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选择专业 | 确定金融相关课程 | 了解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 |
| 积累实习 | 申请暑期实习或项目 | 关注学校职业中心资源 |
| 构建人脉 | 参加行业活动和校友会 | 保持联系,主动沟通 |
| 准备材料 | 制作简历和求职信 | 突出实习和技能 |
| 了解政策 | 研究H1B签证和CPT/OPT | 提前规划工作许可 |
去年夏天,我在纽约的一家投行实习,每天早上七点就到公司,看着同事们在屏幕上敲代码、分析数据,感觉特别酷。但真正让我意识到自己离梦想还有多远的,是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学长轻松地拿到了全职offer,而我还在为简历发愁。他不是本地人,而是从加拿大UBC毕业的留学生。他说,其实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早开始准备。
想进入美国金融行业,第一步就是选对专业。很多同学觉得只要学金融就行,但其实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差异很大。比如NYU的金融工程专业就非常注重数学和编程能力,适合未来想进对冲基金的同学。而像UCLA的商业管理专业则更偏向于传统金融领域,适合想要进入银行或咨询公司的人。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课程。
实习经验在金融行业里几乎可以说是硬通货。很多大公司都只招有实习经历的学生。比如摩根士丹利每年都会给一些顶尖学校的优秀学生提供暑期实习机会,但这些名额通常早就被校内推荐的学生拿走了。所以早点开始准备实习很重要。你可以通过学校的Career Center找工作,或者直接去LinkedIn上联系校友。记得不要怕被拒绝,每次面试都是学习的机会。
建立人脉网络比你想象中更重要。很多金融行业的职位都不是通过招聘网站找到的,而是靠朋友推荐。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在斯坦福读研时,经常参加校友聚会,后来就被一位老校友推荐进了高盛。建议你多参加一些金融相关的活动,比如商学院举办的讲座、行业论坛,甚至是一些线上交流群。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聊天,可能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求职材料要简洁有力。简历不能太长,重点放在你的实习经验和技能上。如果你做过数据分析或者用过Python,一定要写出来。求职信也不能太笼统,要针对每个公司具体说明你为什么适合这个岗位。很多人忽略这点,结果简历被直接扔进垃圾桶。记住,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了解美国的留学政策也很关键。比如H1B签证是很多留学生的目标,但竞争非常激烈。有些公司会在你毕业前就开始考虑是否录用你,因为一旦拿到H1B,他们就能长期留用。另外,CPT(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和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也是必须掌握的。如果你打算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这些流程。
文化差异和职场礼仪也是需要重视的部分。在美国,很多公司都很注重效率和结果,而不是资历。比如在会议上发言时,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你是新人。同时,邮件沟通要正式一些,开头要有问候,结尾要有感谢。这些小细节都能让你显得更专业。
最后我想说,金融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只要你愿意努力,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别等到毕业才开始准备,越早行动,机会就越多。希望你能把这篇文章当作一本指南,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