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Waitlist是什么 | 如何应对Waitlist | 保持联系、提升竞争力 |
常见原因 | 写信给招生办 | 别频繁打扰,内容要具体 |
学校例子 | 更新材料、参加活动 | 关注政策变化,别放弃 |
去年秋天,我收到一封邮件,写着“Your application is on the waitlist for the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at UBC.” 那一刻,我感觉世界都安静了。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心里还是空荡荡的。那段时间,我每天都盯着邮箱,生怕错过任何一条消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Waitlist并不是一个“没希望”的名单。它更像是一个“还有机会”的信号。很多学生被放进候补名单,其实是因为学校在最终录取时需要更多选择空间。比如,NYU的某些热门专业每年都会保留一定数量的Waitlist名额,以便在最后时刻有更合适的学生出现。
我在UBC的官网上看到过一段话:“Students on the waitlist are not automatically rejected. They remain under consideration until all available spots are filled.” 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要轻易放弃。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被放到Waitlist?常见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你的GPA或语言成绩略低于学校要求,也可能是你的推荐信不够突出。比如,我有个朋友申请的是纽约大学(NYU)的金融专业,他的GPA是3.5,而学校平均录取分数是3.7。虽然他很优秀,但因为这个差距,就被放到了Waitlist。
另一个例子是来自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案例。一位学生在申请时提交了不错的简历,但因为实习经历较少,没有达到学校的期望,结果也被放在了候补名单上。这说明,即使你整体表现不错,也可能因为某个细节而被暂时搁置。
如果你被放到了Waitlist,第一步就是和学校保持联系。你可以写一封正式的邮件,表达你仍然对这所学校充满热情,并说明你最近有哪些新的成就。比如,我曾经在被UBC放入Waitlist后,给招生办公室发了一封邮件,提到自己刚刚获得了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习机会,并附上了相关证明。
除了写邮件,你还可以通过LinkedIn等平台和教授或校友建立联系。有些学校会特别关注那些主动沟通的学生。比如,我在申请NYU时,曾主动联系了一位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兴趣,并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虽然这不能保证录取,但至少让学校知道你在积极努力。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也是关键。你可以考虑补充新的课程、发表论文、或者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活动。比如,我有一个同学在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放入Waitlist后,报名了一个在线课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把这些信息整理成了一份附加材料,重新提交给了学校。
有些学生担心,如果一直不回复学校,会不会被直接拒绝?其实,大多数学校都不会因为你不回复而立刻淘汰你。但如果你长时间没有任何动静,他们可能会认为你不再感兴趣。所以,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就发送一次简短的更新,表明你仍然在关注。
有时候,你需要根据情况调整策略。比如,如果你被Waitlist的时间太长,或者学校明确表示不会再录取任何人,那么可能要考虑其他选项。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在等待了三个月后,决定申请其他学校,并最终拿到了更好的offer。这说明,灵活应对很重要。
Waitlist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你有机会用行动证明自己。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也许正是你的坚持,让你最终拿到了梦校的录取。
如果你正在经历Waitlist,别灰心。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努力和坚持。现在就开始行动吧,说不定下一个好消息就是来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