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敲门砖:金融留学生实习宝典

puppy

嘿,同学!是不是感觉作为留学生,想闯荡华尔街真的太难了?简历海投石沉大海,想去networking又不知从何聊起,面试时还总担心身份问题被刷掉?别慌,这篇实习宝典就是你的“过来人”朋友!我们不聊虚的,全是实打实的干货:从怎么把简历改到能被AI系统看中,到如何发出一封高回复率的cold email,再到手把手教你搞定最头疼的technical和behavioral面试。这不止是一份指南,更是一张帮你少走弯路、直通理想offer的作战地图。快来看看吧!

留学生求职华尔街,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心态调整:被拒是常态,99%的申请都会石沉大海。这不是你不行,是游戏规则如此。保持积极,坚持就是胜利。
身份问题:公司问起签证,不要慌张。自信、诚实地说明你的OPT/CPT资格,并强调你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展现专业和准备,而不是担忧。
信息差:多利用学校的Career Center,混迹于Wall Street Oasis (WSO) 论坛,关注LinkedIn上的行业动态。你和本地学生的差距,很多时候就在于信息不对称。
时间规划:华尔街的招聘时间线越来越早,有时甚至提前一年半。大一就开始规划,大二就要开始行动。晚了,真的就错过窗口了。

嘿,同学!还记得大二那年秋天,我第一次参加学校办的Career Fair吗?

我穿着借来的、大了一号的西装,手心冒汗地攥着几十份简历,挤在人山人海的体育馆里。看着身边金发碧眼的美国同学和招聘官谈笑风生,我连走上前去递简历的勇气都没有。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排了半小时队,跟摩根士丹利展位前的一个校友搭上了话。他扫了一眼我的简历,问了句:“GPA不错,但你是国际生?” 我点了点头。他礼貌地笑了笑:“我们会在线上看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简历投了上百份,回应寥寥无几;想去networking,却不知道怎么开口;最怕面试官问到身份问题,仿佛“需要Sponsor”这几个字就是原罪。这种感觉,你是不是也似曾相识?闯荡华尔街,对我们留学生来说,好像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玻璃墙。

别怕,这篇宝典就是你的“过来人”朋友。我们不打鸡血,不灌鸡汤,只聊那些能让你少走弯路的实战干货。从简历如何“骗”过AI,到面试怎么回答“Why this firm”,咱们一步步拆解,把这块最硬的骨头啃下来。

简历,你的第一张“数字名片”,别让AI淘汰你

你可能觉得自己的简历已经很完美了,GPA 3.8,社团经历丰富,还考了个CFA一级。但为什么投出去就像把石头扔进大海,连个响儿都没有?问题可能出在第一关: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ATS),也就是AI简历筛选系统。

根据招聘软件公司Jobscan的数据,超过98%的财富500强公司都在使用ATS。一个投行的暑期实习岗位,可能会收到超过5000份申请。HR根本看不过来,所以他们会设定关键词,让ATS自动过滤掉75%以上不匹配的简历。你的简历,很可能还没到人手里,就已经被机器扔进了“回收站”。

怎么破?把你的简历当成一个需要做SEO(搜索引擎优化)的网页。

首先,格式要绝对简洁。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模板,不要用分栏,不要加图片或奇怪的符号。就用最简单的从上到下的Word文档格式,标准字体(Times New Roman或Calibri),黑白两色。机器喜欢简单、能直接读取文本的格式。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关键词”。打开你心仪岗位的Job Description (JD),把它复制到一个Word文档里。你会发现一些词汇被反复提及,比如“Financial Modeling”、“Valuation”、“DCF”、“LBO”、“Due Diligence”、“Pitch Deck”等等。这些就是你的通关密码。现在,对照你的简历,看看这些词你提到了多少次?

举个例子,假设JD里要求候选人有“strong quantitative and analytical skills”和“experience in building financial models”。

一个普通的简历可能会这么写:

• Participated in a stock pitch competition.

而一份针对ATS优化过的简历会这么写:

• Led a 3-person team in a stock pitch competition, building a detailed Discounted Cash Flow (DCF) model to conduct company valuation, showcasing strong analytical and quantitative skills.

