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选安全居住区 | 查犯罪率,邻里环境,交通便利 |
出行注意 | 避免夜晚独行,使用信用可靠的交通工具 |
宿舍安全 | 锁门窗,警惕陌生人,了解消防通道 |
个人信息保护 | 谨慎分享,使用安全网络 |
应急准备 | 记住紧急电话,熟悉学校安全资源 |
刚到美国纽约大学的时候,小张有次晚上和朋友聚餐后独自走回公寓。路上他没注意周围,刚好有两个可疑人物接近。幸好他记得学校给的新生安全讲座里说的“保持警觉,不要独走夜路”,他立刻走进附近24小时便利店,避免了潜在危险。像小张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安全意识真能救命。作为留学生,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安全问题绝不能当儿戏。今天我跟你聊聊那些我和身边朋友实实在在用过的安全秘籍,帮你少踩坑,多安心。
选安全居住区很重要
有人选择住学校宿舍,有人租校外公寓。比如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经常推荐住校园附近的Kitsilano社区,那里环境安静,犯罪率低,还方便去学校。反观一些纽约大学附近的老城区,夜晚光线暗,偶尔发生盗窃案件,就得多留心。安家前可以查查网上的犯罪地图,比如“SpotCrime”这样的网站,看看你打算住的地方最近有没有什么案件。也可以问学长学姐,听他们告诉你那些“别去”的街区。
出行别掉以轻心
纽约市的地铁虽然方便,但晚上有时会有醉酒或醉汉滋扰。朋友小李曾经晚上乘地铁回家时,遇上两个人吵架,他赶紧换到别一个车厢,避免了麻烦。美国出门尽量避免夜晚独行,如果实在要走,选择人多光亮的路,或者使用官方认证的拼车软件,如Uber或Lyft,避免搭乘陌生人搭便车。学校里通常也有夜班安全护送服务,比如NYU提供的“Safe Ride”,免费帮学生安全回宿舍。
宿舍和校园安全不能忽视
学校宿舍安全设施一般不错,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记得学校宿舍门一定要随手关好,遇到陌生人不要随便开门。比如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住过,楼内有门禁卡,每次进门都要刷卡,陌生人进不去。还有消防通道要熟悉,发生火灾时知道怎么逃生。校园里如果遇到骚扰或者盗窃,马上拨打校园警察的电话,像UBC的校园警察就非常高效,24小时巡逻,报告后通常能迅速处理。
保护个人信息,别让骗子有机可乘
有一次,我一个朋友收到假冒银行的邮件,要求他更新账户信息。幸亏他没上当,直接拨打银行官方电话核实。美国的网络诈骗不少,留学生更容易成为目标。不要随便在不熟悉的网站输入个人敏感信息,比如SSN(社会安全号)、银行账号等。公共场所使用公共WiFi时,尽量避免登录重要账户。安装杀毒软件,定期修改密码,用两步验证提升账户安全。
应急准备不能忘
如果真的遇到紧急情况,记住报警电话911。学校一般会发给你紧急联系卡,上面有校园警察、安全热线、医疗急救电话。比如NYU校园就有“NYU Alerts”系统,会通过短信提醒紧急事件,大家一定要第一时间关注。此外,学会使用手机上的位置共享功能,出门时告诉朋友你的位置。遇到危险时,大声呼救,寻求路人帮助。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培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说白了,安全没捷径,就是多留神、多准备。别以为坏事不会找上门,做好自己是第一道防线。出门多看路,住处多锁门,信息多防护,心里多警觉,生活自然稳当。留学路上,安全感才能换来安心和快乐。千万别等出了事才后悔,踏踏实实把这些小习惯养成,才是真正的留学生存法宝。照顾好自己,咱们都能在美国混得开心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