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毕业生薪资曝光,你的专业排第几

puppy

嘿,在国大留学的小伙伴!寒窗苦读这么久,是不是也悄悄盘算过毕业后到底能赚多少?别猜啦,最新一届国大毕业生薪资报告正式出炉!计算机、商科真的还是永远的“版本答案”吗?法学、医学这些传统王牌专业薪资有多高?你的专业又排在什么位置?我们直接用官方数据说话,从起薪中位数到整体就业率都给你扒得明明白白。不论你是正在选专业还是即将毕业,这份报告都超有参考价值。赶紧来文章里对号入座,看看你的专业是惊喜还是“惊吓”,也好为未来早做打算呀!

阅读前的小贴士

1. 本文数据基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官方发布的最新《2023年毕业生就业调查(GES 2023)》,涵盖2023年毕业的全日制本科生。

2. 文中提到的“月薪”均为“总月薪中位数”(Median Gross Monthly Salary),包括基本工资、固定津贴等,是了解普遍薪酬水平的最佳指标。

3. 薪资只是衡量专业价值的维度之一,你的兴趣和个人发展同样重要哦!

国大毕业生薪资曝光,你的专业排第几

“说真的,Alex,你觉得我们毕业能拿多少钱?”

在UTown星巴克靠窗的位置,Sarah搅动着杯子里的冰块,一脸愁容地问着对面的朋友。她是FASS(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大三的学生,最近正在为实习和未来的职业方向焦虑。而被她叫做Alex的,是计算机学院(Computing)的“准大神”,此刻正一脸淡定地敲着代码。

“我?目标不高,月薪6K新币起步吧。” Alex推了推眼镜,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学院去年的中位数都超过这个数了。你呢?打算进MNC(跨国公司)做管培生还是去公关公司?”

Sarah叹了口气:“不知道啊……感觉我们专业的薪水天花板,可能就是你们专业的地板。每天在CLB(中央图书馆)刷夜,到底值不值啊?”

这段对话,是不是感觉特别熟悉?没错,这几乎是每个在国大留学生的“灵魂拷问”。我们漂洋过海,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和数不清的日夜,为的就是一个更有竞争力的未来。而“薪水”,这个最直观的指标,无疑是我们衡量这份付出是否值得的重要标尺。

别再自己瞎猜或者道听途说了!最新鲜滚热辣的《NUS 2023年毕业生就业调查》已经公布,我们直接用官方数据说话,看看各个专业的“搞钱”能力到底如何。快来对号入座,看看你的专业是“天选之子”还是需要“逆天改命”吧!

版本答案YYDS:计算机、商科和法学依然封神

咱们先来看看金字塔尖的专业。毫无悬念,计算机相关专业再次“杀疯了”,牢牢占据薪资榜的头把交椅。

根据2023年的数据,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达到了惊人的 S$6,800!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和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也紧随其后,分别达到了 S$6,000 和 S$6,175。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更是从去年的S$6,000飙升到了S$6,300。

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一半以上的计算机毕业生,一出校门就能拿到近3万多人民币的月薪。我身边一个读CS的朋友,去年毕业季手握Shopee、TikTok和一家美国AI创业公司的三个offer,起薪全部远超中位数。他开玩笑说,唯一的烦恼是选择哪家公司的食堂更好吃。

这种现象背后,是新加坡乃至全球对科技人才的极度渴求。从金融科技(FinTech)到人工智能(AI),再到蓬勃发展的电商行业,每一个风口都需要大量的程序员和数据分析师。如果你是计算机学院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手握了一张通往高薪的快速通行证。

当然,传统王牌专业也绝不认输。法学院(Law)的毕业生月薪中位数高达 S$7,100,再次证明了律师这个职业的“含金量”。虽然法学院的学习过程极其艰苦,需要阅读海量的案例、进行无数次模拟辩论,但毕业后的回报也是实打实的。我的一个法学院朋友,实习期间就在新加坡的“四大律师事务所”之一工作,每天忙到飞起,但她告诉我,当她第一次独立处理一个案件并获得高级律师的认可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辛苦都无法比拟的。

医学(Medicine)和牙科(Dentistry)虽然因为学制和实习期的特殊性,数据不完全包含在普通本科生的统计里,但他们一旦完成培训进入正式执业阶段,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是顶级的,这点毋庸置疑。

所以,如果你恰好在这些“神级”专业里,那么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保证GPA的同时,多做项目、多实习,把你的简历打磨得闪闪发光。未来的“钱”景,一片光明。

中流砥柱:工程、建筑与部分理科生的稳健之路

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最顶尖的专业,那其他专业的表现又如何呢?别急,我们来看看构成了国大多数学生群体的“中流砥柱”们。

