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与DDL:我的日本本科生存指南

puppy

嘿,准备来日本读本科的小伙伴!你是不是也曾幻想过,一边赏樱花一边体验日剧般校园生活的浪漫场景?但现实却常常是被无数报告、发表和DDL追着跑,让人头秃。别担心,这篇“生存指南”就是为你准备的!这里没有空话大话,全是我的真实经验:从如何搞定让人抓狂的敬语和学术报告,到怎么找到靠谱的兼职、融入日本人的小圈子,再到如何平衡学习和娱乐,不让四年青春只剩下赶due。这些我踩过的坑和总结的干货,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在日本玩得开心,也学得明白!

新生必读:我的血泪避坑指南
关于学业:敬语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从教授和前辈的邮件里“复制粘贴”再修改,模仿是最好的老师。レポート(报告)的“考察”部分才是灵魂,别光顾着罗列资料,拿出你自己的观点!
关于社交:サークル(社团)是融入日本人圈子的最佳捷径,但宁缺毋滥,选1-2个真正感兴趣的深度参与。日本人说的“今度遊ぼうね(下次一起玩吧)”有时只是客套,想约人就直接拿出手机定具体时间。
关于打工:便利店和居酒屋是练习口语的绝佳场所,但也是最累的。找兼职别只看时薪,通勤时间和工作氛围更重要。别忘了,留学生每周打工上限是28小时!
关于生活:别被樱花和日剧骗了,留学生活90%的时间都是在赶DDL和打工的路上。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时间,探索住处附近的小店,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日本。

樱花与DDL:我的日本本科生存指南

嘿,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想跟你们聊聊在日本读本科的那些事儿。

还记得我刚到日本的第一个月吗?四月初,樱花开得漫山遍野,风一吹就是一场粉色的雪。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早稻田大学的大隈讲堂前,感觉自己就是日剧女主角,马上就要开启一段闪闪发光的校园生活。当时我的手机里存满了各种旅行攻略,计划着周末去箱根泡温泉,假期去京都看红叶,朋友圈文案都想好了。

结果呢?开学第二周,一封来自指导教授的邮件就把我打回了原形。邮件内容不长,但里面充满了当时我还看不太懂的敬语,大意是让我下周前提交一份关于研究计划的开题报告。我盯着屏幕,脑子里一片空白。敬语怎么回?报告怎么写?格式是什么?去哪儿查资料?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樱花树下的浪漫只是B面,A面的现实,是无数的报告(レポート)、发表(発表)和让人头秃的DDL(Deadline)。

这篇“生存指南”,就是我用四年踩过的无数个坑、熬过的无数个夜换来的。这里没有空话大话,全是掏心窝子的干货。希望能帮你把幻想中的“樱花”和现实中的“DDL”完美结合,让你的日本留学生活,既能玩得开心,也能学得明白。

第一关:搞定敬语与学术报告,别让学习劝退你

我们先来说说最让人头疼的学习部分。日本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国内很不一样,它更强调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而这一切都体现在邮件、报告和发表里。

让人抓狂的“敬语战争”

给教授写邮件,绝对是每个留学生新手的噩梦。用错了词,可能就会被认为“失礼”。我第一次给教授发邮件,直接用了「こんにちは、〇〇です」(你好,我是某某),结果石沉大海。后来问了日本同学才知道,对老师这种长辈,应该用更尊敬的表达。

比如,一个简单的请教问题邮件,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标题:「〇〇大学 〇〇学部 氏名」关于〇〇课程的提问
正文:
〇〇先生

いつも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惯用开头,意思是“承蒙关照”)
〇〇学部〇〇学科の〇〇(你的姓名)と申します。(我是谁)

先生の〇〇の授業を履修しておりますが、〇〇(具体内容)について質問があり、ご連絡いたしました。(我选了您的课,关于某某内容有问题想请教)
... (具体问题)

お忙しいところ恐縮ですが、ご教示いただけますと幸いです。(结尾客套话,百忙之中打扰,如果您能赐教我将不胜感激)

