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双非背景 | 提升英语、考证书、找实习 | 别轻言放弃,持续努力 |
GPA 75分 | 成绩虽不高但可补足 | 保持积极心态,主动学习 |
金融行业 | 积累经验、拓展人脉 | 注重实践,多参与项目 |
我叫林然,本科毕业于一所双非院校,GPA只有75分。刚到国外时,我甚至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因为怕说错话被同学笑话。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进不了金融圈。
直到我在UBC读研的时候,遇到一位来自NYU的学长。他告诉我,自己也是双非出身,GPA和我不相上下,但现在已经在一家投行工作了。他说:“只要你不放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这句话让我第一次有了希望。
我的英语基础很差,尤其是口语。一开始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考试也总是不及格。后来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用手机APP练习听力,晚上和同学一起讨论作业。慢慢地,我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了,还开始主动在课堂上提问。
我决定考取CFA一级。这个证书在金融行业很有分量,但备考过程非常艰难。每天晚上我都要花三小时看书,周末还要去图书馆做题。有一次考试前,我连续熬夜三天,结果考试当天昏倒了。虽然那次没过,但我没有放弃。
实习是打开金融大门的关键。我在大三那年申请了一家小型券商的实习,虽然职位很低,但给了我很多机会。我负责整理客户资料、协助交易员处理订单,还帮他们分析市场数据。这些经历让我对金融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一次,我在实习中发现了一个市场趋势,写了一份报告给主管。他看了之后很惊讶,问我是不是学金融的。我说不是,但他还是鼓励我继续努力。从那以后,他开始让我参与更多项目,我也慢慢建立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我曾经因为成绩不够好被拒过几次面试。有一次去一家知名投行面试,HR直接说:“你的GPA太低,我们不会考虑你。”那一刻我很失落,但我知道不能就此放弃。我开始找其他机会,比如参加一些金融比赛,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后来我在LinkedIn上认识了一位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前辈。他看到我的经历后,主动联系我,给我推荐了一些实习机会。通过他的介绍,我得到了一个在纽约的暑期实习。这段经历让我真正接触到了金融行业的运作方式。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家国际银行的分析师了。回想起来,那些曾经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我希望能把我的故事分享给更多像我一样的人,让他们知道:无论出身如何,只要你愿意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如果你也在为转行金融而发愁,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先从提升英语开始,再考一些相关证书,然后寻找实习机会。每一步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保持信心,别让一时的挫折打败你。
金融行业门槛高,但不是无法跨越。只要你愿意付出时间,不断学习,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梦想的起点上。别怕慢,别怕难,只要你还在走,就比停在原地的人更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