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误入冰封的童话异世界

puppy

嘿,准备来加拿大的你,是不是也对这里的冬天又怕又期待?我刚来的时候,真以为自己误入了一个冰封的异世界,零下几十度的体感差点把我劝退。但慢慢地,我发现这片冰天雪地原来是个巨大的游乐场!从怎么穿才能保暖又有型,到解锁滑雪、冰钓这些酷炫技能,再到亲眼见到极光在头顶跳舞时的震撼……这里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我这个“过来人”最真实的体验和避坑心得。想知道怎么把人人吐槽的严冬,过成一场毕生难忘的童话冒险吗?快来看看我的故事吧!

冬季生存核心提示
穿搭是门科学:忘掉国内的“一件厚羽绒服走天下”,学会科学的“三层穿衣法”,保暖又灵活。
脚下功夫最重要:投资一双防水、防滑、保暖的雪地靴,是你整个冬天幸福感的基石。
别宅着,动起来!:冬天不是冬眠季,是游乐季。滑雪、溜冰、冰钓……总有一款适合你。
心态决定一切:与其抱怨天寒地冻,不如把它当成一场限定版的冒险。你的心态,就是你最好的暖宝宝。
善用学生折扣:无论是买装备还是滑雪票,别忘了问一句“有学生折扣吗?”,能省下一大笔!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一个在加拿大被冻了N个冬天,却越冻越嗨的“老油条”。

还记得我第一年飞来多伦多的情景。那是二月初,飞机落地,舱门一开,一股冷空气“嗖”地一下就钻了进来,带着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干冽的、几乎能刺痛鼻腔的味道。我当时穿着国内最厚的羽绒服,心里还美滋滋地想:“零下十度,不过如此嘛。”

结果,走出皮尔逊机场大门的那一刻,我傻了。风刮在脸上,像无数把小刀子在割。裸露在外的每一寸皮肤都在尖叫。我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在去往接驳车站的短短五十米路上,感觉自己像是悲壮的南极探险队员,随时可能被冻成一座冰雕。那一瞬间,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为什么要来这个鬼地方?我现在买票回国还来得及吗?”

这个场景,可能每一个初来乍到的留学生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加拿大的冬天,是所有行前攻略里都会浓墨重彩描绘的“大BOSS”,是劝退无数南方同学的终极武器。但今天,我想告诉你,这个“大BOSS”其实是个伪装起来的宝藏NPC,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通关密码,它就会为你打开一个毕生难忘的、冰封的童话异世界。

第一关:告别“美丽冻人”,穿成一个合格的“加拿大人”

咱们留学生,谁还没点偶像包袱呢?来之前总想着,冬天的穿搭嘛,韩剧里那种呢子大衣配小裙子,又美又飒。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么穿,可能连宿舍楼都走不出去。

在加拿大,冬天穿衣服不是为了好看,首先是为了“保命”。但这不意味着就要穿成个球。这里的穿搭精髓就三个字:“分层穿”。专业点叫“三层穿衣法”(Three-Layer System),这是当地人从小就掌握的生存技能。

最里层是排汗层(Base Layer):这一层紧贴皮肤,目的是把汗水快速排走,保持身体干爽。千万千万不要穿纯棉的!棉质衣物吸汗后干得慢,湿哒哒地贴在身上,在室外简直是“体温小偷”,会让你越来越冷。最佳选择是美利奴羊毛(Merino Wool)或者聚酯纤维(Polyester)等合成材料的秋衣秋裤。我刚来时不懂,穿着纯棉内衣出门,在室外走了一身微汗,一进温暖的室内,汗水蒸发带走热量,冷得我直哆嗦。

中间是保暖层(Mid Layer):这一层负责储存空气,锁住身体的热量。抓绒(Fleece)衣、薄款的羽绒服或者羽绒马甲都是极好的选择。它的好处是轻便、保暖,而且可以根据室内外的温差随时穿脱。比如你进到暖气开到25度的教室或商场,就可以轻松脱掉这一层,避免“外面冻成狗,里面热成猴”的尴尬。

