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校园附近的咖啡馆、便利店、购物中心和餐馆 | 准备简历、面试、沟通 | 遵守打工政策、合理安排时间 |
那天晚上,我坐在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宿舍的窗边,看着远处泰晤士河上的灯光。那是我来英国的第三个月,刚结束一整天的课程,肚子饿得不行。我翻出手机,想找一家能顺路打工的地方,顺便赚点零花钱。结果发现附近有家星巴克,正招兼职店员。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英国留学,打工不仅是赚钱,更是一种生活体验。 很多人可能觉得留学生打工只是为了多一点零花钱,但其实它还有更多意义。比如,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语言能力、结交新朋友,甚至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特别是在像英国这样的国家,打工政策相对宽松,很多学校也鼓励学生参与兼职。只要方法得当,打工完全可以成为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 校园附近的咖啡馆是很多留学生的首选。比如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学生就经常去附近的Costa Coffee或Starbucks打工。这些地方工作时间灵活,而且对英语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刚到英国的留学生。记得我有个同学,她每天下课后都会去学校的咖啡厅帮忙,不仅赚了钱,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便利店也是打工的好选择。比如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附近就有几家Tesco或Sainsbury’s。这类工作通常需要值夜班,但时薪不错,而且时间安排比较自由。如果你专业是商科或者想接触零售行业,这里是个不错的起点。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便利店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要能处理大量顾客,所以提前练习英语口语会有帮助。 购物中心里的餐厅和快餐店也是热门地点。比如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附近就有不少连锁餐厅,像Nandos、KFC或者Greggs。这些地方工作内容比较轻松,适合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同学。有一次我陪朋友去面试,看到一个学计算机的朋友在KFC做收银员,他说虽然工作简单,但能锻炼耐心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除了这些常见的地方,还有一些小众但值得一试的岗位。比如图书馆助理、校园导览员或者活动志愿者。比如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就提供一些校内兼职机会,比如帮教授整理资料或者协助组织讲座。这些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能让你更深入了解学校文化,甚至有机会接触到学术圈。 准备简历的时候,别太紧张。用最简洁的方式列出你的教育背景、技能和经历。比如你可以说“会使用Microsoft Office”或者“擅长与人沟通”。如果没太多经验,可以写一些志愿者经历或者校园活动。记得保持格式整洁,不要用太多花哨的字体。 面试时,提前了解公司信息很重要。比如你想去的咖啡馆,查一下他们的营业时间、服务理念,甚至看看网上有没有员工评价。面试时保持微笑,回答问题要简短清晰。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可以问清楚。比如“请问这个岗位主要负责什么?”这样显得你认真且有准备。 和雇主沟通时,诚实最重要。如果你对某个时间段不太确定,直接说“我需要确认我的课程安排”,而不是随便答应。很多老板都理解留学生的情况,只要你愿意配合,他们通常会给你合适的安排。记得按时上下班,尊重对方的时间。 打工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管理。学业永远是第一位,兼职只是为了补充生活。制定一个时间表,把上课、作业和打工时间都安排好。比如你可以每周只工作15小时,这样不会影响学习。同时,避免过度劳累,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遇到困难也没关系。比如被拒绝面试,或者工资不如预期,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坚持下去,不断尝试。我认识一个同学,他一开始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成功,后来换了个思路,主动联系学校的职业中心,终于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改变方法,总能找到出路。 打工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成长。通过工作,你会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应对压力,甚至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每次完成一个任务,都会觉得自己更强大了一点。这种成就感,是读书无法带来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打工不是负担,而是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慢慢来,别急。当你回头看,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希望你们都能在英国的打工路上,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