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MIT选专业必看,咱先画个重点! |
|---|
|
1. 王牌中的王牌:艺术设计、建筑专业常年霸榜全球Top 20,澳洲第一,申到就是赚到! 2. 实用主义至上:课程全是“实战派”,让你疯狂动手。毕业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身武艺。 3. 业界大佬当后盾:学校和超多大公司有合作,实习、项目机会拿到手软,还没毕业就半只脚踏入职场了。 4. 就业率和薪资?别担心,数据说话,杠杠的!毕业不愁找工作,起薪让你笑开花。 5. 申请要求?别划走,后面每个专业都给你扒得明明白白,还有准备作品集的小技巧哦! |
RMIT最强王牌专业,申到就是赚到!
哈喽,各位在留学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这里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我今天又来给大家唠嗑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深夜:左手是中介发来的几十个专业介绍,看得眼花缭乱;右手是爸妈的微信,“儿砸/闺女,专业选好了没?要好就业的啊!”;脑子里更是乱成一锅粥,A专业排名高但好像很理论,B专业兴趣大但又怕毕业就失业……那种为选专业头秃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真实!
我表妹小A去年申请澳洲留学就是这样。她喜欢画画,有点艺术细胞,但又担心学纯艺术太“虚”,家里人也希望她选个“实实在在”能赚钱的专业。小A纠结了快两个月,天天在网上刷各种经验贴,结果越看越焦虑。直到有一次,我给她发了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介绍,特别是他们的设计专业,她才像是找到了救星。为啥?因为RMIT的课程完美解决了她的纠结:既能满足她的艺术梦,又能提供超强的职业前景和动手能力。最后,小A拿到了RMIT工业设计的offer,现在在墨尔本的学习生活简直如鱼得水,天天在朋友圈晒她做的各种模型和项目,直呼“太酷了”。
小A的故事不是个例。选专业,说白了就是咱们留学生涯的第一笔,也是最重要的一笔“投资”。投对了,未来几年学习有动力,毕业有前景;投错了,可能就是漫长的煎熬和迷茫。所以今天,咱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就来盘一盘RMIT那些“申到就是赚到”的王牌专业,看看它们到底牛在哪里,凭什么能让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横着走!
艺术与设计:不止是澳洲第一,更是全球顶流
一提到RMIT,第一个跳进大家脑海的绝对是它的艺术与设计学院。这可不是咱们自己吹,是实打实的全球认证。
咱先上数据,看看有多硬核。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RMIT的艺术与设计(Art & Design)专业,连续多年稳坐全澳第1的宝座,全球排名更是高达第18位!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你在这里学习,接触到的是世界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教育资源,你的校友可能就是未来某个国际大牌的首席设计师。
光有排名还不够,RMIT的设计强在它的“实践性”。这里的老师不只是学者,很多都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设计师、艺术家。他们带来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手的行业资讯和项目经验。你在这里上的课,可能上一秒还在学理论,下一秒就被拉到工作室(Studio)里去动手做模型、拍片子、做动画了。
举个例子,RMIT的服装与纺织品设计(Fashion and Textiles Design)专业,那可是墨尔本时装周的常客。学生的作品每年都有机会在正式的秀场上展示,直接面对时尚买手和媒体。去年,有个叫Sarah的学姐,她的毕业设计就被澳洲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看中,还没毕业就拿到了助理设计师的offer。她说:“在RMIT的四年,我做的项目比我过去十几年画的画都多。学校的设备太全了,从3D打印机到专业的纺织设备,只要你有想法,学校就能帮你实现。”
再比如游戏设计(Games Design)专业。RMIT和全球很多顶级的游戏公司,比如EA、Ubisoft都有合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游戏开发项目中,或者去这些公司实习。我认识一个读游戏设计的学长,大三暑假就去了EA在墨尔本的工作室实习,参与了一款知名赛车游戏的场景设计。这份实习经历,直接让他毕业后收到了好几家游戏公司的橄榄枝。
王牌专业推荐:
服装设计(Fashion Design):时尚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无数知名设计师。
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将创意变为现实,从家具到智能穿戴,无所不包。
动画与交互媒体(Animation and Interactive Media):学习制作电影、游戏和VR/AR内容,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学习如何创造功能与美学兼备的空间。
申请小贴士:
