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偏爱什么样的学生?快来对号入座!

puppy

嘿,正在为UCA申请挠头的你,是不是也常常盯着自己的作品集,纠结技术还不够完美?悄悄告诉你,UCA招生官真正在意的,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哦!相比起无懈可击的技术,他们更想看到你独特的视角、天马行空的创意和那份敢于试错的勇气。你的作品集不只是最终成果的展示,那些不完美的草图、实验过程中的小失败,反而是他们最想看到的闪光点!他们超爱那种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有自己独立思考,并且能把创作故事讲得闪闪发光的学生。想知道怎么让你的申请材料真正“击中”招生官的心吗?快来文章里找答案,看看你是不是UCA正在寻找的那个宝藏艺术家吧!

UCA申请避坑指南:招生官想看的 vs 你以为他们想看的
你以为他们想看:技术完美无瑕,像素级的精致素描,能媲美专业软件教程的最终效果图。
UCA真正想看:你探索想法的 messy 过程!那些画了一半的草图、实验失败的笔记、记录灵感的涂鸦,更能展现你的思考路径和创造潜力。
你以为他们想看:一个包含各种风格,展示你会用PS、AI、C4D等所有软件的“技能大杂烩”作品集。
UCA真正想看:一个有清晰主线和个人风格的项目。他们想知道你对什么着迷,你的热情在哪里,而不是你会多少种工具。
你以为他们想看:宏大、深刻、紧跟潮流的社会议题,显得自己很有深度。
UCA真正想看:源于你真实生活和感受的独特视角。你楼下那只懒洋洋的猫、你对家乡食物的记忆,这些充满个人印记的故事,远比空洞的大道理更能打动人。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未来艺术家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Cici。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收到一封读者私信。一个叫Leo的男生,准备申请UCA的插画专业,几乎快被作品集逼疯了。他给我发来一张他画了三个月的数字作品,画面精致得像张照片,每一根头发丝都闪着光。他问我:“Cici,你看这张画的技术够不够?招生官会喜欢吗?”我能从屏幕那头感受到他的焦虑。他告诉我,为了让作品集“完美”,他放弃了所有实验性的想法,一心一意打磨技术,结果越画越没灵感,也越来越不自信。

Leo的故事,是不是像极了正在屏幕前的你?我们总觉得,申请名校,就得拿出十八般武艺,用无懈可击的技术去征服招生官。但今天,我想跟你聊个大实话:对于UCA(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这所纯艺血统的创意大学来说,他们寻找的,可能恰恰是那个不那么“完美”的你。

技术控 vs 创意玩家:UCA的天平倾向哪一边?

咱们先来破除一个最大的迷思:技术是不是最重要的?

当然不是!这绝对是最多同学会踩的坑。很多同学会花大量时间去画超写实的素描,或者做一些技术复杂但没有灵魂的3D模型。这就像一个厨师,能把土豆丝切得比头发还细,但炒出来的菜却毫无味道。UCA的招生官们早已经阅人无数,各种神仙技法他们都见过。相比于一个冷冰冰的技术“复印机”,他们更想看到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玩家”。

UCA一直以其“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闻名。在《卫报》2024年英国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排名中,UCA稳坐前列,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教学质量,更是因为它鼓励学生“玩”起来的氛围。他们不希望你是一个只会执行命令的画手,而是一个能提出问题、探索边界的思考者。

去年UCA线上开放日的时候,一位平面设计系的教授就直言不讳:“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一个学生提交了五个风格迥异但都模仿得很像大师的作品。我更愿意看到一个学生,用一种非常稚嫩、甚至有点笨拙的方式,去探索一个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他为自己家的猫设计了一套品牌VI,虽然技术不成熟,但充满了爱和观察,这比任何完美的模仿都珍贵。”

想想UCA的知名校友,《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导演Gareth Edwards。他在UCA学习的并不是电影特效技术,而是电影与电视专业。他最出名的,是他用家用电脑和非专业软件在自己卧室里完成了处女作《怪兽》的全部特效。UCA看重的,正是他这种“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可能”的创意驱动力,而不是他掌握了多少款昂贵的软件。

所以,当你还在纠结自己的线条不够直、颜色不够准的时候,不如问问自己:我的想法有趣吗?我的作品里有我自己的声音吗?这才是UCA招生官最想听到的答案。

完美成品 vs 闪光的创作过程:你的Sketchbook才是主角!

如果说作品集是你的“脸面”,那Sketchbook(速写本/创作本)就是你的“心脏”。很多同学会把90%的精力放在打磨最终成品上,只拿出几张最干净、最完整的画作。而在UCA招生官眼里,这恰恰是本末倒置了。

他们真正想看的,是你那本画满了草图、贴满了票根、洒上了咖啡渍、写满了胡思乱想的Sketchbook。为什么?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你从一个模糊的灵感到一个成型作品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灵光乍现,都比最终那个“完美”的结果更能体现你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作潜力。

UCA的官网作品集指南里明确强调:“我们希望看到你的研究和发展过程(We want to see you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他们甚至会建议你把整个Sketchbook都扫描或拍照上传。

我认识一个学姐,叫Sarah,她成功申请到了UCA的戏服设计专业。她的作品集里,最亮眼的部分就是她的Sketchbook。她当时的研究项目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哀悼时尚”。她的本子里,不仅有服装款式的草图,还有她去博物馆拍的古董裙子照片、从旧书上复印下来的文字、自己用不同布料做的小样、甚至还有她为了体验角色心境写的短篇小说。其中有一页,她尝试用墨水和茶水做旧布料,结果弄得一团糟,她没有撕掉,而是在旁边用红笔写下了“失败!茶渍太均匀了,像尿布!下次试试用喷壶和撒盐。”

