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T:在墨尔本市中心上学有多爽?

puppy

嘿,纠结来墨尔本选哪所学校吗?想象一下,你的大学校门就是繁华的市中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RMIT上学,就意味着告别无聊的“大学城”生活。下楼就是免费电车站,上课像城市漫步;课间冲进维妈市场买个午餐,或者在州立图书馆找个角落安静自习,都只是几步路的距离。你的校园没有围墙,教学楼就散落在墨尔本最酷的街角巷弄里,周围被咖啡香、美术馆和各种潮店环绕。这不只是上学,这简直是在体验最地道的墨尔本!想知道更多关于吃喝玩乐和学习的独家秘笈?快来文章里一探究竟吧!

RMIT 城市生存小贴士
交通:Myki 卡必备,但先查查你的路线在不在 Free Tram Zone 里。省下的钱买咖啡,不香吗?
吃饭:维妈(Queen Victoria Market)是你的后食堂,但周一和周三不开门,别跑空了!
学习:州立图书馆是绝佳自习点,但插座有限,记得带上充满电的充电宝。
省钱:多关注 Student Edge 和 UNiDAYS 这类学生折扣 App,从吃的到穿的,能省不少。

RMIT:在墨尔本市中心上学有多爽?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还记得我刚到墨尔本那会儿,拖着两个大箱子,一脸迷茫地站在 Southern Cross 车站。当时有个朋友来接我,他指着远处一栋造型奇特、外立面布满彩色玻璃的大楼说:“看到没?那就是 RMIT 的商科楼,以后你就在那上学。”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学校呢?校园呢?怎么就一栋楼?

后来我才明白,这恰恰是 RMIT 最酷的地方。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校门和围墙,整个墨尔本市中心,就是我们的大校园。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我对“上大学”这件事的全部想象。如果你还在纠结选校,还在犹豫墨尔本到底哪所大学适合你,那么,请允许我带你沉浸式体验一下,在 RMIT 上学,到底有多爽。

你的“校车”是免费电车,上学像城市漫游

我们先来聊聊所有留学生最头疼的事——通勤。想象一个场景:早上 8:45,你被闹钟惊醒,而 9:00 就有节课。如果你的学校在郊区,那这节课基本可以宣告“死亡”了。但在 RMIT,这都不是事儿。

RMIT 的 City 校区,完美地坐落在墨尔本的 CBD 心脏地带,更重要的是,它被“免费电车区”(Free Tram Zone)完整地覆盖。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你在市中心这个巨大的方框里活动,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图书馆,从图书馆到菜市场,乘坐电车,一分钱都不用花!

就拿 RMIT 最核心的教学区来说,它就在 Swanston Street 上。这条街是墨尔本最繁忙的电车走廊之一,根据 PTV(维多利亚州公共交通)的数据,至少有 8 条电车线路(1, 3, 5, 6, 16, 64, 67, 72)从你“宿舍楼下的校门口”经过。电车班次密集到什么程度?高峰期几乎是 3-5 分钟一班,你根本不用看时刻表,出门跳上最近的一辆就行。

我的朋友 Alex,住在南岸(Southbank),每天早上他就在 Yarra 河边的电车站等车,戴上耳机,看着窗外 Flinders 火车站和联邦广场的风景慢慢划过,不到 15 分钟,电车就停在了 RMIT Building 80 的正门口。他说,这根本不像去上学,更像是一场迷你的城市观光。而我,住在 Docklands 的公寓,每天坐 30 路或 35 路免费电车,穿过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在 La Trobe Street 下车,步行两分钟就到教室。整个过程轻松惬意,完全没有通勤的压力。

对比一下,如果去 Monash 的 Clayton 校区,从市中心出发,你需要先坐火车,再换乘公交,单程一个小时起步。这种“校园就在城市里”的便利,是 RMIT 给学生的第一份,也是最实在的一份礼物。

你的“食堂”是维妈市场和网红咖啡巷

在 RMIT,你永远不会有“今天食堂吃什么”的烦恼,因为方圆五百米内,全是你的“食堂”。

首当其冲的,必须是我们的后花园——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大家都亲切地叫它“维妈”。从 RMIT 的设计楼(Building 100)走过去,真的只需要 5 分钟。这里简直是留学生的宝藏补给站。课间饿了,冲过去花 8 澳元买一个热气腾腾的德国香肠面包(Bratwurst),或者来一份外酥里嫩的土耳其 Gözleme,午饭就解决了。下午没课,就去淘一淘新鲜又便宜的水果蔬菜,这里的价格比超市美丽太多。根据维妈官网的信息,每周二、周四、周五、周六和周日开放,你总能找到合适的时间去逛吃逛吃。

到了夏天和冬天,维妈还会有夜市(Night Market),那场面就更热闹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摊位,配上现场乐队表演和手工艺品小店,你和同学下课后直接就能融入墨尔本最地道的夜生活。这可不是哪个大学都有的体验。

除了维妈,RMIT 周边还被无数的咖啡馆和小巷(Laneway)美食包围。比如,从主校区步行不到 10 分钟,就能到达著名的 Hardware Lane 和 Degraves Street。这里的咖啡文化是刻在墨尔本骨子里的。早上课前,在一家巷弄小店买一杯 Flat White,已经成了 RMIT 学生的日常仪式。中午,你可以和同学在 Hardware Lane 找一家意大利餐厅,坐在户外享受阳光和美食;也可以钻进唐人街,来一碗热乎乎的兰州拉面或者一笼小笼包。