看到了吗?不仅把JD里的关键词“valuation”、“quantitative skills”、“analytical skills”、“financial model”都嵌了进去,还用了更具体的动词和数字,让你的经历显得更可信、更有冲击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STAR法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比如你曾在学生投资社团做过分析。别只写“Analyzed stocks for the club's portfolio”。你可以这样写:

• Conducted deep-dive due diligence on 5 technology stocks, building 3-statement financial models and performing DCF and comparable company analysis. My recommendation for [Stock Ticker] was added to the club's $50K portfolio and yielded a 15% return in 6 months, outperforming the S&P 500 by 5%.

这样一来,不仅AI能识别到关键词,看到这份简历的Banker也能在5秒钟内抓住重点:你会建模,懂估值,而且你的分析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这才是华尔街想看到的。

Networking,从“尬聊”到有效链接

简历关过了,接下来就是Networking。对很多内向的留学生来说,这简直是公开处刑。其实,Networking的本质不是去“要”一个工作,而是去“建”一段关系,去获取信息。

根据LinkedIn 2021年的一份报告,通过内推获得工作的几率是通过网申的10倍以上。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你海投100份简历,可能不如校友帮你递一份简历有效。所以,别再闷头改简历了,走出去,去和人聊天。

从哪开始?从你的校友开始。LinkedIn是你最好的武器。

在LinkedIn搜索栏输入你心仪的公司,比如“Goldman Sachs”,然后筛选“Alumni”,选择你的学校。你会看到一长串在GS工作的校友名单。别急着群发“Hi, can you refer me?”,这种消息99%会被忽略。

你需要的是一封精心准备的“Cold Email”或者LinkedIn Message。记住这个公式:简短 + 个性化 + 明确的请求。

我们来看一个模板:

Subject: [Your University] Student Interested in Your Experience at [Their Company]

Dear [Alumni's Name],

My name is [Your Name], and I am a [Your Year, e.g., sophomore] at [Your University], majoring in Finance. I found your profile on LinkedIn and was very impressed by your career path from our school to the 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 at [Their Company].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your work in the [Their Specific Group, e.g., TMT group], as I have been following the recent [Mention a specific deal or trend, e.g., acquisition of Slack by Salesforce] and am keen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industry.

I know you must be extremely busy, but I was wondering if you might have 15-20 minutes in the coming weeks for a brief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I would be grateful for any advice you could share about your experience and how I can best prepare for a career in investment banking.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

Best regards,

[Your Name]
[Your LinkedIn Profile URL]

这个模板好在哪?

  1. 表明身份和联系:开门见山,你是同校的学弟/学妹,立刻拉近距离。

  2. 展现你做了功课:你提到了他所在的具体部门,甚至一个具体的项目或行业趋势。这表明你不是在群发,你是真的对他感兴趣。

  3. 请求清晰且门槛低:“15-20分钟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而不是“给我一份工作”。这让对方更容易答应。没人愿意为一个陌生人赌上自己的信誉,但大部分人愿意花15分钟给一个谦虚好学的学弟学妹传授经验。

发出去之后,别忘了跟进。如果一周没回复,可以礼貌地再发一封邮件提醒一下。根据Yesware的数据分析,发送一封追蹤邮件可以将回复率提高30%。

一旦对方同意聊天,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提前研究他的背景、公司文化、最近的新闻。准备好3-5个有深度的问题,比如“您在刚入行时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或者“您认为未来几年内,影响您所在行业最重要的趋势是什么?”。聊天的最后,可以顺便问一句:“根据我们的谈话,您觉得我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或者,还有没有其他您建议我可以去聊聊的同事?” 这就为你打开了下一扇门。

面试,技术与情商的双重考验

终于,你拿到了面试。恭喜你,这说明你的背景已经被认可了。面试是华尔街招聘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分为两部分:Behavioral(行为面试)和Technical(技术面试)。

搞定Behavioral:你的故事比答案更重要

很多同学觉得技术问题最难,其实不然。对于初级岗位,行为面试刷人更狠。因为技术可以教,但一个人的性格、沟通能力和职业素养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Tell me about yourself.”、“Why investment banking?”、“Why our firm?” 这三个问题是必考题,你必须准备得滚瓜烂熟,但又不能像在背稿子。

对于“Why our firm?”,千万别说“因为你们是顶尖投行,能给我最好的平台”这种空话。你需要更具体。去公司的官网,找到他们的Values,看他们最近做了哪些引以为傲的Deal。比如,你可以说:“我之所以对贵公司特别感兴趣,是因为我了解到贵公司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布局非常领先。我阅读了你们关于XX公司IPO的报告,对你们团队在该领域的深刻理解印象深刻。这正是我希望能够学习和贡献的方向。”

再来说说我们留学生最头疼的那个问题:“Do you now or in the future require sponsorship for employment visa status?”

