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延毕现象普遍,影响深远 | 调整心态、制定计划、寻求支持 | 避免焦虑、关注健康、保持沟通 |
我认识一个朋友小林,他在美国读计算机硕士。原本计划两年毕业,结果因为课程太难,加上语言表达跟不上,第一年就挂了两门课。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留学,甚至想过退学回国。但后来他调整了学习方式,找教授请教,还加入了学习小组,第二年顺利通过考试,最终比原计划多花了一年时间毕业。
像小林这样的留学生并不少见。根据《2023年全球留学生报告》,超过40%的留学生曾因学业压力或适应问题而延迟毕业。这不仅是学术上的挑战,更是心理和生活上的考验。
很多学生刚到国外时,面对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文化环境,会感到无所适从。比如在英国,课堂上老师很少直接讲重点,学生需要自己去总结;在美国,小组作业占很大比例,如果不会沟通,成绩可能会受影响。这些差异让一些学生措手不及。
语言障碍是另一个常见问题。即使英语过了雅思或托福,实际在课堂上听讲和写作时,还是可能遇到困难。比如一位在澳洲读商科的同学,虽然口语不错,但在写论文时经常因为用词不当被扣分。她后来主动参加学校提供的写作辅导,才逐渐提高。
心理压力也不容忽视。留学生的孤独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都可能引发焦虑甚至抑郁。有调查显示,约30%的留学生曾出现情绪问题,其中部分人因此影响了学业进度。
延毕并不意味着失败。相反,它可能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像小林,他在多出来的一年里不仅提高了学术能力,还找到了更清晰的职业方向。他后来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工作表现非常出色。
有些学生利用延毕的时间做实习或研究项目,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比如一位在加拿大读金融的学生,因为课程太紧没时间找工作,但他在第二年申请了一个银行的暑期实习,这段经历让他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
专家指出,延毕可以成为个人成长的契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米丽·卡特说:“延迟毕业不是终点,而是重新规划人生的机会。”她建议学生不要害怕暂时的停滞,而是要把它当作调整节奏的窗口。
如果你正在经历延毕,不必太过焦虑。你可以先回顾一下过去的学习方式,看看哪里需要改进。比如是否需要更多的课外辅导,或者改变学习策略。有时候,换个方法就能突破瓶颈。
寻找支持也很重要。学校通常有心理咨询和学术辅导服务,不要不好意思去用。你也可以加入留学生社群,和其他人交流经验。你会发现,很多人其实也在面对类似的问题。
把延毕看作一次自我探索的机会,而不是失败的标志。它可以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也许这一年的经历,会让你比同龄人更有竞争力。
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与其担心别人怎么走,不如专注于自己能做什么。只要不放弃,总会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