何卒よろしく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

署名:
〇〇大学〇〇学部〇〇学科
学籍番号:〇〇〇〇〇
氏名:〇〇 〇〇
联系方式:〇〇〇〇〇

看到没?从称呼、开头问候、自我介绍到结尾的客套话,每一个环节都是“考点”。我的建议是,别去死记硬背那些复杂的敬语规则。最快的方法是,找到你日本同学或者前辈发的邮件范本,把里面的关键信息换成你自己的,模仿几次,感觉就来了。学校的国际交流中心通常也会有类似的指导,一定要去利用起来。

报告(レポート)不是复制粘贴,是“考察”!

日本大学的成绩,很大一部分是由平时提交的各种报告决定的。这跟我们习惯的期末“一考定生死”完全不同。一份报告通常要求3000-5000字,甚至上万字。

写报告最关键的是什么?不是你引用了多少牛逼的文献,而是你的“考察”(こうさつ)。简单来说,就是你自己的分析和观点。日本的学术报告结构通常是“序論(引言)→本論(正文)→結論(结论)”,而在“本論”的最后,一定要有独立的“考察”部分。

我大一的时候写过一篇社会学报告,洋洋洒洒引用了十几个学者的观点,把资料罗列得整整齐齐,自以为完美,结果只拿了个“C”。教授的评语是:“資料のまとめは良いが、君自身の考察が見えない”(资料整理得不错,但看不到你自己的思考)。

从那以后我才明白,教授想看的是你基于这些资料,得出了什么新的见解,或者对现有观点提出了怎样的批判。查找资料也很关键,别只用谷歌。日本大学的图书馆网站通常都连接着强大的学术数据库,比如CiNii Articles,这是查找日本学术论文的神器,一定要学会使用。

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2021年的调查,外国留学生在学习上感到最困难的就是“写报告和论文”,占比高达45.9%。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多找学长学姐请教,或者参加学校举办的学术写作讲座,都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第二关:融入日本人圈子,别只活在“留学生孤岛”

学习固然重要,但四年青春只埋头读书也太亏了。在日本交朋友,尤其是交日本朋友,能让你的留学生活变得立体和丰富起来。

社团(サークル):社交的最佳捷径

日本大学的社团文化非常发达,种类五花八门,从热门的网球、足球,到奇特的“睡午觉同好会”“饺子研究会”,总有一款适合你。每年四月开学季,校园里都会有“新歓”(しんかん),也就是社团招新,学长学姐们会热情地拉你入伙,请你吃饭喝酒。

这是认识日本朋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当时凭着对日剧的一点幻想,加入了网球社。虽然球打得烂,但在每周的练习和之后的“飲み会”(聚餐喝酒)中,我慢慢认识了一群日本朋友。他们会教我地道的日语,带我去唱卡拉OK,假期还会约着一起去海边烧烤。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永远学不到的。

选择社团的建议是:不要贪多。选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并且能坚持下去的。体育类的社团通常联系更紧密,文化类的社团(比如茶道、花道)则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参加社团活动需要时间和金钱(比如合宿、飲み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打工(アルバイト):不只是为了赚钱

对于留学生来说,打工是解决经济压力和锻炼日语口语的“一石二鸟”之计。根据厚生劳动省的最新数据,2023年10月起,东京的最低时薪已经上调至1113日元。在餐饮店或便利店打工,一个月下来也能有8-10万日元的收入,基本可以覆盖生活费了。

我做过三种不同的兼职:在拉面店后厨洗碗、在便利店收银、当中文家教。洗碗最累,但能听到最地道的厨房用语;便利店收银最锻炼反应速度和敬语,每天要说几百遍“いらっしゃいませ”;中文家教最轻松,时薪也最高,但对日语的提升有限。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练习口语和交朋友,那就大胆地去选择需要和日本人频繁交流的工作,比如居酒屋、咖啡店的服务员。虽然会很辛苦,但你的日语和胆量绝对会突飞猛进。找工作可以通过学校的学生科介绍,或者使用Townwork、Baitoru等招聘网站。

