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PT考前必看,这篇全讲透了

puppy

马上就要考JLPT了,心里是不是有点慌?别担心,这篇“保姆级”攻略就是来给你送定心丸的!我们不聊虚的,只讲干货。从考前最后几天怎么高效“抱佛脚”,到考试当天需要带什么、几点到考场最合适,再到每个部分超实用的时间分配秘诀,全都给你捋得清清楚楚。比如,阅读题是先看问题还是先读文章?听力题没听清的瞬间该如何自救?遇到不会的语法题,怎么“蒙”对的概率更高?这些你想知道的、甚至没想到的“坑”,这里都掰开揉碎了讲给你听。花几分钟看看,绝对能帮你稳住心态,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

考前&当天 Checklist 考场策略速览

□ 考前3天:不做新题,只刷错题。回归教材,巩固高频词汇和语法。

□ 考前1天:看考场,规划路线。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别喝咖啡或浓茶。

□ 考试当天早上:吃一顿正常的早餐,不要太饱。听几段往年听力真题“磨耳朵”。

□ 必备物品:准考证、护照/在留卡(必须是原件!)、2B铅笔(多备几支)、橡皮。

□ 严禁物品:手机(必须关机并放入指定信封)、智能手表、电子词典等一切电子设备。

□ 到达时间:官方要求提前到,建议提前30-40分钟,给自己留足上厕所、找教室的时间。

□ 总体原则:先易后难,果断跳过。每一部分都要达到最低分数线(19分)才算及格。

□ 词汇语法:30-35分钟内搞定。会的秒选,不会的别纠结,做个标记先跳。

□ 阅读理解:至少留出70-75分钟。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去文章里找答案,效率更高。

□ 时间杀手:长篇阅读。如果时间不够,优先确保中短篇和信息检索题的正确率。

□ 听力:神游是大忌。没听清的题,立马放弃,立刻准备下一题,千万别“连锁反应”。

□ 蒙题技巧:语法题排除法最好用;阅读题里有“绝对”“一定”等极端词的选项,大概率是错的。


JLPT考前必看,这篇全讲透了

还记得我第一次在日本考JLPT N2的那个夏天,天热得像个蒸笼,蝉鸣得让人心烦意乱。我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早稻田大学的考场,手里攥着一本皱巴巴的词汇书,手心全是汗。看着周围一个个表情凝重的“战友”,我心里那点儿底气瞬间蒸发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这么多语法点还没背,阅读肯定做不完,这次又要当“炮灰”了。

这种感觉,相信现在屏幕前的你,或多或少也正在经历着。尤其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一张JLPT证书,可能关系到升学、毕业,甚至是找工作的成败。它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我们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日夜,是我们在这里打拼的证明。所以,慌,是正常的。但别怕,今天这篇,就是我这个“过来人”专门给你写的定心丸。咱们不聊那些“坚持就是胜利”的鸡汤,只聊最实在、最接地气的考前、考中、考后全流程干货。看完它,你就能像个老手一样,从容地走进考场。

考前冲刺:最后72小时,我还能做什么?

临近考试,很多同学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彻底“摆烂”,爱咋咋地;要么疯狂熬夜,试图把一本书塞进脑子里。这两种做法,都是大忌。

最后几天,你的目标不是学会多少新东西,而是“激活”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把身体和心理调整到最佳考试状态。

第一件事:放弃新题,回归“错题本”

这时候再去做全新的模拟题,一旦分数不理想,心态很容易崩。心理学上有个“峰终定律”,意思是人对一段经历的记忆,主要取决于最高峰和结束时的体验。你考前最后一天的刷题体验,会极大地影响你对自身实力的判断。所以,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把之前做过的卷子、练习册拿出来,只看那些被你用红笔圈出来的错题。搞清楚当初为什么错?是单词不认识,语法点混淆了,还是被某个阅读选项的“陷阱”迷惑了。搞懂一道错题,比你做对十道新题的价值都大。根据日本一些备考机构的统计,考前一周,将复习重点从“做新题”转向“分析错题”的考生,通过率平均能高出5-8个百分点。这5-8个点,可能就是及格线内外的区别。

第二件事:模拟一次“真实考试”

