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韩国学电影,哪些神仙院校值得冲?

puppy

那韩国电影专业到底该怎么选呢?是冲被称为“忠武路三大校”的中央、东国、汉阳,还是拼一把艺术生的终极殿堂——韩国艺术综合大学?这些神仙院校,到底谁是理论王者,谁又是实践狂魔?它们各自的风格、优势专业和申请偏好都有什么不同?别急,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就带你把它们的特色扒个底朝天,帮你精准定位最适合你的那所梦校!

四大神仙院校核心看点速览

韩国艺术综合大学 (K-Arts): 国立艺术殿堂,实践王者中的王者。资源顶级,氛围纯粹,适合目标明确、才华横溢的“天才型”选手。申请难度堪比登天,作品集是唯一通行证。

中央大学 (CAU): 综合性大学里的“电影一哥”。理论与实践最均衡,产业人脉巨广,被誉为“韩国电影的摇篮”。适合想全面发展、对接行业、背景优秀的“学霸型”选手。

东国大学 (DGU): 忠武路“嫡长子”,导演和编剧的摇篮。人文气息浓厚,风格偏作者电影,盛产思想深刻的导演。适合热爱叙事、有独特故事要讲的“思考型”选手。

汉阳大学 (HYU): 戏剧电影界的“技术流派”。强于戏剧表演,电影方面偏爱实验和技术创新。适合动手能力强、对视听语言有极致追求的“技术型”选手。


上周和朋友在KTV嘶吼完,已经是凌晨两点。我们瘫在路边摊的塑料椅子上,点了一份炒年糕和几瓶烧酒。朋友是个铁杆影迷,聊起奉俊昊的《寄生虫》依旧两眼放光。他灌下一杯烧酒,突然很认真地看着我:“你说,我是不是也该去韩国学电影?感觉那儿的空气里都飘着剧本的味道。”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场景太熟悉了。每一个被《老男孩》的暴力美学震撼,被《熔炉》的现实主义刺痛,或者被《请回答1988》的温情融化的留学生,心里大概都种下过一颗名为“电影梦”的种子。韩国,这个在过去二十年里创造了无数影像奇迹的国家,自然成了这颗种子最想生根发芽的土壤。

但问题来了,种子该种在哪片地里?那韩国电影专业到底该怎么选呢?是冲被称为“忠武路三大校”的中央、东国、汉阳,还是拼一把艺术生的终极殿堂——韩国艺术综合大学?这些神仙院校,到底谁是理论王者,谁又是实践狂魔?它们各自的风格、优势专业和申请偏好都有什么不同?别急,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就带你把它们的特色扒个底朝天,帮你精准定位最适合你的那所梦校!

韩国艺术综合大学(K-Arts):天才的游乐场,实践的终极圣殿

我们先聊聊最特别的那个——韩国艺术综合大学,圈内人都叫它“韩艺综”。

为什么说它特别?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大学”。韩艺综隶属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是韩国唯一的国立艺术大学。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韩国的“中戏+中传+央美”的超级结合体,而且是国家直接掏钱养着的天才基地。它的目标不是培养大学生,而是直接培养“艺术家”。

所以,这里的氛围只有一个词:纯粹。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通识课,没有那么多和艺术无关的条条框框。从你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你就是一名创作者。学校会给你最好的资源、最好的设备、最好的老师,然后对你说:“去拍吧,去创作吧,别辜负你的才华。”

韩艺综的电影电视多媒体学院(School of Film, TV & Multimedia)就是这种理念的极致体现。这里的学生几乎是住在摄影棚和剪辑室里的。大一大二就开始分组拍短片,大三大四的作品甚至有机会直接被电影公司买走。学校的设备新到什么程度?据说很多商业剧组都会来租用,学生们用的可能比外面很多专业团队的还好。

这里的风格就是“实践狂魔”。理论课当然有,但更多的是在一次次拍摄、剪辑、讨论中,由导师(基本都是一线导演、摄影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经验。他们不希望你成为一个只会引经据典的影评人,而是希望你成为一个能用镜头讲故事的导演。

代表校友:这里的校友名单虽然不像“三大校”那样星光熠熠、人山人海,但个个都是狠角色。比如拍出《追击者》和《哭声》的罗泓轸导演,他的作品充满了凌厉的影像风格和对人性黑暗面的极致探索,这很“韩艺综”。还有拍出《我们与爱的距离》的允佳恩导演,细腻的女性视角和儿童心理的精准捕捉,展现了韩艺综在培养作者导演方面的强大实力。

