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申麦马?这些王牌专业闭眼入!

puppy

麦马的offer拿到手软,但面对一堆专业选择犯了难?别慌!学长学姐帮你来盘点啦。都知道麦马的健康科学是“医博摇篮”,王牌工程Co-op带薪实习超给力,还有DeGroote商学院也实力不俗。但它们到底强在哪儿?学习体验和就业前景究竟如何?申请时又有哪些小学问?这篇干货就带你深入扒一扒这几个神仙专业,从课程特色到未来发展,帮你一次性理清思路,让你选专业不再迷茫,精准定位梦中情“专”!

选专业前,先给自己提个醒!
选专业这事儿,比申请学校本身还烧脑!排名、兴趣、就业,哪个都不能少。这篇长文有点干,但绝对值得你泡杯咖啡慢慢看。咱们不聊虚的,只扒最真实的信息,帮你把钱和时间都花在刀刃上。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哈喽,各位lxs.net的宝子们,你们的小编又上线啦!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微信里有个叫Leo的学弟,天天给我“信息轰炸”。他手握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咱们爱称“麦马”)好几份offer,有工程的,还有商科的。这本该是天大的喜事,可他却愁得天天掉头发。

“学姐,我快疯了!我爸妈觉得工程师稳定,以后好移民。但我自己又觉得商科好像更有趣,能跟人打交道。我天天在小红书和知乎上刷经验贴,结果越看越乱。有人说麦马工程Co-op是神,实习机会遍地走;又有人说DeGroote商学院虽然低调但性价比超高。我到底该怎么选啊?”

Leo的烦恼,相信屏幕前的你或多或少也感同身受。麦马的offer确实诱人,这所坐落在安大略省哈密尔顿市的加拿大顶尖学府,常年稳居U15联盟,以其严谨的学风和强大的科研实力闻名。但offer到手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面对那张长长的专业列表,你该把未来的四年,甚至更长的人生,押在哪一个选项上?

别慌!今天,学长学姐就来当你的引路人,咱们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官方介绍,就用最真实的数据和案例,带你深度开扒麦马公认的三大王牌——健康科学、工程和商科。它们到底强在哪?读起来是种什么体验?未来的“钱”景如何?看完这篇,保你思路清晰,精准定位你的梦中情“专”!

封神之路:不止是“医博摇篮”的健康科学 (Health Sciences)

聊麦马,要是不提健康科学(Health Sciences, BHSc),那简直就像去北京不吃烤鸭一样,少了灵魂。这个专业在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都是一个传说级别的存在。

它到底有多神?咱们先上一组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数据。根据麦马官网和历年录取情况,健康科学项目每年会收到超过6000份申请,而最终录取的名额只有大约240个。这意味着录取率常常低于5%,竞争激烈程度堪比藤校。能进这个专业的,妥妥都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你可能会想,这么难进,是不是因为它就是个“医学院预科”?进去就能保送当医生?这么想,你就把格局看小了。健康科学的真正王牌,不是保证你进医学院,而是它独一无二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整个大学四年,你可能都见不到几场传统的大课。没有教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没有几百人一起记笔记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十几个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面对一个真实的、复杂的健康议题,比如“如何应对一场新型病毒的爆发?”或者“如何为某个社区设计心理健康干预方案?”。教授在这里的角色不是“灌输者”,而是“引导者”,他会抛出问题,引导你们自己去查资料、去讨论、去辩论,最终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认识一位从健康科学毕业的Sarah学姐,她回忆说,刚开始PBL简直是她的噩梦。“我习惯了听课和考试,突然让我自己主导学习,压力山大。第一次小组讨论,我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但慢慢地,她发现这种模式的魔力。“它逼着你跳出舒适区,去主动思考,去跟不同观点的人协作。我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如何学习、如何沟通、如何批判性地看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我以后是去当医生,还是去做科研、进咨询公司,都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正是因为这种高强度的思辨能力训练,健康科学的毕业生才成了各大顶尖研究生院疯抢的对象。数据显示,超过60%的毕业生能成功进入医学院、牙科学院或法学院等专业学院,这个比例在全加拿大都是顶尖的。剩下的毕业生,也大多走向了全球顶尖大学的硕博项目、公共卫生组织、生物科技公司,甚至是华尔街的顶级投行(因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实在太强了!)。

那么,想冲刺这个神仙专业,需要注意什么?首先,成绩是硬门槛,平均分没个95%以上,基本就是陪跑。但更关键的,是它的补充申请(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麦马健康科学的文书题目每年都很有创意,它不问你“为什么想学医”,而是可能会问“如果你能和历史上的三个人共进晚餐,你会选谁,为什么?”或者给你一个伦理困境让你分析。它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做题家”,而是一个有思想、有同理心、有独特视角的未来领袖。所以,别套模板,真诚地展现你的个性和思考深度,才是打动招生官的关键。

硬核实力:带薪实习拿到手软的王牌工程 (Engineering)

如果说健康科学是麦马皇冠上最闪亮的那颗钻石,那工程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就是支撑起这顶皇冠的坚实底座。麦马的工程,向来以“务实”和“硬核”著称,而它最大的杀手锏,就是那个让无数学生和家长都两眼放光的Co-op带薪实习项目。