后来她收到面试通知时,面试官第一个提问的就是关于这一页。面试官笑着说:“我们看到了你的‘尿布实验’,这太棒了!这证明你是一个敢于动手、不拍失败、并且能从错误中学习的学生。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看到了吗?那些你觉得“拿不出手”的失败记录,在招生官眼里却是闪闪发光的宝藏。它们证明了你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空想家,而是一个能动手解决问题的实干派。UCA作为一所拥有超过160年历史的艺术院校,其教学核心就是基于工作室(Studio-based)的实践。他们希望招收的学生,一进学校就能立刻投身于这种“做中学”的环境里。你的Sketchbook,就是你已经具备这种能力的最好证明。

沉默的艺术家 vs 会讲故事的创作者:让你的作品“开口说话”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画廊,一幅画前没有任何说明,另一幅画旁边则写着艺术家创作它时的心路历程。哪一幅会更吸引你?

答案显而易见。在UCA的申请中,你不仅要做一个创作者,更要做一个出色的“故事大王”。你的作品集不是图片的堆砌,而是一场由你导演的个人展览。每一张图片、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有清晰的注解(Annotation),告诉招生官:你为什么做这个项目?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这些文字和你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一样重要。它们是你和招生官直接对话的唯一机会。UCA拥有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学生,这种国际化的环境决定了他们非常看重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他们想知道,你是否能清晰地阐述自己复杂的创意理念。

举个真实的例子。UCA动画专业的一位招生导师曾分享过两个让他印象深刻的申请者。申请者A,提交了一系列技术非常成熟的角色设计,但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申请者B,角色造型相对简单,但她为每个角色都写了一段生动的小传,讲述了角色的性格、梦想和恐惧。她还附上了一段文字,解释她是如何通过观察自己内向的妹妹,从而构思出其中一个害羞但内心强大的角色。

结果,申请者B收到了Offer。导师的解释是:“动画的本质是讲故事。B同学让我们相信,她不仅能画画,她还能创造有血有肉、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角色。她的文字展现了她的同理心和叙事能力,这是比绘画技巧更难得的天赋。”

所以,别再让你的作品“沉默”了。用几句简单但真诚的话,赋予它们生命。你的个人陈述更是如此,不要写成一份干巴巴的简历,把它当成一个迷你剧本。开头用一个钩子抓住招生官的注意力,主体部分讲述一两个你最重要的创作经历,结尾表达你对UCA的向往和未来的创作热情。记住,招生官每天要看成百上千份申请,一个动人的故事,会让他瞬间记住你。

随波逐流者 vs 有好奇心的探索家:展现你独特的“怪”

你是不是也在刷着各种社交媒体,看着那些流行的艺术风格,然后想方设法地去模仿?或者在选择项目主题时,专门挑那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比如环保、女权、战争与和平?

停下来!UCA想找的,不是一个紧跟潮流的“时尚博主”,而是一个对世界充满个人好奇心的“探索家”。他们希望你展现的,是你独特的、甚至是有点“怪”的个人兴趣和视角。

UCA的四大校区——坎特伯雷、埃普索姆、法纳姆和罗切斯特,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历史传承。这种多样性也体现在他们的招生偏好上:他们极其欣赏那些能从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中汲取养分的学生。你来自哪里,你经历过什么,你对什么东西痴迷,这些才是构成你独一无二艺术DNA的关键。

前几年UCA的毕业展上,有一个来自中国的摄影系学生,他的毕业作品不是拍的伦敦地标,也不是什么宏大的概念,而是他家楼下那个小小的、有点破旧的菜市场。他拍了清晨卸货的卡车、拍了摊主们布满老茧的手、拍了五颜六色的蔬菜和它们在水洼里的倒影。整个系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这个项目后来不仅拿了奖,还被一家知名摄影杂志报道。

他的导师评价说:“这个学生最打动我们的,是他对自己文化根源的珍视和深刻的观察力。他没有去追逐那些所谓的‘国际化’题材,而是在最平凡的日常中,挖掘出了诗意和力量。这种能力,是U-C-A最看重的品质之一。”

你的“怪癖”就是你的宝藏。你是不是对昆虫的翅膀纹理特别着迷?那就做一个基于生物形态的首饰设计。你是不是一个游戏迷,能背出所有角色的背景故事?那就试着为这个游戏做一个衍生产品的概念设计。你是不是对奶奶做的家乡菜念念不忘?那就用插画或动画,把这份味觉记忆记录下来。

不要害怕自己的兴趣太小众、太个人。艺术最迷人的地方,就是通过最个人的表达,去触动最广泛的共鸣。UCA想要的,正是那个敢于展现自己真实色彩的、独一无二的你。

好啦,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解开你心里的结?

最后,不想给你总结什么大道理,就想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别再对着一张画改上一个月了,放下笔,去楼下公园逛逛,或者翻翻你小时候的相册,灵感可能就藏在那里。

把你那本崭新的、不敢下笔的Sketchbook拿出来,随便画点什么,哪怕是画你今天中午吃的外卖。让它变得乱七八糟,充满你的痕迹,这才是它该有的样子。

下次有人问你作品集准备得怎么样了,别再说“技术还不够好”,试着告诉他:“我最近在研究一个超酷的故事,你想听听吗?”

记住,UCA不是在寻找一个完美的艺术家,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艺术家。他们是在寻找一个有潜力的、充满热情的、敢于犯错的、并且对自己诚实的未来创作者。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现在正看着这篇文章、有点焦虑但眼里依然有光的你呀!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72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