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澳洲身份后,我才知道什么是躺赢

puppy

嘿,你是不是也一边为final掉头发,一边纠结毕业后是去是留?我懂你!但讲真,自从拿到澳洲身份后,我才发现日子能过得这么爽。学费直接打骨折,看病有Medicare兜底,安全感瞬间拉满。最重要的是,找工作再也不用看老板给不给Sponsor的脸色,告别996和内卷,下午四点下班去海边冲浪撸猫才是日常。这种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还给自己的感觉,简直不要太香!从苦哈哈的留学生到解锁“躺赢”模式,原来只差一个身份的距离。

小编真心话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我的血泪史和真心话。拿身份这事儿,早规划早受益。本文提到的所有政策和数据,只是想给你一个直观的感受,具体申请时一定要去官网(比如移民局、大学、ATO官网)反复确认最新信息哦!别嫌烦,这关系到你的未来!

拿到澳洲身份后,我才知道什么是躺赢

还记得那是final前的一个周二凌晨三点,我坐在UNSW图书馆二楼,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due list,感觉灵魂已经被抽干了。桌上的咖啡早就凉了,旁边的哥们儿已经趴着睡着,发出轻微的鼾声。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脑子里不是下周要交的论文,而是一个更要命的问题:毕业了,到底该怎么办?

回国?面对躲不掉的996和人情世故,我有点怵。留下?可我这个专业,想找个愿意给Sponsor的公司,简直比中彩票还难。我刷了刷手机,朋友圈里,国内的同学晒着加班的宵夜,配文“为梦想奋斗”;已经上岸的前辈晒着悉尼歌剧院的黄昏,说“又是平静的一天”。

那一刻,焦虑感像潮水一样把我淹没。那种感觉,我相信每一个留学生都懂。我们就像是漂在海上的人,拼命划水,却不知道下一块浮木在哪里。

几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拿到了那张叫做“PR”(澳洲永久居民)的卡片。我还是我,但生活却像是突然从hard模式切换到了easy模式。回头看那个在图书馆里迷茫的自己,我真想穿越回去抱抱他,告诉他:“嘿,兄弟,再坚持一下。等你拿到身份,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躺赢’。”

学费直接打骨折,读书深造不再肉疼

当留学生时,我们最怕的是什么?挂科!挂一门科,大几千澳币就打了水漂,那可是爸妈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换算成人民币,心都在滴血。那时候,选课都得小心翼翼,生怕选到“挂科率之王”。

学费是我们身上最重的一座大山。就拿我一个学商科的朋友来说,她在墨尔本大学读Master of Management,国际生的学费一年大概是5万澳币出头。两年下来,光学费就超过10万澳币,折合人民币50多万。这笔钱,在国内二三线城市都能付个首付了。

但拿到身份后,一切都变了。你猜本地生(Domestic Student,包括PR和公民)读同一个学位要多少钱?如果你能申请到CSP(Commonwealth Supported Place,政府补贴学位),一年学费大概在1.6万澳币左右。同样是墨大的硕士,学费直接打了三折!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不用再为高昂的学费发愁,学习真正变成了提升自我,而不是一个烧钱的任务。我身边有个朋友,之前读的是会计,纯粹是为了移民。拿到PR后,她发现自己真心不喜欢对着数字。因为学费便宜了,她几乎没什么犹豫,就去报了个TAFE的西点课程,每周学做蛋糕和甜品,现在准备自己开个小小的甜品工作室。她说,这是她来澳洲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在为自己的兴趣而活。

这种自由,是金钱买不来的。你可以去学一个冷门的哲学,可以去读一个艺术史,甚至可以因为喜欢木工,而去读一个木工课程。知识和技能不再与“性价比”和“移民前景”死死绑定,你的人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别提如果你之后入籍成为公民,还能申请HECS-HELP贷款,学费由政府先帮你垫付,等你工资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始从税前扣除。这简直就是“先上车后补票”,让你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追求梦想。

全民医保Medicare,生病再也不用硬扛

在澳洲当留学生,最怕的就是生病。我们虽然有强制的OSHC(海外学生健康保险),但说实话,限制不少,报销比例也有限。很多时候,看个GP(家庭医生),自己还要掏几十刀的“gap fee”。如果是半夜急诊,叫个救护车,那账单更是能让你心跳加速。

我刚来的时候,有一次重感冒发烧到39度,浑身无力。当时第一反应不是去看医生,而是去华人超市买了一堆板蓝根和VC泡腾片,想着“扛一扛就过去了”。因为我知道,去诊所预约、排队、看诊,最后可能就给开个Panadol(澳洲神药,类似扑热息痛),还要花掉我一周的伙食费。那种无助感,真的很难受。

但有了PR,你就拥有了全澳洲人引以为傲的“小绿卡”——Medicare。这张卡,是安全感的代名词。

有了它,你去看Bulk Billing的GP,是完全免费的。医生刷一下你的卡,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需要做血液检查、X光?大部分也是免费的。我前段时间体检,抽了五六管血,做了全套检查,一分钱没花。如果是去公立医院看急诊或者住院,从治疗到食宿,也都是Medicare cover的。你再也不用因为担心费用而讳疾忌医,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我邻居大哥,前年因为阑尾炎半夜被送进公立医院,做了个微创手术,住了三天院。出院时,账单是$0。他感慨地说,在国内可能要花几万块的手术,在这里几乎没让家里破费。这种“国家兜底”的感觉,让你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第一次有了扎根的踏实感。

当然,Medicare不是万能的,比如它不包括牙科、眼科配镜和大部分救护车费用(某些州除外)。但它覆盖了最核心、最昂贵的医疗服务,给了普通人一个最基本的健康保障。你不用再担心一场大病就会让整个家庭陷入财务危机。这种从容,是身份带来的最实在的福利之一。

