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申华威?这些新增宝藏专业别错过!

puppy

嘿,你是不是也把华威大学放进了梦校list,但一看到WBS和WMG那“神仙打架”的申请场面就有点头大?悄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华威最近上新了不少宝藏专业,简直是咱们的“新大陆”!这些新专业不仅可能帮你巧妙避开申请大军,而且课程设置超有意思,紧跟时代潮流,比如把商科和数据科学结合,或者把创意产业和管理学放在一起,都是现在超火的跨学科方向。想知道这些“潜力股”专业具体是哪些吗?它们的申请门槛会不会更友好?课程又有哪些亮点?别再只盯着老牌热门专业啦,快来文章里一起挖宝,说不定你的梦中情“专”就在这里等你!

小编悄悄话
嘿,亲爱的小伙伴!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保证你看完之后对华威的申请思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咱们的目标是:不当炮灰,不做“气氛组”,用智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本文看点:
1. 揭秘WBS/WMG申请到底有多“卷”。
2. 精选3-4个华威新增或被低估的“宝藏”专业,从课程到就业前景,给你扒个底朝天。
3. 手把手教你怎么挖掘这类专业,以及文书怎么写才能打动招生官。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在留学路上排雷挖宝的小编!

上周,我的微信收到了学妹Cathy的一连串“哭哭”表情。点开一看,是一封来自华威大学的拒信。Cathy的背景其实相当不错,国内一所不错的211大学,均分88,雅思7.0,还有两段挺亮眼的实习。她申的是华威商学院(WBS)的MSc Business with Marketing。

她给我发来语音,声音里满是沮丧:“学姐,我真的不明白,我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被拒了?是不是我的学校背景不够好?还是我文书写得太差了?我感觉申请季还没开始,我的梦校就已经把我关在门外了……”

听着她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去年、前年,无数个在深夜里为了一封拒信而自我怀疑的留学生。Cathy遇到的问题,不是她不够优秀,而是她选择的赛道,实在是太拥挤了。

每年申请季,华威大学的WBS(华威商学院)和WMG(华威制造工程学院),就像是留学圈的两个“流量巨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申请者。根据一些留学机构不完全统计的数据,像WBS的MSc Management这类王牌专业,报录比有时候能达到惊人的20:1甚至更高。这意味着,20个和你一样优秀的申请人里,只有1个能笑到最后。这已经不是“优秀”就能稳赢的比赛了,这简直是“神仙打架”,还得加上一点点玄学般的运气。

难道,想去华威这所全英Top 10的名校,就只能在这两条道上挤得头破血流吗?

当然不是!今天,我就要带大家换个思路,咱们不走寻常路。其实,华威大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除了那些金光闪闪、人尽皆知的宝贝,还有很多藏在角落里,但同样价值连城的“隐藏款”。华威近两年悄悄上新和发展了不少跨学科的宝藏专业,它们完美地避开了申请的“重灾区”,课程设置又酷又实用,简直是为我们这些不想当“炮灰”的聪明申请人量身定做的!

准备好了吗?快搬好小板凳,带上你的好奇心,我们现在就出发,一起去挖掘这些能让你“弯道超车”的华威宝藏专业!

第一站:当创意遇上商业——MA in 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

你是不是也觉得,传统的商科管理有点枯燥,但又不想完全投身纯艺术领域?你是不是对电影、音乐、游戏、时尚这些创意产业充满热情,还想知道它们背后是怎么赚钱、怎么运营的?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这个专业简直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这个专业开设在文化与传媒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ultural and Media Policy Studies, CCMPS),这个中心在英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它不像WBS那样纯粹关注商业模型和金融数据,而是把目光聚焦在飞速发展的全球创意经济上。

课程有多酷?

我们来看看它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包括“创意与媒体企业导论”、“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方法”等,让你对这个行业有个宏观的认识。但真正精彩的是那些选修课!你可以学到“数字文化与新媒体”、“全球观众”、“时尚产业的文化品牌”……是不是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趣?

