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法学(LLB) | 了解课程内容,选择有职业认证的学校 | 关注英国法律体系和职业路径 |
| 法律与金融 | 结合经济类课程,提升复合竞争力 | 注意课程是否涉及证券法、公司法等 |
| 国际商法 | 选择有国际交流项目或实习机会的院校 | 考虑毕业后进入跨国企业的可行性 |
去年秋天,我一个朋友小林从中国来到英国读法律。他原本以为只要选个“法律”专业就万事大吉了,结果一年后才发现自己学的东西根本对不上他的职业规划。他本想以后当律师,但发现自己的课程几乎没有实务训练,而那些有实务经验的同学却早早拿到了律所的offer。他后来才明白,选对专业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中国学生去英国学法律,其实有很多选择,但每种专业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果你只是随便挑一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可能最后会发现自己学得不对口,就业也难找。这就像买衣服,光看牌子不行,还得看合不合身。 比如,有些同学觉得“法学”(LLB)是基础,但其实它更偏向理论。如果未来想成为律师,可能需要再读一个职业资格课程,比如英国的Legal Practice Course(LPC)或者Solicitors Qualifying Examination(SQE)。但如果是想进企业做合规或者法务,LLB反而是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人会选择“法律与金融”这种交叉学科。像伦敦大学学院(UCL)就有这样的专业,适合那些既喜欢法律又对金融感兴趣的同学。这类课程通常会涉及公司法、证券法等内容,对将来进入投行或金融机构很有帮助。不过要注意,这类专业对数学能力要求比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应付。 国际商法也是一个热门方向,尤其适合想在跨国公司发展的学生。像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就有相关课程,课程中会涉及到国际贸易规则、合同法等内容。这些知识对将来在跨国企业工作非常有用。但也要注意,这类专业通常竞争激烈,录取门槛也更高。 其实很多留学生都忽略了一个事实:英国的法律体系和中国的有很大不同。比如,英国的法律更注重判例法,而中国则以成文法为主。这意味着如果你没有提前了解,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比如,剑桥大学(Cambridge)的法律系课程就非常强调案例分析,如果你之前没接触过,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难适应。 另外,别忘了英国的法律职业认证体系。比如,想当律师的话,必须通过英国的资格考试,而有些专业可能并不直接帮你拿到这些资格。比如,一些学校的LLB课程可能不会包含职业培训,你需要额外花时间准备。这一点很多人在申请时都没注意到,结果毕业了才发现还要重新开始。 还有一点是实习机会。很多英国大学都会提供实习或职业指导服务,但不同专业的支持力度不同。比如,像牛津大学(Oxford)的法律系虽然名气大,但实习资源相对较少;而像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则有更多企业和律所的合作项目。如果你希望毕业就能找到工作,最好选一个实习机会多的学校。 留学政策也在变化。比如,英国现在对国际学生的签证政策越来越严格,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如果毕业后想留在英国工作,可能需要申请特定的签证。比如,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允许你留英两年找工作,但具体怎么操作,还是得提前了解清楚。 其实最怕的是选错专业之后才后悔。比如,有个同学小张,本来想进金融公司做合规,结果他选了LLB,毕业后才发现自己需要再读一个金融相关的硕士才能符合岗位要求。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错过了最佳求职时机。 所以,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多问问自己:我以后想做什么?这个专业能不能帮我实现目标?有没有职业发展路径?有没有实习和就业支持?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就不会轻易被“听起来好听”的专业迷惑。 别让选择成为遗憾。多看看学校的官网,多问问学长学姐,多了解一下行业需求,再做出决定。毕竟,选对专业,才是真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