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参加校园活动 | 报名社团、讲座、迎新会 | 提前了解活动信息,不要临时抱佛脚 |
主动交流 | 课后多问问题,主动打招呼 | 保持自然,别太刻意 |
利用社交媒体 | 加入Facebook群组、Instagram标签 | 关注学校官方账号,获取最新动态 |
建立真诚友谊 | 一起学习、吃饭、参加活动 | 保持耐心,友情需要时间培养 |
刚到加拿大时,我站在UBC的图书馆前,手里拿着行李箱,心里既兴奋又紧张。那天是新生注册日,我看着周围一个个背着书包的学生匆匆走过,感觉像是一只迷路的小鸟,不知道该往哪里飞。那时候我最大的担忧不是课程难度,而是怎么在陌生的城市里找到朋友。
很多留学生第一次出国,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都可能让人感到孤独。但其实,只要愿意迈出第一步,社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在纽约大学(NYU)读书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刚来的时候也是这样。每天早上上课,教室里坐满了人,但没人主动说话。直到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去和旁边的同学聊了几句,结果发现对方是同校的学长,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
参加校园活动是一个快速认识人的方法。比如在UCL(伦敦大学学院),每年都会有“国际学生迎新周”,包括城市探索、文化交流会、户外拓展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大家放松心情,还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主动交流并不难,关键是要有自信。有一次我在悉尼大学的食堂吃饭,看到一个中国同学坐在角落,就走过去打了个招呼。我们聊了聊课程、生活,最后还约好了一起去附近的咖啡馆喝杯咖啡。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固定的朋友。
社交媒体也是交友的好工具。比如在Facebook上搜索“NYU international students”,就会有很多相关群组。在里面可以找到组织活动的人,也可以发帖询问当地的生活建议。Instagram上也有很多留学生分享日常,通过互动也能拉近距离。
建立真诚友谊的关键是用心。不要只想着“我需要朋友”,而要真正关心别人。比如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参加活动。慢慢地,你会发现那些愿意花时间和你相处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朋友。
有时候,社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一开始不熟悉,但经过几次接触,慢慢变得亲近。就像我在温哥华读研时,认识了一个来自日本的同学。刚开始我们只是点头之交,后来因为一起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关系越来越深。
如果觉得一个人很难融入集体,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你不需要马上交很多朋友,但至少可以先找到一个可以聊天、可以分享生活的人。这种小的突破,往往能带来更大的改变。
留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成长和交友的经历。不要害怕开口,也不要担心被拒绝。每一次尝试,都是向更好的自己迈进的一步。
当你真正开始主动去认识人,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孤单。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都可能是通往新朋友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