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柴院硕士?这些录取标准你必须知道

puppy

心里揣着柴院梦的你,是不是也正为它那“高冷”又复杂的录取标准头疼?都说柴院是“大魔王”级别,但它的标准到底有多高?演奏曲目有哪些具体要求?不同专业有什么区别?俄语成绩是不是硬性门槛?除了专业考试,乐理和视唱练耳又该怎么准备?别担心,这篇超全干货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把最新的官方要求和申请流程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帮你精准定位,少走弯路,让你清清楚楚地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柴院硕士申请核心提醒
1. 视频预选是第一关:你的演奏视频必须是“一镜到底”,无剪辑,音画质清晰。这是你给教授的第一印象,千万别掉以轻心!
2. 曲目量是硬指标:准备的曲目不仅要精,更要够“量”。官方要求里的每一类曲目都必须准备,不能有短板。
3. 俄语不是“选修课”:就算申请时没有强制要求语言证书,但入学后的乐理、和声、音乐史全是俄语授课。语言不过关,专业再好也可能跟不上。
4. 理论考试是“拦路虎”:俄罗斯学派的视唱练耳和乐理考试难度极高,尤其是和声听辨与写作。专业分再高,理论挂科也等于白考。

还记得那个晚上吗?你关掉琴房的灯,已经是凌晨一点。窗外莫斯科的雪还没停,你手机里循环播放着里赫特弹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一遍又一遍。你摸了摸发烫的琴键,心里有个声音在问:“我真的可以吗?我真的能考上柴院吗?”

这个场景,可能发生在北京的某个琴房,也可能在上海的音乐教室,或者任何一个怀揣柴院梦的年轻人的心里。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这座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的音乐圣殿,对我们这些学音乐的孩子来说,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华山之巅”。我们听着关于它的传说长大——“音乐界的哈佛”“古典音乐的麦加”,也听着关于它录取标准的各种“恐怖故事”——“考官都是不苟言笑的大神”“视唱练耳考的是十二个调的复杂旋律”“曲目要求高到离谱”。

心里揣着这个梦,你一定也和我当年一样,一边拼命练琴,一边在网上疯狂搜索,想弄明白它到底有多难。官网上的招生简章全是俄语,看得云里雾里;问中介,说法五花八门,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那种感觉,就像在浓雾里航行,你知道灯塔就在前方,却怎么也看不清它的具体轮廓。

别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为你拨开迷雾,点亮灯塔的。我们会把柴院硕士最新的官方录取标准掰开揉碎了,用最直接、最实在的大白话讲给你听。我们会告诉你,专业考试到底要准备哪些曲子?乐理和俄语这两座大山要怎么翻越?不同专业之间又有哪些细微的差别?这篇超长干货,希望能帮你精准定位,少走弯路,让你清清楚楚地知道,力气该往哪儿使!

柴院,为什么是传说中的“大魔王”?

在我们聊具体标准之前,先得搞清楚,柴院的“牛”到底牛在哪。这可不是我们自己吹,数据和事实就摆在那里。

它成立于1866年,创始人是尼古拉·鲁宾斯坦,柴可夫斯基曾在这里执教。从这里走出去的名字,随便说几个都是音乐史上的丰碑: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吉列尔斯、里赫特、罗斯特罗波维奇……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全球各大音乐比赛获奖者的摇篮。根据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柴院的表演艺术专业常年稳居世界前十,有时甚至能冲进前五。这个排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的学术声望和教学质量,是和纽约茱莉亚学院、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一个级别的。

再来说说录取。柴院官方从不公布具体的录取率,但根据我们多年观察和内部消息,热门专业,比如钢琴、小提琴,硕士阶段的国际生录取率可能连5%都不到。每年来自全世界的天才们都挤破了头想进来。我认识一个韩国朋友,钢琴弹得非常好,在本国已经是顶尖水平,连续考了三年柴院才如愿以偿。他说,在这里,技术好只是入场券,你必须得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和深刻的俄罗斯作品诠释,才能打动那些“阅人无数”的教授们。

