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牛津?这几个宝藏专业别错过!

puppy

正在冲刺牛津的你,是不是一想到申请就头大,感觉满眼都是PPE、法律这种“卷王”专业?别急!其实,牛津的魅力远不止于此。除了那些人人都挤破头的热门选择,还有一些超棒的“宝藏专业”悄悄等着你发现。它们可能申请人数相对友好,课程设置却新颖又有趣,甚至是超酷的跨学科项目,毕业后的前景也相当能打!想知道如何巧妙绕开最拥挤的赛道,找到那个最适合你、录取机会还更大的“梦中情科”吗?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选专业小雷达,快来解锁你的牛津新思路吧!

选专业前,先问自己三个灵魂拷问
1. 这个专业是“我想学”,还是“我爸妈/社会觉得好”?
2. 除了名字听起来高大上,我真的去官网看过它的课程设置,并且心动了吗?
3. 如果抛开学校光环,我还会对这个领域的知识充满好奇和热情吗?

嘿,亲爱的准牛津er!

还记得大半年前,我跟一个学妹咖啡聊天,她叫小雅。她当时的状态,可能跟你现在一模一样。眼睛里闪着对牛津的向往,但眉头却拧成了一个结。她的目标是牛津的PPE(哲学、政治与经济),这个传说中“英国首相生产线”的王牌专业。

“学长,我A-Level成绩还行,课外活动也塞得满满当当,模拟面试练了无数遍,但心里还是慌得不行。”她搅着杯子里的拿铁,叹了口气,“我每天在网上看录取数据,看到PPE那不到15%的录取率,感觉自己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时都可能掉下去。”

我问她:“你为什么非PPE不可呢?”

她愣了一下,说:“因为它最有名啊,听起来就特别厉害,毕业了肯定前途无量。”

这个答案,我听过太多次了。我们拼尽全力,想要挤进那扇最窄的门,因为我们相信,门后的风景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们常常忽略了,牛津这座知识的殿堂,远不止一个富丽堂皇的正门。它还有很多风景别致、无需人挤人的“秘密花园”,等待着真正懂它的人去探索。

这篇文章,就是想带你逛逛这些“秘密花园”。别再只盯着PPE、法律、经济这些“卷王之王”了。咱们换个思路,用“选专业小雷达”扫一扫,看看牛津还有哪些申请压力相对友好、课程有趣、前景又超赞的宝藏专业。说不定,你的“梦中情科”,就在其中!

Human Sciences:当生物学遇上社会学,解锁人类密码

你是不是对“人”这个物种充满了好奇?既着迷于基因、进化这些硬核的生命科学,又对社会结构、文化差异、人类行为这些软科学充满兴趣?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恭喜你,Human Sciences(人类科学)这个专业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会有点懵,它到底学啥?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超级跨学科的大杂烩,把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行为科学等内容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你将从“理科”和“文科”两个视角,全方位地解构“人类”这个复杂的课题。上午可能还在实验室研究DNA,下午就在讨论全球化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这种设置真的太酷了!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壁垒,让你建立一个更多元、更立体的知识体系。这在当今这个需要复合型人才的时代,简直是王炸优势。

现在,我们来看点实际的。数据不会说谎。让我们对比一下它和“卷王”专业的申请难度。

根据牛津大学官方发布的2023年入学申请数据,大名鼎鼎的PPE有2253人申请,最终发了276份offer,成功率大约是12.2%。而Human Sciences呢?同年有278位申请者,发出了55份offer,成功率高达19.8%!这个数字几乎是PPE的1.6倍。这意味着,选择Human Sciences,你面对的竞争烈度会小很多。

别以为它“好申”就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出路可是相当广。我的一个直系学姐,就是Human Sciences毕业的。她告诉我,她的同学里,有去世界卫生组织做公共健康政策研究的,有进入顶级咨询公司做用户行为分析的,有去联合国做人口问题项目的,当然也有继续深造,成为人类学或遗传学领域科学家的。因为他们既懂科学数据,又懂社会人文,这种“双脑思维”在哪个行业都超级抢手。

如果你是一个好奇心爆棚,不想被单一学科束缚,渴望探索人类终极奥秘的“跨界玩家”,请一定,一定把Human Sciences放进你的备选清单里!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现实版的“古墓丽影”与“人类观察家”

一提到考古,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印第安纳·琼斯挥着长鞭探险的场景?或者是在某个神秘的遗迹里,小心翼翼地用小刷子扫去千年尘土的专注身影?没错,这些都是考古学的一部分,但牛津的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考古学与人类学)专业,能带给你的远不止于此。

