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这些坑我先帮你踩了

puppy

准备去日本留学的你,是不是正对着一堆攻略犯愁,感觉未来一片美好又有点迷茫?我懂!当初我也是这么过来的。那些中介不会告诉你的语言学校真相,租房时被“礼金”、“押金”绕晕的经历,还有找兼职时遇到的奇葩老板……这些坑,我都结结实实地踩过一遍了。这篇文章里没有官方套话,全是一个学长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告诉你从选校、租房到办银行卡、找工作的真实经验,帮你避开那些隐藏的麻烦和不必要的开销。希望我的“踩坑”实录能让你少走弯路,把钱和精力都花在刀刃上,让你的留学生活开局就顺顺利利!

日本留学避坑速查表
语言学校:别只看“升学率”,要查学校是否为“适正校”,关注国籍比例和真实的学生评价。
租房:警惕“礼金、押金、中介费”等初期费用,总额可能是月租的4-6倍。考虑UR团地或Share House。
手机卡:不要落地就签大运营商的两年合约。优先选择月费2000-3000日元的“格安SIM”。
银行卡:刚到日本,首选对留学生友好的“邮储银行”(ゆうちょ銀行),手续简单,成功率高。
找兼职:时薪高不代表一切。注意工作环境、交通补助和排班自由度,遵守每周28小时的规定。

嘿,我是你们在www.lxs.net的老朋友,一个已经在日本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学长。

还记得我刚到成田机场的那天,拖着两个28寸的巨大行李箱,站在京成电铁的售票机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线路图,脑子里一片空白。手机里中介发来的路线指引,在那个瞬间变得像天书一样。那一刻的无助和迷茫,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兴奋、期待,还有一丝丝害怕,这大概是每个留学生初来乍到时的共同心情吧。

后来的日子里,我踩过的坑,可能比我走过的路还多。从被语言学校的宣传语“忽悠”,到租房时被一长串收费项目砸懵,再到打工时遇到不讲理的店长……这一路走来,交了不少“学费”。

今天,我不想跟你讲那些官方的、正确的废话。我就想作为一个过来人,掏心窝子地跟你聊聊,那些中介和官方指南里不会详细告诉你的事儿。希望我的这些“血泪史”,能让你在日本的开局,少一点波折,多一点顺畅。

语言学校的“美丽谎言”,你信了吗?

选语言学校,绝对是留学准备的第一关,也是最多信息陷阱的地方。几乎每个中介都会给你看一堆宣传册,上面印着大大的“升学率99%!”、“名校摇篮”之类的字眼。

听起来很诱人,对吧?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我一个朋友小林,就是被一个中介口中的“100%升学率”吸引,去了一所位于千叶县郊区的学校。学费是比东京市区的便宜,但去了之后才发现,所谓的“100%升学”,指的是只要你想升学,学校总能把你塞进一所不需要考试的“专门学校”或者排名很靠后的私立大学。至于你想考的那些顶尖国公立或者早庆上理?对不起,学校的辅导资源几乎为零,老师连最新的入试情报都搞不清楚。

这就是第一个大坑:升学率的定义。这个数字并不能完全代表学校的教学质量,它更像一个营销工具。一个真正好的学校,会告诉你它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帝国大学,有多少人进了早稻田、庆应,而不是用一个笼统的数字来糊弄你。

那我们该怎么选?给你几个实打实的建议:

第一,查学校的资质。日本入国管理局会根据学校的管理情况,将语言学校评定为“适正校”(以前也叫“优良校”)。被评为“适正校”的学校,意味着在学生管理上比较规范,递交签证材料时,审查也会相对简化。这个信息可以在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官网上查到,比中介的任何吹嘘都可靠。

第二,看国籍比例。想象一下,你进了一个班,20个学生里18个都是同胞,那你的日语口语还怎么练?这跟在国内上个日语培训班有啥区别?好的语言学校会努力维持学生国籍的多样性。报名之前,大胆地问中介或者学校要最新的学生国籍比例数据。一个中国学生比例低于70%的学校,语言环境通常会好很多。