最外层是防护层(Outer Layer):这是你对抗风、雪、雨的铠甲。一件好的冬季外套必须具备两个核心功能:防风(Windproof)和防水(Waterproof)。至于保暖填充物,主要是羽绒(Down)和合成棉(Synthetic)。羽绒的保暖性更好,也更轻,但价格偏高。衡量羽绒服保暖性的一个指标是“蓬松度”(Fill Power),通常650到800FP的就非常暖和了。很多外套上会有一个温度标尺,比如“-30°C”,这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搞定了衣服,别忘了配件。一双好的雪地靴是你冬季幸福感的源泉。别图便宜,一定要买底子厚、防滑、防水、内里有绒的。Sorel 和 UGG(特指防水户外款)是这里的国民品牌,虽然不便宜,但一双能穿好几年。我花200加币买的一双Sorel,陪我踩过了四个冬天的雪,无数次在结冰的路面上拯救了我。此外,能遮住耳朵的帽子(当地人叫Toque)、围巾和一双防水手套,也是出门的标配。记住,热量最容易从头部和四肢散失。

那么,置办这么一身装备要花多少钱?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预算。一件高端的 Canada Goose 或 Arc'teryx 夹克可能要1500加币以上,但你完全没必要追求奢侈品牌。在 Sport Chek、MEC 或者 Mark's 这些户外用品店,花300-500加币就能买到一件功能性极强的优秀外套。而且,一定要利用好黑五(Black Friday)和节礼日(Boxing Day)的折扣季,能省下不少钱!

第二关:解锁冰雪技能,把冬天变成游乐场

当你不再为寒冷焦虑时,恭喜你,你已经拿到了进入这个冰雪游乐场的门票。你会发现,加拿大人之所以不讨厌冬天,是因为他们有无数种方式去“玩”冬天。

滑冰(Ice Skating):最亲民的冬日浪漫

这几乎是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冬季活动。加拿大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室外免费滑冰场。我最难忘的经历,是在渥太华的里多运河(Rideau Canal)上滑冰。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滑冰场,全长7.8公里,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你可以一边滑,一边买当地特色的“海狸尾”(BeaverTails)甜点和热巧克力。租一双冰鞋通常只需要15-20加币,就能享受一整个下午的快乐。多伦多市政厅前的 Nathan Phillips Square 也是个绝佳去处,背景就是经典的“TORONTO”标志,拍照超级出片。

滑雪/单板(Skiing/Snowboarding):速度与激情的白色鸦片

这绝对是加拿大冬季的王牌项目。别怕自己是零基础,几乎所有的滑雪场都有针对新手的“Bunny Hill”(兔子坡)和体验套餐,包含装备租赁、缆车票和2小时的教练课。我第一次滑雪是在多伦多附近的小雪场,请了个教练。虽然摔了无数次跤,屁股都快摔成八瓣了,但当我第一次颤颤巍巍地从坡上滑下来时,那种成就感和自由感,瞬间让我爱上了这项运动。

对于滑雪爱好者来说,加拿大就是天堂。西海岸有世界顶级的惠斯勒黑梳山(Whistler Blackcomb),那里的雪质和山景无与伦比。阿尔伯塔省的班夫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里,路易斯湖(Lake Louise)和阳光村(Sunshine Village)的雪场,能让你在仙境般的落基山脉中穿梭。一张日间缆车票(Lift Pass)价格不菲,通常在120到250加币之间。但好消息是,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自己的滑雪俱乐部,通过俱乐部报名参加一日游,费用会便宜一大截,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

冰钓(Ice Fishing):冰面上的禅意与惊喜

如果你喜欢安静一点的活动,冰钓绝对是种独特的体验。想象一下,在一望无际的冰封湖面上,你坐在一个温暖的小木屋里,脚下的冰层有几十厘米厚,你通过一个钻开的冰洞,把鱼线垂入幽深的湖水,等待着未知的惊喜。我第一次参加冰钓团是在多伦多北边的锡姆科湖(Lake Simcoe),我们租了一个带暖气的冰钓小屋。外面天寒地冻,我们在屋里喝着热汤,聊天,然后突然间鱼竿就有了动静!那种从冰洞里拉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的兴奋感,非常奇妙。对于新手来说,参加一个有向导的团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会提供所有设备和指导,半天的行程大约在人均100-180加币。

除了这些,还有穿着大脚鞋在雪地里徒步的雪鞋行走(Snowshoeing),驾驭着雪地摩托在林海雪原驰骋(Snowmobiling),或是体验古老的狗拉雪橇(Dog Sledding),每一种都能让你从全新的角度感受加拿大的冬天。