我曾经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在 RMIT 方圆 1 公里的范围内,Google Maps 上标记的咖啡馆和餐厅超过 500家。从人均 10 澳元的越南法棍,到 20 澳元的日式拉面,再到更精致的西餐,总有一款适合你的预算和口味。在 RMIT,吃饭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美食探索。

你的“图书馆”是霍格沃茨穹顶大厅

学习当然是留学的第一要务。RMIT 自己的图书馆,比如 Swanston Library,设计现代,设施齐全,靠窗的位置还能俯瞰整个 city 的景色,非常抢手。

但 RMIT 学生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作弊”选项——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State Library Victoria)。这座拥有超过 160 年历史的宏伟建筑,就坐落在 RMIT 的正对面,过条马路就到。它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更是墨尔本的文化地标。

当你走进那个标志性的八角形 La Trobe 阅览室,抬头看到巨大的穹顶,阳光从上方倾泻而下,一排排长长的木桌旁坐满了安静阅读的人,你真的会有一种走进《哈利·波特》里霍格沃茨大厅的错觉。在这里学习,连效率都仿佛被加了 buff。

根据图书馆的官方数据,这里拥有超过 200 万册藏书和海量的电子资源,提供免费的高速 Wi-Fi 和大量的座位。期末季,当学校图书馆一座难求时,州立图书馆就成了我们 RMIT 学生的“第二书房”。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插上电脑,就能高效地赶 due 一整天。这种被浓厚知识氛围包裹的感觉,是任何一所大学的现代化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

更棒的是,这里不只是学习的地方。图书馆门口的大草坪,是学生们晒太阳、吃午餐、聊天放松的绝佳地点。天气好的时候,你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围坐在一起,享受墨尔本慵懒的午后。学习和生活,就这样无缝衔接。

你的“校园”没有围墙,城市就是你的课堂

RMIT 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它“没有围墙的校园”这个概念。它的教学楼、工作室、实验室,像乐高积木一样散落在墨尔本 CBD 的各个角落,与这座城市的商业、文化和艺术融为一体。

你可能上午还在 Swanston Street 的“扭曲”大楼 Building 80 里上着市场营销课,下午就要穿过几条街,到著名的“绿房子” Design Hub(Building 100)里参加一个设计工作坊。下课后,你不会回到一个封闭的“大学城”,而是直接步入墨尔本最繁华的街道。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你不是一个被圈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而是一个真正的“城市人”。

这种布局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我学传媒的朋友,他们的摄影课作业,就是直接到 Hosier Lane 这样的涂鸦巷去拍摄街头艺术;学建筑的同学,他们的模型作业灵感,可能就来自路过的某栋维多利亚时代的古老建筑。城市本身,就是我们最生动、最丰富的教科书。

RMIT 在 CBD 拥有超过 90 栋建筑,每一栋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设计风格。比如,被戏称为“纸袋楼”的商学院 Building 8,其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揉皱的纸袋。走在街上,辨认和打卡这些各具特色的教学楼,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种开放式的校园环境,让你时时刻刻都与城市保持着连接。你不会感到与社会脱节,反而能更早地感受到真实世界的脉搏。

你的“课余生活”是美术馆、潮牌店和 live house

在 RMIT,你永远不用担心“周末去哪儿”这个问题。因为墨尔本最好玩、最有趣的地方,几乎都在你的步行范围之内。

如果你是购物狂,那这里简直是天堂。从 RMIT 教学楼出来,通过一条天桥,就能直接进入 Melbourne Central 购物中心。里面不仅有数百家品牌店,还有一个巨大的玻璃锥顶,保护着一座百年历史的子弹制造工厂遗址 Coops Shot Tower,非常酷。旁边就是 QV 和 Emporium,所有你想逛的店,从快时尚到奢侈品,一应俱全。

如果你是文艺青年,那选择就更多了。沿着 Swanston Street 坐几站免费电车,就能到达联邦广场和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GV)。NGV 的国际馆是澳洲最古老、最大的美术馆,永久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你可以在里面逛上一整天。旁边的 ACMI(澳大利亚移动影像中心)则是电影和游戏爱好者的圣地。

每当夜幕降临,墨尔本的另一面才刚刚苏醒。无数的 live music venue(现场音乐酒吧)、隐藏在巷弄里的鸡尾酒吧、通宵营业的 KTV……这一切都近在咫尺。你和朋友们看完一场乐队演出,还能慢悠悠地走回公寓,而不用担心赶不上末班火车。

这种便利性,意味着你的社交生活会变得异常简单和丰富。约在墨大(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就在隔壁)的朋友在州立图书馆门口见,约在莫纳什 City 校区的朋友在 Melbourne Central 吃个饭,都只是几步路的事情。你的朋友圈,自然而然地就扩展到了整个墨尔本的留学生群体。

所以,当别人在纠结选校的时候,他们可能在对比排名、专业和学费。这些当然重要。但他们或许忽略了一点:未来三到四年的留学生活,你是在哪里度过的?

是选择一个安静的郊区校园,每天过着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还是选择把整个南半球最酷的城市当作你的校园,让每一次上学都像一次探险,让你的咖啡馆、美术馆和菜市场都成为你记忆里的一部分?

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如果你想要的不只是一张文凭,而是一段真正活色生香、与城市共呼吸的青春,那答案,或许已经很明显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251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