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项目 | 选课、实习、个人陈述 | 数学基础、编程能力、目标明确 |
| UBC的课程设置 | 提前规划,选修相关课程 | 避免临时抱佛脚 |
| 纽约大学的实习机会 | 积极参加实习,积累经验 | 实习内容要与目标专业挂钩 |
我第一次听说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工程项目是在大三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温哥华的UBC读书,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看各种申请材料,一边焦虑一边琢磨怎么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厉害”。当时有个学长告诉我:“如果你真的想进像哥大这样的顶尖项目,你得从大一开始就有规划。”这句话一直印在我脑子里。 其实不只是哥大,很多国外名校对留学生的要求都特别高。他们不仅看成绩,还看你的实践经历、个人背景和未来方向。比如NYU的金融工程项目就非常注重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数学基础。我有个朋友就是从中国来的,他大二就去参加了纽约的暑期项目,结果回来后直接被录取了。 我在准备申请时,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我问自己:“我是不是太普通了?”但后来我发现,只要你在大学期间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你就能脱颖而出。哥大的金融工程项目很看重学生的学术潜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我在大二就开始选修高级数学课程,同时也在学习Python和R语言。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实验室做了一个关于金融模型的项目,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最后结果还不错。我把这个项目写进了我的个人陈述里,结果招生官在面试时专门问我那个项目的细节。那一刻我意识到,真实的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写个人陈述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自己的故事。我不是那种天生就很聪明的学生,但我一直在努力。我想告诉招生官,我为什么选择金融工程,以及我希望将来做什么。我觉得,真诚比华丽的词藻更重要。我有一个同学,她写的个人陈述特别有感染力,因为她讲的是自己如何从一个小城市走出来,一步步走向梦想。 申请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可能是保持热情。有时候你会觉得压力很大,特别是当别人已经拿到offer而你还卡在某个环节时。但我要说,别放弃。我在申请期间也经历过好几次失败,但每次失败后我都会调整策略,继续前进。就像我之前在UBC选课时,一开始选错了方向,但后来我重新规划,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 实习和项目经验是申请的重要部分。我在大三的时候找到了一份在纽约的实习,虽然是个小公司,但那段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还参与了一个校园里的金融竞赛,虽然没拿到第一名,但整个过程让我对金融工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经历后来都成了我申请材料中的亮点。 现在回头看看,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我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我曾经担心自己不够优秀,但后来我明白,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厉害,而是你有多坚定。只要你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你就能做到。 如果你正在考虑申请类似哥大这样的项目,我建议你尽早开始规划。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想起来要准备。多了解一些留学政策,比如美国的F1签证、STEM专业的就业前景等。这些信息对你未来的规划会有很大帮助。 另外,别怕犯错。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关键是你能不能从中学到东西。我记得有一次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我犯了一个小错误,结果数据全错了。但那次失败让我学会了更仔细地检查每一个步骤。这种经验比任何课堂知识都宝贵。 还有,不要忽视身边的资源。不管是学校的Career Center,还是校友网络,都是你可以利用的工具。我曾经通过学校的推荐信系统联系到一位已经在华尔街工作的校友,他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关系网有时候比你的成绩更能影响你的未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不断努力、不断尝试。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只要你不放弃,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成果。我当初可能觉得自己不够好,但现在回头看,我真的很感激那段坚持的日子。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勇敢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