让她吃不下饭,她也会拉着我的手,说:“护士小姐,你长得真好看,像我女儿一样。”我每次给她做治疗,都会格外轻柔。后来她病情恶化,进入了临终关怀阶段。有一天我去查房,她把我叫到床边,从枕头下颤颤巍巍地摸出一个小小的、包装得很漂亮的护手霜,塞到我手里,说:“你们的手,每天要洗无数次,还要接触各种消毒液,最需要保护了。这是阿姨最后的心意。”我当时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强忍着才没在病房里哭出来。那个护手霜,我到现在都还留着。

还有一次,我照顾的一个做了大手术的爷爷康复出院。一周后,他的儿子特地提着一盒饮料来护士站找我,一个劲儿地鞠躬,说:“정말 감사합니다(真的非常感谢您). 我爸爸说,住院期间多亏了您细心的照顾,他才能恢复得这么快。他说您一个外国人在韩国工作不容易,让我们一定要来谢谢你。”

就是这些瞬间,这些来自患者和家属最真诚的肯定,会让你觉得之前受的所有委屈和辛苦,都值了。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工作,是真正在帮助别人,是在传递生命的温度。

所以,如果你问我,在韩国当护士到底是什么体验?

我的答案是,它就像在玩一场超高难度的现实游戏。你会掉血,会中毒,会遇到各种让你想砸键盘的变态BOSS。但当你咬着牙闯过一关又一关,看到你守护的“角色”血条回满、健康出院时,那种成就感和温暖,是任何金币或装备都换不来的。

这条路真的不好走。来之前,问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你的语言够不够硬核?你的心脏够不够强大?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并且你对护理这个职业怀有真正的热爱,那么,韩国这片土地,也绝不会辜负你的勇敢和坚持。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243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