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华尔街,美国顶尖金工项目大揭秘

puppy

想冲华尔街,搞量化,但看着一堆顶尖金工项目眼花缭乱?别慌!我们懂你。都说巴鲁克、CMU、伯克利这些是神仙打架,但它们到底强在哪,哪个才最适合你?这篇文章就像你的贴心学长,帮你把这些“神校”扒个底朝天:从课程设置有多硬核,到实习就业谁家校友最给力,再到不同地理位置的隐藏优势,都给你说明白了。别再自己瞎琢磨啦,这篇干货满满的选校指南,就是你精准定位、少走弯路的第一步!

金工选校避坑指南
只看综合排名?大错特错!金工是极度看重“专业排名”的领域,QuantNet 榜单比 US News 排名重要一百倍。华尔街的 HR 眼里,巴鲁克的名字可能比某些藤校还响亮。
课程都差不多?细节里全是魔鬼!同样是教C++,有的项目是“从入门到放弃”,有的则是“从入门到入职”。课程的硬核程度、项目的更新速度,直接决定你毕业后的战斗力。
地理位置不重要?那你可能错过一个亿!身处纽约和身处“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地方,能接触到的实习机会、networking 活动、业界讲座完全是两个量级。位置优势是实打实的就业优势。
迷信“神话”?不如看看就业报告!别光听学长学姐的传说,去官网扒最新的就业报告!平均薪资、雇主名单、就业率……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才是最真实的“大腿”。

凌晨三点,Leo 的公寓里只有屏幕亮着。他面前的浏览器开了十几个标签页,密密麻麻全是英文:Baruch MFE、CMU MSCF、Berkeley MFE、Columbia MSFE……每一个名字都闪着金光,通向他梦寐以求的华尔街。可他却越看越焦虑,感觉自己像在玩一场信息不对称的豪赌。

“CMU 的名气大,但听说课程压力也大到爆炸?”

“巴鲁克简直是神,placement 好到离谱,但学校综排……回国我爸妈会不会觉得我读了个野鸡大学?”

“伯克利在西海岸,那里的量化氛围跟纽约一样吗?”

这种感觉,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特熟悉?想冲量化,想去华尔街核心买方,但第一步的选校就让人头大如斗。别慌,今天学长就当你的引路人,把这些神仙打架的顶尖金工项目,一个一个给你扒个底朝天,让你看得明明白白。

巴鲁克 MFE:华尔街的“黄埔军校”,性价比之王

聊金工,永远绕不开巴鲁克(Baruch College, CUNY)。在 QuantNet 排名上,它常年和伯克利争第一,堪称金工界的“扫地僧”。你可能觉得奇怪,纽约市立大学系统里的一个学院,凭什么这么牛?答案就两个字:纯粹。

巴鲁克的纯粹,体现在它对就业的极致专注上。它的目标只有一个:把你培养成一个华尔街顶级公司愿意立刻发 offer 的 Quant。这里没有花里胡哨的选修课,没有让你分心的社团活动,只有硬核到让你想哭的课程和源源不断的就业资源。

我们先来看它的“杀手锏”——课程设置。巴鲁克的课程以极其强调 C++ 闻名。项目主任 Dan Stefanica 教授亲自操刀的 C++ 课程,被誉为业界的“圣经”。这门课的强度极大,作业量多,要求极高,但只要你能扛下来,你的编程能力足以秒杀很多科班出身的 CS 学生。为什么这么强调 C++?因为在顶级的量化对冲基金,尤其是在高频交易(HFT)领域,C++ 是绝对的王者。当你的代码执行速度比别人快零点几毫秒,就意味着数百万美元的差异。巴鲁克就是要把你打造成能写出这种毫秒级代码的“战争机器”。

除了 C++,随机过程、随机微积分、数值方法这些核心课程也都是实打实的硬仗。举个例子,很多同学分享说,在巴鲁克的一个学期,感觉比本科四年学得都多。这种高压训练的效果立竿见影,面试官问到任何技术细节,巴鲁克的学生都能对答如流。

再说说它的地理位置,简直是作弊级别的优势。学校就在纽约曼哈顿,你坐地铁就能到华尔街。这意味着什么?你可以上午还在教室里学期权定价,下午就跑到摩根士丹利去面试。各种业界大佬的讲座、networking 活动,你都能轻松参加。甚至在学期中找一份兼职实习(part-time internship)都非常方便。这种耳濡目染的沉浸式环境,是其他任何学校都无法比拟的。你身边讨论的,是今天哪个基金爆了仓;你电梯里遇到的,可能就是某个 fund 的 PM(Portfolio Manager)。

最重要的,我们来看数据。根据巴鲁克 MFE 官网公布的 2023 年就业报告,毕业生在毕业 6 个月内的就业率是 100%。平均基本工资高达 15.6 万美元,平均签约奖金 3.5 万美元,还有额外的绩效奖金。这些数字是实打实的。看看雇主名单,更是星光熠熠:Citadel, Jane Street, Two Sigma, Goldman Sachs, Morgan Stanley, JP Morgan……几乎囊括了华尔街所有的顶级公司。班级规模非常小,每年只招 30 个人左右,这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项目主任和职业发展办公室的“一对一”关注。Dan Stefanica 教授会亲自打电话为学生推荐工作,这种待遇,在其他项目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巴鲁克?