告别Sponsor焦虑,工作选择权回到自己手里

对于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毕业后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工作签证。为了那封宝贵的Sponsor Offer,我们不知道投了多少简历,面试了多少次,甚至愿意接受比市场价低一截的薪水,忍受不合理的工作要求。

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学IT的朋友,技术非常牛,但因为需要Sponsor,面试时总是被HR压价。最后进了一家小公司,薪水比同水平的本地人低了近20%,还天天加班,就怕老板不高兴,签证出问题。那种寄人篱下、命运被别人攥在手里的感觉,真的太憋屈了。

你在求职网站Seek或者LinkedIn上随便一搜,会发现70%以上的职位描述里,都有一行小字:“Applicants must have full working rights in Australia.” 这句话,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无数优秀的留学生挡在了门外。

而当你拿到PR的那一刻,这堵墙,轰然倒塌。

你拥有了和本地人完全平等的“无限制工作权利”。你可以申请任何你想申请的工作,包括那些高薪又稳定的政府工作、国防部门的工作。你的简历不会再因为签证问题被第一轮筛掉。面试的时候,你和老板的地位是平等的,你们谈的是你的能力和价值,而不是你的签证状态。

我拿到PR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了我的Seek简历,然后把之前因为签证问题不敢投递的大公司全都投了一遍。一周之内,我收到的面试邀请比过去一年加起来都多。最后,我拿到了一个世界500强公司的offer,薪水比之前涨了30%,而且公司文化、福利待遇都好得多。

那种感觉,就像是解除了封印。你不再需要为了一个身份而委曲求全,你可以大胆地去追求你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业。工作不爽?直接跳槽,不用担心签证会作废。想自己创业?随时可以注册一个公司。选择权,真正回到了你自己手里。

真正的Work-Life Balance,四点下班冲浪不是梦

在国内,“内卷”和“996”是我们这代人绕不开的话题。我们习惯了拼命工作,把加班当成常态,把生活压缩到极致。但在澳洲,你会发现,生活远不止工作。

澳洲法定全职工作时间是每周38小时。大部分公司都是早上九点上班,下午五点准时下班。一到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人瞬间走光,老板甚至会比你走得还早。周末加班?那是要付双倍甚至三倍工资的,所以公司宁愿让你好好休息。

我刚开始工作时,还有点不习惯。下午四点半,同事们就开始收拾东西,聊天,准备五点钟冲出公司。我总觉得手里的活儿没干完,想多待一会儿。结果我的manager找我谈话,很认真地问我是不是工作量太大了,或者遇到了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他强调,公司希望我们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然后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这种文化,只有当你没有了签证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融入和享受。因为当你的身份不再和某一份工作绑定时,你就有了底气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现在,我的生活变得特别简单和纯粹。工作日,我一般五点下班,开车去海边跑跑步,或者约朋友打一场球。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直接带着冲浪板去公司,下班后就奔向大海。周末,我会去爬山、露营,或者就在家里阳台上看看书,撸撸猫。每年雷打不动的四周带薪年假,足够我回国探亲,或者去其他国家旅行。

这种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还给自己的感觉,真的太棒了。你赚的钱,是为了让你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生存。这种“躺”,不是懒惰,而是一种从容,一种对生活节奏的掌控感。

买房、育儿、养老,人生大事有了底气

当我们还是留学生的时候,买房、结婚、生孩子这些人生大事,感觉都离我们很遥远。因为没有稳定的身份,我们就像是这座城市的过客,不敢做任何长远的规划。

但PR给了你把“他乡”变“故乡”的可能。

首先是买房。作为PR,你和本地人一样,可以购买二手房(海外人士只能买新房),选择范围大了无数倍。最重要的是,你可以享受政府的各种首次置业补贴。比如,新州的首次置业者援助计划(First Home Buyer Assistance Scheme),在一定房价内可以减免甚至免除印花税,这一下就能省出好几万澳币。这笔钱,可能就是你之前读一年硕士的学费。

其次是育儿。澳洲的家庭福利是出了名的好。PR可以享受政府的带薪产假(Parental Leave Pay),目前是20周的最低工资补贴。很多公司还会有额外的带薪产假。孩子出生后,还有家庭税收福利金(Family Tax Benefit)和托儿补贴(Child Care Subsidy),大大减轻了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你可以安心地生娃,不用担心因为生育而影响事业或生活质量。

最后是养老。在澳洲,只要你工作,雇主就必须为你缴纳养老金(Superannuation),目前比例是工资的11%。这笔钱会存入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增值,等你退休后取出来用。这相当于一个强制储蓄计划,为你未来的老年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你不用担心“养儿防老”,也不用害怕老了没钱花。国家的制度,已经为你考虑好了。

当这些人生大事都有了制度性的保障,你心里就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你可以在这里规划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生活。你知道你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你的未来是清晰可见的。

我知道,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把PR说得太美好了。我也必须承认,拿身份这条路,一点也不容易。它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经历无数个焦虑的夜晚,甚至可能要面对失败和挫折。

眼下,你最重要的任务可能还是搞定那篇让你头秃的论文,或是准备那场决定生死的final考试。这些“远方”的福利,似乎还隔着千山万水。

但别忘了,你当初为什么要跨越半个地球来到这里。是为了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是为了这里独一无二的蓝天、沙滩和考拉?还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不同的人生选择?

身份,它不是我们追求的终点,更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它只是一个工具,一张能让你在这里,更自由、更有尊严、更从容地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的入场券。

所以,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样,在深夜的图书馆里感到迷茫,不妨抬头看看窗外的星空。为自己争取一个可以“躺赢”的选择权,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种感觉,真的很香。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25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