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美食荒漠,结果在英国吃哭了

puppy

来英国前,谁不是一边吐槽着“美食荒漠”,一边往行李箱里狂塞泡面和火锅底料?来了之后才发现,我们真的错怪它了!这里好吃的东西也太多了吧,简直幸福到想哭!这篇文章就带你彻底打破偏见,从街角面包店刚出炉、黄油香到飘走的神仙司康,到周末市集上那些新鲜地道的世界小吃,再到暖到心窝里的Sunday Roast和各种宝藏异国料理……这不只是一份美食清单,更是我的亲身“平反”记录。快点开看看,别再只知道炸鱼薯条了,保你在英国吃得不想回家!

行前必读:英国美食偏见矫正指南
误解一:英国只有炸鱼薯条。
事实是:炸鱼薯条确实是国菜,但英国的美食版图远比这丰富。光伦敦就有超过70家米其林星级餐厅(2023年数据),全球美食的密集程度超乎你想象。
误解二:饭菜肯定又贵又难吃,得天天自己做。
事实是:丰俭由人。周末市集一份料足的西班牙海鲜饭可能不到10镑,一份暖心的Sunday Roast通常在15-25镑之间。超市的“Dine in for Two”套餐(比如M&S的12镑套餐)更是性价比之王。
误解三:除了大城市,其他地方都是美食荒漠。
事实是: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宝藏!可能是藏在巷子里的百年老酒馆(Pub),里面有最地道的本地啤酒(Ale)和馅饼(Pie);也可能是农场直营的家庭式茶室(Tea Room),司康和蛋糕能让你幸福感爆棚。

以为是美食荒漠,结果在英国吃哭了

还记得我出发来英国前那个兵荒马乱的晚上吗?我妈一边念叨着“英国那地方没啥好吃的,你肯定得饿瘦”,一边往我28寸的行李箱里疯狂塞东西。两包螺蛳粉、五包火锅底料、一大罐老干妈、还有各种香菇酱、榨菜……箱子被塞得鼓鼓囊囊,拉上拉链都费劲。当时的我,看着这些“精神食粮”,心里充满了悲壮感,仿佛不是去留学,而是去参加一场“味蕾生存挑战”。

身边所有去过或没去过英国的朋友,口径都出奇地一致:“啊,英国,美食荒漠嘛,除了炸鱼薯条就是土豆。”我信了,真的信了。我甚至已经做好了顿顿三明治、周末靠火锅底料续命的心理准备。

然而,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从伦敦的喧嚣到约克的宁静,从爱丁堡的古老到巴斯的优雅,我才发现,我们真的错怪英国了,错得离谱!这里好吃的东西也太多了吧!多到我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带一个胃来!这篇文章,就是我的一份“平反”记录,写给所有曾经或正在对英国美食抱有偏见的你。快擦亮眼睛,收起你的泡面,跟我一起看看,这个所谓的“美食荒漠”到底藏了多少惊喜!

从街角飘出的黄油香气,是每天早起的动力

刚到英国的第一个周末,我被一种浓郁的黄油烘焙香气唤醒。不是国内那种甜腻的香精味,而是一种纯粹、温暖、让人忍不住深呼吸的麦香和奶香。我循着香味下楼,发现街角有一家小小的面包店,门口排着三五个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惬意的表情。

我好奇地走进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治愈了。木质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新鲜出炉的面包:金黄酥脆的可颂(Croissant)、扎实有嚼劲的酸面包(Sourdough)、还有一个个胖乎乎、泛着诱人光泽的司康(Scone)。对,就是那个在国内咖啡店里经常又干又硬的司康!

这里的司康完全是另一个物种。我点了一个原味的,店员帮我从中间切开,配上了一小盒厚厚的凝脂奶油(Clotted Cream)和一小罐草莓酱(Strawberry Jam)。我学着邻桌老奶奶的样子,先抹奶油再抹果酱(这是德文郡吃法,康沃尔郡是先酱后奶油,为了这个顺序,两个郡的人民“吵”了几百年,特别可爱)。一口咬下去,天啊!司康外皮微酥,内部松软湿润,充满了浓郁的奶香。冰凉丝滑的凝脂奶油和酸甜的草莓酱在口中完美融合,那种幸福感,直接冲上天灵盖。我当时就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差点感动到哭出来。就为了这一口,我觉得来英国值了!