如果你背景极强(数学、物理、计算机),目标明确得不能再明确,就是要做顶尖买方 Quant,不畏惧高压,且对学校的综合名气没那么在意,那么巴鲁克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它是一条最直接、最高效的通往华尔街核心岗位的捷径。但如果你想给自己留点后路,或者想体验更丰富的校园生活,那可要三思了。

CMU MSCF:计算机与金融的完美联姻

如果说巴鲁克是专注到极致的“专才”,那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金融硕士(MSCF)项目就是文武双全的“通才”。提到 CMU,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计算机神校。MSCF 项目完美继承了这一基因,将顶级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和严谨的金融理论结合得天衣无缝。

CMU MSCF 的一大特点是它的“跨学院”背景。它是由四大院系(Tepper 商学院、数学系、统计与数据科学系、Heinz 信息学院)联合举办的。这种配置的好处是,你能接触到各个领域最顶尖的教授和资源。想学机器学习?有全球顶级的 CS 教授。想懂金融模型?有商学院的大牛。这种广度让 MSCF 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适应性极强。

课程设置上,MSCF 同样硬核,但覆盖面更广。除了金融数学和 C++,它对 Python 和数据科学的重视程度也很高。这非常契合当前量化领域的发展趋势,因为越来越多的策略开始依赖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项目分为四个 track:量化交易、资产管理、量化策略与数据科学、金融工程。这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更偏向交易、投资组合管理还是数据分析的方向。

有一个真实案例,一位 MSCF 的学长,他本科是数学背景,编程相对较弱。在 CMU 的第一学期,他被密集的编程课折磨得够呛,但正是这种强制性的高强度训练,让他在找实习时,能够自信地和面试官讨论算法和数据结构。最终,他凭借扎实的金融知识和过硬的编程技能,拿到了一个顶级资产管理公司的量化研究实习。

CMU MSCF 最独特的优势,是它的“双城记”模式。项目为期一年半,前两个小学期在匹兹堡,最后一个学期和毕业后的求职季则在纽约。这个设计堪称神来之笔。在匹兹堡,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你可以静下心来打好基础,不用被纽约的喧嚣和高昂房租分散精力。等到知识储备足够,需要开始找工作、建立人脉时,整个项目组移师纽约,让你无缝对接到华尔街的中心。学校在纽约金融区有专门的校区,职业服务团队也会在纽约举办大量的招聘会和校友活动,确保你不会错过任何机会。

我们再来看数据。根据 CMU MSCF 官网发布的 2022-2023 届就业报告,98% 的学生在毕业后 6 个月内找到了工作。毕业生的平均基本工资为 15.1 万美元,平均签约奖金超过 3.7 万美元。雇主名单同样亮眼,包括了几乎所有一线投行和基金,比如 Bank of America, Barclays, Citadel Securities, Goldman Sachs, JP Morgan Chase & Co., Point72 等。CMU 庞大且团结的校友网络是另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论你在哪个公司,都很容易找到 MSCF 的前辈,这种人脉资源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至关重要。

什么样的人适合 CMU MSCF?

如果你拥有不错的综合背景,既想打下坚实的数理和编程基础,又希望未来职业道路有更多的可能性(不只局限于高频交易),并且非常看重学校的品牌和校友网络,那么 CMU MSCF 无疑是顶级的选择。它像一个装备精良的“军火库”,为你提供了各种武器,让你在广阔的金融战场上游刃有余。

伯克利 MFE:西海岸的量化明珠,金融科技的摇篮

当大家把目光都聚焦在纽约华尔街时,别忘了,美国另一端的旧金山湾区,也有一股强大的金融力量正在崛起。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金融工程硕士(MFE)项目,就是这股力量的绝对核心。

伯克利 MFE 隶属于顶尖的哈斯商学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这给它带来了浓厚的商业气息和创新基因。与东海岸的项目不同,伯克利 MFE 的气质更“硅谷”。它不仅培养传统的 Quant,更致力于培养能在金融和科技交叉领域引领潮流的领袖。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之一是“短平快”。它是一个为期一年的项目,从每年三月开始。这意味着你比其他项目的学生更早毕业,能更快地进入职场,实现投资回报。但别以为时间短就意味着水,它的课程强度非常大,把正常一年半的课程压缩在了一年之内。项目分为四个小学期,中间穿插一个 10 到 12 周的强制实习。这个实习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校的职业发展团队帮助学生寻找和匹配。很多学生的实习表现优异,毕业后直接拿到了 return offer。