想象一下,你的课堂作业可能不是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财报,而是分析Netflix的内容策略为什么能成功,或者研究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社群的。这门课不是让你成为一个艺术家,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懂艺术的、有商业头脑的管理者和策略家。

为什么是“潜力股”?

我们用数据说话。根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英国创意产业在2022年为英国经济贡献了超过1250亿英镑的价值,并且增长速度是整个英国经济的两倍。在中国,文娱产业、短视频、直播电商、IP运营等领域更是肉眼可见的火热。这意味着,这个领域充满了机会,急需既懂内容创作又懂商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你的就业方向非常广。你可以去迪士尼、环球音乐这样的娱乐巨头,也可以去字节跳动、小红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或者进入广告公关公司、美术馆、时尚品牌。我认识一位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学姐,她现在就在伦敦一家知名的数字营销公司,专门负责一个美妆品牌的社交媒体内容策略,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有趣的博主、艺术家打交道,把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申请门槛友好吗?

这才是关键!相较于WBS动辄要求中国Top 20大学均分88+,或者其他学校均分90+的“恐怖”门槛,MA in 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的申请要求要亲民得多。官网上对于2024/2025学年入学的要求是英国2:1学位,对应到国内大学,通常是80-89分之间(具体看你的本科学校list)。

最重要的是,它对本科背景的包容性非常强!无论你是学商科、人文社科、传媒还是艺术设计,只要你对创意产业有强烈的兴趣,并在文书中能充分展示出来,都有机会被录取。它不强制要求GMAT,也不像WBS那样有那么多轮的面试筛选。对于那些背景不错但又不想在纯商科赛道里卷生卷死的同学来说,这简直是一条完美的“蹊径”。

第二站:数据科学家的另一条路——MSc in Behavioural and Data Science

提到“数据科学”,你可能第一反应是计算机系或者统计系那些需要疯狂敲代码的硬核技术专业。但如果我告诉你,华威有一个专业,把“数据科学”和“人类行为心理学”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领域完美结合起来了呢?

这就是MSc in Behavioural and Data Science,一个由心理学系、WBS、计算机科学系和统计学系四大王牌院系联手打造的“神仙”跨学科项目。这个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能处理和分析大数据,又深刻理解人类决策背后心理机制的“读心”数据科学家。

这门课到底学什么?

它的课程设计非常精妙。你既要上“数据科学基础”和“机器学习”这类硬核技术课,学习Python编程和数据分析工具;又要上“行为科学原理”和“决策心理学”这样的课程,探索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理性的选择。

举个例子,为什么电商网站要把“加入购物车”按钮设计成醒目的橙色?为什么APP会用“仅剩2件”来催促你下单?这些背后都是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原理。这个专业就是教你如何用数据去验证和量化这些行为模式,并反过来利用这些洞察去设计更好的产品、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甚至影响公共政策。

就业前景有多“香”?

简直是太“香”了!在今天的商业世界,所有公司都在谈“用户增长”、“用户体验”、“精细化运营”。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理解用户。一个只会跑数据的分析师,和一个能从数据背后洞察人性的分析师,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根据LinkedIn 2023年的新兴职业报告,像“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用户体验研究员(UX Researcher)”、“产品策略分析师”这类职位,需求量正在飞速增长。这些职位,正是这个专业毕业生的完美去向。从科技巨头Google、Meta,到金融行业的摩根大通,再到咨询公司的麦肯锡,都在高薪聘请这类能将数据和人性洞察结合起来的人才。Glassdoor上的数据显示,在英国,一个有相关技能的数据科学家的平均年薪可以轻松超过5万英镑。

申请难度如何?

