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研必看:如何高效联系教授?

puppy

准备申请日本研究生的小伙伴们注意啦!联系教授是申请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你的录取机会。本文为你总结了高效联系日本教授的实用技巧,包括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邮件,邮件内容该包含哪些重点,以及联系的最佳时间和频率。除此之外,还分享了避免踩雷的注意事项,帮助你提升沟通效率,让教授对你产生好感。无论你是刚开始准备,还是已经在联系阶段,这篇文章都能助你一臂之力,助你顺利开启日本读研之路!

步骤 注意点
准备邮件内容 简明扼要,突出研究兴趣和匹配度
确定联系对象 选和自己研究方向贴近的教授
发送邮件时间 避开节假日,工作日上午更易回复
跟进频率 一周后适当催,不宜太频繁

小李是个想去日本东京大学读研的留学生。一次,他发了十几封邮件给不同教授,结果只有两个回应。他开始没心没肺地发邮件,内容长篇大论,教授看了就删掉了。后来一个朋友提醒他,“你得给教授留下好印象,邮件得简洁,重点突出,还得选对人。”重新调整后,他发了一封邮件给教授,教授当晚就回了。小李的经验告诉我们,和日本教授高效联系,真的能决定你能不能顺利入学。

选对教授很重要

日本研究生院不像美国那样统一招生,教授是录取关键。比如东京大学的理学部,教授们都有各自实验室和研究课题。你得先花时间在官网看清楚每个教授的研究方向。不要盲目发邮件给你不懂、不感兴趣的教授。像京都大学,有个同学小王,本来想学环境科学,却把邮件发给了材料科学的教授,结果被拒绝很正常。

建议在日本大学官网,认真阅读教授的最新论文摘要,确认你研究兴趣和教授方向高度重合。这样教授才愿意花时间回复你。

写邮件别太长,重点突出

大家常犯的错是写邮件像写论文,内容冗长。日本教授每天收到成百上千封邮件,没时间看长信。举个例子,北海道大学的一位教授曾说:“学生邮件直接说来意,研究兴趣和为什么选我,言简意赅。”

一封好的邮件应包含:

  • 自我介绍(姓名,学历背景)
  • 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 为什么觉得他的研究跟你匹配
  • 未来想做的课题简述
  • 表达希望得到指导的愿望和简单礼貌的结束

邮件开头尽量称呼“教授(教授的姓氏)先生/女士”,结尾写上“敬具”或“谢谢”。

联系时间和频率有讲究

日本教授工作日比较忙,节假日大多不上班。比如大阪大学的教授,周一到周五上午9点到下午5点最容易回复邮件。凌晨或周末发邮件往往被忽略。

发完邮件后耐心等待,给教授1周时间。如果没回复,可以礼貌地发一封简短的催邮件,比如:“教授您好,上周给您发了邮件,想确认您是否收到了。感谢您的时间!”

催邮件不要太频繁,频繁催促反倒给教授留下不专业印象。日本教授很重视礼仪和尊重。

避免常见误区

有些同学直接用中文发邮件,教授可能看不懂或者不回复。日本大学教授英语普及率较高,建议用英文邮件。如果能用日语更好,但英语邮件完全没问题。

还有就是附件发过大。东京工业大学的一个同学小陈,发了带100M数据的邮件,教授根本收不到,邮件被退回。附件尽量小,或者用链接形式分享。

千万别一开始就问“我能拿奖学金吗?”这类敏感话题。先建立沟通关系,等教授有兴趣后再谈细节。

举个真实例子

小刘想去早稻田大学读计算机研究生。他先在官网找到了几位研究人工智能的教授。看了他们的论文和项目介绍,挑了两位最感兴趣的教授。写了两封简洁英文邮件,介绍自己的背景和研究兴趣。发邮件时间选在周二上午。结果其中一位教授当天晚上就回复了,约了视频面试。小刘成功拿到录取通知。

最后说几句

说白了,联系日本教授这事儿,就是要用心,也得讲点技巧。别盲目乱发邮件,别长篇大论。就像跟人聊天一样,先聊共同兴趣,再说想法。日本教授特别看重尊重和专业。你用对方法,不仅能提高回复率,还能让教授对你印象深刻。现在就去翻教授主页,写封简短的邮件,别磨叽了,机会就看你敢不敢行动!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320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