第三,挖真实评价。别光看官网上的“学生感言”,那些都是精挑细选的。去小红书、知乎、微博这些社交平台,搜一搜学校的名字,看看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是怎么评价的。他们的吐槽,往往比官方的赞美更有参考价值。

选语言学校,就像是打游戏选新手村,选对了,后面的路会顺畅很多。千万别被那些华丽的辞藻迷惑,多花点时间做背调,这笔时间投资绝对值得。

租房,一场与“金”钱的博弈

搞定了学校,下一步就是找房子住了。如果你以为在日本租房就像国内一样,交个押一付三就完事了,那可就太天真了。日本的租房市场,特别是针对外国人的,简直是一场和各种“金”钱的战斗。

我第一次租房的经历,堪称灾难。在网上看中了一间月租7万日元的公寓,离车站近,看着也干净,心里美滋滋地觉得捡到了宝。结果到了中介公司,他们给我拉了一张费用清单,我当场石化。初期费用总共要45万日元!

这45万日元是怎么来的?我给你算算账:

  • 房租(家賃):7万日元(当月房租)
  • 礼金(Reikin):7万日元(1个月房租,送给房东的“感谢费”,不退)
  • 押金(敷金/Shikikin):7万日元(1个月房租,退房时扣除清扫费等再退还)
  • 中介费(仲介手数料):7.7万日元(1个月房租+10%消费税)
  • 保证会社费用(保証会社利用料):3.5万日元(通常是房租的50%或固定金额)
  • 火灾保险费(火災保険料):约2万日元(两年)
  • 换锁费(鍵交換代):约2.5万日元
  • 提前一个月的房租:7万日元

看到没?一堆闻所未闻的费用,特别是“礼金”,简直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存在。这还只是普遍情况,有些房子甚至要2个月的礼金和2个月的押金。所以,在日本租房,初期费用准备月租的5-6倍,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预算。比如在东京,租一个普通的单间公寓(ワンルーム),月租大概在7-9万日元,那你至少要准备40-50万日元的启动资金。

怎么才能避开这个大坑,省点钱呢?

首先,利用好租房网站的筛选功能。像SUUMO、LIFULL HOME'S这些主流网站,都有「敷金・礼金なし」(无押金礼金)的选项,勾选上能帮你过滤掉一大批初期费用高昂的房源。虽然这类房源可能位置稍偏或楼龄较老,但仔细淘一淘还是能找到不错的。

其次,考虑非传统的租房选择。对于刚来的留学生,我强烈推荐两个Plan B:

UR都市机构(UR団地):这是日本的半官方机构,他们的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三无”——无礼金、无中介费、无保证人。你只需要付押金和当月房租就能入住,初期费用能省下一大半。缺点是房源比较抢手,而且对申请人的收入有一定要求,但有些物件对留学生有放宽政策。

Share House:合租公寓,比如Oakhouse、Sakura House等品牌。拎包入住,水电网全包,初期费用极低,通常只需要交几万日元的“入居金”即可。而且室友来自世界各地,是练习口语、结交朋友的好地方。缺点当然是私密性差一些,需要和别人共用厨房、浴室。

租房是留学生活最大的一笔开销,多花点心思研究,真的能省下好几万人民币。别怕麻烦,多看多问,别被中介牵着鼻子走。

办手机卡和银行卡,被“套餐”绕晕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现代人的生存必需品:网络和钱。办理手机卡和银行卡,同样藏着不少小陷阱。

很多同学一到日本,可能就会被机场或电器城的推销员拦住,推荐Docomo、au、Softbank这三大运营商的合约机。他们会告诉你,“办套餐送最新款iPhone”、“每月只要xxxx日元”,听起来很划算。千万别上当!