课程方面,伯克利 MFE 紧跟时代潮流。除了传统的金融工程模型,它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应用、金融科技(FinTech)等前沿领域着墨甚多。你会学到如何用 Python 进行数据分析和策略回测,如何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资产定价。这种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让伯克利的毕业生在市场上非常抢手,尤其是在那些越来越科技化的对冲基金和新兴的 FinTech 公司。

地理位置是伯克利的另一张王牌。身处湾区,你不仅可以接触到像 BlackRock、Wells Fargo 这样的传统金融巨头在西海岸的总部,更有机会进入无数的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巨头。想象一下,你的同学可能去高盛做量化交易,也可能去 Google 的量化策略团队,或者加入一家正在改变支付行业的明星 FinTech 创业公司。这种职业选择的多样性,是纽约的项目无法比拟的。

一位伯克利 MFE 的毕业生分享过他的经历。他在实习期间,同时面试了纽约的一家对冲基金和硅谷的一家科技公司的数据科学岗位。最终他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更喜欢硅谷工程师文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氛围。这是伯克利 MFE 赋予学生的选择权。

就业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根据伯克利 MFE 最新的 2024 届毕业生数据,尽管项目还没完全结束,就业情况已经非常出色。我们参考 2023 届的报告,100% 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平均基本工资高达 17 万美元,加上平均 9.2 万美元的奖金(包括签约和绩效奖金),总薪酬包非常惊人。顶级雇主除了华尔街常客高盛、摩根士丹利之外,还包括了大量的西海岸公司,如 PIMCO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Stripe、Citadel 等。值得一提的是,伯克利 MFE 对申请者的工作经验有一定偏好,班级学生的平均工作经验通常在 2-3 年左右,这使得课堂讨论和项目合作更具深度。

什么样的人适合伯克利 MFE?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对金融和科技的结合点充满热情,不只想局限在传统的华尔街,渴望体验硅谷的创新文化,并且希望在一年内快速完成学业、重返职场,那么伯克利 MFE 将是你的理想之地。它为你打开的,不仅仅是华尔街的大门,更是通往整个未来金融科技世界的大门。

其他神校:普林斯顿与哥大

除了上面三巨头,还有几所学校也绝对是金字塔尖的存在。

普林斯顿大学的金融硕士(MFin):这是真正的“神仙打架”项目。它更偏理论和研究,课程难度极深,很多教授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班级规模极小,每年全球只招 25-30 人,录取难度堪比申请顶级博士。毕业生去向多为最顶级的对冲基金和自营交易公司,从事非常核心的量化研究工作。如果你是那种天才型的学霸,对金融理论有极大的热情,可以尝试挑战一下。

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工程硕士(MSFE):身处纽约,背靠常春藤名校光环,哥大 MSFE 同样是顶级选择。它隶属于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课程设置非常全面,数学、编程、金融知识都有很好的覆盖。哥大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平台和资源,校友网络遍布全球金融界。相比巴鲁克,哥大的名气更大,回国认可度更高;相比 CMU,它从始至终都在纽约,能更早地融入金融圈。对于那些综合实力很强,想留在纽约,又看重藤校光环的学生来说,哥大是一个不会错的选择。

所以,到底该怎么选?

扒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信息量有点大?别急,学长帮你梳理一下思路。选校不是选哪个最好,而是选哪个最适合你。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如果你的眼里只有 Citadel 和 Jane Street 这种顶级 HFT 和量化基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那巴鲁克这种“特种兵”训练营最适合你。如果你希望未来道路更宽广,也考虑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等方向,那么 CMU 和伯克利能给你更多选择。

你是什么样的学习者?

你喜欢小班教学、和教授关系紧密、被项目“推着走”的感觉吗?选巴鲁克。你喜欢大平台、丰富的资源、可以自由探索的大学环境吗?选 CMU 或哥大。你希望速战速决,快速回到职场吗?选伯克利。

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你想在世界金融中心纽约的快节奏中感受脉搏吗?巴鲁克、CMU(后期)、哥大是你的主场。你更喜欢西海岸的阳光、科技氛围和创新文化吗?伯克利在向你招手。

申请季就像一场信息战,充满了不确定和焦虑。但请记住,选择一个项目,就像开启你职业生涯的第一笔重大交易。你需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深入研究,了解每个“资产”(学校项目)的特性、风险和潜在回报,然后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个人情况和目标),做出最理性的决策。

别再一个人对着屏幕发呆了。去官网下载那几份最新的就业报告,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看;去 LinkedIn 上找几个在读的学长学姐,鼓起勇气发一封邮件问问他们的真实感受。你为这个过程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自己未来的百万年薪铺路。

这条路很难,但走对了第一步,后面的风景,会超乎你的想象。加油,未来的 Quant!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100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