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误删图层 | 在PS中右键点击图层,选择“删除” | 记得使用“复制图层”或“隐藏图层”功能 |
忽略保存格式 | 文件 > 另存为 > 选择合适格式 | 导出时注意分辨率和颜色模式 |
过度使用滤镜 | 滤镜 > 滤镜库 > 选择适合的滤镜 | 适当调整参数,避免失真 |
记得我刚到UBC读设计专业的时候,第一次用Photoshop做作业差点崩溃。老师布置了一个海报设计任务,我花了一晚上调色、排版,结果第二天发现图片糊成一团。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保存时没选对格式,图片质量直接掉到最低。那一刻我特别懊恼,要是早知道这些错误多好。
很多同学跟我一样,刚开始学PS时总是手忙脚乱。比如在NYU学视觉传达的同学,很多人第一次做作品集时,因为没注意图层管理,导致后期修改时找不到素材。有些甚至把关键图层不小心删了,重做一遍要花好几个小时。
如果你是准备申请艺术类专业的留学生,作品集的质量直接影响录取结果。很多学校都会要求提交电子版作品,而PS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图片模糊、颜色不对或者格式不兼容。像伦敦艺术大学(UAL)就特别强调作品集的规范性,稍有失误就可能被直接淘汰。
初学者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误删图层。有时候为了调整画面,随手就把一个图层删掉了,结果后面发现这个图层其实很重要。比如在做UI设计时,如果误删了按钮图层,整个界面就会变得混乱。建议大家在操作前先复制一份图层,或者使用“隐藏图层”功能,避免误操作。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忽略保存格式。不同项目对图片的要求不一样,比如做网页设计需要用PNG格式,而印刷品则需要CMYK模式。有些同学做完图后直接保存为JPG,结果颜色偏差很大,看起来完全不像原图。记住,在导出前一定要检查分辨率和颜色模式,确保符合项目需求。
还有不少同学喜欢用滤镜,但用多了反而适得其反。比如在做摄影后期时,过度使用磨皮滤镜会让照片失去真实感。有的同学甚至把所有图片都加一层“复古滤镜”,结果作品集看起来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建议大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滤镜,并且控制好强度。
其实不只是设计课,很多留学课程都需要用到Photoshop。比如在UCLA的数字媒体课上,学生经常要做动态海报或者交互设计,这些都需要精细的图层管理和正确的输出设置。一旦出错,不仅影响成绩,还可能浪费大量时间。
我觉得最让人头疼的是没有备份的习惯。有时候你辛辛苦苦做了一整天的图,结果电脑死机或者系统崩溃,所有工作都白费了。建议大家定期保存版本,或者使用云存储,这样即使遇到意外也能快速恢复。
还有就是不懂得使用快捷键。很多同学一开始总是一边看教程一边操作,效率很低。其实掌握一些常用快捷键,比如Ctrl+Z撤销、Ctrl+S保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做大型项目时,熟练使用快捷键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最后想说,Photoshop不是一两天就能掌握的,但只要避开这些常见错误,学习起来会轻松很多。无论你是想做作业、做作品集还是未来找工作,良好的PS习惯都能帮你少走弯路。别怕犯错,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