这个专业的申请门槛确实不低,毕竟是几个王牌院系的合作项目。它要求申请者有很强的量化分析背景,比如本科是学经济学、心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或相关领域的。官网同样要求2:1学位,对于国内本科的同学来说,一个85+的均分会比较有竞争力。

但是,请注意!它的“难”和WBS的“难”不是一个概念。WBS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同质化的优秀背景的竞争,大家都是商科背景,比拼的是学校名气、GPA小数点后一位和实习公司的title。而这个专业,更看重你独特的跨学科潜力和对这个新兴领域的深刻理解。如果你的本科是心理学,但自学了Python并做过数据分析项目;或者你是计算机背景,但对行为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并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你完全可以在文书中展现出这种独特的匹配度,从而脱颖而出。它的申请池更多元,也给了更多“非典型”学霸逆袭的机会。

第三站:解锁全球视野——MA in Global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很多对国际关系、时事政治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盯着LSE、KCL那些传统的国际关系专业。但华威的政治与国际研究系(PAIS)同样是英国的Top级别院系,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常年位居全球前40。而这个MA in Global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全球与比较政治)专业,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和前沿的视角。

它和传统国关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国际关系专业,可能更多聚焦于国家之间的外交、战争与和平。而这个专业,如其名“Global and Comparative”,更强调“全球化”的视野和“比较”的方法。它不仅仅研究国家,还研究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NGO)、社交媒体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政治中的作用。

课程会探讨一些非常“接地气”和前沿的话题,比如:社交媒体是如何影响选举的?全球气候变化背后有哪些政治博弈?为什么有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成功了,而有些却失败了?你会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案例,来理解这些复杂问题的根源。

毕业了能做什么?

不要以为学政治就只能去当公务员。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拥有扎实的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就业面其实非常宽。根据华威PAIS系自己的毕业生去向统计,除了进入英国或本国的政府部门,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了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智库、媒体(如BBC、路透社)、国际咨询公司(如Eurasia Group)以及大型跨国公司的政府关系或战略研究部门。

想象一下,你作为一名政策分析师,为一家想进入东南亚市场的科技公司分析当地的政治风险;或者作为一名记者,深入报道某个地区的社会变迁。这份工作需要的,正是这个专业培养你的宏观视野和深度分析能力。

申请要求怎么样?

PAIS系的申请要求相比WBS和WMG来说,也是一个相对理性的范围。同样是2:1学位的要求,对本科专业背景有一定要求,偏好政治、国关、历史、社会学等社科类专业的学生。但它更看重你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如果你在本科期间写过优秀的论文,或者对某个特定的全球性议题有独到见解,并在文书中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会非常加分。

对于那些关心时事、热爱思考、想从更深层次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同学来说,这个专业绝对是一个能极大拓宽你认知边界的宝藏选择。

写在最后:别让“热门”绑架了你的选择

我知道,看到这里的你,可能心里还是会有点嘀咕:“这些专业听起来是不错,但毕竟没有WBS的MSc Management那么‘响亮’,回国找工作,HR会认吗?”

说实话,这个顾虑我完全理解。但在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名声在外”的专业头衔,远不如你真正学到的硬核技能和独特视角来得重要。企业招聘,最终看的还是你这个人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带来价值。

与其去一个热门专业里当个普通的螺丝钉,不如去一个新兴的、你真正热爱的领域里,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专家”。

所以,我的建议是:

1. 做个“侦探”,主动出击。打开华威大学的官网课程列表,别只看那几个熟悉的学院。用一些关键词去搜索,比如“Digital”、“Sustainable”、“Data”、“Global”,看看会跳出什么你从未听说过的有趣专业。主动去了解它们的课程设置,去看看教授们的研究方向,你可能会发现一片新大陆。

2. 在文书里讲一个“匹配”的故事。申请这些跨学科专业,千万不要让招生官觉得你只是把这里当“备胎”。你的文书需要清晰地告诉他们:为什么“创意”和“商业”的结合让你着迷?为什么你认为“数据”必须和“人性”一起研究?把你对这个交叉领域的思考和热情展现出来,这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

记住,留学申请不是一场只有一个终点的赛跑。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专业,远比选择一个最“热门”的专业,更能让你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精彩。

别再只盯着那座独木桥了,旁边明明有那么多条风景超好的阳关大道,正等着你去探索呢!祝你,也祝当年的Cathy们,都能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455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