申请偏好:说实话,韩艺综是所有学校里最难申请的,尤其是对外国人。它不怎么看你的高考成绩或者本科背景,它只看一样东西——作品集(Portfolio)。你的作品集必须展现出两点:一是肉眼可见的才华,二是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他们想看到的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而不是一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品。

申请过程也极其“折磨人”。除了提交作品集,你可能还需要参加长达数天的研讨会(Workshop),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者一起完成命题创作。面试环节更是对你电影知识、个人想法和创作热情的全方位拷问。语言方面,TOPIK 5级是基本门槛,能流利地和教授讨论希区柯克和戈达尔才是加分项。

适合谁冲:如果你天赋异禀,作品集已经能秒杀一众同学,对电影创作有近乎偏执的热爱,且目标明确就是要做导演、摄影师,那么,拼尽全力去冲韩艺综吧,那里是你的天堂。

中央大学(CAU):产业的黄埔军校,最稳的综合王者

如果说韩艺综是遗世独立的艺术孤岛,那中央大学就是坐落在繁华都市中心的电影帝国。

提到韩国电影教育,中央大学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名字。它拥有韩国最早的戏剧电影系(成立于1959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为韩国影视产业输送了无数中坚力量。说它是“忠武路的黄埔军校”,一点都不过分。

中央大的最大特点是“均衡”与“全面”。作为一所顶级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它的资源非常雄厚。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央大学的表演艺术专业位列全球第42位,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它的学术地位。在这里,你不仅能学到扎实的电影理论,还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拍摄技术,更能享受到综合大学带来的广阔视野。

它的课程设置非常体系化,从电影史、电影批评,到导演、摄影、剪辑、制片,几乎涵盖了电影工业的每一个环节。你既可以成为一个深谙欧洲艺术电影的理论家,也可以成为一个玩转商业类型片的制片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中央大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

更重要的是人脉。中央大的校友网络遍布韩国影视圈的每一个角落。你的学长可能是某个大公司的CEO,你的老师可能就是刚拿了青龙奖的导演。这种无形的资源,对于一个想在这个行业立足的外国人来说,价值千金。你在这里上学,不仅仅是学知识,更是在积累进入这个圈子的“社会资本”。

代表校友:中央大的校友名单拉出来,简直就是韩国影视圈的编年史。导演圈有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尹钟彬(《特工》);演员圈更是数不胜数,从老戏骨到当红偶像,比如河正宇、玄彬、金秀贤、朴信惠……可以说,你看的韩剧韩影里,总有几个演员的履历上写着“毕业于中央大学戏剧电影系”。

申请偏好:中央大学作为一所顶尖的综合大学,它在招生时会更看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除了一个能展现你潜力的作品集,你的本科院校背景、在校成绩(GPA)、韩语能力(TOPIK 5级以上是标配,6级更有优势)以及个人陈述都非常重要。他们希望招到的是一个既有创作热情,又有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三好学生”。面试时,教授可能会问你一些关于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的问题,以此来考察你的知识储备。

适合谁冲:如果你希望获得一个非常扎实、全面的电影教育,既能动手拍片,也能动笔写论文,同时看重学校的声誉和强大的人脉资源,那么中央大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像一个稳健的王者,能给你提供一个最高、最稳的平台。

东国大学(DGU):忠武路的嫡系,导演的沉思录

东国大学,一所自带光环和传奇色彩的学校。它的戏剧电影系和中央大学一样,都是韩国历史最悠久、地位最崇高的存在。如果说中央大学是产业的帝国,那东国大学更像是忠武路(韩国电影产业的代名词)的“嫡系部队”。

东国大学最独特的标签是它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一所由佛教财团创办的大学,它的校风中天然带有一种对生命、人性的哲学思辨。这种气质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它的电影教育中。相比于炫技的视听语言,东国大学的教授们更关心你的故事里有没有“人”,你的镜头有没有“温度”。

因此,东国大学在导演和编剧专业上可以说是独步天下。这里培养出了无数以故事和人物塑造见长的“作者型”导演。他们的课程设置中,剧本写作、叙事学、电影哲学等占了很大比重。学校鼓励学生从韩国的现实社会和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个人表达的作品。

在这里学习,你会被一种强大的“传承感”所包围。韩国电影教父级别的林权泽导演就是东国大学的教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本活的电影史。学校的校友会“忠武路会”更是韩国影视圈内势力最庞大的山头之一,汇聚了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的无数导演、演员和制片人。

