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国立金融,澳洲投行敲门砖!

puppy

别再只盯着悉尼墨尔本啦,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真正的“投行敲门砖”——澳国立(ANU)的金融硕士!这篇文章会带你深入了解,ANU的金融到底牛在哪儿:从它超硬核的课程设置,到能帮你精准链接顶级投行的强大校友网络和校园资源,我们都会一一揭秘。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学长学姐的真实求职经验分享,手把手教你如何利用好ANU的平台,让你的简历和面试表现都领先一步。这不只是一份选校参考,更是一份帮你实现澳洲投行梦的实战攻略,干货满满,快来看看吧!

小编真心话
这篇文章不是要吹捧澳国立有多神,也不是劝你非它不选。咱们的目标是,拨开“悉尼墨尔本光环”的迷雾,带你看看一个经常被低估的宝藏选项,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尤其会聊透,怎么把它的优势,一步步转化成你拿到顶级投行Offer的胜算。所以,别光看学校排名,多琢磨琢磨里面提到的“怎么做”,那才是真正值钱的干货。

“学姐,我纠结死了!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金融,到底哪个更好进投行啊?”

去年在留学展会上,一个学弟拉着我,满脸焦虑地问了这个问题。我当时看了看他周围,乌泱泱一群人,几乎都在讨论这两个学校。这场景太熟悉了,就像我们当年一样,提起澳洲读金融,脑子里自动弹出的就是悉尼歌剧院和墨尔本的涂鸦小巷,仿佛只有在这两个城市,才能敲开金融圈的大门。

我笑了笑,反问他:“你有没有听过一个说法,澳洲真正的投行精英,很多都来自一个‘村里’的大学?”

学弟一脸迷茫:“村里?哪个村?”

“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

他愣住了,旁边的几个同学也投来好奇的目光。在他们的认知里,ANU约等于“政府公务员摇篮”,跟纸醉金迷的投行圈八竿子打不着。这个刻板印象,真的坑了太多太多有志于投行的留学生。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传说”,看看澳国立的金融硕士,到底是不是那块被忽视的“投行敲门砖”。

别被“村”骗了,投行看重的是你的“硬实力”

咱们先来破除第一个迷思:堪培拉是不是太“村”了,没有金融氛围?

是的,堪培拉没有悉尼的繁华,也没有墨尔本的文艺。这里更像一个安静的学术小镇,生活节奏慢,娱乐活动少。但对于想进投行的你来说,这恰恰是优势。

为什么?因为投行招人,尤其是在招应届生(Graduate Analyst)和实习生(Summer Intern)的时候,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不是你有多会social,也不是你参加了多少party,而是你的学术能力、分析能力和抗压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你够不够“硬核”。

而ANU,就是这么一个能把你打磨得无比“硬核”的地方。先别急着反驳,我们拿数据说话。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里,澳国立的“会计与金融”排在全球第41位,全澳第3。这个排名常年稳居澳洲前三甲,学术声誉是实打实的全球顶级。

顶尖投行,比如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麦格理(Macquarie),他们的HR和面试官都是人精。他们非常清楚,ANU的学生,尤其是能从金融硕士项目里以优异成绩毕业的,那绝对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这里的课程难度和学术严谨性,在澳洲是出了名的。在一个相对“无聊”的环境里,你能静下心来把那些复杂的金融模型和理论研究透彻,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自律和学习能力的证明。

我认识一个在麦格理做M&A(并购)的学长,他本科在悉尼读的,硕士跑去了ANU。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在悉尼,诱惑太多,很难专心。而在ANU那一年半,我感觉自己像在‘闭关修炼’,把估值模型、财务分析这些基本功打磨得特别扎实。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了几个很刁钻的技术问题,我都能对答如流,这全靠在ANU图书馆里熬的那些夜。”

所以,别再嫌弃堪培拉“村”了。对于你的投行梦来说,这片“学术净土”可能才是最好的孵化器。

课程有多硬核?直接对标投行面试的技术题库

光说学术牛还很空泛,我们来具体看看ANU的金融硕士课程,到底有多“对症下药”。我们就以Master of Finance为例,看看它的课程设置是怎么帮你备战投行面试的。

