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高能预警 & 阅读指南 |
---|
- 鸡血预警:看完你可能会热血沸腾,立刻打开LinkedIn搜索校友,并对自己说:“我也可以!” |
- “凡尔赛”预警:本文会提到N个顶级酒店集团的大佬,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曾是为DDL头秃的留学生。 |
- 实用Tips:文章结尾没有大道理,只有立即可用的“抱大腿”小技巧,帮你有效利用最宝贵的校友资源。 |
- 流量预警:内含大量真实案例和故事,建议在Wi-Fi环境下,泡杯咖啡,慢慢“食用”。 |
还记得我去年参加的一个行业招聘会吗?地点在纽约一个超豪华的酒店,水晶吊灯晃得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我穿着租来的、感觉大了一号的西装,手里攥着几十份简历,紧张得手心冒汗。看着周围那些谈笑风生、仿佛已经拿了十个offer的“精英们”,再看看那些来自万豪、希尔ton招聘摊位前不苟言笑的HR,我感觉自己渺小得像颗尘埃。
招聘会的压轴环节,是请一位酒店集团的亚太区总裁做分享。当他走上台,PPT上打出他名字和履历的时候,我旁边的同学突然激动地抓着我的胳膊,压低声音喊:“天呐!你看他的教育背景!他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那一瞬间,整个会场在我眼里都不一样了。刚才还觉得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大佬”,突然之间有了一层亲切的光环。他不再只是一个“总裁”,他成了我的“学长”。他演讲里提到的那些在校园里做过的项目、参加过的社团,我竟然都如此熟悉。我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原来我和这个行业的顶端,只隔着一个“校友”的距离。
这个经历让我开始疯狂挖掘,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酒店圈的半壁江山,都是被几所“神仙学校”的校友给承包了!今天,我就带大家来“认认亲”,看看这些叱咤风云的大佬,到底跟你是什么关系。这不只是一份“校友名录”,更是一张张通往行业巅峰的活地图。
康奈尔大学诺兰酒店管理学院 (Cornell University Nolan School of Hotel Administration):酒店业的“黄埔军校”
聊酒店管理,康奈尔的“酒店人”(Hotelie)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这所坐落在纽约州伊萨卡小镇上的学院,简直就是全球酒店业的“中央银行”,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送着顶尖人才。在这里,你学到的不只是如何铺一张完美的床单,更是如何运营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康奈尔的校友网络有多强大?这么说吧,你在任何一家五星级酒店里,从总经理到区域副总裁,随便扔一块砖头,砸到康奈尔校友的概率都相当高。他们的影响力渗透在行业的每一个角落。
代表校友:李博睿 (Lee Pillsbury) - Thayer Lodging Group 联合创始人兼主席
这位老爷子可是酒店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他不是那种常规的酒店经理人,而是玩转资本的高手。1964年从康奈尔毕业后,他的职业生涯就像开了挂。他早期参与了万豪酒店的快速扩张,是帮助万豪从一个家族企业成长为全球巨头的关键人物之一。
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反周期”投资理念。在别人因为经济危机纷纷抛售酒店资产时,他却逆流而上,用低价收购优质酒店,然后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品牌重塑,等待市场回暖后高价卖出。他创立的Thayer Lodging Group,在30多年里完成了超过43亿美元的酒店房地产投资。数据显示,他经手的项目平均内部收益率(IRR)能超过25%,这在投资界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康奈尔教的不仅仅是运营(Operations),更是商业思维(Business Acumen)。他把酒店看作一个金融产品,用资本的逻辑去撬动整个行业。对于想走酒店投资、地产或金融方向的同学来说,李博睿学长就是你的终极偶像。
代表校友:Will Guidara - Make It Nice 餐饮集团创始人
如果说李博睿是资本大佬,那Will Guidara就是将“体验”做到极致的艺术家。他和主厨Daniel Humm一起,将纽约的Eleven Madison Park(简称EMP)餐厅,从一家优秀餐厅打造成了“世界第一”。2017年,EMP荣登“全球50佳餐厅”榜首,这背后最大的功臣之一,就是负责前厅和体验的Guidara。