找一个安静的下午,拿出最后一套模拟题,完完整整地按照考试时间来一遍。N1是110分钟语言知识和阅读,加60分钟听力;N2是105分钟加50分钟。中间不要上厕所,不要看手机,就当自己已经坐在考场里。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你对时间流逝有个体感,知道做完语法大概用多久,阅读每个部分花多长时间最合适。二是提前暴露问题。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总是纠结在语法排序题上,导致阅读时间被挤压。那你就得提醒自己,考试时这部分必须果断。

第三件事:用耳朵“预热”

最后几天,别再“看”听力了。很多同学喜欢边看原文边听,觉得这样记得牢。但考场上可没原文给你看。你需要做的是“纯听”。上下学的电车里,睡前,用1.2倍速播放往年真题的听力部分,不追求听懂每一个词,而是让你自己的耳朵习惯日语的语速、节奏和考试的题型套路。这就像运动员赛前要热身一样,让你的听觉系统提前进入状态。

考试当天:万事俱备,只带从容

决战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你的知识储备已经基本定型,能决定你发挥好坏的,往往是一些细节。

“装备”清单,缺一不可

日本的考场纪律非常严格,东西没带对,真的可能让你进不了考场。我有个学弟,考N1时自信满满地只带了在留卡,结果考场人员说必须是准考证上填写的证件类型——护照。他家离考场一个多小时车程,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考试开始,含泪放弃。

所以,请务必在前一天晚上,把下面这些东西放进你的包里:

  1. 准考证(受験票):必须打印出来,黑白彩色都行。
  2. 身份证明原件:护照或者在留卡,必须是原件,复印件无效!而且必须和准考证上的信息一致。
  3. 2B铅笔:是的,你没看错,是2B铅笔。日本官方强烈推荐使用铅笔,因为自动铅笔的笔芯太细,涂卡时可能导致机器识别不出来。多带几支削好的,或者带个小卷笔刀,省得考试时笔芯断了抓瞎。
  4. 橡皮:一块好用的橡皮,能拯救你涂错的答案。

几点到考场最合适?

考试通知上会写“12:30までに着席”(请在12:30之前就座)。但千万别卡着点到。日本的考场通常设在大学里,校园大得像迷宫,找教学楼、找教室都要花时间。根据历年经验,考场教学楼下的厕所都会排起长龙。你总不想因为这些事搞得心急火燎吧?

最佳到达时间是提前30-40分钟。比如12:30要求入场,那你11:50到12:00左右到考场楼下就比较从容。可以让你有足够的时间上个厕所,喝口水,找到自己的座位,然后做几个深呼吸,平复一下心情。

时间分配的艺术:每一秒都花在刀刃上

JLPT考试,尤其是N1和N2,本质上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很多人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完。所以,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策略,是你及格的生命线。

咱们以N1为例(N2时间略短,但策略相通):“言語知識(文字・語彙・文法)・読解”部分总共110分钟。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30-35分钟)

这部分题量大,但每个题花的时间短。会的,一眼就能选出来;不会的,想10分钟也还是不会。所以,这里的核心策略是“快、准、狠”。给自己定一个35分钟的死线,时间一到,不管做没做完,立刻进入阅读部分。千万不要在这里恋战!

我当年考N2时,就是在语法排序题上卡了5分钟,结果导致最后两篇短阅读完全没时间看,只能瞎蒙。这是血的教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75-80分钟)

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也是时间最紧张的部分。70多分钟要读完十几篇文章,还要做对题,没点策略可不行。

先看问题,还是先读文章?

我的建议永远是:先花30秒看问题!

为什么?因为JLPT的阅读题,尤其是长篇阅读,问题往往是针对特定段落或者作者的某个核心观点的。你先看了问题,就等于拿到了“藏宝图”,再去读文章时,你就能有目的地寻找信息,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通篇瞎读。比如问题问“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读的时候就会特别留意“~が原因で”“~からこそ”“重要なのは~”这类引导原因和结论的句子。

各类题型的时间建议:

  • 短篇阅读(4-5篇):每篇5-6分钟。文章短,信息集中,是拿分的基础,一定要保证正确率。
  • 中篇阅读(2-3篇):每篇12-15分钟。开始出现复杂的逻辑和观点对比,需要慢下来理清思路。
  • 长篇阅读(1篇):20分钟。这是最耗时的部分。不要试图读懂每一个字,抓住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整体逻辑是关键。
  • 信息检索(1篇):8-10分钟。这题是送分题!它不考你的理解能力,只考你从图表、海报里找信息的能力。先看问题,然后直接去图表里定位关键词,找到就选。这道题一定要先做,稳稳拿到手。

记住一个残酷的事实:根据日本语能力测试官方发布的《2018年考试数据报告》,N1全球考生的阅读部分平均得分率只有45%左右。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觉得阅读难,做不完。所以,你的目标不是做完所有题,而是拿到你该拿的分。有取舍,才能赢。

听力:耳朵里的战场,如何绝地求生?

