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曼大的宝藏!这博物馆也太好逛了

puppy

喂,曼大的留学党们!还在为赶due头秃、天天泡图书馆吗?快来,我给你们挖到了一个神仙地方!就在咱们校园里,竟然藏着一个超宝藏的曼彻斯特博物馆。这里不仅能看到超震撼的恐龙化石 Stan,还能近距离围观神秘的埃及木乃伊,每次去都像在探险寻宝!最关键的是,它完全免费!逛一圈下来,感觉学习压力瞬间清零,整个人都充满了电。想知道里面还有哪些隐藏打卡点和最好逛的路线吗?这篇保姆级攻略你可千万别错过啦!

小编温馨提示
这篇攻略有点长,但绝对干货满满!建议先马后看,或者直接跳到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所有信息都帮你核实到最新啦,放心食用!

藏在曼大的宝藏!这博物馆也太好逛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

那是一个典型的曼城冬日,下午四点天就黑得像午夜。我坐在Ali G图书馆三楼靠窗的位置,外面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玻璃上全是水汽,模糊了窗外的牛津路。面前摊着的是一篇还有2000字才到ddl的论文,屏幕上的光标固执地闪烁着,我的脑袋却像被抽干了一样,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旁边的同学在敲键盘,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我的神经上。焦虑、疲惫,还有一点点想家的委屈,全都涌了上来。我抓了抓因为熬夜而变得油腻的头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逃离这里,现在,立刻,马上。

我几乎是逃跑一样地冲出了图书馆,没带伞,任由冷雨打在脸上。漫无目的地顺着牛津路走,然后,就在那个熟悉的转角,我看到了它——曼彻斯特博物馆(Manchester Museum)。它那栋红砖维多利亚式建筑在阴沉的天色下,亮着温暖的灯光,像一个无声的邀请。我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心想,反正不要钱,就当是躲雨了。

就是这个决定,让我发现了一个能瞬间治愈“留学综合征”的神仙地方。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最好的解压方式,不是躺在床上刷手机,也不是去酒吧买醉,而是走进一个装满了全世界奇珍异宝的空间,让自己的思绪从论文的条条框框里,瞬间飞到几亿年前的白垩纪,或者几千年前的尼罗河畔。

不只是“学校的”博物馆,它是世界级的!

提到校园博物馆,你可能会想到什么?是不是那种小小的、摆着几块石头和蝴蝶标本的陈列室?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当我真正走进曼彻C特博物馆,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根本不是一个“学校的”博物馆,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世界级文化殿堂,只不过它恰好坐落在我们校园里而已。

你知道吗?它刚刚在2023年2月18日才重新开放。为了这次华丽变身,整个博物馆闭馆了好几年,砸了整整1500万英镑进行翻新和扩建!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学校是把它当成一个城市文化地标来打造的。重新开放后的火爆程度也证明了这一点,据说刚开门短短10天,就吸引了超过40000名游客前来打卡。每次我路过,都能看到门口排着长队,里面挤满了各种肤色、各个年龄段的人。

所以,小伙伴们,咱们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当别人还要专门坐车、做攻略来参观时,我们下课溜达几步就到了。最重要的是,它对所有人,包括我们这些穷学生,完全免费!FREE!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顶级的文化盛宴,这种羊毛不薅,简直天理难容!

探险开始!手把手带你逛遍精华展馆

博物馆一共有三层,加上一个夹层,展馆非常多。第一次去可能会有点懵,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别担心,跟着我的路线走,保证你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亮点,还能get到最佳的游览体验。

第一站:史前巨兽的震撼登场(Ground Floor - Fossils and Dinosaurs)

从正门一进来,你绝对会被大厅中央的那个大家伙给震住。没错,它就是曼彻斯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霸王龙“斯坦”(Stan the T-Rex)的骨骼复制品。

这个复制品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完全复刻了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完整的霸王龙化石之一。斯坦全长超过12米,光是头骨就有1.5米长,站起来比一层楼还高。当你站在它巨大的骨架之下,仰望着它那一口锋利的牙齿时,真的会有一种穿越回侏罗纪公园的错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6600万年前,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地球上奔跑,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场景。

我每次带朋友来,第一件事就是拉他们到斯坦面前合影。这里的灯光打得特别好,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超级出片。除了斯坦,这个展厅里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化石,比如三叶虫、菊石,还有巨大的海洋爬行动物蛇颈龙的骨架。它们就像一本立体的地球历史书,让你亲眼看到生命演化的神奇足迹。

真实案例: 我的同学Lily,一个古生物迷,第一次看到斯坦的时候激动得快哭了。她围着骨架转了整整三圈,一边拍照一边给我科普霸王龙的前肢为什么那么小。她说,书本上看过无数遍的图片,都比不上亲眼见到时那种来自远古的冲击力。那一刻,她觉得为了来曼大读书,一切都值了。

第二站:与法老和木乃伊的千年对话(First Floor - Egypt and Sudan)

从主楼梯走上二楼,就进入了整个博物馆最神秘、也最受欢迎的区域——埃及和苏丹馆。

曼彻斯特大学的埃及学研究在全世界都是顶尖的,所以这里的馆藏也格外丰富。据说收藏了超过18000件来自尼罗河流域的文物,时间跨度从史前一直到罗马时代。这里的光线会比楼下暗一些,营造出一种进入古墓的神秘氛围。

展厅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人形石棺,上面刻满了精美的象形文字和神祇图案,每一具都像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玻璃柜里展示着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珠宝、化妆盒、陶器,甚至还有给小孩子玩的玩具。你会发现,几千年前的人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也爱美,也重视家庭。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真正的木乃伊。博物馆非常人性化,考虑到文化敏感性和对逝者的尊重,他们并没有把木乃伊以一种惊悚的方式直接暴露出来,而是通过CT扫描等现代技术,将木乃伊的内部结构呈现在屏幕上。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骨骼、包裹的亚麻布,甚至还能看到制作木乃伊时放入身体里的护身符。

其中最著名的展品之一是“两兄弟之墓”(Tomb of the Two Brothers)。这是1907年在埃及发现的一个未被盗掘的墓穴,里面有两具木乃伊,分别是高级官员Khnum-nakht和Nakht-ankh。通过DNA研究发现,他们虽然葬在一起并被称为“兄弟”,但其实是同母异父的兄弟。这种融合了考古、历史和现代科技的展示方式,真的非常酷!