他从康奈尔毕业后,痴迷于创造“不合理的款待”(Unreasonable Hospitality)。他认为,服务不应该是标准化的流程,而应该是为客人创造惊喜和终身难忘的记忆。比如,他听说有桌客人在惋惜没吃到纽约著名的热狗,便立刻派人去街上买来,用银盘呈上,让客人惊喜交加。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EMP的客单价高达335美元,却依然一座难求。
Will Guidara的故事,完美诠释了康奈尔“Food & Beverage”课程的精髓。对于那些对餐饮管理、打造极致客户体验充满热情的同学,他的书《Unreasonable Hospitality》绝对是必读圣经。他证明了,服务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品牌最强大的护城河。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 (EHL - École hôtelière de Lausanne):奢侈品酒店的摇篮
如果说康奈尔是酒店业的“西点军校”,那EHL就是培养贵族和绅士的“伊顿公学”。这所坐落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百年名校,浑身散发着优雅、精致和传统的气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服务最挑剔的客户。
EHL的课程极度强调实践。大一新生就要穿上制服,从厨房切菜、打扫客房开始,亲身体验每一个最基础的岗位。这种“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在日后的管理中,既有宏大的战略眼光,又懂得尊重每一个基层员工的价值。EHL的校友遍布全球顶级奢侈品酒店、米其林餐厅,甚至奢侈品品牌。
代表校友:Nathalie Seiler-Hayez - 博里瓦奇皇宫酒店 (Beau-Rivage Palace) 总经理
能执掌像博里瓦奇皇宫这样拥有160多年历史的传奇酒店,本身就是一种至高荣誉。而Nathalie Seiler-Hayez就是这样一位EHL培养出的杰出女性领导者。博里瓦奇皇宫酒店是瑞士国宝级的酒店,接待过无数国家元首和名流,是真正的“宫殿级”酒店。
Nathalie的职业路径非常经典。从EHL毕业后,她从基层做起,在巴黎、纽约、伦敦的瑰丽酒店、康诺特酒店等顶级物业中不断历练。她的管理风格,既有瑞士人特有的精准和严谨,又有女性领导者的细腻和共情。在她治下,博里瓦奇皇宫酒店不仅维持了其历史的厚重感,还通过引入现代艺术、升级水疗中心等方式,不断吸引着年轻一代的顶级客户。她曾在一个采访中提到,真正的奢侈是“时间”和“关怀”,而不是堆砌昂贵的硬件。这种理念,深深地烙印着EHL的教育哲学。
代表校友:米歇尔·雷比耶 (Michel Reybier) - La Réserve 酒店品牌创始人
这位大佬更是一个传奇。他并非传统的酒店经理人出身,而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早年创立了法国最大的香肠品牌Aoste,赚得第一桶金后,华丽转身,进入他真正热爱的酒店和葡萄酒行业。他收购了波尔多著名的二级酒庄Château Cos d'Estournel,并创立了顶级的精品酒店品牌La Réserve。
La Réserve在巴黎、日内瓦和拉马蒂埃尔的酒店,每一家都是当地的标杆,以其极致的私密、优雅和个性化服务著称。雷比耶将他从EHL学到的款待精神,与他作为企业家的商业嗅觉完美结合。他打造的不是连锁酒店,而是一个个可以传承的“家外之家”。2023年,La Réserve Paris被评为“全球最佳酒店”,这是对其品牌理念的最高肯定。他的故事告诉我们,EHL的教育背景,能为你提供一个完美的跳板,让你把对生活的热爱,变成一门成功的生意。
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 (UNLV):博彩与娱乐帝国的人才基地
如果说EHL是古典欧洲的代表,那么UNLV就是现代娱乐之都的产物。坐落在“世界赌城”拉斯维加斯,UNLV的威廉·哈拉酒店管理学院(William F. Harrah College of Hospitality)与这座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这里的学生,实习地点可能就是楼下的凯撒宫、美高梅或者百乐宫。
UNLV的教学内容非常“接地气”,紧密围绕综合度假村(Integrated Resort)的运营展开,课程涵盖博彩管理、会展管理、娱乐管理等特色领域。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几乎无缝对接拉斯维加斯乃至全球的顶级娱乐帝国。
代表校友:William Hornbuckle - 美高梅国际酒店集团 (MGM Resorts International) CEO兼总裁
说到UNLV的校友,Hornbuckle绝对是C位中的C位。他掌管的美高梅,是全球最大的综合娱乐集团之一,旗下拥有百乐宫(Bellagio)、美高梅大酒店(MGM Grand)、阿丽雅(Aria)等众多如雷贯耳的品牌。2023年,美高梅的总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62亿美元!