这绝不是个例。英国人对烘焙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英国家庭烘焙大赛)这个节目能火遍全球不是没有道理的。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英国有超过2000家手工艺面包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除了像Gail's Bakery、Paul这样的连锁品牌,每个社区几乎都有几家值得骄傲的独立面包店。它们不仅是买早餐的地方,更是邻里社交的中心。你常常能看到人们端着咖啡,吃着刚出炉的糕点,和店主或邻居愉快地聊天。这种温暖的社区氛围,比任何米其lin餐厅都更能抚慰一个留学生的胃和心。

周末市集:一张机票钱,带你吃遍全世界

如果你问我在英国留学最期待的是什么,我的答案一定是:逛周末市集(Weekend Market)!这绝对是打破“美食荒漠”偏见最有力的武器。英国的市集文化历史悠久,它不只是一个买菜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美食联合国和社交嘉年华。

就拿伦敦最富盛名的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来说吧。这个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市场,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根据官方数据,这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个摊位。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最新鲜的生蚝,小贩会娴熟地撬开蚝壳,挤上几滴柠檬汁递给你,一口滑入喉中,是来自海洋最原始的鲜甜。不远处,一口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铁锅里正翻炒着热气腾腾的西班牙海鲜饭(Paella),金黄的米饭上铺满了大虾、青口和香肠,每一勺都让人满足。

我第一次去博罗市场时,彻底迷失了。左手是冒着热气、奶酪可以拉出丝的瑞士烤奶酪(Raclette),右手是刚出炉、肉馅饱满的阿根廷恩帕纳达(Empanada),闻到的是埃塞俄比亚炖菜(Injera Wat)的独特香料味,看到的又是中东法拉费(Falafel)的五彩斑斓。在这里,选择困难症会变得无比严重。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每人买一种不同的小吃,然后找个角落坐下分享,一顿午饭下来,我们仿佛完成了一次环球美食之旅。人均花费可能也就15-20镑,但那种快乐和新奇感是无价的。

别以为只有伦敦才有这样的福利。几乎每个英国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市集。曼彻斯特的Mackie Mayor,由维多利亚时期的市场大厅改造而成,工业风的设计里藏着各种潮流美食摊位。爱丁堡的Stockbridge Market,小而精致,你可以在那里买到苏格兰本地的烟熏三文鱼和芝士。布里斯托的St Nicholas Market,更是以其多样的小吃和友好的氛围,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佳市场”。

这些市集不仅好吃,还好逛。新鲜的有机蔬果、手工制作的果酱和蜂蜜、本地酿造的精酿啤酒和苹果酒(Cider)……它们是你了解当地饮食文化最直接的窗口。在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英国的食物是多么的多样、新鲜和充满活力。

暖到心窝的Sunday Roast,是治愈一切的灵丹妙药

如果说有什么美食最能代表英国的“家”的味道,那一定是周日烤肉(Sunday Roast)。这可不是随便一块烤肉那么简单,它是一整套隆重的仪式,是英国人家庭聚会、朋友相约的社交密码。

一套完整的Sunday Roast,通常会有一大块烤肉(牛肉、鸡肉、羊肉或猪肉任选),配上外酥里糯的烤土豆(Roast Potatoes),吸满了肉汁、口感神奇的约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以及各种烤蔬菜,比如胡萝卜、防风草根(Parsnip)。最后,也是最灵魂的一步,是浇上浓郁滚烫的肉汁(Gravy)。

我第一次吃Sunday Roast是在一个典型的英式酒馆(Pub)里。那天外面下着雨,冷飕飕的。我们几个朋友围坐在一个烧着壁炉的小桌旁。当那一大盘Sunday Roast端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哇”出了声。牛肉烤得恰到好处,外皮焦香,切开是诱人的粉红色。烤土豆的边缘脆得像薯片,咬开却是土豆泥般的绵密。特别是那个像小碗一样的约克郡布丁,我一开始以为是某种面包,结果蘸上肉汁一吃,那种蓬松又柔韧的口感,简直绝了!

