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衣物、电子产品、生活用品 | 按需打包,分轻重缓急 | 注意英国气候和海关政策 |
证件、保险、医疗资料 | 提前准备,避免延误 | 确认学校要求的材料清单 |
学习工具、书籍、笔记本 | 根据专业需求携带 | 避免超重,可网购补充 |
食品、餐具、小家电 | 适量携带,避免浪费 | 了解当地饮食习惯 |
去年秋天,我第一次飞往伦敦,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结果到了才发现很多东西根本用不上。比如带了一大堆厚外套,但实际到那几天天气正好晴朗,反而因为没带雨伞被淋湿了。还有些日用品在英国买更便宜,浪费了不少空间。
其实像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就经常建议大家不要带太多衣服,英国天气多变,适合穿轻便保暖的衣物。像纽卡斯尔大学的留学生也告诉我,他们刚到时很多人带着大量电器,结果发现英国插座和国内不一样,还得额外买转换器。
我认识一个去NYU(纽约大学)的同学,他出发前特意查了学校官网,发现宿舍里没有洗衣机,于是带了个小折叠洗衣机。结果到了才发现美国宿舍有公共洗衣房,带过去反而成了累赘。所以别盲目带东西,先了解目的地的生活条件。
记得有个学姐去爱丁堡大学的时候,她带了整整两箱书,结果发现图书馆资源丰富,很多教材网上都能下载。后来她还跟我们说,带太多书不仅占地方,而且搬家麻烦,不如在当地买更划算。
英国的气候真的很特别,冬天冷风大,夏天却可能突然下雨。所以我建议大家带上防风外套、防水鞋,还有雨伞。像剑桥大学的留学生就常说,他们的冬天比国内还冷,特别是晚上,一定要做好保暖准备。
电子产品方面,记得带充电宝和转换插头。英国的插座是英标,国内的设备可能需要转换器。比如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就提醒大家,别忘记带手机充电器,不然可能会被困在机场。
生活用品也很重要,尤其是洗漱用品和厨房用品。虽然英国超市很多,但有些东西在国内买更方便。比如牙刷、毛巾这些日常用品,可以提前准备好。不过也要注意行李重量限制,别超重。
证件类的东西一定要提前整理好,包括护照、签证、录取通知书、学生卡等。有些学校会要求提交复印件,所以最好带几份备用。比如华威大学的新生入学时,就需要提供一系列文件,没带全的话会影响注册。
保险和医疗资料也是关键。英国的NHS(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免费为学生提供部分服务,但最好还是购买一份商业保险,以防万一。有些学校会在入学时要求提交健康证明,提前准备能省不少事。
学习工具如笔记本、笔、电脑等,根据专业需求带。比如工程专业的学生可能需要带计算器,而文科生则可能更注重电子书阅读器。不过很多东西可以在当地买,不用太担心。
食品方面,可以带一些家乡特产,比如茶叶、零食,但别太多,以免被海关扣留。英国的超市种类多,价格也合理,很多食材都可以买到。不过有些特殊食品可能不容易找到,提前带一点会比较安心。
餐具和小家电如电水壶、电饭锅,可以考虑带一个,但要留意行李重量。有些学校宿舍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所以最好先确认规定。如果带了,记得检查是否符合当地安全标准。
英国的生活节奏和国内不同,适应起来需要时间。比如吃饭时间比较晚,超市营业时间也和国内不太一样。提前了解这些细节,能让你更快融入当地生活。
最后想说,行李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实用。带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只会增加负担。与其在异国他乡为找不到某样东西发愁,不如提前规划好,让留学生活从一开始就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