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金融与金融工程的区别 | 了解课程设置、技能要求、就业方向 | 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专业 |
适合的学校推荐 | 查看各校课程特色和就业支持 | 关注学校的行业资源和校友网络 |
留学政策变化 | 提前了解签证和毕业工签政策 | 留心政策变动对实习和就业的影响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年冬天,我一个朋友小李在纽约读完硕士,本来想进投行,结果面试时被问得一脸懵。他学的是金融,但面试官问他:“你懂Python吗?”他支支吾吾地说“会一点”,对方直接说:“那我们可能不太合适。”后来他才知道,有些岗位其实更偏向金融工程背景。 这让我想起很多留学生在选专业时的困惑:到底应该选金融还是金融工程?这两个名字听起来差不多,但实际差别挺大的。如果你也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写的。它不只是讲区别,更是帮你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金融专业更注重宏观经济学、公司财务和投资分析这些基础知识。比如在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金融专业的学生要学《公司财务》《投资学》这类课程,毕业后去银行、证券公司或者咨询公司工作的人不少。像华尔街的摩根士丹利,他们招人时也会看你的金融基础是否扎实。 而金融工程则更偏向数学、统计学和编程。在NYU(纽约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随机过程》《金融建模》甚至《Python编程》,他们的课程设计更偏向于量化分析和风险管理。如果你想进对冲基金或者做算法交易,这个专业会更有优势。 举个例子,你在课堂上学习股票估值模型,金融专业的同学可能更多是用Excel来计算,而金融工程的同学可能会用Python写代码,自动抓取数据并进行模拟。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会影响你未来的就业方向。 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通常会进入传统金融领域,比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或者企业财务部门。他们在工作中更注重商业判断和人际沟通能力。而金融工程的学生则更可能进入科技金融公司,比如高盛的Quant团队,或者像彭博社这样的数据分析机构。 就业方向不同,带来的挑战也不同。比如,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求职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实习经验,而金融工程的学生则可能需要展示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项目经验。这就像是两个不同的赛道,你要看自己更擅长哪边。 如果你对数学和编程感兴趣,金融工程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如果你更喜欢理论学习和商业实践,金融专业可能更适合你。不过,这两门课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很多金融工程学生也会学一些基础金融知识,而金融专业学生也可能选修一些计算机课程。 美国的金融教育体系非常成熟,但不同学校的专业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芝加哥大学的金融专业以理论研究见长,而MIT的金融工程则更强调应用技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学校。 在申请过程中,除了课程设置,还要注意学校的就业支持。比如哈佛商学院有很强的校友网络,能帮你找到实习机会。而斯坦福的金融工程专业则和硅谷有很多合作,适合想要进入科技金融领域的人。 如果你打算在美国读研,一定要关注签证和毕业工签政策。目前F1签证允许留学生在毕业后有12个月的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时间,如果在STEM专业,还可以申请延长到36个月。金融工程属于STEM专业,这对找工作是个加分项。 别等到毕业了才后悔没早点规划。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就业方向和学校资源,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如果你计划将来做量化分析,那就从大一开始多学点编程;如果你想进投行,就多参加实习,积累实战经验。 最后想说的是,选专业不是一件小事,但它也不是决定一生的唯一因素。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关键是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新东西。只要你愿意努力,不管选哪个专业,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