投行面试最核心的部分是什么?技术面(Technical Interview)。面试官会扔给你一堆问题,比如“给我讲讲DCF模型怎么建?”“一家公司的EV(企业价值)怎么算?”“最近有什么大的并购案,你怎么看?”等等。这些问题,光靠背概念是绝对过不了关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ANU的几门核心课程:

FINM7006 - Corporate Valuation(公司估值)

这门课简直就是为投行技术面试量身定做的。它会系统地教你各种估值方法,包括可比公司分析法(Comparable Company Analysis)、先例交易分析法(Precedent Transaction Analysis)和现金流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DCF)。这“三大估值方法”是每个投行分析师的入门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的作业和项目,通常要求你选择一家真实的上市公司,从零开始搭建估值模型,最后给出一个有理有据的投资建议。当你把这样一个完整的项目写在简历上,并且能在面试中清晰地阐述你的分析逻辑和建模过程时,你已经秒杀了一大片只会纸上谈兵的竞争者。

FINM8004 - Mergers & Acquisitions(并购)

如果你想进投行最核心的IBD(投资银行部),那这门课就是你的必修。它会带你深入了解整个并购交易的流程,从寻找目标公司、尽职调查,到交易结构设计、融资安排,再到最后的交易后整合。课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真实案例,比如当年震惊澳洲的Westfield被收购案。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你能站在一个更高维度去理解交易的商业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计算层面。面试官问你对某个行业的并购趋势有什么看法时,你就能侃侃而谈,展现你的商业嗅觉(Commercial Acumen)。

FINM7007 - Derivatives(衍生品) & FINM8014 - Applied Portfolio Management(应用投资组合管理)

这两门课则更多地为你打开了通往Sales & Trading(销售与交易)和Asset Management(资产管理)的大门。它们会教你期权、期货、互换等复杂金融工具的定价和应用,以及如何构建和管理一个真实的投资组合。理论深度和计算复杂度都相当高,能很好地锻炼你的量化分析能力(Quantitative Skills)。

还有一个巨大的加分项:ANU的金融硕士课程是CFA Institute(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的官方认证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它的课程内容覆盖了CFA一级、二级考试大部分的知识点。备考CFA对于想进金融圈的同学来说几乎是标配,而在ANU学习,相当于让你“学”和“考”同步进行,事半功倍。

这种课程设置的好处是,你学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直接转化为你简历上的一个技能点,和面试官面前的一个谈资。你不再是一个空有高GPA的“好学生”,而是一个真正懂行、能上手干活的“准金融从业者”。

“堪培拉校友圈”:隐藏的神秘力量

很多人会说,读商科,人脉就是一切。悉尼和墨尔本机会多,校友多,这是ANU比不了的。这个观点,只说对了一半。

悉尼、墨尔本的校友确实多,但这也意味着,你作为茫茫人海中的一员,想要链接到高质量的学长学姐,难度非常大。而在ANU,情况恰恰相反。

ANU的金融圈子相对小而精,毕业生总数没那么多,反而形成了一种更紧密的“圈子文化”。我把它戏称为“堪培拉黑手党”(Canberra Mafia)。因为毕业于同一个“村”,大家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当你在LinkedIn上联系一位在投行工作的ANU校友时,他/她回复你的概率,往往比你联系一个USYD或UniMelb的校友要高得多。

一位已经进入UBS(瑞银)做暑期实习的学妹分享过她的经历。她在申请季的时候,通过LinkedIn联系了十几位目标公司的校友。其中,ANU毕业的学长学姐几乎全部回复了她,并且有三位还跟她进行了半小时的线上通话,给了她非常具体的简历修改和面试准备建议。而她联系的其他学校的校友,回复率不到三分之一。

