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杜克金融工程硕士 | 申请流程、文书写作、面试准备 | 数学背景、编程能力、金融兴趣 |
UBC学生案例 | 大三开始准备,参加实习和课程项目 | 提前联系教授获取推荐信 |
NYU金融工程硕士 | 注重GPA和GRE成绩 | 关注学校官网更新政策 |
去年秋天,我收到了杜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的offer。当时我正坐在宿舍里,看着手机上弹出的邮件通知,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那是一个寒冷的晚上,但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去美国读金融工程的。我在国内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后来在实习中接触到了金融行业的数据分析工作,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可当我真正开始准备申请时,才发现这条路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杜克大学的金融工程硕士在全球都很有名,尤其是它的课程设置和行业资源。很多成功的学生都来自像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这样的名校,他们的背景看起来都非常优秀。我一开始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跟上节奏。
不过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申请不是比谁更厉害,而是看谁更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愿意为它付出努力。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同学,他在UBC读的是数学专业,但他在大三就参加了学校的金融建模比赛,还去了一个投行的暑期实习。这些经历让他在申请时脱颖而出。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但编程经验比较少。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自学Python和R语言,还做了一些小项目来展示自己的能力。有一次,我用Python写了一个简单的股票预测模型,虽然结果并不完美,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把数学和金融结合起来。
文书写作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部分。我一直觉得写文章很难,特别是要表达自己对金融的兴趣。直到我看到一位学姐的文书,她用了非常具体的例子——比如她在一次实习中发现了一个市场漏洞,然后通过分析数据找到了解决办法。这让我明白了,文书不能太抽象,要有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我去参加了一场线上面试,对方问了一个关于期权定价的问题。我那时候紧张得脑子一片空白,连最基本的公式都想不起来。后来我才知道,面试官其实是想看看我的应变能力和思维逻辑,而不是单纯考知识。
现在回头看,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坚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告诉自己:“再试一次。”比如我在准备GRE的时候,第一次考试只考了310分,但我没有放弃,继续刷题、背单词,最终第二次考到了325分。
对于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申请的同学,我想说,不要怕失败,也不要怕别人比你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也想拿到杜克金融工程硕士的offer,不妨从现在开始规划。你可以先查一下学校的官网,了解最新的申请要求。然后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升,比如提高GPA、参加相关实习或者学习编程技能。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别等条件都完美了才开始行动,因为永远不会有“完美”的时候。你现在能做的,就是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