这个专业是两个迷人学科的结合体。考古学(Archaeology)通过物质遗存(比如陶器、建筑、骨骼)来研究过去的人类社会,而人类学(Anthropology)则更关注当代的社会文化、亲属关系、宗教信仰和全球化。把它们放在一起,你就能拥有一种穿越时空的超能力——既能与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话,又能深刻理解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

课程设置也超级有意思。你不仅会学习理论知识,比如考古方法论、社会人类学思想史,更重要的是,你有大把的机会去“动手”。牛津拥有世界顶级的博物馆资源,比如皮特·河博物馆(Pitt Rivers Museum)和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你会有很多课程直接在博物馆里上,亲手触摸那些穿越历史而来的藏品。更让人激动的是,学校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至少6周的田野调查(fieldwork),你可以去英国的罗马遗址,也可以申请去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亲身体验挖掘和研究的乐趣。

一个从这个专业毕业的朋友,大二暑假就去了秘鲁的一个考古项目,每天跟印加文明的遗迹打交道。他说那段经历完全改变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当你亲手挖出一件几百年前的器物时,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真实存在。

我们再来看看数据。考古学与人类学专业的竞争压力,同样比那些“宇宙中心”专业要友好得多。在2023年的申请季,它收到了184份申请,发出了45份offer,成功率高达24.5%!这个数字几乎是法律专业(12.6%)的两倍。对于那些对人类历史和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高性价比”选择。

毕业后能做什么?路子宽着呢!除了传统的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媒体(比如去国家地理或BBC拍纪录片)、国际发展组织、文化遗产管理、公共政策部门,甚至还有人去了商业咨询,利用人类学的洞察力去分析消费者行为。因为这个专业训练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跨文化理解和深度分析能力——在任何领域都是稀缺资源。

Classical Archaeology and Ancient History (CAAH):避开拉丁语门槛,拥抱古典世界

你是不是一个古典文明的狂热爱好者?对古希腊的哲学、古罗马的建筑、埃及的神秘传说深深着迷?也许你想过申请牛津久负盛名的Classics(古典学),但一看到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拉丁语或古希腊语要求,就瞬间打了退堂鼓。

别灰心!牛津为你准备了一个完美的替代方案——Classical Archaeology and Ancient History(古典考古学与古代史),简称CAAH。

这个专业是为那些热爱古典世界,但没有语言基础的同学设计的。它把重点放在了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上,让你通过实物和史料来重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辉煌。你将学习如何分析古代的雕塑、钱币、碑文,如何解读希罗多德和塔西佗的历史著作,从而拼凑出那个伟大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图景。最棒的是,你不需要提前学习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可以在进入牛津后从零开始学习,并且是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压力会小很多。

CAAH的魅力在于它的专注和深入。它不像纯历史专业那样宽泛,也不像纯考古专业那样需要全球跑,而是聚焦于地中海这个人类文明的摇篮。你可以花一个学期的时间,专门研究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如何运作的,或者用另一个学期,去探讨庞贝古城被火山掩埋前的日常生活。

现在,揭晓激动人心的数据时刻。CAAH堪称是牛津人文社科里的“隐藏王者”。在2023年的入学申请中,这个专业仅有81人申请,最终发出了31份offer,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38.3%!是的,你没看错,超过三分之一的申请者都能拿到offer。这个比例在牛津,简直可以用“慷慨”来形容。

我认识一位通过CAAH进入牛津的同学,她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背景不够“纯粹”,既不是历史竞赛大神,也没学过古典语言。但她在个人陈述里,把自己去希腊旅行时,在帕特农神庙下的震撼和思考写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对这个领域最真实的热情。最终,她成功打动了招生官。她说,CAAH的面试更看重你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对图像、文本的敏感度,而不是你记住了多少知识点。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以去考古、文博领域,很多也进入了法律、金融、公务员等行业。因为通过对古典文献的精读和对考古证据的严谨分析,他们炼就了超强的分析能力和论证能力,这在任何需要严谨思维的行业里都是核心竞争力。

Materials Science:塑造未来的“超级材料”魔法师

聊了这么多人文社科,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理工科。当大家一窝蜂地冲向计算机、工程、物理这些大热门时,有一个未来感十足的硬核专业,却常常被大家忽视——它就是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是做什么的?简单来说,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你现在正在看的手机屏幕、让你在冬天保持温暖的冲锋衣面料、飞机上用的超轻高强度合金、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可降解塑料……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材料科学的功劳。它是一门连接物理、化学和工程的桥梁学科,目标就是创造出性能更优异、功能更强大的新材料,从而推动整个科技的进步。

