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英皇考级 | 报名、准备、考试 | 时间安排、曲目选择、心理状态 |
留学生优势 | 灵活时间、音乐资源丰富 | 文化差异、语言障碍 |
实用建议 | 制定计划、多练习、找老师 | 保持自信、享受过程 |
我第一次听说英皇考级是在温哥华的UBC校园里。那天我在音乐系图书馆遇到一位学长,他正拿着一叠乐谱和证书在讨论考试经验。他说自己是通过英皇考级拿到奖学金的,后来还去伦敦进修了音乐教育。我当时就有点心动,毕竟作为留学生,音乐不只是兴趣,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和融入当地文化的方式。 留学生活很自由,但也充满挑战。很多人可能觉得音乐只是课余爱好,但其实它能成为你建立自信、拓展人脉的重要工具。比如纽约大学(NYU)的音乐学院就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英皇考级正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国际标准。无论你是想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这个证书都能为你加分不少。 报名英皇考级并不复杂。你可以直接访问官网(www.abrsm.org.uk),注册账户后选择考试级别和乐器。每个级别都有明确的曲目要求,而且每五年会更新一次。比如2023年新增了几首现代作品,让考试内容更贴近当代音乐趋势。如果你不确定选哪几首曲子,可以参考官网推荐的组合方式,或者咨询本地音乐老师。 选曲子时要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定。比如初学者可以选择简单的古典作品,而进阶者则可以尝试一些技巧性更强的曲目。我在备考时曾选过一首巴赫的平均律,虽然难度很高,但练熟之后真的很有成就感。不过别急着挑战高难度,先确保自己能完整演奏,再逐步提升。 考试形式分为三个部分:演奏、视奏和听音。演奏是最关键的部分,占总分的大部分。视奏是随机抽题,考验你的读谱能力和临时反应。听音则是听一段旋律或节奏,然后写出或弹出来。这些环节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大量练习。我之前为了练听音,每天早上都会听一段音频,然后试着模仿节奏。 很多留学生担心语言问题会影响考试表现。其实不用太担心,只要平时多练习发音和语感,考试时就能顺利应对。比如在听音环节,即使听不懂歌词,也可以通过节奏和旋律判断。另外,考试时可以带翻译工具,但尽量不要依赖,因为现场时间有限。 在异国他乡坚持音乐梦想不容易。我曾在悉尼大学上课时,因为课程压力大,一度想放弃练琴。但每次想到英皇考级的证书和未来的可能性,我就咬牙坚持下来。音乐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长期的努力。哪怕每天只练半小时,也比不练强。 备考期间最怕的就是拖延。我有个朋友在剑桥大学读书,她一开始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准备,结果考试当天手忙脚乱。后来她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把每天的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效果明显提升。所以别等灵感来了再练,有时间就练,慢慢积累才能进步。 找到合适的老师也很重要。有些留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本地音乐资源,这时候可以问问同学或者学校里的音乐系老师。比如在曼彻斯特大学,有很多音乐专业学生会组织学习小组,互相帮助练习。这种互助模式不仅提高技能,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考试前的准备最关键。我曾经在伦敦参加考试前一周还在反复练习,生怕出错。但后来发现,过度紧张反而影响发挥。适当放松,保证睡眠,考试当天才能保持最佳状态。记得提前到达考场,熟悉环境,避免因为陌生而慌张。 考试结束后,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有位朋友考完七级后,拿到了一份音乐学校的实习机会。虽然不是第一名,但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所以别害怕失败,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 音乐这条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练习和坚持。英皇考级不仅是对技能的检验,更是对毅力的考验。如果你正在考虑参加考试,不妨现在就开始准备。哪怕只是迈出第一步,也比原地踏步好。 别让忙碌的生活掩盖了你的热情。无论是为了升学、就业,还是单纯喜欢音乐,英皇考级都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从今天开始,拿出你最喜欢的乐器,打开乐谱,开始练习吧。你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