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学校资源 | 利用职业中心、校友网络、校园招聘会 | 注意签证允许的工作时长,提前申请 |
社交拓展 | 参加社团、线上论坛、校友聚会 | 避免过度依赖熟人,保持专业态度 |
简历优化 | 定制化简历,突出语言和跨文化能力 | 确保格式清晰,无拼写错误 |
面试准备 | 模拟练习,研究公司背景 | 准时到场,着装得体 |
兼职类型 | 校内工作、校外服务类、远程实习 | 优先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机会 |
去年秋天,我在温哥华的UBC读大二,刚到国外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也有些手足无措。有一天我跟室友聊天,她说自己在学校的图书馆做助理,既能赚点零花钱,又能认识一些老师和同学。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也能像她一样,边学习边积累经验。
后来我开始留意学校的就业中心,发现他们每周都会举办招聘会,而且有专门的导师帮你修改简历。我还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一个学姐教我如何用英文写出一份看起来专业的简历,那感觉特别受用。
除了学校资源,我的朋友小林还告诉我一个秘诀:多参加社团活动。他在纽约大学(NYU)加入了学生会,通过组织活动认识了不少本地人,后来就是靠这些人脉找到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他说,有时候不是你主动找机会,而是机会找上你。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场留学论坛,遇到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她分享了一个经验:她会在LinkedIn上主动联系一些校友,问他们有没有推荐的工作机会。这让我想起自己之前总觉得“不好意思打扰别人”,其实只要态度诚恳,对方一般都会愿意帮忙。
我发现很多同学在找兼职时都忽略了一件事——简历的重要性。我有个朋友叫李婷,在英国读硕士时找了好几份兼职都没成功,后来她请了一位职业顾问帮忙修改简历,结果很快就有公司联系她了。她说,原来自己的简历太笼统,没有突出重点。
还有一次,我陪表弟去面试一家本地咖啡店,他因为紧张一直结巴,最后没被录取。但第二天他重新准备,模拟了几轮面试,结果顺利拿到了工作。从那以后,我明白了,面试不只是看能力,更是看你的自信和准备程度。
我见过很多留学生为了赚点生活费,随便找了一份临时工,结果工作内容和学习时间冲突,反而影响了学业。所以我觉得,找兼职不能只看钱,还要看是否适合你目前的学习状态。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找兼职,不妨先问问自己:你是为了赚钱,还是想积累经验?如果是前者,那就找个轻松一点的;如果是后者,就尽量选能和专业相关的岗位。别怕试错,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感谢当初那个决定去职业中心咨询的自己。它不仅让我找到一份不错的兼职,也让我慢慢适应了国外的生活节奏。如果你也在考虑找兼职,不妨从一个小目标开始,比如先去学校官网看看有哪些资源,或者加几个本地的微信群,说不定下一秒就能收到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