工程学院(Engineering)作为国大的老牌强院,毕业生的表现一直非常稳健。虽然内部也存在“薪资鄙视链”,但总体来说,就业率和薪资水平都相当不错。

比如工业与系统工程(Industrial & Systems Engineering)的月薪中位数达到了 S$5,200,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同样是 S$5,200。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是制造业、半导体行业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香饽饽。我认识一个读ISE的学姐,毕业后进入了全球半导体巨头美光科技(Micron)做供应链分析师,她说虽然工作强度大,但能参与到全球芯片产业的核心环节,感觉每天都在推动世界运转。

即便是传统印象中薪资不算特别高的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和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月薪中位数也分别达到了 S$5,000 和 S$4,800,妥妥地超过了整体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建筑环境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下属)的表现也值得一提。建筑学(Architecture)的毕业生月薪中位数为 S$4,500,而房地产(Real Estate)专业的薪资则达到了 S$4,150。虽然不如科技和金融领域那么耀眼,但在专业领域内,这绝对是一份体面且有发展前景的收入。

理学院(Faculty of Science)的一些专业也表现不俗。比如数据科学与分析(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专业的月薪中位数达到了 S$5,500,几乎可以和计算机学院的“小弟”们掰掰手腕。这再次证明,无论你是什么专业,只要和“数据”沾边,身价立刻倍增。而像化学(Chemistry)和物理(Physics)专业的毕业生,虽然起薪中位数在 S$4,000 到 S$4,250 之间,但他们的出路非常广,可以去半导体公司做研发,可以去教育行业,也可以继续深造转型。

对于这些专业的同学来说,你们的优势在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大学期间,除了学好本专业,一定要有意识地去接触行业前沿,比如参加相关的实习,或者辅修一个商科、计算机的第二专业,这会让你在求职时更具复合竞争力。

人文社科真的“没钱途”吗?破局之路在哪里

现在,让我们来聊聊开头Sarah同学所在的FASS,以及很多文科、基础理科专业同学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是不是真的“毕业即失业”,或者只能拿最低的薪水?

从数据上看,确实存在差距。人文社科学院(Humanities & Sciences)下属的许多专业,如社会学、历史学等,以及理学院的基础学科,如生命科学,其毕业生的起薪中位数普遍在 S$3,800 到 S$4,200 的区间内。这个数字,相比计算机的 S$6,800,看起来确实有点“扎心”。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这些专业没有价值呢?当然不是!

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个薪资水平在新加坡已经足够让一个毕业生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了。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文社科和基础理科专业的价值,往往不在于第一份工作的起薪,而在于其广阔的职业可能性和长期的发展潜力。

我认识一位主修社会学的学姐,她毕业后没有去做对口的研究工作,而是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分析能力,进入了一家猎头公司。三年时间,她做到了高级顾问,年收入远超当年那些嘲笑她专业“没用”的同学。她告诉我:“社会学教会我的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理解人和社会的框架,这在做‘人’的生意时,是无价的。”

还有一位主修生命科学的朋友,他本科毕业后,申请了杜克-国大医学院(Duke-NUS)的研究生项目,现在正在从事前沿的癌症药物研发。他的路虽然比本科直接工作的同学走得长,但未来的职业天花板却可能高得多。

对于FASS和理学院的同学来说,关键在于如何“破局”。你们的专业知识是“内功”,但还需要修炼一些“外功”。

比如,你可以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锻炼领导力和沟通能力;可以去选修一些商科或数据分析的课程,为自己增加硬技能;更可以利用新加坡的地理优势,去各种跨国公司实习,了解商业世界的运作逻辑。你的专业培养了你的批判性思维、写作能力和宏观视野,这些软实力在职业生涯的后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不要因为起薪的数字而气馁。你的未来,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只是起点线上的一块垫脚石而已。

写在最后

所以,看完这份报告,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像计算机学院的同学那样信心满满,还是像Sarah一样,又多了一丝焦虑?

其实,我想说的是,别太把这个排名当回事。它是一个参考,是一个让你了解就业市场现状的窗口,但绝不是定义你未来价值的判决书。

你的大学生涯,远比一个薪资数字要丰富得多。你在图书馆熬过的夜,在课堂上与教授的每一次争论,在社团活动中和伙伴们一起奋斗的经历,这些都在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薪水很重要,它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体面的生活。但比薪水更重要的,是找到你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毕竟,未来的几十年,陪伴你最久的不是你的老板,而是你的工作本身。

所以,下次当你在校园里为未来迷茫时,不妨抬起头看看周围。你的身边有顶尖的教授,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同伴,有无数可以探索的机会。把焦虑转化为行动,去实习、去交流、去学习新技能,去找到那条最适合你自己的路。

工资单上的数字会变,但你学到的知识、锻炼的能力和开阔的眼界,将是你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95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