设计类专业通常都需要提交作品集(Portfolio)。别害怕,这不是要你拿出大师级的作品,而是要展示你的创意、潜力和对设计的热情。RMIT的官网对每个专业的作品集都有非常详细的要求,一定要仔细阅读!作品集里可以放一些你的手绘、设计草图、模型照片、视频链接等等,关键是展示你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讲一个好故事,比一个完美但没有灵魂的作品更重要。
建筑与建筑环境:在“设计之都”塑造未来
如果说艺术设计是RMIT的“金字招牌”,那建筑学就是另一根“擎天柱”。坐落在被誉为“设计之都”的墨尔本,RMIT的建筑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咱们还是看排名。在2024年的QS学科排名里,RMIT的建筑与建筑环境(Architecture & Built Environment)专业,位列全球第32位,全澳前三!这个成绩,足以证明它在学术界和业界的地位。
RMIT的建筑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它的“设计工作室”(Design Studio)模式。每个学期,你都会进入一个由知名建筑师或学者带领的工作室,围绕一个真实的项目进行设计。这可能是一个社区改造计划,一个可持续的城市住宅,甚至是一个未来的火星基地。你不再是埋头在书本里,而是在像建筑事务所一样的小团队里,和同学、导师一起头脑风暴,画图,做模型,一遍遍地修改方案。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你毕业时,手上已经有了一堆完整的、可以放进作品集里的项目经验。我认识一个从RMIT建筑学硕士毕业的学长Leo,他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对他简历里一个关于墨尔本Docklands区域城市更新的Studio项目特别感兴趣。Leo把当时的设计图、模型照片和研究报告展示给面试官看,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面试官当场就拍板了,说:“你已经具备了我们初级建筑师所需要的所有技能。”
RMIT的建筑学院和墨尔本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学校的很多教学楼本身就是建筑设计的杰作,比如那栋著名的“绿脑子”SAB教学楼,本身就是一本活的建筑教科书。学生们经常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城市项目中,他们的设计想法甚至可能被市政府采纳。
更重要的是,RMIT与澳洲乃至全球顶尖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Hassell, Woods Bagot等等。这些公司的很多总监、合伙人本身就是RMIT的毕业生或者客座教授。这意味着,你不仅能听到他们的讲座,还有大把的机会去这些公司实习,甚至毕业后直接留下来工作。
王牌专业推荐: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核心王牌,学习如何设计美观、实用、可持续的建筑。
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设计公园、广场、城市绿地等室外空间。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从更宏观的视角规划和设计城市片区和公共空间。
申请小贴士:
和设计专业一样,建筑专业通常也需要作品集。除了展示你的设计作品,RMIT的建筑专业还很看重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关注。在作品集里,可以多展示一些你对某个建筑或城市空间的观察和思考,哪怕只是一些草图和文字笔记,都能体现你的潜力。
传媒:在媒体之都,讲好你的故事
墨尔本不仅是设计之都,也是澳洲的媒体和文化中心之一。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The Age等主流媒体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各种电影节、艺术节常年不断。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传媒,简直就是把脚泡在了行业的活水里。
RMIT的传媒专业有多强?2024年QS学科排名,它的传播与媒体研究(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位列全球第42位,全澳第4!这里的毕业生遍布澳洲各大媒体、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
RMIT传媒的教学理念同样是“Learning by doing”(在实践中学习)。学校拥有世界一流的媒体设施,包括多个电视演播室、广播录音棚、后期剪辑室和数字媒体实验室。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在学生媒体平台(Student Media)上大展拳脚,比如为校内电台SYN Media制作节目,或者为校园电视台Catalyst TV拍摄新闻和专题片。这些经历都是真刀真枪的实战,写在简历上分量十足。
我有一个朋友,在RMIT读的是新闻学(Journalism)硕士。她说,她的很多作业就是直接去墨尔本的街头采访,去市议会听证会做报道,写出的稿子甚至有机会发表在合作的社区报纸上。她的导师是一位在《卫报》工作了20年的资深记者,经常带他们分析最前沿的新闻案例,甚至会把自己的行业人脉介绍给学生。
除了传统的新闻,RMIT在数字媒体、广告、公关等领域也同样出色。比如广告学(Advertising)专业,经常和真实客户合作。学生们会分组为一个真实的品牌(比如Nike, Google)策划一个完整的广告战役,从市场调研、创意构思到媒介投放,最后还要向客户“提案”(Pitch)。这完全就是广告公司的日常工作流程。赢了的小组不仅能获得荣誉,他们的创意甚至可能被客户采纳并真正执行!