Hornbuckle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拉斯维加斯的奋斗史。他从UNLV毕业后,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一步步在博彩和酒店行业中攀升。他亲身经历了拉斯维加斯从一个纯粹的“赌城”,转型为集酒店、餐饮、娱乐、会展、购物于一体的“世界娱乐之都”的全过程。他的决策,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比如,他大力推动美高梅在日本大阪建立综合度假村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投资额高达100亿美元,是他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他的成功,是UNLV实践派教育的最好证明。对于那些梦想进入大型综合度假村,玩转复杂业态的同学来说,Hornbuckle学长已经把通关秘籍给你画出来了。
代表校友:George Maloof Jr. - Maloof Companies 主席
Maloof家族是拉斯维加斯响当当的商业家族。George Maloof Jr.最为人称道的杰作,就是他一手打造的棕榈树赌场度假村(Palms Casino Resort)。在本世纪初,Palms是拉斯维加斯最酷、最潮的地标,以其充满活力的夜生活、顶级的套房(比如那个带有篮球场的套房,一晚要价25000美元)和真人秀节目《The Real World》的拍摄地而闻名。
Maloof深谙娱乐和营销之道,他把酒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交舞台和媒体焦点。他精准地抓住了年轻一代的消费心理,让Palms不仅仅是一个住宿和博彩的地方,更是一种潮流文化的象征。虽然他后来将Palms出售,但他展现出的那种创造潮流、引领市场的能力,正是UNLV酒店管理学院教给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他告诉我们,在娱乐之都,你卖的不是房间,是梦想和体验。
这些“大神”校友,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好了,认了一圈“亲”,是不是感觉瞬间腰杆都硬了?但光激动没用,我们得想明白,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背后,到底藏着哪些能为我们所用的宝藏?
首先,它给了我们一个无比清晰的参照系。你会发现,这些大佬的成功路径并非遥不可及。他们也曾是你,在图书馆里为了一个case study熬夜,为了找一份暑期实习海投简历。他们的故事最大的价值,就是把“成功”这个抽象的词,具体化成了一个个可以学习的步骤和选择。你可以去研究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在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做了什么决定,这些都是活生生的职业规划教材。
其次,这就是你最硬核的人脉资源。当你想进入一家公司时,发现公司的VP是你的校友,这封“攀关系”的邮件或LinkedIn私信,成功率会高出几个数量级。这不叫投机取巧,这叫有效利用信息。你的校友身份,是你最好的敲门砖,它能让一个陌生人愿意花5分钟时间看看你的简历,听听你的故事。而这5分钟,可能就是改变你一生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一种归属感和自信心。留学生活,孤独和不确定性是常态。但当你知道,你所在的这个集体,曾经走出过那么多优秀的人物,你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他们可以,我为什么不行?”这种自信,比任何GPA、任何实习证明都更宝贵。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把这些“云端”的校友资源,变成我们手中的“人脉”呢?
别再只当个“点赞之交”了。下次在LinkedIn上刷到校友大佬的动态,别光点个赞就划过去。花点时间看看他的履历,点进他公司的页面,了解一下他们最近在做什么。如果真的有你感兴趣的职位或领域,大胆地发一封连接邀请吧。内容不用太复杂,真诚一点就好:“尊敬的XX学长/学姐,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XX,非常敬佩您在XX领域的成就。我最近正在关注XX方向,希望能和您有一个简短的请教机会。无论如何,都为您作为校友感到骄傲!” 这样一封短信,大概率会收到一个友善的回应。
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友活动。不管是线上的分享会,还是线下的城市聚会,只要有机会,就积极参与。这些场合是认识校友最高效的方式。去之前做好功课,了解一下有哪些嘉宾,准备一两个有深度的问题。别害羞,主动去跟人聊天,交换联系方式。记住,你不是去“索取”资源的,你是去“建立连接”的。
把你身边的同学当成未来的“大佬”。别忘了,今天坐在你旁边一起赶due的同学,十年后,可能就是某个酒店集团的部门总监。你们一起奋斗的经历,是未来最宝贵的情感纽带。所以,真诚地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多合作,多交流。这才是你最触手可及的“潜力股”校友网络。
下次当你再为未来感到迷茫时,不妨打开学校的校友名录,看看那些你仰望的名字。你会发现,他们曾经也站在你现在的位置。他们走过的路,或许不能完全复制,但他们的高度,却为你指明了方向。原来,我们和梦想的距离,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说不定下一个被写进校友录的“大佬”,就是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