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新GRE,备考不再走弯路

puppy

嘿,各位正在奋斗的留学党!是不是感觉新版GRE变短了,但心里的问号反而更多了?“备考策略要不要换?”“到底变简单了还是更难了?” 别担心,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排雷”的。我会用大白话给你划重点,讲清新版GRE到底改了啥,比如取消了Argument写作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一起探讨在更短的考试时间里,Verbal怎么冲高分,数学有哪些坑必须躲开。这不只是一份冷冰冰的攻略,更希望能帮你省下自己摸索的宝贵时间,把力气都用在刀刃上,高效出分!

新旧GRE核心变化速览

考试总时长:从原来的约3小时45分钟,缩短为1小时58分钟。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大大降低。

分析性写作(AWA):取消了Argument(逻辑论证)写作任务,只保留Issue(观点阐述)任务。写作时间从60分钟减为30分钟。

Verbal & Quant部分:题量大幅减少。从原来的Verbal 40题、Quant 40题,减少为Verbal 27题、Quant 27题。

加试部分:取消了不计分的Verbal或Quant加试部分(Unscored Section)。现在你做的每一道题都计入总分。

出分速度:官方出分时间从10-15天缩短为8-10天,申请季可以更快拿到成绩。

嘿,各位在lxs.net奋斗的老铁们!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叫他Leo吧。Leo是个CS专业的学霸,绩点好看,实习经历也闪闪发光,就差一个漂亮的GRE分数,就能敲开梦校的大门。去年夏天,他信心满满地报名了GRE,结果被3小时45分钟的考试时长折磨得够呛,考到最后数学部分,脑子已经是一团浆糊,好几个会的题都因为粗心做错了。

今年,他听说GRE改革了,时间砍半,不到两小时!他心里一阵狂喜,觉得“翻盘”的机会来了。可没高兴两天,新的焦虑又冒了出来:BBS上有人说,题量少了,每一题的分值权重就高了,错一题更要命;还有人说,取消了Argument写作,对文科生是不是不公平了?Leo彻底懵了,这新版GRE到底是送分题还是新陷阱?备考资料要不要全换?之前的刷题方法还管用吗?

我相信,Leo的困惑,也是屏幕前很多同学的困惑。别慌,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把这些问号一个个拉直的。咱们不讲虚的,就用大白话,聊聊新GRE到底怎么回事,以及我们到底该怎么干!

新GRE,到底变了啥?别只知道“变短了”

“变短了”——这是所有人对新GRE的第一印象。从接近4小时的马拉松,变成了不到2小时的短跑冲刺。根据ETS官方数据,总时长为1小时58分钟。这意味着你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准备一堆红牛和巧克力来维持体力了。这对很多同学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考试的疲劳感和心理压力会小很多。

但“变短”的背后,具体是什么东西被“砍掉”了呢?

首先,最重大的变革是分析性写作(AWA)。以前的写作是两篇,一篇Issue让你“立论”,一篇Argument让你“驳论”。现在,ETS大笔一挥,把Argument给删了,只留下30分钟的Issue。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我有个学妹叫Amy,文科背景,但逻辑思维是她的短板。每次练Argument,她都头疼得要命,找逻辑漏洞找到眼花。对她这样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解放。备考精力可以100%集中在Issue上,去打磨自己的观点、例子和语言。但反过来想,这也意味着AWA的评分会更聚焦于你在单一任务上的表现。你的观点是否深刻,论证是否充分,结构是否清晰,都会在考官眼里被放大。你再也不能指望用一个还不错的Argument分数去弥补一个平庸的Issue了。所以,备考策略必须调整:从“广撒网”变成“深挖井”。

其次,就是那个神憎鬼厌的“加试”不见了。以前考GRE,总会随机遇到一个不计分的Verbal或Quant部分,你还不知道是哪个。这玩意儿纯粹是给ETS收集数据用的,但却实实在在地消耗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取消了,你遇到的每一道题,都是真刀真枪,直接关系到你的分数。这让考试变得更“纯粹”,心理负担小了很多,你只需要专注在你眼前的题目上。

最后,Verbal和Quant的题量也减少了。Verbal从两个section共40题,减少到两个section共27题;Quant也一样,从40题减到27题。时间也相应缩短,Verbal总共41分钟,Quant总共47分钟。看起来是减负了,但这里面藏着一个关键的“魔鬼”——容错率降低了。

咱们简单算一笔账:以前Verbal错一道题,对总分的影响可能是1/40;现在变成了1/27。每一道题的“生死权”都变重了。这要求我们备考时不能再有“这道题太难了,放弃也无所谓”的心态,而是要力争每一分。

时间减半,Verbal冲高分的新玩法

既然考试变成了“短跑”,那我们的Verbal备考策略就得从“耐力跑”切换到“爆发冲刺”模式。时间更紧,题更精,怎么玩?

