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步骤 | 注意点 |
---|---|---|
加拿大预科课程 | 了解课程设置、申请流程、适应文化 | 语言要求、学校认可度、生活准备 |
国内预科课程 | 备考、成绩达标、进入大学 | 应试压力、学习方式单一 |
学术能力培养 | 课堂讨论、独立研究、写作训练 | 注重思考、避免死记硬背 |
去年冬天,我收到一个朋友的微信,他说自己刚从国内高中毕业,准备去加拿大读预科。他问我:“你觉得预科跟国内一样吗?”我笑了,说:“你可别这么想。”其实,很多留学生都跟我朋友一样,以为预科就是个“过渡期”,结果到了加拿大才发现,这里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
国内的预科更像是“高考前的冲刺班”。比如,北京某重点高中的预科,学生每天要上十节课,几乎全是刷题和考试。老师讲得快,学生听得累,最后靠分数决定能不能进大学。而加拿大的预科不是这样。
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预科课程就很典型。他们不光教学生怎么考试,更重视如何思考。比如,在一门叫“学术写作”的课里,老师不会直接告诉你“这个段落应该写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写大纲,再在课堂上讨论。这跟国内的“老师讲,学生听”完全不同。
在加拿大,预科课程的结构也更灵活。比如,多伦多大学的预科允许学生选修不同学科的课程,而不是像国内那样固定科目。如果你对商科感兴趣,可以多学一些经济学;如果想将来学工程,就选数学和物理。这种灵活性让留学生能提前探索自己的兴趣。
教学方式是另一个大区别。国内预科课堂以老师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加拿大,课堂上老师经常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比如,温哥华的SFU(西门菲沙大学)预科,每节课都会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社会问题,然后上台分享观点。这种互动式教学,让人感觉像是在“玩中学”。
加拿大预科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它不只是为了升学,更是为了让学生适应当地环境。比如,卡尔加里的Mount Royal University预科,会安排学生参加本地社区活动,让他们认识加拿大人、了解文化。这对初来乍到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预科成绩在加拿大很受认可。很多大学都把预科成绩作为录取标准之一。比如,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就明确表示,预科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本科。这意味着,只要你在预科表现不错,就不用再考雅思或托福。
国内预科的压力主要来自考试,而加拿大预科更看重过程。比如,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预科,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共同决定。这种评价方式让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预科期间的社交体验也很重要。在国内,学生可能只跟同学打交道,但在加拿大,你有机会接触不同国家的同学。比如,在多伦多的Centennial College预科,学生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和职业发展都很有帮助。
加拿大预科还给了学生更多时间调整状态。很多人刚到国外时,会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问题感到焦虑。但预科阶段相对轻松,学生可以慢慢适应。比如,安省的 Sheridan College 预科,会在学期中安排几次“适应性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校园资源、学习方法和心理调节。
如果你想申请加拿大预科,先看看目标学校的入学要求。比如,UBC预科需要学生提供英语成绩(如雅思6.5),还要提交成绩单。有些学校还会面试,考察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学习动机。
申请预科时,尽量早点准备。很多热门学校名额有限,越早申请,成功率越高。比如,多伦多的Humber College预科,每年秋季招生,但名额常常在半年前就被抢光。
预科阶段的语言提升也很关键。虽然你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加拿大课堂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比如,上课时要听懂教授的讲解,还要写论文、做报告。建议多参加语言辅导课程,或者找语伴练习。
预科期间的生活安排也要提前规划。比如,住宿、交通、饮食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很多学校会提供宿舍,但价格不低,也可以选择合租。另外,加拿大气候多变,尤其是冬天,记得带保暖衣物。
预科不仅是学习的起点,更是人生的新篇章。在这里,你会遇到不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同学,也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别怕犯错,别怕慢,慢慢来,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现在,如果你也在考虑留学加拿大,不妨从预科开始。它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梦想的第一步。