逛这个展厅,就像在上一堂生动无比的历史课。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压低声音,静静地与这些沉睡了千年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三站:充满活力的生命奇迹(First Floor - The Vivarium)

就在埃及馆的旁边,有一个画风突变的地方——生态馆(The Vivarium)。这里是“活的”博物馆,专门饲养和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走进去,你就能感受到温暖湿润的空气,耳边传来阵阵蛙鸣。玻璃箱里模拟了热带雨林的环境,里面住着各种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蛙类、蜥蜴和蛇。它们中的很多都是极度濒危的物种,比如身体像树叶一样薄的狐猴叶蛙(Lemur Leaf Frog),还有色彩斑斓的丑角蛙(Harlequin Frog)。

这里不仅仅是展示动物,更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和保护基地。工作人员致力于研究这些物种的繁殖,希望能通过人工繁育来挽救它们。每个玻璃箱旁边都有详细的介绍,告诉你这个小家伙来自哪里,有什么习性,以及它所面临的生存威胁。我经常看到有学生模样的志愿者在这里工作,记录动物的行为。

对于我们这些天天对着电脑屏幕的学生来说,来这里看看这些充满活力的小生命,真的特别治愈。看着它们在枝叶间跳跃,或者懒洋洋地趴在石头上,会让你暂时忘记现实世界里的烦恼,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脆弱。

数据支撑: 曼彻斯特博物馆的生态馆是英国唯一一个专门致力于两栖动物保护的大学展馆。他们参与了多个全球性的物种保护计划(Species Survival Plan),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四站:一场关于“家”的文化探索(Second Floor - South Asia Gallery)

这次重装升级后,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位于二楼的南亚馆(South Asia Gallery)。这个展馆意义非凡,因为它是英国第一个永久性的、专门展示南亚侨民经历和贡献的展馆。

更厉害的是,这个馆是曼彻斯特博物馆与世界顶级的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合作共建的。展厅的设计和策展过程,邀请了包括学生、艺术家、历史学家在内的30多位南亚社群成员共同参与。所以,这里展示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文物,而是充满了个人情感和真实故事的“活历史”。

展厅被分成了六个主题,从“过去与现在”到“运动与行动主义”,探讨了南亚文化与英国的深刻联系。你可以在这里看到精美的印度纺织品、莫卧儿王朝的绘画,也能看到现代南亚裔艺术家的装置艺术。有一个展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它通过普通人的家庭照片、私人信件和口述历史,讲述了第一代移民来到英国打拼的故事,非常感人。

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个展厅尤其能引发共鸣。因为它探讨了身份认同、文化融合、离散与归属感这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主题。它告诉你,无论你来自哪里,你的故事都值得被讲述,你的文化都值得被尊重。

不只是看展,这些“隐藏菜单”也别错过

逛累了怎么办?曼彻斯特博物馆早就为你考虑好啦!

博物馆咖啡馆(The Café): 位于一楼,有一个明亮通透的休息区。这里的咖啡和点心味道都很不错,价格也合理。我最喜欢点一杯Flat White,配一块布朗尼,坐下来慢慢回味刚才看到的展品,或者和朋友聊聊天。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空间,比图书馆的氛围要轻松得多。

纪念品商店(The Shop): 就在入口处,绝对是一个宝藏购物地。里面的东西可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你能找到根据馆藏文物设计的独家文创,比如印着圣甲虫图案的帆布包、以埃及象形文字为灵感的首饰。还有很多关于自然、历史和艺术的优质书籍,非常适合买来当礼物送人,或者自己收藏。

各种活动和讲座: 作为一个大学博物馆,这里常年举办各种各样的临时展览、学术讲座和工作坊。你可以关注博物馆的官网或者社交媒体,很多活动都是免费的,而且是结识新朋友、拓展知识面的绝佳机会。我之前就参加过一个关于中国瓷器的讲座,主讲人就是我们学校艺术史系的教授,干货满满。

最后,想对你说几句大白话

我知道,留学生活真的很忙。有读不完的reading list,赶不完的due,还有应付不完的group meeting。我们每天都在为GPA、为实习、为未来奔波,很容易就忘了抬头看看身边的风景。

但真的,别把自己绷得太紧了。

下次当你觉得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或者在异国他乡感到孤独时,别一个人憋着。从图书馆或者宿舍走出来,花上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博物馆里转一转。

你不需要做什么攻略,也不用非得看懂每一件展品。就只是随便走走,看看恐龙化石,看看埃及石棺,看看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青蛙。那一刻,你会发现,你的论文、你的烦恼,在这些跨越了千万年、千万里的事物面前,真的渺小得不值一提。

这个博物馆就像是曼大送给我们所有留学生的一份礼物。它安静地待在那里,随时为你敞开大门,给你提供一个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给精神世界充充电的庇护所。所以,别再把它当成一个只存在于地图上的地标了,把它当成你留学生活的一部分吧。去感受它,探索它,你会发现,它能带给你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78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