第一,单词依然是爹,但“背法”要变。

别以为题少了,对词汇量的要求就降了。恰恰相反,因为题目更精炼,考查的词汇可能更核心、更刁钻。我认识一个同学,去年考GRE,Verbal 155分,他觉得自己词汇量差不多了,今年二战新GRE,就没怎么背单词,结果做模拟题时发现,填空题里那些决定逻辑走向的关键词,还是模棱两可。他这才意识到,GRE词汇的考察,从来不是“认识就行”,而是要求你精准理解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

怎么办?建议大家把死记硬背的“单词书遍数法”,升级为“语境记忆法”。比如,用Magoosh或者Anki这样的App,不光看单词意思,更要看它的例句,尤其是那些出现在GRE真题里的例句。你可以自己造句,或者找同义词、反义词进行对比。比如“prosaic”(乏味的)这个词,你光背中文意思没用,你要知道它和“mundane”、“humdrum”是近义词,和“extraordinary”是反义词,这样在做六选二的等价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第二,阅读要做“减法”,先抓骨架再填肉。

新GRE的Verbal部分,41分钟要搞定27道题,平均每道题不到1分半。这里面还包括了阅读长文章的时间。如果你还像以前那样,逐字逐句地精读,那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

真实的案例:去年申请季,一个叫Linda的同学向我诉苦,说她每次都死在长阅读上。一篇文章读了七八分钟,细节倒是记住了,但问到主旨题、态度题就傻眼了,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对于新GRE,我给她的建议是:练习“结构化阅读法”。拿到一篇文章,尤其是长文章,花30秒先看首段和每段的首句,快速构建起文章的框架。比如,“哦,第一段提出了一个老观点,第二段作者用‘However’反驳了它,第三段举了个例子来支持自己的新观点。”这个骨架在你脑子里形成了,再去看题目。如果是主旨题,基本已经能秒选了。如果是细节题,再根据题干的关键词,回到原文相应的位置去定位,这样就避免了在无关信息上浪费时间。

第三,做题顺序决定生死,学会“田忌赛马”。

Verbal部分,填空(TC)和等价(SE)通常比阅读(RC)的投入产出比要高。它们题干短,只要单词认识,逻辑理清,就能快速得分。而阅读,尤其是长阅读,耗时长,还不一定能做对所有题。

所以,一个非常实用的应试技巧是:先做完所有的TC和SE,再去做短阅读,最后啃长阅读。如果在某个难题上卡住了超过1分半钟,果断标记,跳过!记住,你的目标不是做对每一道题,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拿到最多的分数。根据Kaplan的非官方数据统计,很多Verbal拿到160+的学生,都不是因为他们攻克了最难的题目,而是因为他们保证了中等和简单题目的正确率接近100%。把时间花在最有把握的题目上,这才是新GRE时代的核心策略。

数学部分:别让“简单”的假象坑了你

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GRE数学(Quant)部分总有一种“送分童子”的错觉。毕竟考的都是初高中的知识点。但每年都有大量数学背景很好的同学,在这里栽了跟头,拿不到理想的170满分。

为什么?因为GRE数学考的从来不是复杂的计算,而是你的“细心”和“严谨”。在新GRE题量减少、容错率降低的背景下,这种“非知识性”的失分会更加致命。

陷阱一:英语阅读理解。

很多数学题的坑,都埋在题干的描述里。比如一道经典的题目,问“what is the ratio of A to B?”,很多同学会算成B/A。还有像“A is 3 times more than B”,到底是 A = 3B还是 A = 4B?这些细节,平时不注意,考场一紧张,就很容易出错。ETS的数据显示,国际考生在数学部分的平均分(约165分)远高于美国本土考生(约153分),这证明了知识点本身我们是碾压的。但从165到170这5分,往往就差在了对英文题目的精准理解上。

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学弟,数学系的大神,目标是Quant满分。结果出分168。他复盘时发现,错了一道图表题,原因是没看清图表的单位是“in thousands”(以千为单位),直接用数字去计算了。这一个单词的疏忽,就让他与满分失之交臂。

陷阱二:思维定势。

GRE数学里最狡猾的部分是“数量比较题”(Quantitative Comparison)。它给你两个量,Column A和Column D,让你比较大小。很多同学看到数字,下意识就开始计算,但往往忽略了“特例”。

比如,题目告诉你x > 0,让你比较 x² 和 x。很多同学会想,2的平方是4,大于2,于是选A。但他们忘了,如果x是0到1之间的小数,比如0.5,那么x² (0.25) 是小于x (0.5)的。这种情况下,答案就是D(无法确定)。负数、零、分数、整数……这些“边界条件”和“特殊值”,是QC题最大的陷阱。你必须养成习惯,看到一个变量,就在脑子里把这些特殊情况过一遍。

新GRE下的数学备考策略:

既然时间缩短了,我们的练习就要更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我建议你准备一个“错题本”,但这个错题本不光是记录题目,更重要的是分析你“为什么错”。

把错误分为三类: 1. **知识点盲区:**比如某个几何公式忘了,或者排列组合的概念不熟。这是硬伤,赶紧回去看书补上。 2. **审题失误:**就是前面说的,单词看错、单位忽略、问题理解偏了。这种错误,你要把出错的英文句子抄下来,反复读,形成肌肉记忆。 3. **思维不严谨:**主要就是QC题里没考虑特例。把这些特例(负数、0、1、分数)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你的电脑屏幕前,每次做QC题都提醒自己检查一遍。

Quant总共47分钟27道题,时间是相对充裕的。请务必、务必、务必留出3-5分钟来检查。特别是那些你做了标记或者感觉有点怪的题目。这几分钟的检查,很可能就是你从168到170的关键。

好了,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帮你把心里的那些迷雾拨开一些?

记住,新版GRE不是一场全新的游戏,它只是把游戏的规则稍微改了改。核心的能力要求——词汇、逻辑、阅读、严谨,一样都没变。它只是把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变成了一场更讲究策略和爆发力的短跑。

所以,别再纠结于“变难了还是变简单了”这种问题。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根据新的比赛规则,调整你的训练方法。别再用海量刷题来麻痹自己,以为做得多就等于会得多。现在,每一次练习都应该是一次“刻意练习”,去分析你的错误,去优化你的时间分配,去打磨你的应试心态。

留学这条路,就像一场升级打怪。GRE只是其中的一个Boss。打败它的最好方式,不是用蛮力,而是看清它的招数,然后用最聪明、最高效的方式,精准出击。祝你,一战功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114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