牛津的材料系是世界顶尖的,拥有超强的师资和实验设备。在这里学习,你不仅能掌握从金属、陶瓷到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系统知识,还能接触到量子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这些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你有大量的实验课,还会参与到小组项目中,去设计和制造一种全新的材料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比如,设计一种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或者研发一种用于人体植入的生物相容性材料。

相比于纯理论的物理或化学,材料科学的应用性更强,能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所学如何改变世界。这对于喜欢动手、热衷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来说,吸引力巨大。

我们来看看它的申请数据。在2023年,牛津的Materials Science收到了291份申请,发出了58份offer,成功率为19.9%。作为对比,同属数理学部的Computer Science,成功率只有6.6%;而热门的Engineering Science,成功率也仅为11.3%。选择材料科学,你将面对一个理智得多的竞争环境。

一位在牛津读材料的学长分享说,这个专业最吸引他的地方,是那种“点石成金”的创造感。他说:“我们就像是物质世界的魔法师,通过调控原子和分子的排列,就能赋予一种材料全新的生命。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就业前景就更不用愁了。从航空航天(如罗尔斯·罗伊斯)到能源行业(如壳牌),从半导体公司(如ARM)到金融咨询(利用其强大的数理分析能力),材料科学的毕业生是各行各业争抢的香饽饽。因为在任何一个实体产业里,材料都是技术突破的基石。

Earth Sciences (Geology):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地球的秘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堪称牛津“最酷”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专业之一——Earth Sciences(地球科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质学。

别一听地质就觉得是“下矿”或者“挖石油”,那都是老黄历了!现代的地球科学是一门极其综合和前沿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我们脚下这个星球的一切。从板块构造、火山地震,到气候变化、古生物演化,再到行星科学、海洋学,都是它的研究范畴。可以说,它是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来讲述地球46亿年的壮阔史诗。

牛津地球科学系最最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它的田野调查(fieldwork)!这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从大一开始,你就有大量的机会走出教室,去英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去苏格兰高地,亲眼观察几十亿年前形成的古老岩石;去多塞特的“侏罗纪海岸”,亲手挖掘菊石化石。四年制的课程里,还包含了很多次海外考察的机会,比如去西班牙比利牛斯山,或者美国的某个国家公园。这些经历不仅能让你把理论知识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更是终身难忘的宝贵回忆。

这门学科在今天尤其重要。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如何寻找可持续的新能源?如何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这些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问题,核心答案都藏在地球科学里。学习它,你不仅是在探索过去,更是在塑造未来。

现在,让我们看看它的录取数据,准备好被惊喜到!在2023年的申请周期里,Earth Sciences收到了117份申请,发出了39份offer,成功率高达33.3%!这个数据在牛津的理科专业里,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对于那些数理化基础扎实,又热爱自然、喜欢户外探索的同学,这简直就是一条通往牛津的“隐藏高速公路”。

一个毕业生曾开玩笑说,读地球科学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以后出去旅游,再也没法好好欣赏风景了。因为你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山和水,而是背后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亿万年的地质变迁。你的世界,从此多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毕业生的去向也非常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能源和矿产公司,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了环境咨询、气候变化研究、灾害管理、政府的自然资源部门,以及金融领域,从事与大宗商品和自然资源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因为他们懂得这个星球最底层的运行规律。

好了,一口气给你介绍了五个宝藏专业。其实,牛津的“秘密花园”里还有很多,比如神学与东方研究(Theology and Oriental Studies)、音乐(Music)等等,它们都有着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录取率和独特的学科魅力。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劝你放弃自己的梦想,也不是说热门专业就不好。我只是想给你提个醒:申请牛津,不应该是一场信息不对称的盲目冲锋。

别再只盯着那些被推上神坛的专业了。花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地,去牛津的官网上把所有本科专业的列表过一遍。点开那些你名字都没听过的专业,看看它们的课程介绍,读一读学生的分享。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你真正感到兴奋和好奇。

你的牛津之路,不应该被“名气”和“录取率”绑架。它应该始于你内心最真诚的热爱。那个最适合你的专业,不是别人告诉你它有多好,而是当你读到它的课程描述时,眼睛会发光,会忍不住拍着大腿说:“天啊,这不就是我想学的东西吗!”

找到它,然后用你的全部热情去拥抱它。这,才是打开牛津大门的最好方式。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96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