我一个学弟就是这么入坑的。他签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合约,拿了台“免费”的手机,结果每个月的账单都接近1万日元。两年下来,光话费就花了24万日元,比单买一部手机贵多了。而且合约期内解约,还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

在日本,聪明人的选择是办“格安SIM”(廉价SIM卡)。这些品牌(比如UQ mobile, Y!mobile, Rakuten Mobile, LINEMO等)租用三大运营商的网络,但价格便宜得多。以2024年的行情来看,一个月20GB流量的套餐,价格普遍在2000-3000日元左右,而且大多没有长期合约的捆绑,随时可以更换。手机自己去苹果官网或者Bic Camera、Yodobashi等电器店买无锁版的就行。

再说办银行卡。这是你在日本生活的基础,发工资、交房租水电都需要它。但很多银行对刚来日本、居住未满6个月的外国人不太友好,可能会拒绝你的开户申请,或者开出来的账户功能受限(比如不能海外汇款)。

我的建议是,第一张银行卡,直奔“ゆうちょ銀行”(邮储银行)。它是日本邮政旗下的银行,网点遍布全国,几乎每个邮局都能办理。对留学生最友好,只要你有在留卡、住址确定,基本都能成功开户,而且当场就能拿到存折。有了邮储银行的账户作为过渡,等你在日本待满半年后,再去申请三菱UFJ、三井住友这些“大手银行”的账户就容易多了。

开户时记得带上:在留卡、学生证、个人印章(ハンコ)。印章在国内刻一个带过来,几十块人民币搞定,圆形或方形,刻自己的姓氏就行。这玩意儿在日本用处非常多。

找兼职,时薪背后的“辛酸泪”

对很多留学生来说,打工是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赚点生活费,也能锻炼日语、融入社会。但是,找兼职的水也很深。

你可能会在求人杂志或网站上看到时薪1500日元甚至更高的“高薪”工作,比如深夜的居酒屋、工厂流水线。看起来很诱人,对吧?我刚来的时候就去一家时薪1300日元的居酒屋后厨干过,那真是一段“辛酸泪”。

高峰期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店长的吼叫声、盘子碰撞声、油烟味混杂在一起,我端着滚烫的盘子在狭小的空间里跑来跑去,一晚上下来,腰都直不起来。高时薪背后,是超高的体力消耗和精神压力。干了两个星期,我就果断辞职了。

所以,找兼职,别只盯着时薪看。目前东京的法定最低时薪是1113日元(2023年10月起),大部分便利店、快餐店、超市的起薪都在这个水平上下。虽然不高,但这些工作通常有几个好处:

1. 流程标准化:有非常完善的培训手册,对日语要求没那么高,新手很容易上手。
2. 排班灵活:可以根据你的课程表来安排打工时间,请假也相对容易。
3. 工作环境相对单纯:不会有居酒屋那种复杂的待客礼仪和突发状况。

找工作的渠道,可以看看Townwork、Baitoru这些免费的求职杂志和网站。申请时,注意看清几个关键信息:「交通費支給」(是否报销交通费,这个很重要!)、「まかない付き」(是否提供工作餐,能省不少饭钱)、「シフト自由」(排班是否自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留学生的“资格外活动许可”规定,每周打工时间不得超过28小时(寒暑假等长假期间可放宽至40小时)。千万不要“打黑工”或者超时工作,一旦被入管局发现,轻则警告,重则会影响你的签证续签,甚至被遣返,得不偿失。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留学生活远不止朋友圈里那些樱花、美食和动漫圣地巡礼。它更是一场独立生活的修行,充满了各种挑战和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

踩坑是难免的,甚至可以说是留学经历的一部分。但希望我今天帮你提前引爆的这些“雷”,能让你在初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从容一些。把省下来的钱和精力,用在学习、体验文化和结交朋友这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别怕,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每解决一个麻烦,你就会变得更强大一点。当有一天,你也能云淡风轻地给后辈们分享自己的“踩坑”经验时,你会发现,所有经历过的一切,都成了你闪闪发光的勋章。

如果在日本遇到什么难事,随时来lxs.net找我们聊聊,这里永远有学长学姐在等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889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