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转专业成功经验分享

puppy

本文分享了一位金融专业学生转专业的成功经验,讲述了从最初对金融的迷茫到发现自身兴趣所在的过程。作者通过合理规划时间、主动寻求导师帮助以及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课程,最终顺利转入自己热爱的信息管理专业。文章不仅提供了实用的转专业策略,还鼓励留学生勇敢追寻自己的兴趣,强调了自我探索和积极行动的重要性。无论你是否考虑转专业,这篇分享都能给你带来启发与信心。

盘点 步骤 注意点
转专业流程 了解政策、选修课程、联系导师 时间规划、成绩要求、学校规定
常见专业 信息管理、计算机、数据分析 跨学科优势、就业前景
成功案例 UBC学生转信息管理 主动沟通、课余学习

我第一次听到“金融”这个专业,是在大一开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以为自己会喜欢它,毕竟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真正上课后才发现,我根本提不起兴趣。

我叫小林,是加拿大UBC的留学生。大一时我选了金融专业,但每次上课都感觉像在听天书。教授讲的股票、期货、投资组合,对我来说就像是外星语言。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

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学长在看《信息管理导论》,他随手翻了几页,我好奇地问:“这门课是干嘛的?”他说:“如果你对数据、系统感兴趣,这可能是你的方向。”这句话让我心里一动。

从那天起,我开始关注信息管理相关的课程。我发现这个专业更贴近我的思维方式——我喜欢分析问题、处理数据,而不是整天盯着市场波动。

我决定尝试转专业。但一开始并不顺利。UBC的转专业政策要求学生必须满足一定的GPA和课程要求,而我当时的成绩并不理想。

我找了一位教信息管理的导师,向他请教转专业的可能性。他告诉我,虽然我现在的成绩不算好,但如果我能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还是有机会的。

于是我开始制定计划。我把所有金融课的作业重新整理了一遍,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信息管理的基础知识。

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在线课程平台,选修了一些信息管理相关的课程,比如《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分析基础》。这些课程让我对新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还主动联系了信息管理系的教授,询问他们的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他们鼓励我多参与相关项目,甚至推荐了一些课外资料。

转专业的过程其实挺难的,但我没有放弃。每次遇到困难,我就提醒自己:我不是为了别人读书,而是为了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最终,我通过了转专业审核,顺利进入了信息管理专业。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真的很有意义。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不适合现在的专业,不要害怕改变。转专业不是失败,而是成长的一部分。

我认识很多留学生都在犹豫要不要转专业,因为他们担心影响毕业时间或者申请签证。但其实只要提前规划,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比如纽约大学(NYU)就允许学生在大二之前自由转换专业,只要满足基本要求。有些学校甚至提供“双学位”或“辅修”选项,让同学们有更多选择。

我也见过一些同学因为不了解政策,错过了最佳转专业时机。所以建议大家尽早做准备,别等到最后一刻才慌张。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必须坚持到底,但其实换个方向,反而能走得更远。关键是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个专业,现在的生活会不会不一样?也许你现在正在迷茫,但请相信,总有一条路是你真正想走的。

别怕麻烦,别怕失败。转专业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机会,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真的喜欢现在的专业吗?如果没有答案,那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试试别的可能。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你可以亲手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1792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