所以,把柴院当成“大魔王”,不是为了吓唬你,而是希望你从一开始就建立一个清醒的认知:这是一场硬仗,需要你付出120%的努力和准备。

申请流程,一步步拆解给你看

搞清楚了对手的实力,我们就要开始研究“游戏规则”了。柴院硕士的申请流程,总体来说分为两大步:网上申请(提交视频)和现场考试。整个战线拉得很长,你得提前规划好。

第一步:网上申请与视频预选(通常在每年3月-6月)

这是海选阶段,也是刷人最多的一关。你需要登录柴院的官方网站,在指定的招生系统里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一系列文件,包括:

  • 护照扫描件

  • 本科毕业证和成绩单(需要翻译成俄语并进行公证认证)

  • 个人简历(艺术履历)

  • 最重要的——演奏视频!

视频是重中之重。去年申请小提琴专业的小林,就因为视频录制时背景太乱,音质有杂音,第一轮就被刷掉了,非常可惜。所以记住,你的视频必须满足几个硬性要求:

  1. 一镜到底,无剪辑:每一首曲子从头到尾必须是一个完整的镜头,不能有任何拼接。这考验的是你的真实水平和稳定性。

  2. 高质量音画:找个安静的、声学效果好的地方录,比如小音乐厅。用专业的录音录像设备,保证画面清晰,能看清你的手部动作和表情,声音干净无杂质。

  3. 着装正式:穿上你的演出服,这代表了你对考试的尊重。

视频曲目的要求和现场考试基本一致,我们后面会详细说。视频提交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一般在7月初,学校会公布通过预选的名单。能进入这个名单,恭喜你,你已经战胜了至少80%的申请者。

第二步:落地莫斯科,参加现场考试(通常在每年7月-8月)

收到学校的邀请函后,你就得赶紧办签证、订机票,飞往莫斯科参加终极对决了。现场考试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需要在几天内完成:

  1. 专业考试(演奏/演唱):这是决定你命运的核心环节。

  2. 俄语和专业理论口试(Собеседование):这是一个综合面试,考官会考察你的乐理、和声、曲式、音乐史知识,以及你的俄语交流能力。

  3. 笔试(有时会安排):主要考察和声与音乐理论的写作能力。

所有考试结束后,最终录取名单会在8月底左右公布。整个过程非常紧张,对你的心理和生理都是巨大的考验。

核心中的核心:专业考试到底考什么?

好了,现在进入最硬核的部分。不同专业的曲目要求天差地别,我们以几个热门专业为例,把最新的要求给你剖析一下。(请注意:以下曲目要求为往年惯例,每年可能有微调,请务必以当年官网公布的最新招生简章为准!)

钢琴专业(Фортепиано)

柴院的钢琴系,那是“神仙打架”的地方。硕士考试要求你准备一套长达45-50分钟的音乐会曲目,技术和音乐性缺一不可。这套曲目通常需要包含以下四类:

1. 复调作品: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一首完整的前奏曲与赋格(三声部或四声部)。这不是简单的弹对音符,考官要听的是你对不同声部的控制力、层次感和复调思维的理解。比如,你选的是BWV 861降B小调赋格,那五个声部的进入和交织,你必须处理得像一幅精密的建筑图纸,清晰又富有歌唱性。

2. 大型古典奏鸣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中选择一首完整的。这里的“大魔王”无疑是贝多芬的后期奏鸣曲,比如Op. 101, Op. 106(“槌子键琴”)、Op. 109, Op. 110, Op. 111。敢在柴院考场上弹Op. 106的,那都是真正的勇士。选择这部分曲目,不仅是秀技术,更是展现你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结构和风格的把握。去年考上的一个学姐,她弹的是贝多芬的Op. 110,她说教授在她弹完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理解第二乐章谐谑曲和第三乐章赋格之间的哲学联系?”,可见其深度。

3. 浪漫派大型作品:这是展现你个人魅力和技术巅峰的环节。可选范围很广,比如:

  • 肖邦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或者幻想波兰舞曲Op. 61。

  • 舒曼的《交响练习曲》、《克莱斯勒偶记》或奏鸣曲。

  • 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帕格尼尼大练习曲或《西班牙狂想曲》。

  • 勃拉姆斯的大型变奏曲(如《亨德尔主题变奏曲》)或奏鸣曲。

4. 俄罗斯或20世纪作曲家作品:必须包含一首俄罗斯作曲家的重要作品。这是柴院的“特色菜”,也是他们最看重的部分。你的曲目库里必须有:

  • 拉赫玛尼诺夫的一首音画练习曲(如Op. 39 No. 5)或前奏曲。

  • 斯克里亚宾的一首奏鸣曲(如第四、第五奏鸣曲)。

  • 普罗科菲耶夫的一首奏鸣曲(如第六、第七“战争”奏鸣曲)。

  • 肖斯塔科维奇的一首前奏曲与赋格。

真实案例:我认识的学长张明,2022年考入柴院钢琴系。他的考试曲目是:巴赫平均律上册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第一号》以及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 39 No. 6(“小红帽”)。他说,考试时被教授临时打断,要求他从《热情》的第三乐章中间某个地方开始弹,这就是在考察你对曲子的熟悉程度和反应能力。

小提琴专业(Скрипка)

弦乐同样是竞争惨烈的领域。小提琴硕士考试的曲目,全面考察你的技术、音准和音乐表现力。

1. 复调作品: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中,选择一首奏鸣曲(包含赋格)或者一首完整的组曲(如著名的《恰空》)。这部分是小提琴的“试金石”,你的音准、节奏、和声进行,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会暴露无遗。

2. 协奏曲:准备一首大型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带华彩),或者第二、三乐章。经典选择包括:

  • 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

  • 莫扎特的第三、四、五小提琴协奏曲。

柴院教授对德奥和俄罗斯作品的协奏曲尤为看重。如果你选择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那么你对乐曲的理解必须非常地道,不能有任何“想当然”的处理。

3. 炫技作品: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中选择一首。这是纯粹的技术展示,双音、跳弓、快速跑动……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

4. 奏鸣曲或小型作品:有时会要求准备一首带钢琴伴奏的奏鸣曲或其他小型乐曲,用以考察你与伴奏的合作能力以及对不同风格乐曲的驾驭能力。

真实案例:来自乌克兰的奥琳娜,去年考上了小提琴专业。她的考试曲目是巴赫的d小调第二组曲(含恰空)、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以及帕格尼尼随想曲第24首。她说,考官在她拉完勃拉姆斯之后,并没有问技术问题,而是问她“你认为勃拉姆斯在这首协奏曲里,是如何处理小提琴与整个乐队之间的‘对话’关系的?”。这说明,柴院要的不是一个拉琴机器,而是一个会思考的音乐家。

声乐专业(Академическое пение)

声乐专业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曲目范围也更广,你需要像一个演员一样驾驭不同角色和情感。

你需要准备4-5首风格迥异的作品,通常包括:

1. 咏叹调:一首西方歌剧咏叹调。巴洛克时期(如亨德尔)、古典时期(如莫扎特)或浪漫时期(如威尔第、普契尼)的作品均可,需用原文演唱。

2. 俄罗斯咏叹调:一首俄罗斯歌剧咏叹调。这是必考项!比如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柴可夫斯基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等。这部分非常考验你的俄语正音和对俄罗斯音乐“灵魂”的理解。

3. 艺术歌曲(Романс):一首德语、法语或意大利语艺术歌曲,以及一首俄罗斯艺术歌曲(如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4. 室内声乐作品或宗教作品选段(可选):有时也会要求准备,以展示更全面的能力。

真实案例:女高音李莉,为了考柴院声乐系,专门在圣彼得堡读了一年预科,死磕俄语。她的考试曲目是莫扎特《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柴可夫斯基《黑桃皇后》中丽莎的咏叹调,以及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春潮》。她说,考官在她唱完俄语咏叹调后,让她用俄语解释一下她对角色的理解。幸亏她准备充分,才顺利过关。

别只顾着练琴!乐理、视唱练耳这些“隐形门槛”

很多同学以为只要专业够硬就能进柴院,这是最大的误区!俄罗斯的音乐教育体系,对理论的重视程度超乎你的想象。这里的理论考试,不是国内那种做做卷子就完事的。

1. 视唱练耳(Сольфеджио):柴院的视唱练耳是出了名的难。考试可能包括:

  • 单声部旋律模唱与视唱:旋律复杂,包含大量半音、变化音和复杂的节奏型。

  • 双声部视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或者和老师合作唱。

  • 旋律听写:一段8-12小节的旋律,可能包含转调,只放几遍就要完整写下来。

  • 和声听辨与听写:这是最难的部分!老师在钢琴上弹奏一连串的和弦,你需要迅速辨别出和弦的性质(大小三、增减三、七和弦等)及其转位,并写出完整的四部和声。这需要极度灵敏的和声感觉。

2. 乐理与和声(Теория музыки и Гармония):这部分通常在口试(Собеседование)中进行。考官会随机提问,问题可能涉及:

  • 和声分析:给你一段乐谱(比如巴赫的众赞歌或贝多芬的奏鸣曲片段),让你分析其中的和声进行、转调手法。

  • 曲式分析:分析一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比如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

  • 音乐史:提问关于西方音乐史或俄罗斯音乐史的问题。比如,“谈谈‘强力集团’对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或者“比较一下勃拉姆斯和瓦格纳在创作理念上的不同?”

这些问题全部需要你用俄语流利地回答。如果你的俄语结结巴巴,或者理论知识有明显漏洞,就算你的专业演奏得了满分,总分也可能被拉下来,导致最终失败。

俄语,到底是不是硬门槛?

现在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语言问题。说白了,俄语就是一道硬性门槛,只是这道门槛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

在申请阶段,柴院不一定强制要求你提交俄语等级证书(比如TRKI)。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会俄语。你的俄语水平会体现在两个地方:

1. 理论口试:前面说了,你必须能用俄语流畅地回答专业问题。

2. 与教授沟通:在专业考试后,教授很可能会和你聊几句,问问你的音乐想法,你为什么想来柴院。如果你只能说“Да”(是)和“Спасибо”(谢谢),那场面就非常尴尬了。

入学后,所有的公共课,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教育学、哲学,全都是俄语授课。没有B1以上(最好是B2)的俄语水平,你上课就像在听天书,根本无法毕业。

所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至少一年开始系统地学习俄语。如果条件允许,去俄罗斯读一年预科(Подготовительный факультет)是最高效的方式。在预科,你不仅能高强度地学习语言,还能提前适应俄罗斯的教学模式,甚至有机会见到你心仪的教授,让他提前认识你。这对于正式申请绝对是巨大的优势。

最后,想对还在奋斗的你说几句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头都大了?感觉要准备的东西像山一样多?

是的,考柴院就是这么难,这么复杂。它就像一场严酷的铁人三项,不仅考验你的专业技能,还考验你的智力、毅力、语言能力,甚至是你规划时间和管理压力的能力。

但我想说,别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高标准,柴院才能成为今天的柴院。它筛选的,从来都不是只会弹琴的匠人,而是未来能引领音乐潮流的艺术家。

把这份复杂的录取标准,当成一张给你的寻宝图吧。图上的每一个标记,每一个要求,都是在指引你成为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音乐人。准备复调,是在训练你严谨的逻辑思维;攻克大型协奏曲,是在磨练你驾驭宏大结构的能力;学习俄语和音乐史,是在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全新文化世界的大门。

通往梦想的路,从来没有捷径。这条路很苦,很累,你可能会无数次想要放弃。但请你一定记住那个在深夜里,听着拉赫玛尼诺夫,梦想着柴院的自己。那个瞬间的悸动,才是你所有努力的真正意义。

别去想什么“我万一考不上怎么办”,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对着这份“寻宝图”,一项一项去攻克,一天一天去进步。把那首最难的练习曲弹到滚瓜烂熟,把那个最复杂的和声听写练到形成肌肉记忆,把那句最拗口的俄语说到像母语一样自然。

当你真的站上柴院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的舞台上时,你会发现,之前流过的所有汗水和泪水,都值了。

加油吧,未来的音乐家!莫斯科的冬天很冷,但梦想,会让你热血沸腾。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23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