这种“小圈子”的优势在于,你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关注和帮助。在大型招聘会上,悉尼大学的学生可能要排长队才能和HR说上两句话;而在ANU的校园招聘宣讲会上,来的学生可能就几十个,你有大把的时间和公司代表深入交流,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校友网络,ANU的校园资源也异常给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ANU Student Managed Fund (SMF)**。这是一个由学生自己管理真实资金的投资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80万澳元。能进入SMF,就意味着你将以一个真实基金经理的身份,进行行业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做出投资决策,并为基金的业绩负责。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实战经历。

几乎所有进入顶级投行的ANU学生,简历上都有SMF的经历。在面试中,当别人还在空谈自己对市场的热爱时,你可以直接说:“在我担任SMF消费行业分析师期间,我主导了一份关于A2 Milk的深度研究报告,我们最终决定建仓,并在六个月内获得了20%的回报。我的分析逻辑是……”

你觉得面试官会对哪个候选人更感兴趣?

学长学姐的真心话:如何利用ANU平台斩获Offer

说了这么多优势,到底该怎么利用起来?这里,我整理了几位已经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分享的“实战心法”。

第一,把你的日历调成“投行时间”。

澳洲投行的招聘节奏非常早,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早。针对第二年暑假的实习生项目(Summer Internship),招聘通常在第一年的2月、3月就开始了,7月左右截止。这意味着,如果你是7月入学的新生,几乎一落地就要开始准备申请了。千万不要想着“我先适应一下环境,下学期再说”,等你回过神来,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入学第一天,就把所有目标公司的招聘开放和截止日期,用红色加粗标记在你的日历上。

第二,把学生社团当成你的第一份工作来做。

前面提到的ANU Student Managed Fund (SMF),还有像Finance, Investment and Trading Society (FITS)这样的社团,一定要想尽办法加入,并且在里面积极承担责任。不要只满足于当一个普通成员,要去争取当分析师、当小组长。你在社团里做的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展示,都是在为你的简历和面试积累素材。SMF的招新竞争非常激烈,难度不亚于申请一份兼职工作,你需要提前准备好你的简历,甚至一份模拟的股票分析报告(Stock Pitch)。

第三,脸皮要厚,Networking要主动出击。

利用好ANU的“小圈子”优势。学校Career Centre组织的每一场金融相关的宣讲会、校友分享会,都必须参加。去之前,把来的公司和嘉宾的背景研究透彻,准备好两三个有深度的问题。活动结束后,一定要主动上前去跟嘉宾交流,要到他们的LinkedIn或者邮箱。后续发一封感谢邮件,简单重述一下你们聊天的内容,并表达希望能有后续的交流。这种真诚而专业的跟进,会让你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

在LinkedIn上,可以这样搜索:“ANU alumni Macquarie Group”,然后筛选在悉尼或墨尔本的人。发出的连接请求信可以很简单:“Hi [前辈姓名], 我是ANU金融硕士在读的[你的名字]。看到您也在麦格理工作,非常敬佩您的职业发展。我一直对投行很感兴趣,不知您是否方便在未来几周里,抽出15分钟时间给我一些职业建议?非常感谢!” 记住,你的目的不是要工作,而是请教经验。大部分校友都愿意帮助这样积极主动的学弟学妹。

第四,把每一次作业都当成面试模拟。

ANU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有很多案例分析和建模的作业。不要只为了分数而做。每一次做估值模型,都想象自己是在向投资委员会汇报;每一次写案例分析,都想象自己是在给客户提供建议。养成严谨、注重细节的习惯。把你做得最满意的作业,整理成一份作品集(Portfolio),在面试时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展示。这会成为你专业能力的铁证。

说到底,通往投行的路从来没有捷径。悉尼墨尔本有地理优势,但竞争也更激烈,资源更分散。ANU虽然身处“村”里,但它为你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度打磨内功的平台、一个联系更紧密的精英校友网络,以及含金量极高的实战机会。

别再纠结于城市的热闹与否了,那都是给游客看的风景。对于一个奋斗者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你脚下的这片土地,能不能让你长出足以触摸梦想的翅膀。

两年后,当你拿着顶级投行的Offer,站在悉尼港或者墨尔本Collins Street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繁华时,你大概会无比感谢今天这个决定,和那个曾经在堪培拉图书馆里,为梦想拼尽全力的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4205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