王牌专业推荐:
新闻学(Journalism):培养全能型记者,掌握采、写、编、评、摄等多种技能。
广告学(Advertising):学习创意策划、品牌战略和消费者洞察。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学习如何为组织和品牌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
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探索网页设计、社交媒体、视频制作等前沿领域。
申请小贴士:
部分传媒硕士专业可能需要相关背景或工作经验。本科申请时,虽然不强制要求作品集,但如果你有相关的实践经历,比如运营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拍过短视频、写过文章等,都可以在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里重点突出,这会是很大的加分项。
商科:不只是理论,更是创业家的摇篮
你可能觉得,RMIT既然设计和传媒那么强,商科是不是就一般了?那你就错了!RMIT的商学院,走的不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路子,而是和它的整体风格一脉相承——极度务实,与行业结合紧密。
RMIT的商学院是澳洲最大的商学院之一,并且通过了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的认证,这个认证全球只有不到5%的商学院能拿到,是商科教育质量的顶级保证。在QS排名中,它的商业与管理研究(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和会计与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等专业,都稳居全球前150名。
RMIT商科最大的特色就是Work-Integrated Learning(WIL),也就是“工作整合学习”。几乎所有的商科专业都包含实习、行业项目或者海外学习的机会。学校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和上千家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实习岗位,合作对象包括德勤、普华永道、澳新银行(ANZ)、欧莱雅等各行各业的巨头。
比如,它的金融(Finance)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专门打造的“交易室”(Trading Facility)里,使用和华尔街同步的彭博终端机进行模拟交易。市场营销(Marketing)专业的学生,则有机会为真实的公司制定营销方案,和企业高管面对面交流。
RMIT还有一个特别牛的地方,就是它的创业孵化器——RMIT Activator。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商业点子,Activator会为你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创业导师、种子基金和人脉网络,帮助你把想法变成现实。很多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且获得了天使投资。这对于有创业梦想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堂。
根据澳洲官方的QILT(学习与教学质量指标)数据显示,RMIT商科毕业生的全职就业率和起薪中位数,在澳洲大学中都名列前茅。因为他们毕业时,不仅有学历,更有拿得出手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雇主最看重的。
王牌专业推荐:
市场营销(Marketing):课程非常前沿,涵盖了数字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热门领域。
会计学(Accounting):受澳洲CPA和CA ANZ双重认证,移民和就业的黄金专业。
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有大量的海外交换和学习机会,培养全球化视野。
金融学(Finance):实践性强,注重数据分析和金融建模能力。
申请小贴士:
RMIT商科的录取标准相对灵活,除了看学术成绩,也非常看重你的个人经历。如果你有相关的实习、工作或者志愿者经历,一定要在文书里好好写一写。对于一些热门的硕士课程,尽早申请非常重要,因为位置真的是“先到先得”!
好了,一口气给大家扒了这么多RMIT的宝藏专业,不知道有没有让你心动的那一个?
其实,选专业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你。排名、就业率固然重要,但你的兴趣和热情才是支撑你走完留学这条路的根本动力。
别再光对着电脑屏幕焦虑了,行动起来!去RMIT的官网上,点开你感兴趣的专业,看看它的课程设置,每一门课都讲什么,是不是你喜欢的“动手型”。去搜搜这个专业的学生作品展,看看那些学长学姐都在做什么酷炫的东西。如果可以,大胆地通过领英或者其他社交平台,去联系一两位正在读的学长学姐,客气地问问他们最真实的就读感受。他们的一两句大白话,可能比你看十篇官方介绍都有用。
记住,留学是你自己的事,是你人生的重要一站。把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选择那个能让你眼睛发光、心跳加速的专业,然后全力以赴。相信我,那份拿到offer时的喜悦,和未来几年充实而精彩的学习生活,绝对值得你现在所有的努力!
祝大家都能申到自己的梦中情校和神仙专业!有任何问题,随时来lxs.net找我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