切记:法律规定留学生(持“留学”签证)每周打工时间不能超过28小时,寒暑假等长假期间可以放宽到每周40小时。千万不要“打黑工”或超时打工,一旦被入国管理局发现,轻则警告,重则会影响续签甚至被遣返。

读懂“空气”,主动出击

和日本人交朋友,有时会觉得有点累,因为他们很注重所谓的“读空气”(空気を読む),即体察现场气氛,避免做出让别人不快的言行。很多时候他们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他们文化中的“本音”(真实想法)和“建前”(场面话)。

比如,一个日本同学跟你说“今度ご飯行こうね”(下次一起吃饭吧),可能真的只是客套一下。如果你想约他,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拿出手机说:“来週の月曜日か水曜日はどう?(下周一或周三怎么样?)”把模糊的邀约变成具体的选择题,对方就更容易回应了。主动一点,但不要过于强势,这个度需要自己慢慢把握。

第三关:平衡学习与生活,别让四年只剩下赶due

日本的大学生活可以非常忙碌。课程、社团、打工,三座大山压下来,时间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请一定记住,你来日本,不只是为了拿一张文凭。

做时间管理大师,而不是被时间追赶

我大二的时候是最忙的:一周10节专业课,两个社团活动,外加三份兼职。我每天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不足5小时,整个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后来我痛定思痛,开始用Google Calendar来规划我的每一天,把上课、打工、报告DDL、社团活动全部标记上颜色。这样一来,所有任务都一目了然,焦虑感也大大减轻。

学会拒绝也很重要。当朋友约你出去玩,但你手头还有报告没写完时,要勇敢地说“ごめん、今回はパスさせて(抱歉,这次我就不去了)”。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才能在忙碌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用脚步丈量日本,别只待在校园里

日本的交通费很贵,但利用好各种优惠政策,穷游也能玩得很开心。比如,JR推出的“青春18きっぷ”,在春、夏、冬三个假期期间可以使用,一张票可以在5天内无限次乘坐全日本的JR普通列车,非常适合慢节奏的长途旅行。

对于中短途旅行,夜行巴士(夜行バス)是性价比之王。我曾经无数次在周五晚上从东京坐夜行巴士出发,周六早上到达京都或大阪,玩上一个周末,周日晚上再坐车回来,周一早上直接去上课。虽然身体会有些疲惫,但那种用青春换风景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热血沸腾。

去探索你所在的城市,去美术馆看展,去livehouse听一场演出,去神保町的旧书店淘书……这些经历会成为你留学记忆里最闪亮的碎片,它们和你的成绩单一样重要。

照顾好自己的心,孤独是常态

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文化不同,想家、孤独、压力大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根据一项对在日留学生的调查,超过60%的学生表示曾感到过精神压力或孤独。当负面情绪来临时,不要一个人硬扛。

首先,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视频通话是缓解思乡之情最好的药。其次,多和其他留学生交流,你会发现你遇到的问题,很多人都经历过,大家可以抱团取暖,分享信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积极利用学校的资源。日本的大学一般都设有“学生相談室”或“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且会严格保密。我曾经因为学业压力去咨询过一次,专业的老师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帮我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更要照顾好自己的心。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才是你完成四年学业、享受留学生活的基础。

好了,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其实在日本留学的每一天,都是在升级打怪。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迷茫,会想放弃。但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学会一项新技能,你都会发现一个更强大、更独立的自己。

别怕犯错,别怕丢脸。你的日语说得再蹩脚,也比那些不敢开口的人强一百倍;你的报告写得再烂,也比那些从不动笔的人有收获。四年时间很长,长到足够你脱胎换骨;四年时间也很短,短到一转眼就要毕业说再见。

所以,请尽情地去体验吧。去吃便利店的限定甜品,去挤早高峰的満員電車,去跟朋友在KTV里通宵唱歌,去在DDL前夜的图书馆奋笔疾书……这些所有好的、坏的、开心的、痛苦的瞬间,最终都会编织成你独一无二的日本故事。

你的日本本科生存之旅,现在才刚刚开始。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4098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