那一餐我们吃得特别慢,一边吃一边聊天,壁炉里的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那种从胃里升腾起来的温暖,瞬间驱散了所有的湿冷和孤独感。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Sunday Roast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食物本身,更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让人们在周末慢下来、聚在一起分享时光的理由。根据一项YouGov的调查,近四分之一的英国人认为Sunday Roast是他们最喜欢的英国菜,它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在英国,几乎每家Pub都会在周日提供Sunday Roast,价格从15镑到30镑不等,品质通常都很不错。找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下午(虽然不常有),约上三五好友,去一家口碑好的Pub,点一份Sunday Roast,配上一品脱(Pint)本地啤酒(Ale),这绝对会成为你留学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被严重低估的宝藏:转角遇到的异国惊喜

很多人对英国国际美食的印象还停留在“唐人街的中餐”。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误解。事实上,由于其悠久复杂的移民历史,英国的美食版图早已被世界各地的风味所浸润,多元化程度甚至超过很多以美食著称的国家。

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菜。你知道吗?Chicken Tikka Masala(马萨拉咖喱鸡)曾被前外交大臣罗宾·库克称为“英国真正的国菜”。这道菜融合了南亚的香料和英国人喜爱的奶油口感,完美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融。在英国,从高档的米其林印度餐厅,到街角最不起眼的外卖小店,你都能找到水准极高的咖喱。伦敦的Brick Lane更是被称为“咖喱一条街”,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香料气息。根据英国国家咖喱周(National Curry Week)的数据,英国有超过1万家印度餐厅,每年为经济贡献超过40亿英镑。所以,别再说英国人不懂香料了,他们对咖喱的爱,可能比你我都深沉。

除了印度菜,土耳其菜也是一大惊喜。如果你在伦敦,一定要去北部的Green Lanes走一走。那里是土耳其社区的聚集地,街道两旁全是正宗的土耳其烤肉(Kebab)餐厅。那里的烤肉跟你印象中快餐店的完全不同,大块的羊肉或鸡肉在炭火上烤得滋滋作响,配上松软的烤饼、清爽的沙拉和特制的酸奶酱,每一口都是满足。价格还特别实惠,十几镑就能让你吃到扶墙出。

还有越南菜、泰国菜、黎巴嫩菜、牙买加菜……在英国的大城市里,只要你愿意探索,总能找到让你惊喜的味道。我曾经在伯明翰的一个小市场里,吃到过这辈子最棒的牙买加Jerk Chicken;也在格拉斯哥的一条小巷里,发现了一家比我在越南吃的还地道的Pho。这些餐厅的老板大多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他们把家乡最正宗的味道带到了这里,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店。他们的存在,让英国的美食地图变得立体而丰满。

别忘了,超市也是你的美食探索乐园

留学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自己做饭。这时候,你又会发现英国的另一大优点:超市太好逛了!

像Tesco, Sainsbury's, Asda, M&S, Waitrose这些主流超市,不仅生鲜品质好,而且品类极其丰富。它们的“World Foods”货架,简直就是个小型联合国。你想做中餐,酱油、蚝油、料酒、花椒、大料一应俱全;想做日韩料理,味增、泡菜、海苔、乌冬面应有尽有;想做墨西哥菜,玉米片、莎莎酱、牛油果也唾手可得。我甚至在Waitrose买到过品质很好的新鲜香茅和南姜,做冬阴功汤的味道超级正宗。

英国超市的奶制品和烘焙区更是天堂。光是奶酪(Cheese)就能摆满整整一个货架,从温和的切达(Cheddar)到风味浓郁的斯蒂尔顿蓝纹奶酪(Stilton),几百个品种让你眼花缭乱。酸奶、黄油、奶油的种类也多到令人发指。对于喜欢自己动手做饭和烘焙的同学来说,这里简直是灵感源泉。

更值得一提的是,超市为了“懒人”们,也操碎了心。M&S(玛莎百货)的“Dine in for £12”套餐(一个主菜、一个配菜、一个甜点再加一瓶酒或饮料)简直是留学生的约会/改善伙食神器。菜品质量堪比餐厅,价格却美好太多。各种半成品的料理包也做得非常出色,让你花15分钟就能做出一顿像模像样的意大利面或者泰式绿咖喱。

这一切都说明,英国的饮食产业非常成熟和发达。它不仅能满足你对世界各地美食的探索欲,也能为你高质量的“家庭厨房”提供坚实的后盾。所谓的“美食荒漠”,不过是那些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懒得去发现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

所以,下次再有人跟你吐槽英国是“美食荒漠”,请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然后,放下手机,关掉外卖APP,走出你的宿舍。去街角那家面包店买一个刚出炉的司康,去周末的市集尝一尝从未听过的异国小吃,去百年老酒馆里感受Sunday Roast的温暖。用你的舌头和脚步去亲自丈量这片土地的美味版图。

相信我,用不了多久,你行李箱里那些漂洋过海的泡面和火锅底料就会被冷落在角落里,甚至过了保质期你都想不起来。到那时,你发愁的可能就不再是“今天吃什么”,而是“糟糕,回国后吃不到这么好吃的奶酪和Cider了可怎么办?”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