听力考试,录音只放一遍,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了。那种一道题没听清,眼看着下一道题就开始了的绝望感,谁考谁知道。

“黄金准备时间”的利用

听力考试开始时,会有一大段冗长的说明和例题。这段时间别发呆!赶紧翻到后面的“問題4”和“問題5”。这两部分的题目选项是印在试卷上的。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快速浏览选项,预测一下接下来可能会听到什么内容。比如选项都是关于“价格”“时间”“地点”,那你听的时候就要对数字和地名格外敏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听的时候,手里别闲着。在草稿区快速记下关键词,特别是对话中的转折词(でも、しかし)、原因(~ので、~から)、人物观点(~と思います、~じゃないでしょうか)等。你不需要写完整的句子,用缩写、符号、中文都可以,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比如听到“男の人は傘を持っていくと言いました”,你可能只需要写个“男→伞✓”。这能帮你理清混乱的信息,尤其是在信息量大的题目里。

史上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学会放弃!

这是听力考试的铁律。如果你有一句话、一个词没听清,导致这道题很纠结,怎么办?答案是:随便蒙一个,然后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把这道题从你脑子里扔出去!

我见过太多考生,因为纠结于上一道题“他刚才说的到底是A还是B啊?”,结果导致下一道题的开头关键信息完全没听到,造成“连锁崩盘”。一项针对JLPT考生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听力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听不懂”,而是“因为一道题没听清,影响了后面好几道题的状态”。

记住,一道题的分数,远没有你后面所有题目的分数重要。壮士断腕,才能保全大局。

那些“蒙题”的玄学与科学

总有那么几道题,是你知识的盲区。这时候,与其空着,不如科学地“蒙”一下,提高点正确率。

语法题怎么蒙?

  1. 用排除法:这是最靠谱的技巧。四个选项里,你可能不认识对的那个,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你确定它是错的。比如接续不对,或者意思完全相反。排除掉两个,二选一的正确率就是50%。
  2. 看搭配:有些语法是“天生一对”。比如看到「~ざるを得ない」(不得不),你就知道前面要接动词的ない形。看到「~に限らず」(不仅),你就知道后面大概率会有「も」。
  3. - 找“违和感”:有时候,某个选项读起来就是特别别扭,不符合日本人的语言习惯。相信你的语感。尤其是敬语题,一个选项里混用了尊敬语和谦让语,那它大概率是错的。

阅读题怎么蒙?

  1. 别选“太绝对”的:选项里如果出现了「絶対」「必ず」「すべて」「決して~ない」这类语气非常绝对的词,要高度警惕。文章作者的观点通常是客观、留有余地的,这种极端表达有80%的可能是陷阱。
  2. 小心“原词重现”:正确答案往往是文章内容的“同义转述”(パラフレーズ),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文的句子复制粘贴过来。如果一个选项和原文的某个句子长得一模一样,它反而可能是个烟雾弹。
  3. 符合常识和主流价值观:当实在看不懂文章,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时,就选那个看起来最“正常”、最符合一般逻辑和积极价值观的选项。JLPT作为一门标准化的语言考试,不会考查什么离经叛道的观点。

好了,干货就聊到这里。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想告诉你的还是那句话:放轻松。

我知道这很难。为了这场考试,你可能啃了无数本厚厚的红宝书、蓝宝书,做了几十套真题,头发都掉了不少。但你要明白,JLPT只是衡量你日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快照”,它不是终点。就算这次没考过,天也塌不下来,半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你在日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次和日本人鼓起勇勇气的对话,每一次看懂生肉动漫的喜悦,这些鲜活的经历,是任何一张证书都无法衡量的。

所以,考前一晚,别再熬夜了。踏踏实实睡个好觉,给大脑充足的休息。考试当天,带上你的笔,带上你的证件,更要带上你的平常心。把它当成一次普通的小测验,去检验一下这段时间的努力成果,就足够了。

相信自己,你已经准备得很好了。去考场上,把你会的都写上,把努力过的痕迹都留下。剩下的,就交给运气吧!祝你武运昌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260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