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打工政策 | 申请工作签证、了解每周工时限制 | 遵守法律,避免超时或非法打工 |
合法工作时间 | 学期期间每周最多20小时,假期无限制 | 记录工时,避免影响学业 |
常见兼职类型 | 餐厅服务员、家教、图书馆助理、零售店员 | 选择与专业相关或能积累经验的工作 |
求职技巧 | 更新简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社交媒体找机会 | 提前准备面试,展示积极态度 |
避坑指南 | 警惕诈骗、核实公司信息、不轻信高薪承诺 | 保护个人信息,确保合同正规 |
记得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我特别紧张,因为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有一天我在奥克兰的校园里遇到了一个学长,他一边吃着三明治一边跟我聊天,说:“其实很多留学生都靠打工撑下来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句话让我突然觉得没那么害怕了。
新西兰的打工政策对留学生很友好,但不是所有工作都能随便做。比如在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读书的学生,只要拿到学生签证,就可以合法打工,但每学期最多只能工作20小时。这听起来好像不多,但足够覆盖一些日常开销了。
如果你是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的学生,那你的打工时间可能会更灵活一点。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会提供详细的打工指南,包括如何申请工作许可,以及哪些岗位是允许的。这些信息真的很重要,别等到被雇主问起才去查。
常见的兼职类型有很多,比如在餐厅当服务员,或者在超市做收银员。我在惠灵顿的本地一家咖啡馆做过兼职,每天下午放学后过去帮忙,晚上再回宿舍。虽然累,但赚的钱刚好够买一两张电影票,还能认识一些当地人。
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做家教,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帮当地孩子补课,既能赚点外快,又能锻炼沟通能力。比如在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就有很多学生通过这个方式赚钱,甚至有人从中找到了长期的工作机会。
找工作其实不难,但需要一点技巧。你可以先去学校的就业中心看看,那里经常有企业来招聘。另外,LinkedIn 和 Facebook 上也有很多兼职信息,尤其是本地的小公司或社区活动组织,他们会发布一些临时职位。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帖子说某家餐馆招人,工资看起来很高,结果去了才发现是骗局。后来才知道,这类“高薪兼职”往往是诈骗,要么是要求你交押金,要么是让你帮忙刷单。所以一定要仔细核实公司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承诺。
还有就是,别忘了和导师或学长学姐聊聊。他们可能知道一些内部渠道,或者能帮你介绍合适的岗位。比如我在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时,一位学姐推荐我去她朋友的书店打工,结果不仅工作轻松,还学到了很多关于书籍管理的知识。
打工最重要的是平衡好学习和工作。如果工作太多,可能会影响考试成绩,而成绩不好又会影响毕业和未来的就业机会。所以建议大家每周控制在20小时以内,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上。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早点知道这些信息就好了。现在想想,打工不仅是赚钱,更是积累社会经验的一种方式。它教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压力,甚至能帮助我们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也在新西兰留学,不妨试试看。打工不一定能立刻改变生活,但它一定会让你变得更强大。别怕开始,慢慢来,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