记住,千万不要撒谎,也不要表现出不自信。标准回答应该是这样的:

“Yes, I will require sponsorship for a full-time position upon the expiration of my student visa work authorization. For this internship, however, I am fully authorized to work in the U.S. under my CPT/OPT. I am very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long-term career in the U.S. and am confident that my performance will make me a valuable long-term asset to your team.”

这个回答包含了几个关键信息:

  1. 诚实:直接回答“Yes”。

  2. 清晰:说明实习期间不需要sponsor,打消HR当下的顾虑。

  3. 自信:表达了长期发展的意愿,并且把重点拉回到你的价值上。你在告诉他们:Sponsor我,是值得的投资。

公司招人,本质上是在做风险投资。他们担心的是花了大量精力培养你,你却因为身份问题留不下来。你的任务就是通过你的专业和自信,让他们相信这个“投资”是低风险、高回报的。

攻克Technical:把基础打得比谁都牢

技术面没有捷径,就是练。华尔街面试的技术问题范围其实很固定,尤其是对于实习生。核心就是三块:Accounting, Valuation, M&A/LBO basics。

1. Accounting (会计)

你必须能像呼吸一样自如地解释三张报表(Income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Statement)是如何勾稽的。最经典的问题:“如果折旧(Depreciation)增加10美元,三张报表会怎么变?”

你应该能立刻反应过来:

  • Income Statement: Pre-tax income减少$10。假设税率是20%,Net Income减少$8。

  • Cash Flow Statement: Net Income减少$8,但Depreciation是非现金支出,要加回$10。所以Cash Flow from Operations增加$2。

  • Balance Sheet: Assets这边,Cash增加$2,但PP&E(固定资产)减少$10,所以总Assets减少$8。Liabilities & Equity这边,Retained Earnings(来自Net Income)减少$8。两边平衡。

这个问题,你必须能在一分钟内清晰地讲出来。这是基本功。

2. Valuation (估值)

“Walk me through a DCF.” (给我讲一遍现金流折现模型) 是另一个高频题。

你需要结构化地回答。可以分成几步:

  1. Forecast Unlevered Free Cash Flow (UFCF): 先预测公司未来5-10年的自由现金流。公式是 EBIT * (1 - Tax Rate) + D&A - CapEx - Change in Net Working Capital。

  2. Calculate Terminal Value: 因为公司会永续经营,所以要计算预测期之后的价值。通常用Gordon Growth Model或者Exit Multiple Method。

  3. Discount to Present Value: 用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把未来的现金流和终值都折现到现在。

  4. Calculate Enterprise Value and Equity Value: 把所有折现值加起来,得到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用企业价值减去净债务,得到股权价值(Equity Value)。用股权价值除以总股数,得到每股价格。

你需要的不只是背下这些步骤,还要理解每一步背后的逻辑。比如,面试官可能会追问:“为什么用UFCF而不是Levered FCF?”(因为UFCF是给所有资本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流,所以要用WACC折现;而Levered FCF只给股东,要用Cost of Equity折现)。

准备技术面试,推荐大家人手一份“BIWS 400 Questions Guide”或者“WSO Technical Interview Guide”,把里面的问题刷三遍以上,并且找同学做mock interview,直到你能把每个概念都用自己的话清晰地讲出来。

这条路确实很难,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你会因为一封拒信难过一整天,会因为一次失败的面试而怀疑人生。但你知道吗?每修改一次简历,每发出一次Cold Email,每练习一次面试题,你都在变得更强。

华尔街喜欢的,从来都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坚韧、最渴望成功的人。作为留学生,我们已经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来到这里,我们骨子里就带着这份坚韧。所以,别让身份成为你的心理包袱,把它变成你独特的优势——你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强的适应能力,和一颗更渴望证明自己的心。

忘掉那些让你焦虑的录取率数据吧。你不是一个数据,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的故事,你的努力,你的热情,才是最终能打动人的东西。现在,深呼吸,打开你的LinkedIn,找到下一个你想认识的校友,把那封准备好的邮件,发出去。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59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