在加拿大,很多大学都有Co-op,但麦马工程的Co-op,无论从规模、质量还是学生支持上,都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有多牛?我们来看数据。麦马工程学院的官方报告显示,其Co-op项目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这意味着只要你想找实习,学校基本都能帮你找到。而且实习时长灵活,短的4个月,长的可以达到12-16个月,让你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一个行业。

更吸引人的是实习的“含金量”。小编特意去翻了翻麦马Co-op部门的雇主名单,简直闪瞎眼:特斯拉、苹果、谷歌、微软、AMD、英特尔……你能想到的硅谷大厂和科技巨头,几乎都是麦马的合作伙伴。当然,还有加拿大本土的各大银行、能源公司、制造业巨头。实习薪资也非常可观,根据专业和年级的不同,时薪通常在25-40加币不等,一个16个月的实习期下来,赚回一两年的学费完全不是梦。

我认识一个学软件工程的学弟Alex,他的Co-op经历就是一部完美的“打怪升级”史。大二暑假,他通过学校的系统找到了第一份在多伦多一家初创公司的实习,虽然公司不大,但他接触到了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大三,他凭借这份经历,成功申请到了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的科技部门,参与大型金融软件的维护。到了大四,他已经手握两份实习经验,简历金光闪闪,最终成功拿下了硅谷硬件巨头AMD长达12个月的实习offer,毕业前就直接收到了return offer。

Alex说:“麦马工程最棒的一点,就是它不只是教你理论。从你一入学,职业发展中心(Co-op and Career Services)的老师就会手把手教你改简历、模拟面试。Co-op不仅让我赚了钱,更重要的是让我提前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比那些一张白纸的同学有底气多了。”

除了逆天的Co-op,麦马工程还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置——大一通识课程(Engineering 1)。这意味着你申请时不需要立刻决定是学机械、电子还是化工。所有工程新生在第一年都会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编程等基础课程,并有机会接触到各个工程分支的介绍。直到大一结束,你才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来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这对于很多对未来还很迷茫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给了你一整年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

想申请麦马工程?你的数理化成绩必须能打,同时,在申请时也要注意展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如果你参加过机器人比赛、编程竞赛,或者有什么小发明小创造,一定要在文书里好好秀出来,这会是非常大的加分项!

低调的强者:DeGroote商学院的逆袭之路

聊完了文理之巅的健康科学和硬核的工程,咱们再来看看麦马的另一张王牌——德格鲁特商学院(DeGroote School of Business)。

坦白说,在加拿大商学院的“名气圈”里,DeGroote可能不像西安大略的Ivey或者多大的Rotman那样如雷贯耳。但如果你因此就小看了它,那可就大错特错了。DeGroote走的是一条“低调务实,凭实力说话”的逆袭之路,尤其在本科的商科教育(Commerce)上,它的性价比极高。

DeGroote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它的课程设置上。它非常强调“整合性学习”(Integrated Learning)。从大一大二的基础课程开始,就不是孤立地教你会计、市场、金融,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Case Study)和小组项目,让你理解这些商业职能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更宏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当然,DeGroote的Co-op项目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商学院拥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发展中心,和加拿大乃至全球的各大企业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根据商学院最新的就业报告,本科Co-op项目的学生就业率高达97%,毕业后6个月内的全职就业率也超过95%。

他们的毕业生都去哪了?答案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五大行(RBC, TD, BMO, CIBC, Scotiabank)、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顶尖快消公司,以及各大咨询公司。我有个朋友Jessica,在DeGroote学会计专业,她的大学生活几乎就是在实习中度过的。她先后在普华永道(PwC)和道明银行(TD Bank)完成了三期Co-op,还没毕业,就同时收到了这两家公司的全职offer。她常开玩笑说:“我们DeGroote的学生,人手一份四大实习offer是标配。”

除了课程和实习,DeGroote的社团文化也异常活跃。各种学生俱乐部,如DeGroote Commerce Society (DCS),会定期举办社交活动、企业宣讲会和案例竞赛。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你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是拓展人脉(Networking)的绝佳机会。在北美求职,人脉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DeGroote的录取要求虽然不像健康科学那么“变态”,但也绝不轻松。除了优异的学术成绩,它同样需要补充申请,重点考察你的领导力潜质、沟通能力和对商业世界的认知。在文书中,多讲讲你参与过的社团活动、志愿者经历或者商业竞赛,用具体的例子来证明你是一个有潜力、有想法的未来商业精英,会比空喊口号有效得多。

好了,洋洋洒洒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帮正在屏幕前纠结的你理清一些思路呢?

其实,选专业这事儿,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健康科学的光环再耀眼,如果你对PBL模式感到窒息,那它也未必是你的天堂。工程的Co-op再香,如果你对数理化提不起一丝兴趣,那四年的学习也会是种煎熬。商科的未来再“多金”,如果你天生社恐,那也可能无法发挥你的优势。

所以,别光盯着排名和“钱”景看。多问问自己,你到底喜欢什么?你享受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你希望未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有机会的话,多上LinkedIn找找在读的学长学姐聊聊天,听听他们最真实的就读感受,这比任何排名和攻略都来得重要。

选专业就像开盲盒,刺激又有点慌。但只要你做足了功课,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做出选择并为之努力,那么无论你最终走上哪条路,你的麦马故事,一定会超级精彩!加油吧,未来的McMaster人!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406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