第三关:终极挑战,去北极圈赴一场极光之约

如果说冬季活动是童话世界的游乐项目,那么看极光,就是这场童话的最高潮——那是来自宇宙的、令人终身难忘的魔法。

我一直把看极光列在我的留学愿望清单首位。大三那年的寒假,我和几个朋友终于下定决心,飞往了西北地区的耶洛奈夫(Yellowknife),这个被誉为“北美极光之都”的地方。数据显示,在耶洛奈夫住上三个晚上,看到极光的概率高达95%。

去之前,我们做足了心理准备,知道那里会非常非常冷。但当飞机降落,看到手机上显示“-38°C”时,我们还是倒吸一口凉气。好在我们提前预定了当地的极光团,他们提供了全套的“加拿大鹅”极地装备,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宇航员。

第一个晚上,我们坐着大巴来到远离城市光污染的湖边营地。在温暖的小木屋里喝着热茶,等待着。导游说:“今晚的极光指数很高,耐心点。”大概午夜时分,有人喊了一声:“快看!”我们冲出木屋,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一开始,只是一条淡淡的、像云一样的绿色光带。但很快,它开始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清晰,然后,它开始舞动!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巨大的绿色、紫色、粉色的光幕,在整个天穹上翻滚、跳跃、变形,时而像丝带,时而像瀑布,悄无声息,却又充满了磅礴的力量。那一刻,你感觉自己如此渺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下你和这片宇宙级的壮丽舞蹈。我们一群人,就那么仰着头,张着嘴,忘了寒冷,忘了时间,直到脖子都僵了。那一晚的记忆,成了我留学生活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

追极光的成本不低。从多伦多或温哥华往返耶洛奈夫的机票,旺季时可能需要800-1200加币。当地一个三晚的极光团套餐(包含住宿和每晚的追光活动)大约在600-1000加币不等。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相信我,当你亲眼看到极光在头顶爆发的那一刻,你会觉得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隐藏关卡:与“冬季忧郁”和平共处

聊了这么多好玩的,我们也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加拿大的冬天很长,尤其是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从11月到次年4月,都可能是冬天。漫长的黑夜和缺乏日照,很容易让人情绪低落,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有研究表明,在加拿大,大约有2%-3%的人会经历重度的SAD,而多达15%的人会经历轻度的冬季忧郁。

刚来的第一个冬天,我也中招了。每天下午四点天就黑了,窗外总是灰蒙蒙的,除了上课,我只想窝在宿舍里刷剧,感觉整个人都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

后来,我学会了主动出击,对抗这种“小忧郁”。

首先是“追光”。只要是晴天,哪怕只有一小会儿,我都会逼自己出门走走,让脸和手晒晒太阳。阳光是天然的抗抑郁剂。我还买了一个“SAD Lamp”,这是一种模拟自然光线的治疗灯,每天早上边吃早饭边照30分钟,确实感觉精神好了很多。

其次是保持社交和运动。冬天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主动约上三五好友去咖啡馆聊天,去滑个冰,或者就在公寓里办个火锅派对。学校的体育馆也是个好去处,运动能产生内啡肽,让你感觉快乐。我还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每周固定的活动成了我冬天里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最后是学会享受“宅”的乐趣。加拿大人有一种类似北欧“Hygge”的文化,就是创造温暖舒适的居家氛围。点上香薰蜡烛,泡一杯热巧克力,窝在毯子里看一部经典电影,或者去现场看一场冰球赛,感受全场加拿大人为之疯狂的热情。这些都能让漫长的冬夜变得温馨而有趣。

你看,加拿大的冬天,远不止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和及膝的大雪。它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前,你可能会被它冰冷的封面吓到。但只要你勇敢地读下去,就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冒险、挑战、美景和温暖的故事。

别再把“过冬”当成一种煎熬,把它当成你留学经历中独一无二的一章。去摔几次屁股墩儿学会滑雪,去冰封的湖面上钻个洞看看能钓上什么,去和朋友们在零下三十度的夜里,等待一场与极光的邂逅。

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让你瑟瑟发抖的冬天,最终变成了你留学记忆里最酷、最闪亮、最值得吹嘘的勋章。

那么,这个冬天,你准备好开启自己的童话冒险了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077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