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交通出行 | 了解当地交通方式 | 避免夜间单独出行 |
紧急联络 | 保存校方和当地报警电话 | 熟悉校园安全服务 |
旅行安全 | 提前规划行程 | 随身携带护照复印件 |
记得去年冬天,我在温哥华读大二的时候,一个朋友小李在晚上一个人坐公交回家时被抢劫了。他当时只带了一部手机和一点现金,结果不仅丢了东西,还受了惊吓。后来才知道,那条线路的公交车晚上人很少,而且他没有提前跟学校报备自己的行程。这件事让他在接下来几个月里都不敢单独出门,甚至影响了他的学习状态。
在异国他乡,安全真的不是小事。很多人以为只要好好学习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假期出游,都可能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像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常常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去市区上课,如果对路线不熟悉,很容易走错路或者遇到危险。
在纽约大学(NYU)读书的同学都知道,曼哈顿的地铁系统很复杂,但也是最方便的交通方式。不过,很多新生第一次坐地铁时会因为不懂站名、换乘路线而迷路,甚至走到偏僻区域。有一次,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因为找不到正确的出口,误入了一个不太安全的街区,幸好及时联系了学校的安全办公室,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事情。
如果你在英国留学,比如在伦敦大学学院(UCL),一定要注意地铁和公交的安全问题。英国的地铁虽然设施齐全,但在高峰时段人流密集,容易成为扒手的目标。有位同学在赶课途中被偷了钱包,里面还有信用卡和学生证。她不得不向学校申请临时身份证明,耽误了不少时间。
不管是哪个国家,留学生都应该提前了解当地的交通规则。比如在日本,东京的电车非常准时,但上下班高峰期人特别多,如果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一位在早稻田大学读书的同学就因为没注意,差点和别人起了争执,后来才明白要保持冷静和礼貌。
晚上出门是很多留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有些同学觉得白天已经习惯了,晚上也一样没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在悉尼大学(UNSW)附近,夜晚的街道灯光比较暗,人流量少,一些地方治安状况不佳。有一位同学晚上独自去便利店买水,结果被骚扰,幸好及时跑回宿舍,才没有造成更大的麻烦。
如果你在澳大利亚留学,一定要记住:不要在深夜单独外出。悉尼的某些地区,尤其是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晚上更容易发生犯罪事件。有位留学生在一次夜游中被跟踪,虽然最终没有受到伤害,但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紧急联络方式是每个留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信息。比如在加拿大,拨打911可以联系警察;在美国,同样使用911报警;而在英国,拨打999或112都可以。这些号码要提前记下来,并且设置在手机快捷拨号中。有一次,一位在多伦多大学(UT)读书的同学遭遇了突发情况,因为立刻联系了警方,才避免了更大的风险。
除了报警电话,还要知道学校的紧急联系方式。大多数大学都有24小时值班的安全办公室,有的还提供免费的夜间护送服务。比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学校为学生提供“Safe Ride”项目,帮助学生在夜间安全返回宿舍。
如果你计划去其他国家旅游,也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在欧洲,许多国家的签证政策不同,有些需要提前申请申根签证,有些则允许持中国护照的学生免签停留一段时间。一位在法国巴黎高商(ESSEC)读书的同学,原本打算去意大利度假,但因为没有提前查看签证要求,差点被拒绝入境。
旅行时要随身携带护照复印件,这样即使证件丢失也能快速补办。同时,建议将重要文件拍照备份,存放在云端。有一次,一位在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读书的同学在旅途中遗失了护照,幸好有备份资料,才能顺利办理新证。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外旅行,都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比如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有些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工作人员,骗取学生的信任,进而实施盗窃或诈骗。一位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 Delft)读书的同学,就曾接到假扮校方的电话,险些被骗走银行卡信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比如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饮料或食物,避免酒精过量导致失去判断力。一位在波士顿大学(BU)读书的同学,在一次聚会上喝了别人给的饮料后昏迷,醒来时发现手机不见了。
最后想说的是,安全不是别人的事,而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也许你觉得自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但万一发生了呢?与其事后后悔,不如现在就做好准备。多学一点知识,多做一点准备,你的留学生活就能更加安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