代表校友:东国大学的校友名单,就是一部韩国导演的“名人堂”。除了林权泽导演这样的泰斗,还有李京奎(韩国国民级的喜剧演员、导演)、刘贤穆(韩国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以及演员中的崔岷植(《老男孩》的主演,他的演技本身就是一部电影)、韩石圭、全智贤、李政宰……这些名字,共同构成了忠武路的中流砥柱。

申请偏好:东国大学非常看重申请者的“故事能力”。在你的作品集里,一个技术粗糙但剧本扎实、情感真挚的短片,可能比一个画面华丽但内容空洞的片子更受青睐。在个人陈述中,你需要清晰地表达你对世界的观察、对人性的思考,以及你为什么非要用电影来讲述你的故事。面试时,教授可能会和你深入探讨你最喜欢的电影,或者就某个社会现象让你谈谈看法。他们想找的是一个“有话要说”的未来导演。

适合谁冲:如果你是一个热爱写作、痴迷于叙事、脑子里装满了故事的“ storyteller”,梦想成为像李安、是枝裕和那样的作者导演,那么东国大学的人文气息和对剧本的重视,会给你提供最肥沃的创作土壤。

汉阳大学(HYU):戏剧与影像的跨界,技术流的先锋派

最后聊聊“忠武路三大校”里的另一位成员——汉阳大学。和中央、东国的“电影正统”出身不同,汉阳大学的王牌其实是“戏剧”。它的戏剧电影系在韩国戏剧界的地位,约等于我们国内的“上戏”。

这种强大的戏剧基因,也让汉阳的电影教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首先,这里的表演专业极其强大,培养出了无数“演技派”的忠武路巨星。这对于想学导演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你总能找到最会演戏的同学来拍你的作业。

其次,汉阳大学本身是以工科起家的名校,这种务实、严谨的学风也影响到了艺术专业。相比于东国的人文思辨,汉阳的电影系更偏向于“技术流”和“实验派”。他们鼓励学生探索新的影像可能性,在摄影、剪辑、声音设计等技术层面做到极致。如果你是一个对视听语言本身有狂热追求的“技术控”,汉阳会是你的乐园。

汉阳的课程也很有特色,强调戏剧与电影的结合。你可能会学到很多关于场面调度、舞台美学、表演指导的知识,这些都能直接应用到你的电影创作中。可以说,汉阳培养的是既懂戏剧,又懂电影的复合型人才。

代表校友:汉阳大学的校友名单里,演员占据了半壁江山。比如薛景求、李秉宪、姜栋元、张根硕等等,都是兼具实力和票房号召力的顶级演员。导演方面,虽然不像东国那样大师云集,但也培养出了像罗贤(《监狱》)这样风格独特的类型片导演。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非电影专业的汉阳校友也在影视圈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哲学系的朴赞郁导演,他的作品就深受汉阳浓厚的艺术氛围影响。

申请偏好:汉阳大学在招生时,比较青睐那些有想法、有动手能力、敢于尝试的学生。你的作品集最好能展现出一些独特的视觉风格或者实验精神。他们不一定要求你的故事有多深刻,但一定要有创意。面试时,教授可能会让你现场分析一个电影片段的镜头语言,或者让你谈谈对VR、AR等新技术在电影中应用的看法。他们想看到你对电影这门“技术艺术”的热情和潜力。

适合谁冲:如果你对电影的画面、声音、节奏等形式感元素特别敏感,喜欢动手做各种技术实验,或者你对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未来能成为一个善于指导演员的导演,那么汉阳大学会给你提供一个充满惊喜的跨界舞台。

好了,四所神仙院校都扒完了,你是不是感觉清晰多了,但又好像更纠结了?

别慌。其实选学校这事儿,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就像你拍电影前要先问问自己:我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创作者?

如果你是那个灵光一闪、才华压不住的“天才”,那就勇敢地去敲韩艺综的大门,别让世界等太久。如果你是那个目标清晰、步步为营的“优等生”,那中央大学的王牌资源就是你最好的阶梯。如果你是那个内心丰盈、故事满腹的“思想者”,那东国大学的沉静与深刻会是你的灵魂归宿。如果你是那个痴迷光影、动手能力MAX的“技术宅”,那汉阳大学的实验室里一定有你的位置。

记住,最好的学校,永远是“最适合你”的那一所。它不是排名最高的,也不是校友最牛的,而是那个最能点燃你创作热情,最能让你成为“你自己”的地方。你的电影梦,从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开始的,而是从你拿起摄影机,决定讲出第一个故事的那一刻,就已经上路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43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